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火花腐蚀加工机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529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火花腐蚀加工机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线状电极的、装有同轴对准、强制偶合、可转动电极线导架的电火花腐触加工机床,其每个枢轴有一个传动装置。
这类电火花腐蚀加工机床在联邦德国专利公开公报DE-OS 3201544中已见公开。要在这种机床上作锥形或其他斜向的加工,线状电极必须能倾斜。为使线状电极能满意地送入和从电极导架引出,理想的条件是所述导架应布置在一条直线上,电极线位于导架之间。因此电极线导架必须相互同轴。为解决此课题,联邦德国专利公开公报DE-OS 3201544提出将两个电极线导架用一个平行四杆机构进行强制偶合。每个电极线导架装有一个单独的平行四杆机构,两个平行四杆机构之间用一根共用的垂直轴连接起来,该轴是由套管组成的,可以伸缩。该连接轴平行于两个导架之间的电极线,并通过上述装于该两个导架上的平行四杆机构来保证所述导架间的直线对准。
这种设计的一个缺点是,对应于平行四杆机构的长度,该垂直连接轴与电极线之间的空间是有限的。这就对电火花腐蚀加工机床的加工空间施加了限制,使其不适用于大型工件。如将平行四杆机构做得很大,它会受到热膨胀、尺寸上的不准确性以及余隙的影响,从而损及电极线导架之间的对准。
本发明可以排除这些缺点。因此,本发明的课题是改进上述型式的电火花腐蚀加工机床,以便在有限的结构费用条件下使两个电极线导架之间有精确的对准而不会对导架间的“加工范围”有所限制。
可以采用下述特征设计来解决这一课题。该设计提出一种装有两个强制偶合的可转动电极线导架的电火花腐蚀加工机床,该用于线状电极的导架是分开同轴布置的,每个导架的枢轴分别有一个传动装置,其传动装置同时又是构成强制偶合的液压传动装置。而且还提出了一些有优越性的结构形式和改进方案。
因此,本发明的基本原理是用一个对所述两个电极线导架实施强制偶合的液压装置来代替原用的平行四杆机械装置。它在结构上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因为所需的液压缸尺寸较小,而与之相连的控制液压缸可以放置在机床的任意部位,因为连接调整液压缸和控制液压缸的液压管道可以有任意的长度。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控制液压缸是由电子控制的电动机来动作的,而根据另一个方案,则用一个滑座根据工件所需的锥度来对控制液压缸进行调整。该方案的设计特征,在于它装有根据与两个电极线导架之间垂直距离间的函数关系来调整作为连接杠杆的滑杆的有效传动比的补偿系统。该系统中有一根倾斜的补偿杆。其控制液压缸的活塞杆可在补偿杆上滑动,其控制液压缸通过液压系统与补偿液压缸相连,后者可以修正连接杠杆的传动比;其两个控制液压缸可以根据与电极线导架间垂直距离间的函数关系相对于所述补偿杆在垂直方向移动;其补偿液压缸各自与一个支架连接,该支架上固定着与之相关的控制液压缸。这样一个机械式的、结构简单的补偿装置可消除导架间垂直距离的影响,并修正由于所述垂直距离的影响所引起的滑动位移产生的导架角度的摆动。
后面将依据非限制性的实施方案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所附的图为图1为与本发明有关的电火花腐蚀加工机床重要部件的线路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改进方案的类似的线路原理示意图。
附图中同一代号代表的是同一部件或相应的部件。
电火花腐蚀加工机床有两个分开装设的电极线导架,上导架为1,下导架为2。上导架1的轴线为3,而下导架的轴线为4。电极线导架相对的尖端之间是机床的加工区或叫腐蚀区,有一根线状电极5通过其间。为取得满意的电火花腐蚀效果,轴线3和轴线4应是同轴的,即轴线3、4和电极线5在加工区内应位于同一根直线上。即使是电极线导架处于倾斜状态时(例如在切蚀一个锥形面时,导架与Z轴线-即垂直轴线-之间是有倾斜度的),它们也应位于同一根直线上。
电极线导架1、2是装在枢轴轴承6、7上的,它们可以围绕两根轴线(U和V)在枢轴上倾斜和转动。围绕U轴的转动使导架在Z轴和V轴形成的平面内转过角度β,而围绕V轴的转动则使导架在Z轴和U轴形成的平面内转过角度α。
为保持上述导架之间的同轴度,其中一个导架(一般是上导架1)必须具备在U座标和V座标形成的平面内作必要的附加位移的条件。这种位移是由机床上可以在V或U方向移动的滑座8或9来提供的。(座标U及V一般指的是切削刀具的调整方向,而座标X和Y则指的是工件的调整方向)。
这样,在本实施方案中,上导架1除了在其枢轴上作α角和β角的转动外,还可以通过滑座8和9(图2)的作用在UV平面内作平面移动,α和β角确定了电极线导架的“方向”。
两个调整液压缸10、11是用来使电极线导架1、2转动β角的,它们的活塞杆12或13连到相应的电极线导架1或2上。活塞杆12、13与相应的导架1、2的铰接点相对于由枢轴轴承6、7确定的导架1、2的转动点作一定距离的位移,特别是在以枢轴轴承6、7为始点的偏离工作区的某个方向上作位移。
调整液压缸10、11各有被可移动的活塞隔开的缸室14、15或16、17。调整液压缸10、11相互之间是强制偶合的,使它们总是造成(导架)作同样角度(β)和顺着同一转向的转动。为对其进行控制,另有两个控制液压缸18和19,控制液压缸18用于调整下导架2,控制液压缸19调整上导架1。控制液压缸18、19各有被可移动的活塞隔开的缸室20、21或22、23。缸室20通过液压管24同缸室17相连,而缸室21则通过液压管25同缸室16相连。同样,缸室22通过液压管26同缸室15相连,而缸室23则通过液压管27同缸室14相连。调整液压缸10、11及控制液压缸18、19具有实际上相同的结构,以使它们的动作“同步化”。为实施上述强制偶合,控制液压缸18、19的活塞杆28、29是连在一起的。这样,如果活塞杆28向左移动,则活塞杆29也向左移动,缸室20容积减小,其内的流体(例如液压油)被压入缸室17,使后者的容积增大,其结果是缸室16的容积减小,其中的液压油被压入容积相应增大的缸室21。这样,下导架2在图1的平面内向左转过角度β。由于活塞杆28、29是相对布置的,缸室23的容积将变小,而缸室22的容积则相应增大。其结果是调整液压缸10内的活塞和活塞杆12将被推向左边(缸室14的容积变大而缸室15的容积变小)。特别是活塞杆12向左移动的长度同调整液压缸11内的活塞和活塞杆13向右移动的长度是相等的。结果是上导架1将在图1的平面内向左转过相等的角度β。这样,两个电极线导架1、2将具有相同的方向,它们的轴线相互平行,但不在一条直线上,因为枢轴6、7的中心转动点在Z轴方向是分开的。为使电极线导架在转过β角以后能位于同一根轴线上,上导架1必须如图2中虚线所示那样,在V方向作平面移动移过一段距离△V,这种平面移动是由滑座8来实现的。显然,液压缸10也必须有同一尺寸的移动。如将调整液压缸10也固定于滑座8,从而与上导架1一起作同样的平面移动,便可满足这一要求。
电极线导架1、2的支承点可以使其在ZU平面内作同一角度的转动,是由一套液压强制偶合的调整液压缸32或33以及与之连接的相应的控制液压缸40、41来实施的。在示出的实施方案中,调整液压缸32、33内活塞杆34、35的平面移动量通过一个由曲轴装置30或31构成的变换装置将其变为转向动作。为此,活塞杆34、35偏心地安装于曲轴盘的活接头上,而所述的曲轴盘的中轴则与传动轴38、39相连,该传动轴的另一端则与电极线导架1、2的枢轴轴承6、7相连。传动轴38、39以一种合适的方式装设,如图中所示用轴承36、37所支承那样。由于两个导架在转过α角后须维持同轴的布置方式,上导架1也必须在U方向有一个平面位移,因此电极线导架1、曲轴装置30和调整液压缸32都可与滑座9一起作平面移动。
在其他方面,调整液压缸32、33及其控制液压缸40、41与调整液压缸10、11及其相应的控制液压缸18、19在构造上和运行方式上都是对应的。调整液压缸32内的缸室52通过一根液压管49与控制液压缸41内的缸室44相连;其另外一个缸室53通过一根液压管48与控制液压缸41的缸室45相连。调整液压缸33内的缸室54通过一根液压管46与控制液压缸40内的缸室42相连,而其另外一个缸室55则通过一根液压管47与控制液压缸40内的另外一个缸室43相连。
控制液压缸40、41的两根活塞杆50、51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它们只能一起向同一个方向移动。
为在整个液压系统内维持恒定的压力并补偿可能存在的泄漏损失,每个回路中都装有一个蓄压器56,它可以是,例如,一个弹簧加载的蓄压器。这样的蓄压器可以分别在管道24、25、26、27、46、47、48、49中各装一个,以对压力进行全面补偿。
根据图1的实施方案,为调整控制液压缸18、19、或40、41的活塞杆位置而设置了电动的调整装置。第一台调整电动机57可以对角度β进行调整,它的转轴转动时(例如通过一根主轴传动装置)可使滑块59按箭头60的方向作直线运动,使同时与滑块59连接的活塞杆28、29跟着移过同一距离△S。同样,第二台调整电动机61是为调整角度α用的,它的转轴62转动时带动一个滑块63按箭头64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S,滑块63也同时与活塞杆50、51连接。
调整电动机57、61各自有一个控制装置65、66,它根据外部输入关于α和β角以及加工高度H的数值(例如,通过一个键盘或数字机控制系统输入),可以计算出滑块59、63的必需位移量,即△Sα和△Sβ的数值,并根据设定的数值开动调整电动机57、61。这些电动机可以是,例如,步进电动机。
还可以附加一个闭环控制回路。图1中示出的是用于调整上导架1β角的一个闭环回路。用一个传感器67测量活塞杆12的位移量,也就是角度β,然后将测量信号通过控制电路68传递给调节器69,后者根据测得的信号以及规定的△Sβ值信号给电动机57发出控制信号。对角度α也可以同样组成一个控制回路,它可以,例如,用一个装在枢轴轴承6上的传感器67a测量电极线导架1的转动角α。测得的α角度值以相应的方式提供给控制器66用于调整。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更进一步的实施方案,它以机械装置代替了调整电动机57、61。控制液压缸的活塞杆28、29或50、51用一根连接杠杆与V方向或U方向的滑座8、9相连接。在滑座8上装一组由两根连杆70、71以活接头相连的杠杆。连杆71的自由端与滑座8连接,而连杆70的自由端则与一个固定的轴承72铰接。活塞杆28、29的连接点在连杆70上,例如,活塞杆28、29可以共同连接到一个轴套或套筒73上,连杆70则穿在套筒内。套筒73距轴承72的支点的距离为l2。连杆70的总长度为l1。如滑座8有位移,则活塞杆28、29的位移量为滑座8的位移乘杠杆的传动比l2/l1,此时电极线导架1转动的角度则为β。
相应地,滑座9的设计方案是通过一根由连杆74、75和套筒76和固定轴承77组成的连接杠杆使活塞杆50、51移动,这样,当滑座9有位移时它可导致电极线导架1、2转一个角度α。
U和V方向的滑座移动可以改变导架的转动角度,但必须指出,在U和V方向的滑座移动与电极线导架角度α和β的改变之间的联系还决定于工作高度,即电极线导架1和2之间在Z方向的距离。为消除工作高度的影响,装设了一个补偿系统,其结构叙述如下两个控制液压缸78、79通过它们的活塞杆81、82与补偿杆80连接,活塞杆81、82的自由端通过套筒的动作,在补偿杆80上滑动。补偿杆以一个给定的与Z轴的夹角倾斜。控制液压缸78、79内活塞两边的缸室分别通过液压管83、84或85、86同补偿液压缸87、88的相应缸室相连。当电极线导架1、2在Z方向有一个位移△Z时,补偿液压缸87、88的活塞杆相应地改变装有控制液压缸18、19或40、41的支架89、90的位置,其位移量为△H。控制液压缸18、19和40、41的这一位移的结果是它改变了连杆70、74的传动比,从而使得控制液压缸18、19或40、41的调整幅度适应机床的工作高度。该两个控制液压缸78、79可以随着上导架1在Z方向一起移动,但补偿杆则是固定不动的。反过来,如果控制液压缸78、79是固定不动的,则补偿杆可以随着上导架1一起在Z方向移动。
权利要求
书、说明书、以及附图中公开的所有技术细节,不管是个别的或是随意组合的,对于本发明都是必需的。
权利要求
1.一种装有两个强制偶合的、可转动的电极线导架的电火花腐蚀加工机床,其特征是用于线状电极的导架是分开而又是同轴布置的,每个导架的枢轴分别有一个传动装置,该传动装置同时又是构成强制偶合的液压传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
1的电火花腐蚀加工机床,其特征是对应于每个电极线导架的每个转动方向都有一个液压缸与之相关,该液压缸的活塞杆与相应的电极线导架连接,也可以通过一个曲轴装置连接,每个调整液压缸通过液压系统与一个相关的控制液压缸连接,使得控制液压缸活塞的位移导致与之相关的调整液压缸活塞也作同样大小的位移,此外控制液压缸通过活塞杆的相互连接而成对组合,该活塞杆可以由外加的机械力加以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
2的电火花腐蚀加工机床,其特征是控制液压缸活塞杆的位置是由电子控制的调整电动机来调整的。
4.根据权利要求
2的电火花腐蚀加工机床,其特征是控制液压缸活塞杆的位置是由其各自的连接杠杆来调整的,每根连接杠杆与该机床的一个工具滑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
1到4中的一项的电火花腐蚀加工机床,其特征是电极线导架中的一个,最好是上面的电极线导架,除了能根据其两个导架间的垂直距离转动相应的角度外,还能随其滑座作平面位移以使该两个电极线导架能互相位于同一轴线上,即能够互相对准中心。
6.根据权利要求
5的电火花腐蚀加工机床,其特征是调整液压缸能够通过其滑座随同与其相关的电极线导架一起作平面位移。
7.根据第1、2、5及6项中的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
的电火花腐蚀加工机床,其特征是装有测量装置以测量其电极线导架中至少一个导架的转动角度,并装有根据测量装置输出的信号来控制调整电动机的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
4的电火花腐蚀加工机床,其特征是装有根据与两个电极线导架之间垂直距离间的函数关系来调整连接杠杆有效传动比的补偿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
8的电火花腐蚀加工机床,其特征是补偿系统中有一根倾斜的补偿杆,控制液压缸的活塞杆可在补偿杆上滑动,控制液压缸通过液压系统与补偿液压缸相连,后者可以修正连接杠杆的传动比,其两个控制液压缸可根据与两个电极线导架之间垂直距离间的函数关系相对于所述的补偿杆在Z方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
9的电火花腐蚀加工机床,其特征是补偿液压缸各自与一个支架连接,该支架上固定着与之相关的控制液压缸。
11.根据权利要求
1至10中一项或多项的电火花腐蚀加工机床,其特征是所有的液压回路中装有蓄压装置,例如弹簧加载的蓄压装置。
专利摘要
电火花腐蚀加工机床的两个同轴但分开的电极 线导架,用调整液压缸及相连的控制液压缸组成的 液压系统进行强制偶合以保证始终在同一轴线上。 通过液压把调整液压缸的活塞杆互相强制偶合。控 制液压缸活塞杆的位移因液压回路的作用使相连的 调整液压缸活塞杆作相应位移,因此两电极线导架 的方向始终一致。由于用液压系统代替了将上、下电 极线导架偶合的机械联动装置,使导架间的工作范 围以及在该处放置工件的横向面积能是一随意大小 的值。
文档编号B23H7/08GK86102230SQ86102230
公开日1987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1986年4月1日
发明者布伦诺·梅迪西, 阿蒂莱昂·洛德希 申请人:洛迦诺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