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折角工件折弯成型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623391发布日期:2023-03-25 13:4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多折角工件折弯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体(10)、下模体(20)以及中模体(30),下模体(20)上布设有安装槽(40),安装槽(40)内部布设有弹簧(50),中模体(30)的底部布设有滑动配合于安装槽(40)内的导向体(60)且导向体(60)上部设有用于安装弹簧(50)的承插槽(70),下模体(20)和中模体(30)相对的一侧布设有成型区域一(80)、中模体(30)和上模体(10)相对的一侧布设有成型区域二(90);所述中模体(30)的其各组分及质量百分比为:0.17~0.52份的c、0.17~0.31份的si、5.44~8.15份的mn、7.13~11.58份的cr、4.15~6.55份的ni、≤0.02份的p、≤0.02份的s、0.021~0.038份的nb、0.012~0.017份的y、0.07~0.23份的ti、0.08~0.14份的b,余量为fe和杂质;其中:ti=0.21(nb+y)+0.34(c+s);其中:si=0.21b+0.015(ni+cr);所述上模体(10)的成型区域布设有ti-xy耐磨合金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折角工件折弯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模体(30)的底部包括第一竖直面、第一水平面、第一斜坡面、第二水平面、第二斜坡面以及第三水平面;所述下模体(20)的顶部包括第四水平面、第二竖直面、第三斜坡面、第五水平面、第四斜坡面以及第六斜坡面;第一竖直面、第一水平面、第一斜坡面、第二水平面、第二斜坡面以及第三水平面与第二竖直面、第三斜坡面、第五水平面、第四斜坡面以及第六水平面围设成成型区域一(80);第六水平面和第三水平面围设成成型区域三(1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折角工件折弯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模体(30)的后侧壁顶部向前侧倾斜布设,且中模体(30)的后侧顶部设置有向上凸起的成型体(3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折角工件折弯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模体(30)的顶部包括第七水平面、第三竖直面、弧形面一、第四斜坡面、第四竖直面以及第五斜坡面;上模体(10)的底部包括第八水平面、第四竖直面、弧形面二、第六斜坡面、第五竖直面以及第七斜坡面;第七水平面、第三竖直面、弧形面一、第四斜坡面、第四竖直面以及第五斜坡面与第八水平面、第四竖直面、弧形面二、第六斜坡面、第五竖直面以及第七斜坡面围设成成型区域二(9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折角工件折弯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斜坡面、第五竖直面以及第七斜坡面布设于成型体(31)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折角工件折弯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体(60)的后侧面、第四水平面组成定位区域一,所述第七水平面和导向体(60)的顶部组成定位区域二,所述第二水平面和中模体(30)后侧壁组成定位区域三。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折角工件折弯成型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模体(30)的加工步骤如下:(1)冶炼采用权利要求1的材料冶炼,在出钢时添加0.013~0.023份的合金钢改质剂,合金钢改质剂包括32~45份的al2o3、26~31份的al、16~28份的caf2、5~15份的mgo以及2~5份的
lani5,制得中模体(30)材料的锻造毛坯;(2)锻造、锻件的去应力退火处理将制得的锻造毛坯加热至1250~1450℃进行锻造,终锻温度950~970℃,得到锻件;将得到的锻件经过退火炉对其进行退火,其退火温度为680~750℃,退火时间为4~5h,在退火炉中冷至200~300℃,保温0.6~1.2h后空冷至常温;(3)锻件的初加工、热处理将锻件在机床上加工成模具的初级形状,各面保留1.5mm的余量;将机加工得到的模具,先加热到530~550℃后保温3~4h,然后再加热到750~800℃保温1~2h,再加热到940~960℃,保温30~45min后淬火,油淬,冷却后再经过深冷处理,深冷处理的温度为-220℃至-230℃,保持1~2h,在空气中恢复到常温,一次回火,回火温度为130~140℃,冷却到常温后放置1~1.5h,再进行二次回火,回火温度为150~170℃;(4)中模体(30)的深加工、加工中心处理清除处理后模具表面的氧化层,并将其装配到磨床上,进行磨削加工,各面保留0.7~1mm的余量,放置至少1天后,除弧面以外的其它面再次进行磨削加工到所需尺寸;将深加工得到的工件放入加工中心,采用铣刀铣削模具的弧面,去除0.7~1mm的余量。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折角工件折弯成型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i-xy耐磨合金层制备工艺:将以42crmo为原材料的上模体(30)进行渗氮后氧化处理,将四乙氧基硅烷、质量分数25%~28%的氨水、纯水、无水乙醇按1:4~57~8:3~4的比例配置沉积液,将热处理后的上模体(30)置于25~35倍量的沉积液中,45~60hz超声反应2~4h,再加入四乙氧基硅烷0.02~0.08倍量的纳米氧化钇,45~60hz超声反应2~4h,取出用250ml纯水清洗2次,用180ml的95%乙醇清洗2次,85~95
°
下干燥4~6h,随后置于反应器中,抽真空使压力达到3.5~4.5mpa,通入四乙氧基硅烷0.05~0.12倍量的气态四氯化钛,反应器温度升至330~350
°
,再次抽真空使压力达到3.5~4.5mpa,随后通入混合还原气体至压力达到75~95mpa,后以下上模体(30)的温度为800~1200
°
,沉积5~8h。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折角工件折弯成型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还原气体除甲烷外还包括氢气、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10.一种多折角工件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成型工艺如下:首先,通过将板材经定位区域一置于成型区域一(80)内侧,通过上模体(10)下压带动中模体(30)下行,经第一竖直面、第一水平面、第一斜坡面、第二水平面、第二斜坡面以及第三水平面配合下模体(20)的第四水平面、第二竖直面、第三斜坡面、第五水平面、第四斜坡面以及第六斜坡面,将板材成型出除u型回折结构外的其他段结构;随后,上模体(10)复位,中模体(30)经导向体(30)和安装槽(40)在弹簧(50)的作用下上行复位;最后,将板材从成型区域一(80)转至成型区域二的定位区域二(90)处,上模体(10)再次下移将此处的u型回折结构折出初型,在成型u型回折结构折出初型的过程,将上次u型回折结构已经折出初型的板材,经定位区域三将该工件定位,在中模体(30)顶部折出u型回折结构初型时同时对定位区域三处的初型u型回折结构折出终型形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折角工件折弯成型的加工方法,包括上模体、下模体以及中模体,下模体上布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部布设有弹簧,中模体的底部布设有滑动配合于安装槽内的导向体且导向体上部设有用于安装弹簧的承插槽,下模体和中模体相对的一侧布设有成型区域一、中模体和上模体相对的一侧布设有成型区域二。通过三次成型完成工件九段折弯加工,尤其是U型回折结构只需要两次成型即可完成。回折结构只需要两次成型即可完成。回折结构只需要两次成型即可完成。


技术研发人员:张一帆 王克文 张迎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力源数控刃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6
技术公布日:2023/3/2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