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板的加工方法以及利用该加工方法制造的网眼部件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398908阅读:来源:国知局
> 如果对金属板进行冲裁而形成通孔10,则在其后能够实施第2工序的拉深加工,在一连串的压制工序中完成加工,效率很高。
另外,通孔10的形成并不限于冲裁加工,也可以通过使用激光加工机的激光加工等来形成通孔10。
[0015]如图1 (a)所示,网体I包括:具有多个通孔10且俯视看去呈大致圆形的大致圆板状的网体部3、和设置在该网体部3的外周部的大致圆环状的凸缘状部2。
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遍及网体部3的大致整个区域设置有多个通孔10的例子。此夕卜,这些多个通孔10中,除了位于网体部3的外周侧的通孔10之外,为相互大致相同的形状和尺寸。另外,在图1和图2中,为了方便,仅对于一部分的通孔10标出了附图标记(后述的通孔1A也是同样的情况)。
在网体部3上,这些多个通孔10设置为沿着网体部3的平面区域方向中的一个方向以及与该一个方向正交的方向排列。此外,在网体部3上,这些多个通孔10设置为整体呈俯视看去大致格子状。在图示的例子中,各通孔10为俯视看去大致正方形。
另外,网体部3的半径Rl (图1(a))即从网体部3的圆中心(此时为顶部C)到周缘的距离,在加工体作为整流用等的网眼部件IA等用于例如汽车发动机的吸气配管等中的情况下例如设为20mm-40mm左右(优选为30mm左右)。
[0016]如图1(a)所示,通孔10由设置在其周边部的多个边部11构成(也可参照图1(b))。在图示的例子中,示出了在周边部设置四根边部11,11,11,11、由这四根边部11,11,11,11构成俯视看去呈正方形的通孔10。
此外,通孔10具有相邻的边部11,11彼此连结的部位(交点14)。在图示的例子中,示出了具有四个交点14,14,14,14的通孔10。
此外,各通孔10与相邻的通孔10共有构成该通孔10的边部11。各通孔10与相邻的通孔10共有该通孔的交点14。
另外,在后述的网体I的拉深加工中成为被压制的中心的顶部C附近的各通孔1A的构成也与上述构成大致相同。
[0017]在形成网体I时,在构成拉深加工中被压制的加工区域、图1(a)中位于中央区域(即顶部C周边)的各通孔1A的边部11上,形成向网体I的平面区域方向弯曲的伸长余量部13 (也可参照图1 (b))。
在该拉深加工中被压制的顶部C是在网体I被实施拉深加工时拉深加工得最深、最突出的部分。
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使在拉深加工中被压制的顶部C与网体1(网体部3)的圆的中心大致一致。此外,形成具有伸长余量部13的通孔1A的区域并不限于图示例子的区域,只要是网体I的拉深加工中被压制的加工区域即可,例如在被压制的区域为网体I的端部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形成于该处的通孔10的边部11上形成伸长余量部13。
[0018]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边部11设置有单一的伸长余量部13的例子。
此外,具有伸长余量部13的这些多个通孔1A设置在从网体I (网体部3)的圆的中心即顶部C到网体部3的半径Rl的大致1/2左右的半径内。
如图1 (b)所示,伸长余量部13设置在通孔1A的各边部11的两端部之间(该边部11与其他边部11,11的交点14,14之间)。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伸长余量部13介于边部11的两端的直线部12,12之间而形成于边部11的中央部(边部11的大致正中)。
这些直线部12,12分别设置在伸长余量部13的两侧(边部1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此外,这些直线部12,12分别设置在伸长余量部13与该伸长余量部13附近的交点14,14之间。
[0019]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伸长余量部13在通孔1A的各边部11上、在朝向拉深加工中被压制的加工区域中利用拉深加工而最为突出的顶部C的方向上形成为凸状。在图示的例子中,示出了伸长余量部13为俯视看去大致山形状的例子。
伸长余量部13以其山形形状的高度方向成为朝向拉深加工中被压制的加工区域的顶部C的方向的方式形成在边部11上。伸长余量部13的山形形状中的两侧的山脚部分别设置为与伸长余量部13两侧的直线部12,12相连续,做成以伸长余量部13与直线部12之间成为钝角的方式从直线部12 —边平滑地倾斜一边弯曲的形状。此外,伸长余量部13的山形形状的顶部也做成平滑地弯曲的形状。
在图不的例子中,不出了设置伸长余量部13a,13b,13e,13f的例子,这些伸长余量部的山形形状的高度方向与基准线L2大致正交,该基准线L2通过顶部C并与各通孔1A的排列方向为大致相同方向。 此外,在图示的例子中,示出了设置伸长余量部13c,13d的例子,这些伸长余量部的山形形状的高度方向与基准线LI大致正交,该基准线LI通过在拉深加工中被压制的加工区域的顶部C并与上述基准线L2大致正交。
[0020]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在各边部11,11……的伸长余量部13中,越配置在加工区域的顶部C附近的伸长余量部,其曲线长度越长。
各伸长余量部13的弯曲度为越接近拉深加工中被压制的顶部C则弯曲度越大。
在图示的例子中,位于与在拉深加工中被压制的加工区域的顶部C相距相互大致相同距离的伸长余量部13a以及伸长余量部13c的曲线长度为大致相同长度,位于与顶部C相距相互大致相同距离的伸长余量部13b、伸长余量部13d以及伸长余量部13e的曲线长度为大致相同长度。此外,在图示的例子中,最接近在拉深加工中被压制的加工区域的顶部C的伸长余量部13a,13c的曲线长度为最大,与这些伸长余量部13a,13c的曲线长度相比,伸长余量部13b,13d,13e的曲线长度小,进而,与这些伸长余量部13b,13d,13e的曲线长度相比,伸长余量部13f的曲线长度小。
[0021]如图1(b)所示,边部11在网体I的平面区域方向上的宽带尺寸dl可以是例如0.2mm-Q.8mm左右(优选为0.5mm左右)。
边部11的直线部12的长度尺寸(直线部12的两端间的长度尺寸)d2可以是例如0.5mm-1.5mm左右(优选为1.0mm左右)。
构成各通孔1(1A)的相互对置的边部11,11之间的间隔d3可以是例如左右(优选为6mm左右)。
伸长余量部13的弯曲部分的曲率半径(从曲率中心到伸长余量部13的内周的间隔)rl可以是例如1.3mm-1.9mm左右(优选为1.6mm左右)。
伸长余量部13的弯曲部分的曲率半径(从曲率中心到伸长余量部13的外周的间隔)r2可以是例如1.8mm-2.4mm左右(优选为2.1mm左右)。
[0022](第2工序)
接下来,对该金属板的加工方法中的第2工序进行说明。
在第2工序中,如图2所示,对在第I工序中制造的网体I从一侧朝向另一侧实施拉深加工,该网体I被加工成拱顶状而成为网眼部件1A。相对于网体1,沿着与网体I的平面区域方向正交的方向(沿着网体I的厚度方向)从网体I的一侧朝向另一侧进行拉深加工。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对网体I实施了单一的加工的例子。
网眼部件IA包括:通过拉深加工从网体部3制造成的网体加工部3A、和设置在该网体加工部3A的外周部并呈大致圆环状的凸缘状部2。
在图示的例子中,示出了对网体部3沿图2(b)的箭头D的方向实施拉深加工、网体部3被加工成拱顶状的网体加工部3A的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