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铰孔用浮动夹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2763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精密铰孔用浮动夹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金属切削机床上,加工精密孔的铰削工具。
使用一般金属切削机床进行铰孔时,由于其本身精度所限,加工出来的孔径误差较大,废品率高。而且加工高精度圆孔时,其合格率更无法保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在一般金属机床上,铰孔时所使用的浮动夹头,利用本浮动夹头铰孔,可以保证工件所要求的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是由莫氏锥柄1,钢球2,锁紧套3,锁紧钢球4,可换锥套5,压缩弹簧6及限位钢球7组成,在莫氏锥柄的前端径向位置有两个孔,在每个孔中各装有压缩弹簧6和钢球2,在莫氏锥柄1的端部径向位置,有两个与轴心对称的圆孔,在每个圆孔中,各装有一个锁紧钢球4,该锁紧钢球4从圆孔中露出少部分,可换锥套5一端有莫氏锥孔,另一端有两个对称的U形槽,该端插入莫氏锥柄1前端面的孔内,转动锁紧套3,使两个锁紧钢球4的露出球面,同时压入可换锥套5的U形槽内,卡住可换锥套5,使可换锥套5只能微量轴向串动,不能径向转动,限位钢球7装在莫氏锥柄1前端孔内,顶住可换锥套5,锁紧套3内孔靠近端部铣有两个弧形槽,每各槽内各装有一个钢球2,压缩弹簧6顶住钢球2,使锁紧套只能径向摆动,不能轴向移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
图1b-b向视图。
附图3是
图1a-a向视图。
图1中的钢球2、锁紧钢球4、压缩弹簧6、限位钢球7均可采用外购件。莫氏锥柄1、锁紧套3及可换锥套5参考
图1、图2及图3进行加工制造。
使用时将莫氏锥柄1装在车床,铣床或钻床的主轴锥孔内,旋动锁紧套3(在车床上使用时向逆时针转动),将可换锥套5取出,装上铰刀后,再将装好铰刀的可换锥套5装入莫氏锥柄1前端面孔内,顺时针旋动一下锁紧套3,即可开机进行铰削。
本浮动夹头中的莫氏锥柄1和可换锥套5是采用钢球连接方式进行连接的,在铰削过程中能够起到自动调节作用,因此可抵消机床本身误差,从而提高加工精度,经过试用效果较好,能够铰削出H7精度等级的孔类部件。在机床上装拆容易、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权利要求一种在金属切削机床上,加工精密铰孔用浮动夹头,其结构特征是由莫氏锥柄、钢球、锁紧套、锁紧钢球、可换锥套、压缩弹簧及限位钢球组成,在莫氏锥柄的前端径向位置有两个孔,在每个中各装有压缩弹簧和钢球,在莫氏锥柄的端部径向位置,有两个与轴心对称的圆孔,在每个圆孔中,各装有一个锁紧钢球,该锁紧钢球从圆孔中露出少部分,可换锥套一端有莫氏锥孔,另一端有两个对称的U形槽,该端插入莫氏锥柄前端面的孔内,转动锁紧套,使两个锁紧钢球的露出球面,同时压入可换锥套的U形槽内,卡住可换锥套,使可换锥套只能微量轴向串动,不能径向转动,限位钢球装在莫氏锥柄前端孔内,顶住可换锥套,锁紧套内孔靠近端部铣有两个弧形槽,每个槽内各装有一个钢球,弹簧顶住钢球,使锁紧套只能径向摆动,不能轴向移动。
专利摘要一种金属切削机床铰孔用浮动夹头,其结构特征是由莫氏锥柄1,钢球2、锁紧套3、锁紧钢球4、可换锥套5、压缩弹簧6、限位钢球7组成。其莫氏锥柄1与可换锥套5是采用钢球连接方式进行连接的,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起到自动调节作用,因此可抵消机床本身误差,提高加工精度,经过试用效果较好,能够铰削出H7精度等级的孔类部件。在机床上装拆容易,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B23Q3/00GK2090750SQ9120727
公开日1991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1991年5月7日 优先权日1991年5月7日
发明者肖文武 申请人:肖文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