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机用浮动铰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3792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装配式机用浮动铰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机用孔加工刀具,尤其有关能在普通机床上进行机械零件的深孔加工,提高加工精度的浮动铰刀。
铰刀常用机械零件孔的最终加工,但是当进行深孔加工时,由于切削时铰刀刀刃上受径向切削力作用,产生径向跳动,尤其当进行深孔加工时,还因铰刀自身重量和刀柄较长等原因,使径向跳动更为突出,从而影响孔加工质量。孔加工质量同时还受机床精度的影响。目前尚未看到采用浮动连接的浮动铰刀。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机用浮动铰刀,为了提高孔加工精度的同时还能在普通机床上进行深孔加工,且使具有高的孔加工质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机用浮动铰刀,包括柄部分和切削工作部分,该切削工作部分包含组合而成的刀头支承体和刀头,工作部分和柄部实行浮动连接,通过使所述刀头支承体的后端可活动地插入所述柄部前端孔内,同时用一锥销横向贯穿上述活动配合部分,且使锥销和上述柄部形成紧配合,而和上述刀头支承体形成动配合,而构成上述浮动连接构造,此外,所述刀头为整体的叶轮式刀头。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配式机用浮动铰刀的带局部剖视的主视图,图2为
图1所示构造的左视图。
图中,1为柄部,3为握柄,4为可在握柄3内滑动的接杆,两者用紧固螺钉进行锁紧固定,2为切削工作部分,包含组合的刀头支承体5和刀头6,将刀头支承体5的柱状后端可活动地插入接杆4前端4-1的孔内,用锥销7横向插入此活动配合部分,使锥销7和接杆4前端4-1形成紧配合,和刀头支承体5形成活动配合,从而形成切削工作部分和柄部间的浮动连接。
整体的叶轮式刀头6具有四个齿,使刀头6和刀头支承体5形成锥面配合的同时,在刀头6上形成沿头刀纵向,从刀头边缘延伸至刀头锥孔的一条切割槽9,通过锁紧螺母8可进行刀头6外径的微调节。
由于本实用新型铰刀采用浮动连接的铰刀,尤其在进行深孔加工时,能很好地补偿因径向切削力或周期性变化的径向切削力以及因刀杆长而引起的刀具径向跳动,从而能明显提高孔加工质量,此外,由于采用整体的叶轮式刀头也有利于提高孔加工质量,刀头可采用高速工具钢整体制造或通过镶硬质合金制成。
本实用新型浮动连接的铰刀可以在多种机床上应用,尤其可以在普通机床上,例如在具有一般精度的车床上应用,可使孔加工精度明显得到提高。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组合式柄部,适应不同深度的深孔加工,以利提高加工精度,且使用方便,握柄使用寿命长。
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还采用刀头直径的微调结构,可提高刀头的使用寿命,且制造时还可按刀头的外径尺寸分组制造,提供成组刀头,供方便选择使用。而且和整体式铰刀相比较,可显著节约结构材料。
综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铰刀采用切削工作部分和柄部的浮动连接构造,还采用刀头直径的可微调构造,以及采用组合连接的柄部,具有能明显提高孔加工精度尤其能在具有普通精度机床上加工深孔,提高孔加工精度,刀具使用寿命长和节约结构材料,使用方便等优点。
权利要求1.装配式机用浮动铰刀,包括柄部分和切削工作部分,该切削工作部分包含组合的刀头支承体和刀头,工作部分和柄部分实行浮动连接,其特征在于通过使所述刀头支承体的后端可活动地插入所述柄部前端孔内,同时用一锥销横向贯穿上述活动配合部分,且使此锥销和上述柄部形成紧配合,而和上述刀头支承体形成动配合,从而构成上述切削工作部分和柄部分间的浮动连接构造,此外,所述的刀头为整体的叶轮式刀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具有四个齿,通过使所述刀头和刀头支承体形成锥面配合的同时,在所述刀头上设置一条沿刀头纵向从刀头外缘延伸至刀头锥孔的切割槽,用螺母锁紧,构成所述刀头的微调结构;所述柄部为组合式柄部,包含相互形成套接的握柄和接杆,用紧固件进行两者的锁紧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有关铰刀,尤其有关装配式机用浮动铰刀,包括柄部和与柄部形成浮动连接,包含组合的刀头和刀头支承体的工作部分,刀头为整体的叶轮式刀头,刀头和刀头支承体间形成刀头直径可微调的组合结构,因而具有能明显提高孔加工质量,尤其能在具有普通精度机床上加工深孔,提高孔加工质量,且具有刀具使用寿命长、能节约结构材料、使用方便等优点。
文档编号B23D77/00GK2126128SQ9220948
公开日1992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1992年5月7日 优先权日1992年5月7日
发明者周敬祥 申请人:周敬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