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钢冷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39539发布日期:2024-01-06 23:24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钢冷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棒材冷床,特别涉及一种圆钢冷床。


背景技术:

1、棒材冷床是冶金轧钢行业对轧制产品有效进行冷却的工作台面,冷床由三大部分组成:冷床上料装置、锯齿型步进式冷床本体、冷床下料输出辊道装置。圆钢在冷床上冷却过程中,与静齿条接触部位冷却速度较其他部位较慢,致使出现产品弯曲以及与静齿条接触部位性能区别其他部位,整体性能不均匀,冷床齿条与棒料的接触点固定不变,导致棒料冷却不均匀,局部硬度大,影响棒料成品的表面质量。

2、针对上述问题,申请号为201721255807.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齿条斜置布置的棒材冷床,解决了现有冷床齿条与棒料的接触点固定不变,导致棒料冷却不均匀,局部硬度大,影响棒料成品的表面质量的问题。所述的齿条与棒料运动方向呈斜5°夹角布置。所述的齿条包括齿条板以及齿条板上的齿形件,齿条板上设置有齿条安装孔ⅰ,所述的齿条安装孔ⅰ的轴线与齿条板的中心线垂直设置,所述的齿形件顶边和两底边与齿条板的中心线呈85°夹角。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冷床齿条与棒料的接触点随棒料的移动而改变,使棒料冷却均匀,改善了棒料成品的表面质量。

3、但是,圆钢的生产对表面的划伤要求很严格;划伤也称擦伤、刮伤、划痕是圆钢表面轴线方向出现的单条或多条平行的直线机械损伤,目视或在放大镜下观看可见沟底,该齿条斜置布置的棒材冷床无法在棒材在输送过程中以及对齐过程中保护圆钢的表面不受划伤,而圆钢表面划伤容易使冷镦产品开裂,致使出现废品,影响生产质量以及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圆钢冷床,旨在解决现有的圆钢冷床无法在圆钢对齐过程中保护圆钢表面不受划伤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圆钢冷床,按照工件加工顺序依次包括:第一加速辊道、第二加速辊道、冷床矫直板组件、冷床主体、冷床对齐辊道组件、冷床步进移链组件以及冷床输出辊道组件;

4、所述第一加速辊道用于将工件输送至第二加速辊道,所述第二加速辊道用于将工件输送至冷床矫直板组件,所述冷床矫直板组件用于矫直第二加速辊道输送的工件,并将矫直后的工件输送至冷床主体,所述冷床主体用于冷却由冷床矫直板组件输送的工件,并将冷却后的工件输送至冷床步进移链组件,所述冷床主体的输出端还设置有冷床对齐辊道组件,所述冷床对齐辊道组件用于对齐经过冷床主体冷却后的工件,所述冷床步进移链组件用于将工件输送至冷床输出辊道组件,所述冷床输出辊道组件用于将工件输送至下游加工设备;

5、所述冷床对齐辊道组件进一步包括:若干竖直平行设置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水平设置有支撑梁,所述支撑梁上竖直设置有若干相互配合的对齐辊支架,所述对齐辊支架形成若干纵列和若干横列,纵列对齐辊支架与工件输送方向相同,横列对齐辊支架与工件输送方向垂直,每列纵列对齐辊支架上均转动连接有对齐辊,对齐辊的轴向与工件输送方向相同,所述支撑梁下部设置有与对齐辊相对应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带动对齐辊转动,每列横列对齐辊支架中相间的对齐辊支架一侧均转动连接有承托杆,承托杆下部均与铰接座转动连接,铰接座下部与活动杆固定连接,活动杆的一侧连接有驱动气缸,驱动气缸固定在支撑梁上,支撑梁上还设置有用于感应工件对齐的传感器,所述承托杆用于将对齐后的工件托起,所述承托杆上均开设有用于容纳工件的承托槽。

6、进一步的,所述冷床主体进一步包括:若干相互平行且交错设置的静齿条和动齿条,所述静齿条的中部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杆的上端,所述固定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动齿条的两端以及中部下方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杆的上端,所述移动杆的下端均与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横梁的下部与驱动动齿条升降的偏心传动装置连接,所述动齿条的末端与所述冷床对齐辊道组件相配合,用于带动冷床对齐辊道组件上的工件向前输送。

7、进一步的,所述动齿条与静齿条与工件输送方向均呈10°夹角布置,所述静齿条的齿面的上边线与下边线均垂直于工件输送方向,所述静齿条的两齿条壁相互平行并与工件输送方向均呈°夹角布置,所述动齿条的结构与静齿条相同,动齿条长度长于静齿条,动齿条延伸至冷床对齐辊道组件并与冷床对齐辊道组件配合。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速辊道由若干第一传送辊组组成,所述第一传送辊组进一步包括:第一底座,第一底座上设置有第一支座,第一支座上水平设置有第一电机安装座和第一导槽架,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座上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导槽架上安装有第一导槽,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连接轴的一端,第一连接轴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伸入第一导槽下部内,第一导槽开设有用于容纳第一滚轮的开口,所述第一滚轮的上段圆弧高于第一导槽的底板,所述第一导槽远离第一电机的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导轮,第一导轮的左侧圆弧伸入第一导槽内,第一滚轮与第一导轮相互配合用于输送工件。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加速辊道由若干第二输送辊组组成,所述第二输送辊组进一步包括:第二底座,第二底座上设置有第二支座,第二支座上倾斜设置有第二电机安装座和第二导槽架,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座上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导槽架上安装有第二导槽,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二连接轴的一端,第二连接轴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伸入第二导槽下部内,第二导槽开设有用于容纳第二滚轮的开口,所述第二滚轮的上段圆弧高于第二导槽的底板,所述第二导槽远离第二电机的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二导轮,第二导轮的左侧圆弧伸入第二导槽内,第二电机安装座和第二导槽架倾斜设置使得工件抵靠在第二导轮上,第二滚轮与第二导轮相互配合用于输送工件。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座和第二导槽架与水平面的倾角为5°。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槽的一侧通过第一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上设置有第一拉杆。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槽的一侧通过第二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上设置有第二拉杆。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4、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圆钢冷床通过设置冷床对齐辊道组件,当钢材对齐后为防止对齐辊与钢材之间的打滑带来的表面划伤,当圆钢对齐后,承托杆将对齐后的圆钢进行托举,从而使得圆钢与对齐辊脱离不再接触,也避免了对齐辊对圆钢有摩擦的可能,从而保证圆钢的产品质量。

15、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圆钢冷床通过第一加速辊道和第二加速辊道的设置,通过第一加速辊道中的第一加速辊组和第二加速辊道中的第二加速辊组来对圆钢进行输送,通过第一加速辊组中第一滚轮与第一导轮相互配合用于输送圆钢,通过第二加速辊组中第二滚轮与第二导轮相互配合用于输送工件,避免了圆钢在输送的过程中与导槽发生滑动摩擦,损伤圆钢表面,进一步保障了圆钢生产过程中的表面质量。

16、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圆钢冷床通过第二加速辊组中第二支座上倾斜设置的第二电机安装座和第二导槽架,能够使得第二导槽中的圆钢贴紧第二滚轮和第二导轮,能够有效保证圆钢输送过程中的可靠性,避免圆钢与第二滚轮和第二导轮接触不良影响圆钢的输送效率,同时第一加速辊组与第二加速辊组相适应设置,使得圆钢也贴紧第一滚轮与第一导轮。

17、4.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圆钢冷床通过动齿条与静齿条与工件输送方向均呈10°夹角布置,使得圆钢在动齿条和静齿条上输送的过程中圆钢与动、静齿条的接触点不断发生改变,防止圆钢在整个冷却过程中由固定点与动、静齿条接触,造成该部位与其他部位性能不一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