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轧带钢大降速轧制时的薄板卷取温度控制方法_2

文档序号:8519197阅读:来源:国知局
钢尾部目标卷取温度的控制方法的系统示意图;
[0034]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带钢尾部目标卷取温度的控制方法的带钢尾部水量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下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从下述实施方式所体现的精神来理解本发明,各技术术语可以基于本发明的精神实质来作最宽泛的理解。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构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0036]本发明的热轧带钢大降速轧制时的薄板卷取温度控制方法,解决薄板尾部实际卷取温度低而易出现卷取温度质量损失及精度差的问题,以在使用大降速轧制时避免薄规格带钢尾部卷取温度超出控制范围。
[0037]如图6、7所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热轧带钢大降速轧制时的薄板卷取温度控制方法,在热轧带钢生产线的精轧末机架21与卷取机24之间的层流冷却装置上实施,所述精轧机架和层流冷却装置由精轧基础自动化计算机5控制,在层流冷却装置安装段设置有输送辊道1,用于输送精轧机架轧制出的带钢14,在辊道之间的上方和下方设有多组安装架2、3,层流冷却装置4设置在各安装架上,层流冷却装置包含上、下阀门4a、4b,各阀门4a、4b由精轧基础自动化计算机5集中分配控制,通过将上、下喷阀门4a、4b内不断更新的水按顺序喷射在带钢表面上,从而带走带钢大量的热量,以达到控制卷取温度,该控制方法包括:
[0038]将带钢的厚度、速度、加速度、终轧温度、卷取温度的数据输入到层冷过程机中的层冷模型模块;
[0039]判断精轧抛钢速差是否彡3M/S且到达抛钢时刻点;
[0040]若否,则通过精轧基础自动化计算机5集中分配控制阀门4a、4b开启使冷却水量增加,并通过反馈水量调节,以使带钢14实际温度趋于等于目标值;
[0041]若是,则通过层冷模型模块,根据精轧降速轧制前已轧制的长度计算带钢尾部升温的长度,及提高尾部温度,并使重新计算的阀门4a、4b的开启量,将信号传送给精轧基础自动化计算机5进行阀门减少处理使尾部冷却水量减少,并通过反馈水量调节,以使带钢实际温度趋于等于目标值。其中,带钢尾部升温长度=板坯长度-降速前已轧制的长度。
[0042]其中重新计算的阀门开启量的信号传送给精轧基础自动化进行阀门减少处理,是从第15安装架的上、下阀门开始往精轧方向逐次减少,直到带钢尾部到达第4精轧机架F4完成降速乳制。
[0043]使带钢实际温度趋于等于目标值的过程包括:卷取温度测温仪16将测得的实际卷取温度传送到smith预估器17,并将其与目标卷取温度进行对比,根据对比后的结果,smith预估器启动精冷反馈区阀门18,随后对精冷反馈区的阀门进行动态调整。
[004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组安装架的数量为20组。
[0045]本发明提供的热轧带钢大降速轧制时的薄板卷取温度控制方法是在带钢头部进入精轧机架前,根据来料的厚度及冷却模式,先对带钢尾部卷取温度升温的目标值及长度进行设定,当轧制到带钢尾部且到达预先设定的尾部升温的长度时,对已打开的设定阀门进行一段时间的反向关阀门处理,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有效提高大降速轧制时,薄板尾部的实际卷取温度;可有效消除大降速轧制与带钢尾部卷取温度之间使用过程中的矛盾,既减少了质量损失又保证了精轧稳定性的正常投入;可有效提高薄规格带钢的卷取温度精度。
[0046]现列举一个实例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应用情况。
[0047]如某块带钢在轧制过程中,其上喷阀门4a是6上至15上,下喷阀门4b是6下至15下。当带钢14启动降速轧制之前,层冷过程机中的层冷模型模块,根据精轧降速轧制前已轧制的长度,得到带钢尾部升温的长度,即“带钢尾部升温长度=板坯长度-降速前已轧制的长度”,以降速轧制的点为升温起始点,并结合带钢尾部升温长度,以后续轧制带钢的卷取温度目标值进行控制,将重新计算的阀门量通过电文传送给精轧基础自动化计算机进行阀门减少处理,则从第15上阀门4a与第15下阀门4b开始往精轧方向逐次减少,直到带钢尾部到达F4机架完成降速轧制。与此同时,卷取温度测温仪16将测得的实际卷取温度传送到smith预估器17,并将其与目标卷取温度进行对比,根据对比后的结果,smith预估器启动精冷反馈区阀门18,随后对精冷反馈区的阀门进行动态调整。
[0048]现对本发明方法的基本原理进一步说明如下。
[0049]为了解决薄规格带钢尾部卷取温度低的情况,我们尝试在带钢从精轧开始大降速轧制之前,计算带钢尾部的长度,作为升温控制反向减少阀门的输入条件,以达到对带钢尾部卷取温度的稳定控制,但若实现带钢尾部卷取温度升温控制,需解决对带钢性能的影响问题:如前所述,卷取温度控制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带钢的性能,所以,对带钢尾部温度进行升温控制,可能会影响薄规格带钢的尾部性能。但实际上,在现有尾部降速轧制过程中,带钢尾部卷取温度的实际值是低于目标值40-50度,若按照对带钢尾部进行15-25度升温控制,则带钢的卷取温度尾部实际值最多比卷取温度目标值低35度,而按照卷取温度控制标准,当带钢长度>500m时,卷取温度实际单点值连续超目标值±45°C,且连续超差长度超50m,才会被判定为不合格。所以对带钢尾部卷取温度进行升温控制只会使实际值更接近目标值,不会对性能有影响。
[0050]在带钢头部进入精轧机架前,根据来料的厚度及冷却模式,先对带钢尾部卷取温度升温的目标值及长度进行设定,当轧制到带钢尾部且到达预先设定的尾部升温的长度时,对已打开的设定阀门进行一段时间的反向关阀门处理。
[0051]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热轧大降速轧制时的薄板卷取温度控制方法,主要针对薄板尾部实际卷取温度低,易出现卷取温度质量损失及精度差,通过尾部目标卷取温度及长度的控制,达到在使用大降速轧制时,减少薄规格带钢尾部卷取温度超出控制范围的目的,可以减少精轧在大降速轧制时带钢尾部卷取温度剧烈波动造成的质量损失,并提高带钢整体卷取温度的精度。
[0052]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热轧带钢大降速轧制时的薄板卷取温度控制方法,在热轧带钢生产线的精轧末机架与卷取机之间的层流冷却装置上实施,所述精轧机架和层流冷却装置由精轧基础自动化计算机控制,在层流冷却装置安装段设置有输送辊道,在辊道之间的上方和下方设有多组安装架,层流冷却装置设置在各安装架上,层流冷却装置包含上、下阀门,各阀门由精轧基础自动化计算机集中分配控制,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方法包括: 将带钢的厚度、速度、加速度、终轧温度、卷取温度的数据输入到层冷过程机中的层冷模型模块; 判断精轧抛钢速差是否> 3M/S且到达抛钢时刻点; 若否,则通过精轧基础自动化计算机集中分配控制阀门开启使冷却水量增加,并通过反馈水量调节,以使带钢实际温度趋于等于目标值; 若是,则通过层冷模型模块,根据精轧降速轧制前已轧制的长度计算带钢尾部升温的长度,及提高尾部温度,并使重新计算的阀门开启量,将信号传送给精轧基础自动化计算机进行阀门减少处理使尾部冷却水量减少,并通过反馈水量调节,以使带钢实际温度趋于等于目标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轧带钢大降速轧制时的薄板卷取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新计算的阀门开启量的信号传送给精轧基础自动化进行阀门减少处理,是从第15安装架的上、下阀门开始往精轧方向逐次减少,直到带钢尾部到达精轧第4机架完成降速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轧带钢大降速轧制时的薄板卷取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带钢实际温度趋于等于目标值的过程包括:卷取温度测温仪将测得的实际卷取温度传送到smith预估器,并将其与目标卷取温度进行对比,根据对比后的结果,smith预估器启动精冷反馈区阀门,随后对精冷反馈区的阀门进行动态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轧带钢大降速轧制时的薄板卷取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组安装架的数量为20组。
【专利摘要】本发明是一种热轧带钢大降速轧制时的薄板卷取温度控制方法,包括:将带钢的厚度等数据输入到层冷过程机中的层冷模型模块;判断精轧抛钢速差是否≥3M/S且到达抛钢时刻点;若否,则通过精轧基础自动化计算机集中分配控制阀门开启使冷却水量增加,并通过反馈水量调节,以使带钢实际温度趋于等于目标值;若是,则通过层冷模型模块,根据精轧降速轧制前已轧制的长度计算带钢尾部升温的长度,及提高尾部温度,并使重新计算的阀门开启量,将信号传送给精轧基础自动化计算机进行阀门减少处理使尾部冷却水量减少,并通过反馈水量调节,以使带钢实际温度趋于等于目标值。本发明可在使用大降速轧制时避免薄规格带钢尾部卷取温度超出控制范围。
【IPC分类】B21B37-74
【公开号】CN104841701
【申请号】CN201410052068
【发明人】孙立为, 幸利军, 王野, 胡锴, 王东升
【申请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4年2月1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