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2526阅读:7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碾铆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铆接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簿型、非金属及脆性材料的碾铆机,尤其是碾铆机中的传动机构。
现有技术中普遍使用的铆接工艺仍为“捶击法”,即靠轴向冲击力进行铆接的工艺,这种工艺噪声大、劳动强度高、效率低、铆接质量差,铆钉端头部易裂、易碎,且轴颈部易弯曲或膨胀;另一种较先进的铆接工艺为“镟铆法”,采用镟铆机铆接,其铆接压力沿着铆钉轴心圆周而形成的旋转压力,此种铆接工艺具有噪声小、无污染、操作简单、应用范围较广,加工质量也尚好,但对于簿型、复杂型、非金属类及脆性材料的铆接就无法胜任,难以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和解决一些在铆接技术领域中长期存在的铆接难题,提供一种可适用于簿型、复杂型、非金属及脆性材料的碾铆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碾铆机,它主要包括电气控制装置、气动装置,与电气控制装置相配合的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皮带轮2固定连接,该皮带轮2通过皮带与皮带轮4连接,再通过皮带轮4与传动机构连接,其特征在于皮带轮4通过花键轴与装在机壳内的偏心套、偏心轴连接,在偏心轴上设有齿,该偏心轴与行星齿轮相啮合,在机壳内设置一球座,在球座中装有铆钉模头,偏心轴、球圈可深入到球座中;气动装置的气缸中的活塞连有一杠杆,一杠杆的一端与轴杆为可活动的连接,杠杆的另一端与机壳亦为可活动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偏心旋转与圆弧摇摆原理,使本碾铆机在铆接时可形成圆周轨迹(更形象地说可称为玫瑰花状轨迹),它使铆钉端部在径向向外、向内的揉力作用下呈塑性变形,均匀流动,从而使铆钉轴颈的受力很小,它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1、可铆接铆钉直径1~12毫米内的各类铆接构件;2、铆接压力小,且铆接压力基本集中于铆钉端头部,轴杆部受力很小,故更能适用于细长比大的铆接构件,对一些铆接构件的完好性也能有效地得到保证;3、工艺适应性强,除一般铆接构件外,特别可用于对一些簿型、形状复杂、细小的脆性材料或非金属的铆接构件,或铆钉头表面有硬度和镀层等铆接构件的铆接,并可通过设计组合与其它工艺组成生产流水线;4、可方便控制铆接构件的间隙,工器具设计简单、铆接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5、无污染、无噪声、无振动、能耗少、调整维护均方便;6、铆接时间短(1~5秒/次、可调),生产率高、劳动强度低、经济效益显著。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电气控制装置21、气动装置22,电气控制装置21中装有的计数器、时间控制器、变压器、继电器、波段开关等它们及其连接关系均为现有技术,气动装置22一般采用可调且压力相对稳定的空压机,由空压机送来的压缩空气通过分水滤水器分离压缩空气中的水分与杂质,确保进入气动回路的气体洁净,气动装置还包括减压阀、压力表、气缸活塞等均为现有技术,与电气控制装置21相配合的电机1,电机1的输出轴与皮带轮2固定连接,该皮带轮2通过皮带3与皮带轮4连接,再通过皮带轮4与传动机构连接,它区别于现有技术为皮带轮4通过花键轴5与装在机壳内的偏心套8、偏心轴9连接,在实施例中在花键轴5与偏心套8间还装有花键套6、延伸套7,具体结构为花键套6的内花键与花键轴5的外花键相互啮合,延伸套7与花键套6固定连接,偏心套8与花键套6连成一体,在偏心套8内设有偏心孔;在偏心轴9上设有齿,该偏心轴9与行星齿轮10相啮合,在机壳内设置一球座12,在球座12中装有铆钉模头13,偏心轴9、球圈11可深入到球座中;气动装置的气缸中活塞14连有一轴杆23,一杠杆15的一端与轴杆为可活动的连接,杠杆15的另一端与机壳亦为可活动的连接,在靠近杠杆15的中部可设置一活动滑块与偏心轴9或偏心套8为可活动的连接;为了使铆钉模头13与被铆接的构件更好地配合,在实施例中还设置了调节装置,具体结构为螺杆18的一端装在推杆16内,螺杆18的另一端装一手轮19,它们间通过螺帽17进行连接,附图中标记20为防止推杆移动的锁定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由电气装置21控制并输出电源至电机1,使电机1旋转,带动皮带轮2转动,并经皮带3带动皮带轮4转动,因皮带轮4与花键轴5固定连接,花键轴5与花键套6啮合,而花键套6、延伸套7及偏心套连成一体,这样由皮带轮4带动花键轴5的旋转动力传至偏心套8,再由偏心套8带动偏心轴9在一设定的偏心距内转动,偏心轴9再带动行星齿轮10作啮合滚动;此外再通过偏心轴之前端深入球座,铆钉模头亦深入在球座内,使铆钉模头和球座在球圈的配合下作曲线摆动,因此由偏心套、偏心轴、行星齿轮、球圈、球座组成的传动机构相互之间形成行星滚动和圆弧摆动的运动,从而形成碾铆过程中理想的轨迹,通过铆钉模具头端之内球面作用于铆接构件的铆钉头部;它所需的气压动力由空压机产生压缩空气,通过气动装置按需要输出一定压力的气源,推动气缸中活塞作上下运动,再由与活塞连接的轴杆带动传动机构作上下运动进行铆接工作。
权利要求1.碾铆机,它主要包括电气控制装置、气动装置,与电气控制装置相配合的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皮带轮(2)固定连接,该皮带轮(2)通过皮带与皮带轮(4)连接,再通过皮带轮(4)与传动机构连接,其特征在于皮带轮(4)通过花键轴与装在机壳内的偏心套、偏心轴连接,在偏心轴上设有齿,该偏心轴与行星齿轮相啮合,在机壳内设置一球座,在球座中装有铆钉模头,偏心轴、球圈可深入到球座中;气动装置中的气缸连有一轴杆,一杠杆的一端与轴杆为可活动的连接,杠杆的另一端与机壳亦为可活动的连接。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碾铆机,其特征在于在花键轴与偏心套间还装有花键套、延伸套,具体结构为花键套的内花键与花键轴的外花键相互啮合,延伸套与花键套固定连接,偏心套与花键套连成一体,在偏心套内设有偏心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碾铆机,其特征为皮带轮4通过花键轴与装在机壳内的偏心套、偏心轴连接,在偏心轴上设有齿,该偏心轴与行星齿轮相啮合,在机壳内设置一球座,在球座中装有铆钉模头,偏心轴、球圈可深入到球座中;气动装置中的气缸连有一轴杆,一杠杆的一端与轴杆为可活动的连接,杠杆的另一端与机壳亦为可活动的连接。本碾铆机在铆接时可形成圆周轨迹,是一种可适用于薄型、复杂型、非金属及脆性材料的碾铆机。
文档编号B21J15/16GK2354694SQ9822541
公开日1999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1998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1998年10月22日
发明者胡奎森 申请人:胡奎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