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加工线对板连接器端子的级进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86324发布日期:2021-08-24 12:40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加工线对板连接器端子的级进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端子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加工线对板连接器端子的级进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伴随着可携带式电子装置的小型化及高密度化,亦随着可携带式电子装置的兴起,如手机或平板有限的内部空间内,如何应用有限空间并适应电连接器的小型化成为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就目前的线对板连接器而言,其包括板端端子和线端端子,受制作工艺水平的限制,线对板连接器中需要使用中间件进行线端端子与板端端子的连接,并且需要将线端端子中的线材与中间件进行焊接。请结合图1至图3,当使用新型的线对板连接器端子时,由于其具有接板端1与接线端2一体化的结构设计,使得接线端2与接板端1不需要通过中间件即可进行连接,减小了线对板连接器端子的体积;现有端子需要通过弯折制成,对于一体化设计的线对板连接器端子而言,由于其体积较小,并且接线端2与接板端1的形状各不相同(接线端2的截面呈开口环状,接板端1呈n字型状),也就是说,需要在接板端1形成两个平面侧壁以形成n字型状的结构,需要在接线端2形成至少一个弧形侧壁以形成开口环状的结构,这也意味着该线对板连接器端子制作过程中需要在板料上的一块极小的区域内完成两种不同的弯折工序,如此,容易造成工序间的干扰,导致产品良率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加工线对板连接器端子的级进冲压模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加工线对板连接器端子的级进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经导向机构设置在所述上模座下方的下模座和设置在所述上模座与所述下模座之间的功能模,所述功能模用于对板材进行加工使其形成线对板连接器端子,所述功能模包括依次设置的

冲孔预断模,所述冲孔预断模用于在所述板材上冲裁出定位孔和预断线;

弹片冲裁模,所述弹片冲裁模用以在所述板材上形成弹性部;

裁边成型模,所述裁边成型模用以在所述板材上形成所述线对板连接器端子的展开板料,所述展开板料包括依次相连的接板部、长条部和接线部,所述长条部的一端的两侧分别连接有所述接板部,所述长条部的另一端的至少一侧连接有所述接线部,所述接线部与所述接板部之间具有间隙;

第一折边模,所述第一折边模用以对所述接线部进行冲压弯折,以使所述接线部成圆弧状;

第二折边模,所述第二折边模用以对所述长条部进行冲压弯折;

折边成型模,用以使所述长条部的一端与两个所述接板部形成n字型的接板端,使所述长条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接线部形成开口环状的接线端;

折边整型模,用以对所述接板端与所述接线端的形状进行修整;

下料模,用以将整型后的端子卸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折边模包括设于所述上模座的第一压块以及设于所述下模座的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一压块对应所述接线部的位置开设有圆角压槽,所述第一支撑块上设有与所述圆角压槽适配的圆角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折边模包括设于所述上模座的第二压块以及设于所述下模座的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二压块对应所述长条部的位置开设有梯形压槽,所述第二支撑块上设有与所述梯形压槽适配的梯形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梯形凸起上开设有对所述接线部避位的避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折边成型模包括设于所述上模座的圆角压块和直角压块以及设于所述下模座的直角凸台和圆形压杆,所述长条部的一端与所述接板部位于所述直角压块与所述直角凸台之间,所述长条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接线部位于所述圆角压块与所述圆形压杆之间,所述圆形压杆沿x轴方向可滑动设于所述下模座。

进一步的,所述冲孔预断模与所述弹片冲裁模之间还设有凸包冲压模,所述凸包冲压模用以在所述板材上形成凸包。

进一步的,所述弹片冲裁模与所述裁边成型模之间还设有弹片弯折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加工线对板连接器端子的级进冲压模具能够满足线对板连接器端子的加工需求,生产良率高,接板部与接线部在长条部上间隔设置,先采用第一折边模单独对接线部进行冲压弯折,再通过第二折边模对长条部进行冲压弯折使得接线端与接板端同时成型,降低了接线部加工时使接板部变形的风险,同时提升了线对板连接器端子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线对板连接器端子的主视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线对板连接器端子的俯视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线对板连接器端子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用于加工线对板连接器端子的级进冲压模具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线对板连接器端子的展开板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用于加工线对板连接器端子的级进冲压模具的第一折边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经第一折边模冲压后的展开板料的状态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用于加工线对板连接器端子的级进冲压模具的第二折边模正对长条部的另一端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用于加工线对板连接器端子的级进冲压模具的第二折边模正对长条部的一端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经第二折边模冲压后的展开板料的状态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用于加工线对板连接器端子的级进冲压模具的折边成型模正对长条部的另一端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用于加工线对板连接器端子的级进冲压模具的折边成型模正对长条部的一端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经折边成型模冲压后的展开板料的状态图。

标号说明:

1、接板端;2、接线端;3、板材;31、预断线;32、定位孔;33、长条部;34、接板部;35、接线部;36、弹性部;37、凸包;4、冲孔预断模;5、弹片冲裁模;6、裁边成型模;7、第一折边模;71、第一压块;711、圆角压槽;72、第一支撑块;721、圆角凸起;8、第二折边模;81、第二压块;811、梯形压槽;82、第二支撑块;821、避位槽;9、折边成型模;91、圆角压块;92、圆形压杆;93、直角压块;94、直角凸台;10、折边整型模;11、下料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13,一种用于加工线对板连接器端子的级进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经导向机构设置在所述上模座下方的下模座和设置在所述上模座与所述下模座之间的功能模,所述功能模用于对板材3进行加工使其形成线对板连接器端子,所述功能模包括依次设置的

冲孔预断模4,所述冲孔预断模4用于在所述板材3上冲裁出定位孔32和预断线31;

弹片冲裁模5,所述弹片冲裁模5用以在所述板材3上形成弹性部36;

裁边成型模6,所述裁边成型模6用以在所述板材3上形成所述线对板连接器端子的展开板料,所述展开板料包括依次相连的接板部34、长条部33和接线部35,所述长条部33的一端的两侧分别连接有所述接板部34,所述长条部33的另一端的至少一侧连接有所述接线部35,所述接线部35与所述接板部34之间具有间隙;

第一折边模7,所述第一折边模7用以对所述接线部35进行冲压弯折,以使所述接线部35成圆弧状;

第二折边模8,所述第二折边模8用以对所述长条部33进行冲压弯折;

折边成型模9,用以使所述长条部33的一端与两个所述接板部34形成n字型的接板端,使所述长条部33的另一端与所述接线部35形成开口环状的接线端;

折边整型模10,用以对所述接板端与所述接线端的形状进行修整;

下料模11,用以将整型后的线对板连接器端子卸下。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接板部34与接线部35在长条部33上间隔设置,先采用第一折边模7单独对接线部35进行冲压弯折,再通过第二折边模8对长条部33进行冲压弯折使得接线端与接板端同时成型,降低了接线部35加工时使接板部34变形的风险,同时提升了线对板连接器端子的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折边模7包括设于所述上模座的第一压块71以及设于所述下模座的第一支撑块72,所述第一压块71对应所述接线部35的位置开设有圆角压槽711,所述第一支撑块72上设有与所述圆角压槽711适配的圆角凸起721。

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第一压块71能够对所述接线部35进行冲压,使得所述接线部35往所述圆角凸起721的位置弯折,使所述接线部35形成具有一定弧度的圆角折边。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折边模8包括设于所述上模座的第二压块81以及设于所述下模座的第二支撑块82,所述第二压块81对应所述长条部33的位置开设有梯形压槽811,所述第二支撑块82上设有与所述梯形压槽811适配的梯形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梯形凸起上开设有对所述接线部35避位的避位槽821。

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避位槽821能够对弯折后的所述接线部35进行避位,降低工序间的干扰性。

进一步的,所述折边成型模9包括设于所述上模座的圆角压块91和直角压块93以及设于所述下模座的直角凸台94和圆形压杆92,所述长条部33的一端与所述接板部34位于所述直角压块93与所述直角凸台94之间,所述长条部33的另一端与所述接线部35位于所述圆角压块91与所述圆形压杆92之间,所述圆形压杆92沿x轴方向可滑动设于所述下模座。

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相适配的直角凸台94和直角压块93对所述长条部33的一端以及所述接板部34进行弯折,便于所述接板端的成型;设置相适配的圆角压块91和圆形压杆92对所述长条部33的另一端进行弯折,便于所述接线端的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冲孔预断模4与所述弹片冲裁模5之间还设有凸包37冲压模,所述凸包37冲压模用以在所述板材3上形成凸包37。

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凸包37便于所述接线端与电线进行电连接,确保了所述线对板连接器端子电性能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弹片冲裁模5与所述裁边成型模6之间还设有弹片弯折模。

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弹片弯折模能够使得所述线对板连接器上的所述弹性部36翘起,利于本线对板连接器端子更加稳定地与外部构件连接。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至图1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一种用于加工线对板连接器端子的级进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经导向机构设置在所述上模座下方的下模座和设置在所述上模座与所述下模座之间的功能模,所述功能模用于对板材3进行加工使其形成线对板连接器端子,具体的,所述板材3为长条形铜板,所述功能模包括依次设置的

冲孔预断模4,所述冲孔预断模4用于在所述板材3上冲裁出定位孔32和预断线31;

弹片冲裁模5,所述弹片冲裁模5用以在所述板材3上形成弹性部36;

裁边成型模6,所述裁边成型模6用以在所述板材3上形成所述线对板连接器端子的展开板料,所述展开板料包括依次相连的接板部34、长条部33和接线部35,所述长条部33的一端的两侧分别连接有所述接板部34,所述长条部33的另一端的至少一侧连接有所述接线部35,所述接线部35与所述接板部34之间具有间隙;也就是说,所述长条部33的另一端的所述接线部35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如本实施例中),可选的,可根据实际的应用需求对所述接线部35的大小进行设置,具体在本实施例中,位于所述长条部33的另一端的一侧的所述接线部35的体积小于位于所述长条部33的另一端的另一侧的所述接线部35的体积。

第一折边模7,所述第一折边模7用以对所述接线部35进行冲压弯折,以使所述接线部35成圆弧状;

第二折边模8,所述第二折边模8用以对所述长条部33进行冲压弯折;

折边成型模9,用以使所述长条部33的一端与两个所述接板部34形成n字型的接板端,使所述长条部33的另一端与所述接线部35形成开口环状的接线端;

折边整型模10,用以对所述接板端与所述接线端的形状进行修整;

下料模11,用以将整型后的线对板连接器端子卸下。

优选的,请结合图6和图7,所述第一折边模7包括设于所述上模座的第一压块71以及设于所述下模座的第一支撑块72,所述第一压块71对应所述接线部35的位置开设有圆角压槽711,所述第一支撑块72上设有与所述圆角压槽711适配的圆角凸起721,容易理解的,所述第一压块71能够对所述接线部35进行冲压,使得所述接线部35往所述圆角凸起721的位置弯折,使所述接线部35形成具有一定弧度的圆角折边。

优选的,请结合图8至图10,所述第二折边模8包括设于所述上模座的第二压块81以及设于所述下模座的第二支撑块82,所述第二压块81对应所述长条部33的位置开设有梯形压槽811,所述第二支撑块82上设有与所述梯形压槽811适配的梯形凸起,具体的,所述梯形凸起上开设有对所述接线部35避位的避位槽821,容易理解的,所述避位槽821能够对弯折后的所述接线部35进行避位,降低工序间的干扰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折边成型模9包括设于所述上模座的圆角压块91和直角压块93以及设于所述下模座的直角凸台94和圆形压杆92,所述长条部33的一端与所述接板部34位于所述直角压块93与所述直角凸台94之间,所述长条部33的另一端与所述接线部35位于所述圆角压块91与所述圆形压杆92之间,所述圆形压杆92沿x轴方向可滑动设于所述下模座,容易理解的,设置相适配的直角凸台94和直角压块93对所述长条部33的一端以及所述接板部34进行弯折,便于所述接板端的成型;设置相适配的圆角压块91和圆形压杆92对所述长条部33的另一端进行弯折,便于所述接线端的成型。

优选的,所述冲孔预断模4与所述弹片冲裁模5之间还设有凸包37冲压模,所述凸包37冲压模用以在所述板材3上形成凸包37,所述凸包37便于所述接线端与电线进行电连接,确保了所述线对板连接器端子电性能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弹片冲裁模5与所述裁边成型模6之间还设有弹片弯折模,容易理解的,所述弹片弯折模能够使得所述线对板连接器上的所述弹性部36翘起,利于本线对板连接器端子更加稳定地与外部构件连接。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线对板连接器端子的加工步骤如下:

s11:将板材3放入本级进冲压模具。

s111:通过所述冲孔预断模4依次在所述板材3上冲裁出预断线31和定位孔32。

s112:通过所述凸包37冲压模在所述板材3上冲压出凸包37。

s113:通过所述弹片冲裁模5在所述板材3上冲压弹性部36,通过所述弹片弯折模使所述弹性部36弯折翘起。

s12:按照所述线对板连接器的展开轮廓,通过所述裁边成型模6对所述板材3进行冲裁以获得所述线对板连接器端子的展开板料。

详细的,所述弹性部36位于所述长条部33的一端,所述凸包37位于所述长条部33的另一端。

s2:通过所述第一折边模7对所述接线部35进行冲压弯折,使所述接线部35呈圆弧状;具体的,可根据所述接线部35的体积的大小对其进行弯折次数的调整,利于工艺质量的提升,提升了生产良率。

s3:通过所述第二折边模8对所述长条部33进行冲压弯折,使所述长条部33的一端与两个所述接板部34形成n字型的接板端,使所述长条部33的另一端与所述接线部35形成开口环状的接线端。

s31:通过所述折边整型模10对所述接线端与所述接板端进行修整。

s4:通过下料模11将经整型后的所述线对板连接器端子卸下,得到线对板连接器端子成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加工线对板连接器端子的级进冲压模具生产良率高,满足端子小型化的生产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