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弯用耐压膜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67882发布日期:2023-02-04 01:55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弯用耐压膜夹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折弯用耐压膜夹具。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对于板材(包括金属或塑料等材质)的折弯通常是利用三点折弯的工作原理进行。由于折弯时板材中与折弯槽上表面接触的部分不可避免的会与折弯槽产生滑动摩擦,当板材或折弯座的表面不够光滑或折弯力度较大时,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将增加,这就会造成折弯后的板材表面出现划痕或被破坏,影响折弯后的板材良品率。
3.为解决上述问题,通常采用在折弯座上的折弯槽的上表面设置有耐压膜,但由于折弯过程的动态性,若不将耐压膜位置固定,则在折弯时耐压膜将与板材同步移动,影响折弯效果;另一种是将耐压膜利用包括胶黏内的固定连接方式与折弯座固定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后期取出耐压膜的操作非常困难,灵活度不高。另外,由于耐压膜的面积较大,而折弯时板件与耐压膜的接触面积较小,所以上述两种方式中耐压膜的利用率不高。
4.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折弯用耐压膜夹具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折弯用耐压膜夹具。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7.一种折弯用耐压膜夹具,包括导轨;所述导轨上沿其设置方向滑动设置有折弯座;所述导轨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用于固定耐压膜的定位工装,所述定位工装沿所述导轨的宽度方向与所述导轨垂直设置;所述定位工装包括与所述导轨垂直卡接的夹持座、滑动设置于所述夹持座上的滑台、以及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滑台上方的压板;耐压膜的两端压紧于对称设置的所述滑台与所述压板之间,并由所述滑台带动其与所述压板沿所述定位工作的设置方向移动;所述滑台的上表面高于所述折弯座的上表面。
8.优选的,所述折弯座的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折弯槽,且所述折弯槽的设置方向与所述折弯座的设置方向一致;耐压膜位于所述折弯座上方。
9.优选的,所述夹持座底部形成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宽度与所述导轨的宽度相当,且两者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的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滑台呈倒置u形状,其两端与所述夹持座之间通过导杆连接;所述导杆贯穿所述夹持座,并与所述导轨的设置方向垂直。
11.优选的,所述滑台的高度小于所述夹持座的高度,其与所述导杆和所述压板同步相对所述夹持座产生移动。
12.优选的,所述夹持座的上表面与所述滑台的下表面之间形成有相互匹配的凹凸结构,且所述凹凸结构沿所述滑台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滑台通过所述凹凸结构相对所述夹
持座移动。
13.优选的,所述压板与所述滑台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压板的长度不小于耐压膜的宽度。
14.优选的,所述压板的两端均形成有向其中心处凹陷的避让槽,且所述避让槽沿所述压板的宽度方向居中设置;螺栓由所述避让槽处插入并与所述滑台上的插孔连接,以固定所述压板在所述滑台上的位置。
1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16.通过定位工装将耐压膜可拆卸地设置于夹具上,耐压膜平展并由滑台和压板夹紧,并位于折弯槽的上方,与板材底面接触,并在板材被折弯过程中产生承受范围内的形变,有效避免因板材与折弯座之间的硬接触造成的摩擦,保证折弯后板材表面不会产生划痕,提高板材折弯质量和良品率;
17.滑台通过导杆在夹持座上沿垂直于导轨的方向移动,以带动耐压膜移动,调节耐压膜的位置,避免耐压膜因局部疲劳产生断裂,提高灵活度的同时也提高了耐压膜的利用率,延长其使用寿命;
18.滑台与夹板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方便根据使用需求对耐压膜进行安装或拆卸。
附图说明
19.图1: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20.图2: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
21.图3: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
22.图4: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侧视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24.在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并且,在方案的描述中,以操作人员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方向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方向为远端。
25.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折弯用耐压膜夹具,包括导轨1。所述导轨1上沿其设置方向滑动设置有折弯座2。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导轨1的横截面呈凸型,所述折弯座2的底面形成有与所述导轨1匹配的凹槽,将所述折弯座2与所述导轨1卡接后可实现所述折弯座2的滑动。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将所述导轨1的长度设计成大于所述折弯座2的长度,以便所述折弯座2相对所述导轨1滑动,可满足不同折弯点的折弯需求。此外,本实用新型中不排除将将所述导轨1与所述折弯座2一体设置,或将两者长度设计一
致的使用情况。
26.本实用新型中优选采用进口的具有良好柔性和高韧性的材料制成的全卷材制成,其长度可根据定位工装3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耐压膜的宽度优选为150
±
5cm,厚度优选为1.5
±
0.5cm。
27.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导轨1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用于固定耐压膜的定位工装3,所述定位工装3沿所述导轨1的宽度方向与所述导轨1垂直设置。所述定位工装3包括与所述导轨1垂直卡接的夹持座31、滑动设置于所述夹持座31上的滑台32、以及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滑台32上方的压板33。耐压膜的两端压紧于对称设置的所述滑台32与所述压板33之间,并由所述滑台32带动其与所述压板33沿所述定位工作3的设置方向移动;所述滑台32的上表面高于所述折弯座2的上表面。由此可见,耐压膜的平展,且其两端由所述滑台32和所述压板33将所述耐压膜压紧。待折弯的板材设置于耐压膜的上方,并在折弯机构驱动折弯刀下压后将板材底部与耐压膜抵接,直至板材折弯至所需尺寸;通过耐压膜可有效避免板材与折弯槽支点之间产生滑动摩擦,致使折弯后的板材表面被破坏,形成划痕;即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种折弯用耐压膜夹具可适用在包括铝板、镀金板、不锈钢镜面板等在内的对于表面光洁度有一定要去的材料的折弯机构上。
28.当耐压膜在长期使用后其局部形成疲劳或破损后,可通过所述定位工装3的所述滑台32和所述压板33带动耐压膜移动,实现对耐压膜的移动调节,提高设备灵活度和耐压膜的利用率。
29.如图3或图4所示,所述折弯座2的上形成有至少一个折弯槽20,且所述折弯槽20的设置方向与所述折弯座2的设置方向一致;耐压膜位于所述折弯座2上方。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折弯槽20的个数及其形状可根据使用需求记性调整,在此不做限定。
30.进一步的,结合图1和图3所示,所述夹持座31底部形成有卡接槽310,所述卡接槽310的宽度与所述导轨1的宽度相当,且两者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的连接。通过所述卡接槽310与所述导轨1卡接并固定,两者相互限定,以保证工装底部的稳定性。
31.如图1或图3所示,所述滑台32呈倒置u形状,其两端与所述夹持座31之间通过导杆34连接;所述导杆34贯穿所述夹持座31,并与所述导轨32的设置方向垂直。通过所述导杆34实现所述滑台32相对所述夹持座31之间的稳定移动,并保证所述滑台32的移动方向,有效避免所述滑台32沿所述夹持座31的宽度方向移动造成耐压膜松弛,影响板件折弯的效果。
32.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为减少所述滑台32在移动过程中的摩擦力,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将所述滑台32的高度设计小于所述夹持座31的高度。且所述滑台32与所述导杆32和所述压板33同步相对所述夹持座31产生移动,进而带动耐压膜相对所述折弯槽20移动,即改变耐压膜在折弯槽20处的位置,实现对耐压膜的位置调节。
33.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所述夹持座31的上表面与所述滑台32的下表面之间形成有相互匹配的凹凸结构(可参考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轨1与所述折弯座2的连接结构),且所述凹凸结构沿所述滑台32的长度方向设置。由此可见,所述滑台32通过所述凹凸结构相对所述夹持座31移动。
34.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将所述压板33与所述滑台3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即所述压板33与所述滑台32之间是可拆卸的,相对与现有技术中采用胶黏等固定连接方式将耐压膜设置在折弯槽20的槽口上方而言,这种连接方式可实现耐压膜的快速安装于拆卸,
操作简单快捷,可适用于这种板材的折弯操作。所述压板33的长度不小于耐压膜的宽度;即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耐压膜的使用面积。
35.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将所述压板33的两端均形成有向其中心处凹陷的避让槽330,且所述避让槽330沿所述压板33的宽度方向居中设置。螺栓由所述避让槽330处插入并与所述滑台32上的插孔连接,以固定所述压板33在所述滑台32上的位置。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压板33还可以设计成其他形状在此不做限定。
36.本实用新型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