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压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329483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法兰压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法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法兰压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法兰(Flange)又叫法兰盘或突缘。法兰上有孔眼,螺栓使两法兰紧连。法兰间用衬垫密封。法兰分螺纹连接(丝接)法兰和焊接法兰及卡套法兰。法兰是管子与管子之间相互连接的零件,用于管端之间的连接;也有用在设备进出口上的法兰,用于两个设备之间的连接,如减速机法兰。法兰连接或法兰接头,是指由法兰、垫片及螺栓三者相互连接作为一组组合密封结构的可拆连接。管道法兰系指管道装置中配管用的法兰,用在设备上系指设备的进出口法兰。法兰上有孔眼,螺栓使两法兰紧连。法兰间用衬垫密封。法兰分螺纹连接(丝扣连接)法兰、焊接法兰和卡夹法兰。法兰都是成对使用的,低压管道可以使用丝接法兰,四公斤以上压力的使用焊接法兰。两片法兰盘之间加上密封垫,然后用螺栓紧固。不同压力的法兰厚度不同,它们使用的螺栓也不同。水泵和阀门,在和管道连接时,这些器材设备的局部,也制成相对应的法兰形状,也称为法兰连接。凡是在两个平面周边使用螺栓连接同时封闭的连接零件,一般都称为“法兰”,如通风管道的连接,这一类零件可以称为“法兰类零件”。但是这种连接只是一个设备的局部,如法兰和水泵的连接,就不好把水泵叫“法兰类零件”。比较小型的如阀门等,可以叫“法兰类零件”。
[0003]法兰的原料是长条状金属板,要把它压制成封闭的圆形结构,以往都采用人工敲打使其逐渐弯曲变形,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不适合大批量生产。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法兰压制采用人力手工打制,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为此提供一种法兰压制装置。
[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法兰压制装置,它包括放置待压制法兰的平台和位于所述平台上的用于挤压待压制法兰的由电机控制正反转的主压轮和若干分压轮,所述主压轮和分压轮分别位于平台两端且都由气缸驱动可向平台中心移动。
[0006]上述方案的改进是所述主压轮两侧设有用于支撑待压制法兰的辊轴。
[000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压轮对长条状金属板的两侧施加压力使其弯曲变形至圆形,用机器代替了人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加工精确度,降低了劳动强度,可用于大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发明示意图;
图中,1、平台,2、主压轮,3、分压轮,4、气缸,5、辊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10]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放置待压制法兰的平台I和位于所述平台上的用于挤压待压制法兰的由电机控制正反转的主压轮2和若干分压轮3,所述主压轮和分压轮分别位于平台两端且都由气缸4驱动可向平台中心移动。
[0011]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将法兰的原材料长条形金属板放入平台中央,主压轮位于长条形金属板一侧,分压轮位于长条形金属板另一侧,启动气缸,使主压轮和分压轮向长条形金属板移动压制,在压制的过程中主压轮和分压轮保持同向转动,长条形金属板会被压弯并向主压轮和分压轮转动的方向移动;待长条形金属板一次压制完成后改变主压轮和分压轮的转动方向,并驱动气缸使主压轮和分压轮贴合弯曲后的长条形金属板,使长条形金属板返回原来的位置,这样完成一次工作循环。
[0012]这样经过若干次工作循环后,长条形金属板变成需要的圆形结构。
[0013]分压轮可以有3个,其中一个分压轮与主压轮间隔对置分布,另两个分压轮关于这个分压轮呈轴对称分布,主压轮起到主要的压制力的输出作用,分压轮起到稳固长条形金属板的作用,分压轮也可以有更多,这样会提供更均匀的压制力。
[0014]为了使长条形金属板在压制过程中不产生垂直变形,可以在平台上主压轮的两侧设有支撑长条形金属板的辊轴5,这样长条形金属板移动过程更稳定,加工出来的法兰更符合工艺要求。
[0015]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法兰压制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放置待压制法兰的平台(I)和位于所述平台上的用于挤压待压制法兰的由电机控制正反转的主压轮(2)和若干分压轮(3),所述主压轮和分压轮分别位于平台两端且都由气缸(4)驱动可向平台中心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法兰压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主压轮两侧设有用于支撑待压制法兰的辊轴(5)。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法兰压制装置,它包括放置待压制法兰的平台(1)和位于所述平台上的用于挤压待压制法兰的由电机控制正反转的主压轮(2)和若干分压轮(3),所述主压轮和分压轮分别位于平台两端且都由气缸(4)驱动可向平台中心移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压轮对长条状金属板的两侧施加压力使其弯曲变形至圆形,用机器代替了人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加工精确度,降低了劳动强度,可用于大批量生产。
【IPC分类】B21D5-14
【公开号】CN104646459
【申请号】CN201310584593
【发明人】张曌, 章成希
【申请人】铜陵市大成轧辊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3年11月2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