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用渣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5525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冶金用渣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冶金用渣罐,是一种用于盛装钢铁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熔渣的容器。
传统的渣罐是一个两侧带有吊装耳轴的碗状容器,其容积大小、形状根据各生产厂情况各有不同。渣罐在受渣后被运输至落锤车间翻罐倒出落地后,进行冷却和破碎。因为残留的钢(铁)水的粘连,冶金渣与钢(铁)水冷却后形成大渣砣,它们的体积和重量均很大,造成搬移、破碎难度很大。特别是对于含钢(铁)量较高具有回收利用价值的渣罐下层的渣钢(铁),无法重力锤击破碎,要加工成炼钢入炉所需的尺寸标准,更是困难,只能采用氧气烧割的方法进行处理,费时、费力、费钱,生产效率低,处理成本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易于对冶金渣进行处理的冶金用渣罐,以提高渣处理效率,降低处理成本,使渣钢(铁)可以迅速达到入炉重量、尺寸标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的。
一种冶金用渣罐,具有两侧带有吊装耳轴的碗状容器,碗状容器内放置有将该容器分割成数块的格栅,格栅上表面高度位于碗状容器容器口以下至少300mm。
格栅在碗状容器内的垂直方向可是一层、两层或多层,各层格栅的网格之间相互错位放置格栅的网格形状可以是矩形的、三角形的、菱形的或多边形的。
格栅是采用由水泥、钢渣水泥或耐火材料制成的预制板片组装成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在于结构合理,格栅的割断作用将熔融钢(铁)渣分隔成小块,翻罐冷却后的渣砣极易破碎,大部分情况下渣砣已自行破碎成格栅网格的尺寸,提高了渣处理效率,降低了处理成本。将渣罐下层格栅网格的大小按照渣钢(铁)的入炉标准大小设计,使含钢(铁)量较高具有回收利用价值的渣钢(铁),可以迅速达到入炉标准重量、尺寸。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论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冶金用渣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
图1的俯视图。
本实用新型冶金用渣罐,如
图1、图2所示,主要由两侧带有吊装耳轴的碗状容器1和格栅2组成。格栅2采用由水泥制成的预制板片组装而成,其网格形状为矩形。碗状容器1内的铅垂方向放置有两层格栅2,上层格栅2上表面高度位于碗状容器容器口以下的距离为450mm。
工作时,本实用新型冶金用渣罐在受渣后,由于格栅的割断作用将熔融钢(铁)渣分隔成小块,被运输至落锤车间翻罐倒出落地进行冷却。冷却后的渣砣极易破碎,大部分情况下渣砣已自行破碎成格栅网格的尺寸。
权利要求1.一种冶金用渣罐,具有两侧带有吊装耳轴的碗状容器,其特征在于碗状容器(1)内放置有将该容器分割成数块的格栅(2),格栅(2)上表面高度位于碗状容器(1)容器口以下至少30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冶金用渣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格栅(2)在碗状容器(1)内的垂直方向可是一层、两层或多层,各层格栅(2)的网格之间相互错位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冶金用渣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格栅(2)的网格形状可以是矩形的、三角形的、菱形的或多边形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冶金用渣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格栅(2)是采用由水泥、钢渣水泥或耐火材料制成的预制板片组装成的。
专利摘要一种冶金用渣罐,是一种用于盛装钢铁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熔渣的容器。具有两侧带有吊装耳轴的碗状容器(1),碗状容器(1)内放置有将该容器分割成数块的格栅(2),格栅(2)上表面高度位于碗状容器(1)容器口以下至少300mm。该渣罐由于格栅的割断作用将钢(铁)渣分隔成小块,被运输至落锤车间翻罐倒出进行冷却后的渣砣极易破碎,大部分情况下渣砣已自行破碎成格栅网格的尺寸,提高了渣处理效率,降低了处理成本,使渣钢(铁)可以迅速达到入炉重量、尺寸标准。
文档编号B22D41/00GK2465840SQ01201699
公开日2001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01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1年1月23日
发明者张键, 陈原 申请人:上海宝钢冶金建设公司宝钢协力生产分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