凸轮轴端盖装配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27686发布日期:2020-10-17 01:15阅读:58来源:国知局
凸轮轴端盖装配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凸轮轴端盖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凸轮轴端盖装配模具。



背景技术:

凸轮轴端盖是汽车发动机的组成部件,在生产组装时,需要将销轴插入凸轮轴端盖的偏心孔中,销轴与偏心孔要求过盈配合,销轴安装时不能倾斜和脱落,对组装要求较高。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凸轮轴端盖装配模具,从而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凸轮轴端盖装配模具,包括:上模、上模座、脱料板、压料块、上限位块、固定块、下模、下模座、工件槽、固定机构、下限位块;所述上模设置有上模座,上模座上设置有上限位块、固定块,上限位块通过弹性件与上模座连接,固定块通过弹性件与脱料板连接,脱料板上设置有压料块,压料块底部设置有销轴固定槽;所述下模设置有下模座、下限位块,下限位块与上限位块对应设置,下模座上设置有工件槽、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滑动轴、把手,滑动轴与把手螺纹连接,工件槽侧面设置有通孔,滑动轴前端设置有固定销,固定销与通孔对齐;工件槽结构与凸轮轴端盖相配合,工件槽中设置有偏心孔槽,压料块的销轴固定槽位于偏心孔槽上方;通过固定销插入凸轮轴端盖侧面的孔中,将凸轮轴端盖固定在工件槽中,上模下压,压料块将销轴固定槽中的销轴压入凸轮轴端盖偏心孔中,凸轮轴端盖与销轴装配完成。

优选地,技术方案中,上限位块与上模座连接的弹性件、固定块与脱料板连接的弹性件均采用弹簧。

优选地,技术方案中,上模设置有上导套,下模设置有下导柱,上导套与下导柱相配合,上模下压时,下导柱插入上导套中,使上模下压更平稳。

优选地,技术方案中,上限位块上设置有指针固定座,指针固定座上可旋转地设置有指针,指针尾端延伸至脱料板上方,在脱料板受压上升时,对指针尾端施压,使指针头部向下旋转。

优选地,技术方案中,上限位块上在指针头部位置处设置有指示标记,指示标记包括ng、ok,ng与指针头部处于同一水平面,ok位于ng下方,ok位于指针头部下旋位置处,可以直观表示上模下压是否到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下模将凸轮轴端盖固定,通过上、下模合模,将销轴压入凸轮轴端盖偏心孔中,通过指针直观判断上模是否压紧到位,保证了销轴垂直压入,不易脱落,提高了凸轮轴端盖生产组装的成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凸轮轴端盖装配模具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上模、2-上模座、3-脱料板、4-压料块、5-上限位块、6-固定块、7-下模、8-下模座、9-工件槽、10-固定机构、11-下限位块、12-销轴固定槽、13-滑动轴、14-把手、15-固定销、16-偏心孔槽、17-上导套、18-下导柱、19-指针固定座、20-指针、21-指示标记、22-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凸轮轴端盖装配模具,包括上模1、上模座2、脱料板3、压料块4、上限位块5、固定块6、下模7、下模座8、工件槽9、固定机构10、下限位块11;所述上模1设置有上模座2、上导套17,上模座2上设置有上限位块5、固定块6,上限位块5通过弹簧22与上模座2连接,固定块6通过弹簧22与脱料板3连接,脱料板3上设置有压料块4,压料块4底部设置有销轴固定槽12;上限位块5上设置有指针固定座19,指针固定座19上可旋转地设置有指针20,指针20中心处与转簧连接,转簧设置在指针固定座19中,指针20尾端延伸至脱料板3上方,上限位块5上在指针20头部位置处设置有指示标记21,指示标记21包括ng、ok,ng与指针20头部处于同一水平面,ok位于ng下方,ok位于指针20头部下旋位置处;所述下模7设置有下模座8、下限位块11、下导柱18,上导套17与下导柱18相配合,下限位块11与上限位块5对应设置,下模座8上设置有工件槽9、固定机构10,固定机构10包括滑动轴13、把手14,滑动轴13与把手14螺纹连接,工件槽9侧面设置有通孔,滑动轴13前端设置有固定销15,固定销15与通孔对齐;工件槽9结构与凸轮轴端盖相配合,工件槽9中设置有偏心孔槽16,压料块4的销轴固定槽12位于偏心孔槽16上方;

将凸轮轴端盖放入工件槽9中,将销轴固定在销轴固定槽12中,转动把手14,滑动轴13前伸,固定销15穿过通孔插入凸轮轴端盖侧面的孔中,将凸轮轴端盖固定在工件槽9中,上模1下压,压料块4将销轴固定槽12中的销轴压入凸轮轴端盖偏心孔中,上模1下压时,下导柱18插入上导套17中,使上模下压更平稳。在上模1下压时,压料块4对脱料板3施加向上的推力,弹簧22被挤压,脱料板3受压上升时,对指针20尾端施压,使指针20头部向下旋转至ok处,可以直观表示上模下压是否到位。凸轮轴端盖与销轴组装完成后,上模1复位,脱料板3在弹簧22作用下对压料块4施加向下的推力,将凸轮轴端盖向下推,不会跟模。保证了销轴垂直压入,不易脱落,提高了凸轮轴端盖生产组装的成品率。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凸轮轴端盖装配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上模座、脱料板、压料块、上限位块、固定块、下模、下模座、工件槽、固定机构、下限位块;所述上模设置有上模座,上模座上设置有上限位块、固定块,上限位块通过弹性件与上模座连接,固定块通过弹性件与脱料板连接,脱料板上设置有压料块,压料块底部设置有销轴固定槽;所述下模设置有下模座、下限位块,下限位块与上限位块对应设置,下模座上设置有工件槽、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滑动轴、把手,滑动轴与把手螺纹连接,工件槽侧面设置有通孔,滑动轴前端设置有固定销,固定销与通孔对齐;工件槽结构与凸轮轴端盖相配合,工件槽中设置有偏心孔槽,压料块的销轴固定槽位于偏心孔槽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轴端盖装配模具,其特征在于:上限位块与上模座连接的弹性件、固定块与脱料板连接的弹性件均采用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轴端盖装配模具,其特征在于:上模设置有上导套,下模设置有下导柱,上导套与下导柱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轴端盖装配模具,其特征在于:上限位块上设置有指针固定座,指针固定座上可旋转地设置有指针,指针尾端延伸至脱料板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凸轮轴端盖装配模具,其特征在于:上限位块上在指针头部位置处设置有指示标记,指示标记包括ng、ok,ng与指针头部处于同一水平面,ok位于ng下方,ok位于指针头部下旋位置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凸轮轴端盖装配模具。包括上模、上模座、脱料板、压料块、上限位块、固定块、下模、下模座、工件槽、固定机构、下限位块;所述上模设置有上模座,上模座上设置有上限位块、固定块,上限位块通过弹性件与上模座连接,固定块通过弹性件与脱料板连接,脱料板上设置有压料块,压料块底部设置有销轴固定槽;所述下模设置有下模座、下限位块,下限位块与上限位块对应设置,下模座上设置有工件槽、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滑动轴、把手,滑动轴与把手螺纹连接,工件槽侧面设置有通孔,滑动轴前端设置有固定销,固定销与通孔对齐;工件槽结构与凸轮轴端盖相配合,工件槽中设置有偏心孔槽,压料块的销轴固定槽位于偏心孔槽上方。

技术研发人员:刘光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时硕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16
技术公布日:2020.10.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