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挤压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15543发布日期:2021-03-12 10:47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挤压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炭块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挤压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炭块是指以石油焦、沥青焦为骨料,煤沥青为黏结剂生产的炭块,用作预焙铝电解槽做阳极材料。这种炭块已经过焙烧,具有稳定的几何形状,所以也称预焙阳极炭块、习惯上又称为铝电解用炭阳极。

阴极炭块是铝电解槽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和铝电解生产节能和槽寿命的提高。在炭块的生产制作的过程中,首先将原料进行稀释搅拌,使其具有一定的粘性时,直接通过外力的挤压方式,将其挤压成块状的炭块,在现在的炭块的生产过程中,模具包括底模、外模和顶模,外模密封组合在底模上形成容器,将骨料加入容器内,然后驱动顶模对容器内骨料进行挤压,然后拆模,先将顶模取下,然后在人工将外模拆除,整个操作步骤繁琐,使用麻烦,且外模拆除时需要多人才能将外模提起,费时费力,拆模效果差,容易损伤炭块,给人们带来了麻烦,因此研究一种挤压成型装置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设备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挤压成型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设备中存在的拆模步骤繁琐,操作困难,费时费力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挤压成型装置,包括底模、外模、顶模、驱动板、同步升降机构和固定板,所述底模固定在地面上,所述外模密封扣装在底模上形成容器,所述顶模正对外模的上方,并能在同步升降机构的驱动下对容器内的物料进行挤压;顶模的上部沿竖向固定设置有支撑柱,所述驱动板的底部固定在支撑柱上,使驱动板与顶模连为一体,所述同步升降机构设置在驱动板上;所述驱动板的两侧沿竖向固定有连接杆,所述固定板沿横向固定在外模的两侧,固定板的中部开有通孔,所述连接杆的端呈螺纹状结构,且能穿过通孔,所述连接杆的末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同步升降机构包括减速电机、横转轴、左锥齿轮组、右锥齿轮组、丝杆和升降杆;所述减速电机与横转轴传动连接,所述左锥齿轮组和右锥齿轮组均包括横锥齿轮和竖锥齿轮,所述横锥齿轮同步设置在横转轴上,竖锥齿轮同步套装在丝杆的底部,并与横锥齿轮啮合,所述升降杆的上部设置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套装在丝杆上;升降杆的下部穿过横梁并固定在驱动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均布在驱动板与顶模之间,且当顶模完全挤压密实时,驱动板压触在外模上。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板的两侧底部设置有挤压座,所述挤压座包括座体、弹簧和顶板;所述座体固定在驱动板的底部,座体内开有缓冲槽,所述顶板套装并限制在缓冲槽内,所述弹簧位于顶板与座体之间,且顶模正对缓冲槽并能向缓冲槽内挤压顶板。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上还设置有连板,所述连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固定板的上方和外模的外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结构基础上,在顶模的上方通过支撑柱一体连接有驱动板,在驱动板的上方设置了同步升降机构,通过同步升降机构能上下驱使驱动板和顶模,实现顶模的挤压和拆除,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在外模的外侧设置了固定板,在驱动板的两侧对应设置了连接杆,当顶模处于挤压状态时,连接杆的末端穿过固定板,当将顶模拆除时,在连接杆的末端安装固定螺母使固定板与驱动板连为一体,利用同步升降机构将顶模和外模同步拉起,完成顶模和外模同时拆除,炭块由于自身重量留在底模上,完成拆模过程,使用方便,基本无需人力参与,大大提高了拆模的效率。

由于顶模深入外模内的挤压程度存在略微浮动,为了进一步固定外模,本实用新型还在驱动板的底部设置了挤压座,当顶模处于挤压状态时,挤压座能套装在外模的上端,并利用弹簧的弹力对外模进一步固定。

由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拆除方便的挤压成型装置,大大简化了拆模的步骤,利用同步升降机构的拉力,同时将外模和顶模拉起。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成本低,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述a处的放大图。

图中的标号为:1为底模,2为外模,3为顶模,4为驱动板,41为座体,42为顶板,43为弹簧;5为支撑柱,6为连接杆,7为固定板,71为连板,8为固定螺母,9为升降杆,91为定位套,92为螺纹套,10为丝杆,101为竖锥齿轮,11为横转轴,111为横锥齿轮,12为皮带,13为减速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本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挤压成型装置,主要用于炭块生产过程中的挤压成型工艺,旨在简化拆模的步骤,提高拆模时的工作效率,下面对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底模1、外模2、顶模3、驱动板4、同步升降机构和固定板7,所述底模1固定在地面上,如图1所示,所述底模1的外侧形成外模的安装槽,所述外模2密封扣装在底模的安装槽内,并与底模1形成能容纳物料的容器,所述顶模3正对外模2的上方,并能在同步升降机构的驱动下对容器内的物料进行挤压;在容器加注物料后,将顶模3从上部向容器内挤压。

同时本实施例中在顶模3的上部沿竖向固定设置有支撑柱5,所述驱动板4的底部固定在支撑柱5上,如图1所示,支撑柱5连接在驱动板4和顶模3之间,使驱动板4与顶模3连为一体,所述同步升降机构设置在驱动板4上;当驱动板被上下驱动时,顶模3也被驱动实现拆模和挤压工况。

所述驱动板4的两侧沿竖向固定有连接杆6,所述固定板7沿横向固定在外模2的两侧,固定板7的中部开有通孔,所述连接杆6的端呈螺纹状结构,且能穿过通孔,所述连接杆6的末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8。

所述支撑柱5均布在驱动板与顶模之间,且当顶模3完全挤压密实时,驱动板4压触在外模2上。

本实施例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外模2密封组装在底模1上形成容器,然后在容器内加入配料,然后启动同步升降机构驱使驱动板和顶模一起向下,并深入容器内对配料进行挤压,当顶模2处于完全挤压装置时,同步升降机构停机,驱动板4刚好贴合在外模2的上方,能对外模2进一步固定,同时连接杆6的末端深入通孔内,当需要拆模时,为了时外模和顶模一起拆除,将固定螺母8连接在连接杆7的末端,将固定板与连接杆固定连接,使外模2与驱动板4连接一体,向上驱动同步升降机构,即可使顶模和外模同步提升,外模脱离底模,炭块由于自身重力落在底模上,完成脱模过程,过程基本无需人为做工,使用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成本,且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在于:本实施例对同步升降机构的结构进一步说明。

所述同步升降机构包括减速电机13、横转轴11、左锥齿轮组、右锥齿轮组、丝杆10和升降杆9;所述减速电机13与横转轴11传动连接,如图1所示,减速电机13安装在机架上,其转轴上安装有主动轮,横转轴上安装有从动轮,主动轮经皮带12与从动轮传动连接;所述左锥齿轮组和右锥齿轮组均包括横锥齿轮111和竖锥齿轮101,所述横锥齿轮111同步设置在横转轴11上,竖锥齿轮101同步套装在丝杆10的底部,且竖锥齿轮101与横锥齿轮111啮合,从而横转轴11转动能驱使丝杆10转动;所述升降杆9的上部设置有螺纹套92,所述螺纹套92套装在丝杆10上;升降杆9的下部穿过横梁并固定在驱动板上,当丝杆转动时,会驱使螺纹套92沿丝杆攀爬,从而带动驱动板移动。

本实施例中,用丝杆传动实现升降,丝杆具有自锁功能,当减速电机停转时,能使状态保持,能保证顶模挤压的作用力,不会卸力,且升降过程平稳,同时在升降杆还设置了定位套91,保证了升降杆升降过程中不会发生摆动,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

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在于:本实施例对驱动板与外模的配合结构进一步限定。

所述驱动板的两侧底部设置有挤压座,所述挤压座包括座体41、弹簧43和顶板42;所述座体41固定在驱动板4的底部,座体41内开有缓冲槽,所述顶板42套装并限制在缓冲槽内,所述弹簧43位于顶板与座体之间,且顶模2正对缓冲槽并能向缓冲槽内挤压顶板42。

同时固定板7上还设置有连板71,所述连板7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固定板7的上方和外模2的外侧壁上,连板71用于增强固定板与外模2的连接强度。

本实施例中,由于顶模深入容器内的挤压程度存在略微浮动,为了进一步固定外模,本实施例在驱动板的底部设置了挤压座,当顶模向内处于完全挤压状态时,挤压座能套装在外模的上端,并利用弹簧的弹力对外模进一步固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