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叶黄素软胶囊的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98164发布日期:2022-11-08 22:00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叶黄素软胶囊的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加工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适用于叶黄素软胶囊的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2.叶黄素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为类胡萝卜素家族的一员,在自然界中与玉米黄素共同存在,是眼部视网膜黄斑区的必需成分,对防护太阳光对眼部的损伤及延缓眼部老化提供营养支持,因此叶黄素软胶囊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在叶黄素软胶囊的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加工装置来提高工作效率。
3.目前市场上的加工装置主要是将软胶囊放置于工作台上,随后利用气缸带动推板下降,从而带动挤压柱挤压软胶囊,由于挤压柱的底端设置有模具,这样软胶囊就形成模具的形状。
4.但是现有的加工装置通常都是人工手动运输软胶囊,输送效率较慢的同时导致了后续挤压工作效率变慢,并且一次性挤压的软胶囊数量有限,挤压完毕后还需要人工再次运输走,导致工作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适用于叶黄素软胶囊的加工装置,解决现有的加工装置通常都是人工手动运输软胶囊,输送效率较慢的同时导致了后续挤压工作效率变慢,并且一次性挤压的软胶囊数量有限,挤压完毕后还需要人工再次运输走,导致工作费时费力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7.本实用新型为适用于叶黄素软胶囊的加工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运输机构,所述运输机构的中部设置有挤压机构;
8.所述运输机构包括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和分隔环,所述放置槽的内部一侧顶端设置有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的表面沿相同间隔设置有多个分隔环,所述第二传送带的底端一侧错位设置有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的两侧均与放置槽的内壁相贴合;
9.所述挤压机构包括固定板和微型气缸,所述固定板的侧面与放置槽的内壁相贴合,所述固定板的顶端一侧设置有多个支撑柱,多个所述支撑柱的顶端设置有合页的一侧,所述合页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承接框,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另一侧设置有微型气缸,所述微型气缸的顶端设置有第二伸缩柱,所述第二伸缩柱的顶端与承接框的底端相贴合,所述承接框的内部开设有多个凹槽,多个所述凹槽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三角板。
10.优选的,所述放置槽的顶端中部设置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的顶端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柱,所述第一伸缩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底端沿相同间隔设置有多个挤压柱,多个所述挤压柱设置在对应凹槽的正上方。
11.优选的,所述推板与承接框平行设置,且所述推板的长度小于承重板的长度。
12.优选的,所述底座的正面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第二传送带的内部,所述第二传送带与第一电机转动连接,所述底座的正面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第一传送带的内部,所述第一传送带与第二电机转动连接。
13.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底端均设置有支撑板,且所述凹槽的顶端与三角板的顶端平齐。
14.优选的,所述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固定板的长度。
15.优选的,所述固定板设置在第一传送带的顶端一侧,所述承接框设置在第二传送带的底端一侧。
16.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通过运输机构和挤压机构的设置,由于放置槽的内部一侧顶端设置有第二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的表面沿相同间隔设置有多个分隔环,分隔环将第二传送带分隔成多个通道,可以一次性放置多个软胶囊,并且软胶囊在运输过程中不会互相干扰,再由于固定板的顶端一侧设置有多个支撑柱,多个支撑柱的顶端设置有合页的一侧,合页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承接框,固定板的顶端另一侧设置有微型气缸,微型气缸的顶端设置有第二伸缩柱,第二伸缩柱的顶端与承接框的底端相贴合,承接框的内部开设有多个凹槽,这样第二传送带上运输的软胶囊在动力和重力的作用下掉在承接框的凹槽中,再启动气缸带动挤压柱下降,挤压柱将凹槽中的软胶囊挤压成模具的形状,随后再启动微型气缸,第二伸缩柱上升的过程中跟合页相配合,使得承接框的一侧上升,由于第二传送带的底端一侧错位设置有第一传送带,成型的软胶囊会掉落在第一传送带上,随后运输至其他设备上,这样不需要工人人员反复运输软胶囊,并且一次性可以挤压更多的软胶囊,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适用于叶黄素软胶囊的加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适用于叶黄素软胶囊的加工装置的右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适用于叶黄素软胶囊的加工装置中承接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适用于叶黄素软胶囊的加工装置的剖面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适用于叶黄素软胶囊的加工装置中承接框正视图。
24.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底座;2、放置槽;3、第一传送带;4、气缸;5、承重板;6、推板;7、第二传送带;8、分隔环;9、第一电机;10、第二电机;11、第一伸缩柱;12、挤压柱;13、承接框;14、合页;15、支撑柱;16、固定板;17、微型气缸;18、第二伸缩柱;19、三角板;20、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8.参阅图1-5,适用于叶黄素软胶囊的加工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端开设有放置槽2,放置槽2的内部设置有运输机构,运输机构的中部设置有挤压机构。
29.运输机构包括第一传送带3、第二传送带7和分隔环8,放置槽2的内部一侧顶端设置有第二传送带7,第二传送带7的表面沿相同间隔设置有多个分隔环8,分隔环8将第二传送带7分隔成多个通道,可以一次性放置多个软胶囊,并且软胶囊在运输过程中不会互相干扰,第二传送带7的底端一侧错位设置有第一传送带3,第一传送带3和第二传送带7的两侧均与放置槽2的内壁相贴合,底座1的正面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9,第一电机9的输出端延伸至第二传送带7的内部,第二传送带7与第一电机9转动连接,底座1的正面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10,第二电机10的输出端延伸至第一传送带3的内部,第一传送带3与第二电机10转动连接,第一电机9和第二电机10的底端均设置有支撑板,通过第一电机9和第二电机10分别启动两个传送带,带动软胶囊运输。
30.挤压机构包括固定板16和微型气缸17,固定板16的侧面与放置槽2的内壁相贴合,第一传送带3与第二传送带7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固定板16的长度,固定板16的顶端一侧设置有多个支撑柱15,多个支撑柱15的顶端设置有合页14的一侧,合页14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承接框13,固定板16设置在第一传送带3的顶端一侧,承接框13设置在第二传送带7的底端一侧,提高了设置的合理性,多个元件互不干扰,固定板16的顶端另一侧设置有微型气缸17,微型气缸17的顶端设置有第二伸缩柱18,第二伸缩柱18的顶端与承接框13的底端相贴合,推板6与承接框13平行设置,且推板6的长度小于承重板5的长度,承接框13的内部开设有多个凹槽20,多个凹槽20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三角板19,三角板19可以限制软胶囊的位置,凹槽20的顶端与三角板19的顶端平齐,第二传送带7上运输的软胶囊在动力和重力的作用下掉在承接框13的凹槽20中。
31.放置槽2的顶端中部设置有承重板5,承重板5的顶端设置有气缸4,气缸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柱11,第一伸缩柱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推板6,推板6的底端沿相同间隔设置有多个挤压柱12,多个挤压柱12设置在对应凹槽20的正上方,再启动气缸4带动挤压柱12下降,挤压柱12将凹槽20中的软胶囊挤压成模具的形状,随后再启动微型气缸17,第二伸缩柱18上升的过程中跟合页14相配合,使得承接框13的一侧上升,成型的软胶囊会掉落在
第一传送带3上,随后运输至其他设备上,这样不需要工人人员反复运输软胶囊,并且一次性可以挤压更多的软胶囊,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32.在人员使用时,由于分隔环8将第二传送带7分隔成多个通道,将软胶囊放置在多个通道中,随后通过第一电机9和第二电机10启动两个传送带,第二传送带7上运输的软胶囊在动力和重力的作用下掉在承接框13的凹槽20中,随后启动气缸4带动挤压柱12下降,挤压柱12将凹槽20中的软胶囊挤压成模具的形状,随后再启动微型气缸17,第二伸缩柱18上升的过程中跟合页14相配合,使得承接框13的一侧上升,成型的软胶囊会掉落在第一传送带3上,随后运输至其他设备上。
3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