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充电插头定位销自动装配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36570发布日期:2022-06-08 06:58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充电插头定位销自动装配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充电插头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充电插头定位销自动装配设备。


背景技术:

2.在实际工作中,汽车充电插头端子在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定位销的安装及固定工序,以完成后续与充电设备的定位卡接工作。在进行定位销安装时,需要先将初步制作完成的汽车充电端子进行卡接固定,再进行定位销的对装及紧固工序,传统的装置设置笨重,工序繁多且每个工序单独工作,缺少整体性,另外还需要过多的人工参与,从而使得生产效率低,人工工作量大,此外由于过多人工的参与,以及对装装置的自动化程度不高,使得定位销的装配的精度不高,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问题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充电插头定位销自动装配设备,解决现有生产中生产效率低,装配装置自动化程度低以及装配精度不高等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汽车充电插头定位销自动装配设备,包括定位装置、操作台、驱动电机、充电插头、对装装置以及紧固装置,所述定位装置为多个,均匀分布在操作台上边缘处,用于对充电插头进行定位;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操作台的中心位置,带动操作台进行旋转,对装装置设置在操作台的侧边缘处,用于对充电插头进行定位销的对装操作,紧固装置设置在操作台的侧边缘处,用于对已经对装过的充电插头的定位销进行紧固操作。
6.进一步的,所述对装装置包括支撑机构、旋转头、控制电机、移动支座、传动气缸、定位销出销组件,旋转头设置在移动支座的下表面,控制电机设置在移动支座的上表面,用于控制旋转头的旋转,所述旋转头的中心对准定位装置的中心位置,传动气缸固定在支撑机构上,传动气缸的传动杆固定连接在移动支座上,用于控制移动支座的上升或下降,定位销出销组件设置在支撑机构上,包括定位销出销口和固定架,用于排出定位销对充电插头完成定位销的对装工序。
7.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底座、旋转台、卡台、定位桩,所述底座通过螺栓固定在操作台上,所述旋转台为圆环筒状结构设置在底座的中部位置,所述卡台通过圆柱台可旋转的设置在底座上,位于旋转台的一侧,所述定位桩设置在底座的两侧,定位桩通过螺纹头对旋转台进行定位。
8.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装置的数量为八个,均匀分布在操作台的上表面边缘处。
9.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插头呈空心圆柱状结构,中部设有环状凸缘,在环状凸缘上设置有平面切口,在旋转台的上表面边缘处设置有与所述平面切口相对应的平面卡块,用于对充电插头进行预定位。
10.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插头的上边缘处设置有三个定位销承接孔,当充电插头定位
在旋转台上时,定位销出销口对准定位销承接孔,以完成定位销的对装工序。
11.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头与充电插头的上部配合,带动充电插头和旋转台进行旋转。
12.再进一步的,所述紧固装置包括支座、固定环、圆柱端部,所述固定环和圆柱端部固定在支座上,通过液压装置随支座上下移动,所述固定环的内侧设有挤压座,所述圆柱端部的外侧设置有挤压头,挤压头具有可伸缩功能,通过挤压头和挤压座之间的挤压作用,使得定位销固定在充电插头上。
13.更进一步的,所述挤压头和挤压座与充电插头的定位销承接孔对应设置。
14.通过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充电插头定位销自动装配设备,实现了对充电插头的定位销自动装配工序操作,减少了人工的过多干预,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产品的精度和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对装装置结构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装置及充电插头结构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紧固装置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紧固装置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操作台;2、驱动电机;3、定位装置;31、底座;32、旋转台;33、卡台;34、定位桩;35、平面卡块;4、充电插头;41、环状凸缘;42、平面切口;43、定位销承接孔;5、对装装置;51、支撑机构;52、旋转头;53、控制电机;54、移动支座;55、传动气缸;56、定位销出销组件;561、定位销出销口;562、固定架;6、紧固装置;61、支座;62、固定环;63、圆柱端部;64、挤压座;65、挤压头;66、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充电插头定位销自动装配设备,包括操作台1、驱动电机2、定位装置3、充电插头4、对装装置5以及紧固装置6,所述定位装置3为多个,均匀分布在操作台1上边缘处,用于对充电插头进行定位;所述驱动电机2设置在操作台1的中心位置,带动操作台1进行旋转,对装装置5设置在操作台1的侧边缘处,用于对充电插头4进行定位销的对装操作,紧固装置6设置在操作台1的侧边缘处,用于对已经对装过的充电插头4的定位销进行紧固操作。
23.如图2所示,所述对装装置包括支撑机构51、旋转头52、控制电机53、移动支座54、传动气缸55、定位销出销组件56,所述定位装置3固定设置在支撑机构51的前方,用于对充电插头4进行定位,旋转头52设置在移动支座54的下表面,控制电机53设置在移动支座54的上表面,用于控制旋转头52的旋转,所述旋转头52的中心对准定位装置3的中心位置,传动气缸55固定在支撑机构54上,传动气缸55的传动杆57固定连接在移动支座54上,用于控制
移动支座54的上升或下降,定位销出销组件56设置在支撑机构51中部位置,包括定位销出销口561和固定架562,用于排出定位销对充电插头4完成定位销的对装工序。
24.如图3所示,所述定位装置3包括底座31、旋转台32、卡台33、定位桩34,所述底座31通过螺栓固定在操作台1上,所述旋转台32为圆环筒状结构设置在底座31的中部位置,所述卡台33通过圆柱台可旋转的设置在底座31上,位于旋转台32的一侧,所述定位桩34设置在底座31的两侧,定位桩34通过螺纹头对旋转台32进行定位。
25.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装置的数量优选为八个,均匀分布在操作台的上表面边缘处。
26.如图3所示,所述充电插头4呈空心圆柱状结构,中部设有环状凸缘41,在环状凸缘41上设置有平面切口42,在旋转台32的上表面边缘处设置有与所述平面切口42相对应的平面卡块35,用于对充电插头4进行预定位。充电插头4的上边缘处设置有三个定位销承接孔43,当充电插头4定位在旋转台32上时,定位销出销口561对准定位销承接孔43,以完成定位销的对装工序。
27.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头52与充电插头4的上部配合,带动充电插头4和旋转台32进行旋转。
28.如图4和图5所示,紧固装置6包括支座61、固定环62、圆柱端部63,所述固定环62和圆柱端部63固定在支座61上,通过液压装置随支座61上下移动,所述固定环62的内侧设有挤压座64,所述圆柱端部63的外侧设置有挤压头65,挤压头65具有可伸缩功能,通过挤压头65和挤压座64之间的挤压作用,使得定位销66固定在充电插头4上。所述挤压头65和挤压座64与充电插头4的定位销承接孔43对应设置。
2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充电插头定位销自动装配设备,具体在使用时,首先进行充电插头4的定位:调整定位桩34的螺纹头靠紧旋转台32,将充电插头4的下端部插到旋转台32的圆环内径中,旋转调整充电插头4,使得充电插头4的平面切口42与旋转台32的平面卡块35相卡接,此时平面卡块35和环状凸缘41在同一平面上且高度相同,定位好后,旋转卡台33,使得卡台33的下表面位于充电插头的环状凸缘41上,完成对充电插头4的定位,同样的操作完成操作台1上其他定位装置3上充电插头4的安装。卡台33的作用可以限制充电插头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起保护作用,确保定位质量。
30.然后,接通电源,传动气缸55开始工作,移动支座54在传动杆57的传动作用下开始下降,使得旋转头52刚刚塞进充电插头4上边缘后停止下降;控制电机53根据程序设定开始工作。首先调节旋转头52旋转至定位销出销口561对准一个定位销承接孔43后停止转动,定位销从定位销出销口561输出后,进入到定位销承接孔43中。本实施例的充电插头的定位销承接孔43的数量为3个,然后旋转头52带动充电插头4旋转120
°
,到达下一个定位销承接孔43,采用同样的工序完成三个定位销承接孔43的对装及安装后,传动气缸55继续工作,使得移动支座54复位到初试状态,此时驱动电机2开始工作,带动操作台1旋转至下一个工位。
31.当对装后的充电插头4到达紧固装置6时,首先固定环62和圆柱端部63在液压装置的作用下随支座61头部下降,程序控制下降距离直到挤压座64、挤压头65和定位销承接孔43在同一平面上,充电插头4的上端边缘刚好插入到固定环62和圆柱端部63之间的空腔中,启动挤压头65向外伸缩功能,通过挤压头65和挤压座64之间的挤压作用,使得定位销66固定在充电插头4上。挤压头65向外伸缩功能通过设置在圆柱端头63及支座61内的驱动装置完成,现有技术中具有此功能的驱动装置都可以应用于此。紧固工序完成后,固定环62和圆
柱端部63在液压装置的作用下随支座61头部上升至初试位置,此时驱动电机2开始工作,带动操作台1旋转一个工位。需要说明的是,对装工序和紧固工序通过程序控制完成一个工序的时间相等。当充电插头4完成装配工序后,从工位取出,重新放入新的充电插头进行装配工作。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