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具、制备和使用该磨具的方法,以及制备该磨具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5096阅读:6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磨具、制备和使用该磨具的方法,以及制备该磨具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弹性磨具,它包含一个具有成形磨料结构的背衬;还涉及制备和使用该磨具的方法,以及制备该磨具的设备。
背景技术
磨具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都为特定用途设计,没有一种类型能为所有的应用提供通用磨具。举例来说,磨具的类型包括例如涂层磨具、粘结磨具和低密度或非织造的磨具(有时称表面调理产品)。涂层磨料通常包含磨粒,它们通常均匀分布并粘着在弹性背衬的表面上。粘结研磨剂的一个典型例子是研磨轮,它通常包含密集在一起的研磨材料,其形式为旋转环或其他形状,如块状镗磨油石。低密度或非织造的磨具通常包含开放的高级三维纤维网,它浸渍了粘合剂,但粘合剂不会改变网的开放性质,而是将磨粒粘着到网的纤维表面上。
粘结磨具,如研磨轮刚性很强,因而难以顺应表面情况复杂的工件。涂层研磨剂通常用作研磨带或研磨盘。涂层研磨带和研磨盘具有较高的初始切割速率,新研磨带或研磨盘能产生的表面粗糙度较高,但这些性质在使用中会迅速下降。涂层磨具装在研磨机械上时,其顺应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在软背衬轮上的研磨带尽管具有一定程度的顺应性,但涂层磨料背衬缺乏延展性而限制了其顺应性。
工业、商业和个人消费者可用磨具制备各种材料,并加以利用或进一步处理。磨具的应用例子包括在上底涂或涂布之前制备初级表面,清洁物品表面以清除氧化层或碎屑,研磨物品获得具体形状。在这些应用中,磨具可用于将表面或工件研磨成特定形状或形式,研磨表面进行清洁或帮助将如油漆等涂层粘牢,或者提供要求的表面抛光,特别是光滑或其他装饰性抛光。
对磨具的研磨或抛光性质可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调节,以根据需要提供要求的从正在研磨的表面上除去物质的侵蚀量(“切削”),与之相对地满足特定表面抛光的需要(“抛光”)。这些要求也可以与磨具使用寿命较长的要求之间达成平衡。但是,在磨具的使用寿期内,切削和抛光性能并非和所期望的那样一致。也就是说,在典型磨具的使用期限内,产品的切削和抛光效果随着产品的累积使用而变化。因此,需要提高磨具切削和抛光性能的一致性。结合涂层磨具和表面调理制品的切削和抛光性能的新产品特别有用。
制备磨具的许多方法采用液体或基于溶剂的挥发性有机粘结材料,它们的缺点是会产生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有些粘结材料是水基的,由于除去水的额外能耗,因此需要在能源上付出额外的花费。此外,有些制备磨具的方法比较复杂,步骤较多,需要复杂的设备。如果有一种制备这种新型磨具的方法,它不仅成本低、周期短,降低挥发性有机废物或使这类废物最少,那将特别有用。
因此,需要一种切削能力得到改进、使用寿命长的弹性磨具,它能通过简单方法制备,而且不会产生过多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物。
其他相关领域美国专利2115897(Wooddell等)介绍了一种磨具,有一背衬,其背衬上通过粘合剂固定了许多粘结好的研磨片段。这些粘结研磨片段可以特定图案粘结固定到背衬上。
美国专利3048482(Hurst)揭示了一种磨具,它包括背衬、粘结系统和通过该粘结系统固定在背衬上的磨粒。磨粒是研磨粒子与粘合剂的复合物,这里的粘合剂与粘结系统是分开的。磨粒是三维的,宜为锥形。为制备这种磨具,首先要通过模塑过程制备磨粒。接着在模子中放置背衬,再放置粘结系统和磨粒。模子上有按一定图案排列的孔穴,这样能得到在背衬上按一定图案排布的磨粒。
美国专利3605349(Anthon)涉及研磨型磨具。将粘合剂与磨粒混合在一起,然后通过栅格喷涂到背衬上。栅格的存在,得到了有图样的研磨涂层。
英国专利申请2094824(Moore)涉及具有一定图案的精研膜。制备研磨剂/粘结剂树脂浆液,通过掩模施涂该浆液,形成一个个独立的“岛”。接着固化粘结剂树脂。掩模可以是丝网、模板、线或网。
美国专利4644703(Kaczmarek等)和4773920(Chasman等)涉及精磨具,它包含背衬和粘着在背衬上的磨料涂层。磨料涂层包含研磨尺寸的磨粒和通过自由基聚合固化的粘合剂的悬浮液。研磨涂层可借助旋凹槽辊成形一定的图形。
日本专利申请JP62-238724A(Shigeharu,公开于1987年10月19日)描述了在基底上形成大量交错突起物的方法。预固化树脂珠子在板两面同时进行挤塑,然后固化。
美国专利4930266(Calhoun等)介绍了一种具有一定图案的研磨片,其中磨粒牢固粘着,它们基本上以预定边间距排列在一个平面内。在本发明中,磨粒借用冲击技术涂布,这样每个颗粒基本上独立地涂布在研磨背衬上。这样可以得到精确控制磨粒间距的研磨片。
美国专利5014468(Ravipati等)涉及具有眼科应用的精研膜。精研膜的表面涂层中,磨粒按一定图案分散在辐射固化的粘合剂中。为制备带图案的表面,使研磨剂/可固化粘合剂浆液在旋转凹槽辊的表面上成形,从辊表面除去成形后的浆液,然后通过辐射能固化。
美国专利5107626(Mucci)介绍了一种方法,通过含有许多精确成形的研磨复合物的涂层磨具进行研磨,在基底上形成带一定图案的表面。研磨复合物呈有规则排列,每个复合物包含许多磨粒分散在粘合剂中的磨粒。
日本专利申请02-083172(Tsukada等,公开于1990年3月23日)介绍了制造具有一定图案的精磨膜的方法。将磨料/粘合剂浆液涂布到工具中的凹口里,然后在工具上安装背衬,固化磨料浆液中的粘合剂。接着,从工具中除去所得涂层磨具。粘结剂可通过辐射能或热能固化。
日本专利申请JP4-159084(Nishio等,公开于1992你6月2日)介绍了制备精研带的方法。将包含磨粒和可用电子束固化的树脂的研磨浆液涂布到凹辊或凹版的表面上,然后用电子束辐照磨料浆液,固化粘合剂,从辊上取下所得精研带。
美国专利5190568(Tselesin)描述了有许多峰和谷的涂层磨料。磨粒包埋在复合结构的表面内和之上。
美国专利5199227(Ohishi)介绍了一种表面加工带,它所包括的许多微粒填充在基底上的树脂突起上。这些突起是间距很小的Bernard室,涂有一层优质磨粒。
转让给和本申请相同的受让人的美国专利5435816(Spurgeon等)介绍了一种制备磨具的方法。该专利申请一方面,将磨料/粘结剂浆液涂布到压花基底的凹陷中。辐射能穿过浮雕基底,进入磨料浆液,固化粘合剂。
转让给本申请相同的受让人的美国专利5437754(Calhoun)介绍了一种制备磨具的方法,它将磨料浆液涂布到压花基底的凹陷部位,然后将所得结构层压到背衬上,固化磨料浆液中的粘结剂,除去压花基底,将磨料浆液粘着到背衬上。
转让给和本申请相同的受让人的美国专利5672097(Hoopman)介绍了一种磨具,其特征在于它们精确成型,但本身又有许多变化。
欧洲专利702615(Romero,公开于1997年10月22日)描述了一种具有一定图案的磨料表面的磨具。该磨具包含许多突起部分和凹陷部分,这些部分包含热塑性材料,突起部分还包含粘合材料和磨料层,而凹陷部分不含磨料。
美国专利5785784(Chesley等)涉及具有第一主表面和与之相背的第二个主表面的磨具。表面上形成有机械紧固件,在另一个主表面上通过生产工具施加精确成形的研磨复合物。
美国专利6299508(Gagliardi等)描述了一种磨具,它具有许多含研磨助剂的突起,这些突起物整体模塑在背衬表面上。这些突起有一定轮廓,形成许多峰和谷,其中磨粒覆盖了至少一部分的峰和谷。
美国专利5976204(Hammarstrom等)介绍了一种制备磨具的方法,该磨具含有磨粒的加固基体,其中磨粒含有有机粘结剂的连续均匀表面涂层。
美国专利5611827(Hammarstrom等)介绍了一种制备用于磨具的混合物,具体做法是混合磨料和液体粘结材料,产生可流动的粒状材料,涂敷了可溶可熔酚醛树脂,经模塑后可形成研磨轮。
美国专利5681361(Sanders)介绍了一种制备磨具的方法,其中磨具均匀粘结在有机基底上,避免使用有机溶剂。一方面,该发明介绍了使有机基底与包含许多可熔有机粘结剂微粒和许多磨粒的干燥微粒材料接触,液化所述有机粘结剂微粒,形成可流动液体粘结剂,固化所述可流动液体粘结剂,将分散的磨粒粘结到基底上。
美国专利6228133(Thurber等)介绍了用粉末涂布法形成涂层磨料。粉末在所需干燥涂布条件下以固体形式存在,但在较低温度下即容易熔化,然后在较低的加工温度下固化,根据需要形成面涂层、胶结涂层和/或超胶结涂层。
美国专利5578098(Gagliardi等)介绍了包含背衬的涂层研磨剂制品,其至少一个主表面上负载有可腐蚀团聚物和磨粒,其中可腐蚀团聚物基本上由研磨助剂组成,可腐蚀团聚物呈棒形。可腐蚀团聚物可在磨粒之间、之上,或者既在它们之间又在它们之上。
美国专利5039311(Bloecher)涉及可腐蚀颗粒,它包括(a)可腐蚀基本团聚物,粘结剂(宜为树脂型粘结剂、无机粘结剂或金属粘结剂)中包含第一磨粒;(b)在至少部分所述基本团聚物上有一层涂层(宜至少包含两个涂层),它包含许多第二粘结剂颗粒,粘结在所述基本团聚物上。所述磨粒和所述基本团聚物的强度足以抵抗研磨力。涂层磨具包含上述磨粒(宜通过面涂层和底涂层固定在背衬上),像粘结磨具和非织造的磨具那样。
美国专利4486200(Heyer等)介绍了制备磨具的方法,该磨具包含许多离散的研磨团聚物,分散在起伏丝状基体中。在高级开口网织物中形成所述磨料团聚物的优选方法包括用合适的印刷或挤出装置按一定图案沉积的相隔一定距离的团聚物,然后固化团聚物,其中团聚物由液体粘结剂和磨粒形成。
发明概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磨具,在不产生大量不利的挥发性有机物或发生水蒸发费用的情况下制备所述磨具的方法,以及使用该磨具的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制备磨具的设备。
新型磨具包括弹性背衬,它上面粘结了许多成形结构,这些结构由通过固化粘结材料粘着在一起的磨粒组成。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制备磨具的方法,它包括a.提供基本上水平展开的弹性背衬,该背衬包含载有至少部分固化的底涂层的第一表面和与之相对的第二表面;b.提供干燥可流动的微粒混合物,该混合物包含磨粒和可固化微粒粘结材料;c.沉积许多临时成形结构,该结构由在背衬第一表面的至少部分固化的底涂层上的所述微粒混合物组成;d.软化所述可固化微粒粘结材料,使相邻磨粒之间粘结起来;e.固化已经软化的可固化微粒粘结材料,将所述临时成形结构转化为永久成形的结构,固化背衬第一表面上至少部分固化的底涂层。
本发明还提供了弹性磨具,它包括a.弹性背衬,包含载有底涂层的第一表面、相背的第二表面、以及相对末端背衬;b.许多成形结构,每个结构含有一个与所述背衬隔开的远端和与背衬上底涂层相连的连接端,所述成形结构由磨粒和固化微粒粘结剂组成。
本发明还提供了制备弹性磨具的设备,它包括a.支撑和分配弹性背衬的框架,所述弹性背衬具有第一表面和与之相对的第二表面,其中第一表面基本上水平展开;b.底涂层分配系统,用于在背衬第一表面上沉积可固化底涂层;c.底涂层固化系统,用于至少部分固化可固化底涂层材料,在背衬第一表面上提供底涂层;d.分配装置,用于接收可固化微粒粘结材料和磨粒的混合物,沉积许多临时成形结构,所述结构包含可固化微粒粘结材料和在背衬第一表面的至少部分固化底涂层上的磨粒;e.微粒粘结剂软化系统,用于软化可固化微粒粘结剂,从而将相邻的磨粒粘结在一起;f.微粒粘结剂固化系统,用于固化可固化微粒粘结材料,和固化至少部分固化的底涂层,以将所述临时成形结构转化为粘着在背衬第一表面上的固化底涂层上的永久成形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了研磨工件表面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a.提供一种磨具,所述磨具包括i.弹性背衬,具有载有固化底涂层的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以及相对末端背衬;ii.许多成型结构,每个结构含有一个与所述背衬隔开的远端和与背衬上底涂层相连的连接端,所述成形结构由磨粒和固化微粒粘结剂组成。
b.使工件表面与成形结构的远端接触;c.相对移动所述工件或所述磨具中的至少一个,同时在工件表面和磨具成形结构远端之间提供足够的力,以研磨和/或修饰表面。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弹性磨具,它包括a.弹性背衬,包含载有底涂层的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和相对的末端背衬;b.许多成形结构,每个结构含有一个与所述背衬隔开的远端和与背衬上底涂层相连的连接端,所述成型结构由磨粒和有机粘结剂组成,所述磨具与传统涂层磨具相比,开始切削一圈后,总体上仍具有大致连续的高切削水平。
术语定义术语“背衬”是指弹性片材,它能承受在此所述类型的磨具的使用条件。
术语“成形结构”是指具有高度、宽度和深度的三维结构,如立方体、长方体、正圆柱、肋形、斜截圆锥或斜截棱锥。
术语“临时成形结构”是指由过渡状态的组件组成的成形结构,该结构轻轻碰触即易发生变形,直至转化为永久成形结构。
术语“可固化微粒粘结材料”是指这样的粘结材料,它们在室温下呈固态,经加工后形成微粒。如果它们是热塑性的,则受热发生软化,随后受冷发生固化;如果是热固性或可交联的,则在热或其他合适的能源作用下发生软化或固化。
术语“固化微粒粘结剂”是指这样的粘结剂,开始是软化的微粒,然后固化形成不再具有微粒特征的固化粘结剂体。
术语“至少部分固化的底涂层”用来描述底涂层时是指组成底涂层的材料具有足够粘性,以便搬运,但若是热固性的,则未完全交联;若是热塑性的,则未完全熔合。
术语“永久成形结构”是指在轻触下不会发生变化的成形结构,除非将其用于研磨或修饰工件表面。
术语“软化”用来描述微粒粘结材料时是指将微粒粘结材料从具有确定微粒形状的固体转化为不再有确定形状,而是成为可流动液体、粘性液体或半液体的物理形式。
术语“固化的”用来描述可固化粘结剂或底涂层材料时是指该材料已固化到这种程度,使所得产品可作为磨具。
术语“基本水平展开”用来描述背衬的展开时是指它以这种方式展开,由在背衬表面沉积的干燥微粒混合物构成的临时成形结构不会发生形状的改变,因为背衬展开时发生任何偏离实际水平位置的倾斜,微粒都会发生移动。
术语“干燥”用来描述可固化微粒粘结材料时,是指基本上不含液相物质,可固化微粒粘结材料保持微粒状态,尽管可以加入少量液体作为改性剂,但通常不会改变可固化粘结材料的微粒特征。
附图简述下面将结合附图进一步介绍本发明。


图1是制备本发明磨具的过程和设备的示意图。
图2和3是构成图1所示设备部件的穿孔鼓的示意透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方法制造的研磨盘绘制的顶视图。
图5是图4所示本发明磨具在线5-5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另一种磨具的顶视图。
图7是图6中所示磨具在线7-7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8是用来制备本发明产品的研磨成形图案的顶视图,它们在使用中通常不会留下痕迹。
图9是本发明磨具成形结构远端在33X下SEM显微照片。
图10是本发明磨具的断裂成形结构侧面在33X下SEM显微照片。
图11是本发明磨具的断裂成形结构侧面在33X下SEM显微照片,所述破裂结构是通过使成形结构远端变平并进行压缩而形成的。
发明详述图1是制备本发明磨具的过程和设备的示意图。图1所示设备包括一个框架(未示出细节),用于支撑和分配来自供料源如辊11的弹性背衬10。优选的弹性背衬选自纸、织造织物、非织造织物、轧光的非织造织物、聚合物膜、针织织物、开孔泡沫材料、闭孔泡沫材料,以及它们的组合物。背衬10有第一表面12和与之相对的第二表面13,输送时使得第一表面12基本上水平展开。底涂料分配站14包括用于接收底涂料16的供料室和用于在第一表面12上涂敷一薄层底涂料16的刮涂器15。底涂层宜以粉末形式涂布,可包含至少两种不同粘结材料的混合物。底涂料宜为热固性粘结剂。优选的底涂料是热固性树脂(例如热固性聚酯树脂)第一微粒和热塑性树脂(例如热塑性聚酯树脂)的第二微粒的混合物。
粉末底涂料开始松散而均匀地沉积到背衬10的第一表面12上。尽管底涂料分配站的涂布器绘成为一种刮涂器,但底涂层也可用其他已知的各种涂布方法涂布,如静电喷涂器或从定量传送带或振动器上进行滴涂。载有底涂料的背衬10通过受热表面19的开始部分,该表面配有多级加热器,使得受热表面19的开始部分的温度不同于受热面19的最后部分。因此,当载有底涂料的背衬从受热表面19出来时,粉末底涂料不再是粉末状,而是部分(而不是全部)固化。温度可以从受热面19的开始部分上的100℃(212°F)改变到受热表面19出口部分的温度150℃(302°F)。如果背衬在单独的操作中施加底涂层,则底涂料站和固化站可以省去。
然后将载有部分固化的底涂料的背衬10绕惰辊17传送,竖直展开,直到它到达惰辊18,然后向下运动。分配装置20包括定量给料器23、振动给料器31、带内部刮刀22的穿孔鼓21、任选外部清洁棒35和动力备用辊30。将可固化微粒粘结材料和磨粒的混合物24加入定量给料器23,它将微粒混合物24的物流25沉积到振动给料器31上,产生均匀片状流体25a,通过穿孔鼓21中的开口26沉积混合物。之所以优选此设备,是因为它能产生均匀的片状流体。但是应当指出,采用其他设备也可得到相同的结果。安装清洁棒35的作用是从鼓21的外表面上除去不需要的微粒材料。刮刀22位于鼓21内部,用于收集微粒混合物24,并在穿孔鼓21逆时针转动时,从开口26分配临时成形结构27。当载有部分固化的底涂料的背衬10通过惰辊18并绕过穿孔鼓21时,鼓21继续旋转,使临时成形结构27沉积在背衬10的部分固化的底涂层表面上。
图2和3所示为可作为鼓21的替代鼓。图2所示为具有多个开口101的鼓100。鼓100的外径为10-100厘米,以下缩写为“cm”(3.9-39英尺,以下所写为“in”),长20-120cm(7.9-47in),壁厚0.25-6.35mm(0.010-0.25in)。开口101在约0.76-30mm(0.03-1.18in)范围内。形成鼓100的材料应足以承受所述加工条件。适合形成鼓100的材料包括不锈钢、冷轧钢、金属合金和塑料,后者如以商品名TEFLON销售的聚四氟乙烯。图3所示为含有许多开口201的鼓200,鼓中的开口可具有各种形状。鼓可用适当安装的穿孔带取代。
将这样涂敷的背衬10从受热表面28上送过,受热表面配有多个加热器,使其温度在150-250℃(302-482°F)之间,受热表面28的开始部分具有第一温度,受热表面28的出口部分具有第二温度。可固化微粒粘结材料开始通过受热表面28时软化,变成液态或半液态,成为可流动的和湿润,与相邻磨粒粘着或粘结在一起。进一步施加能量,使它们发生交联,相邻磨粒之间发生永久粘结,从而将临时成形结构转化为永久成形结构29。冷却下来的接触辊32处于与软化变形后的成形结构27远端接触的位置,使它与软化成形结构接触,对成形结构进行压缩、致密和流平处理。如图10所示,如果成形结构远端不与接触辊32接触,则得到多少有些不规则的远端。如图11所示,如果成形结构远端与接触辊32接触,则得到更加平坦的远端。受热表面28上方可以安置红外加热器33,以促进热传递过程,并提高交联速率或增加处理速度。部分固化的底涂层也宜通过适当受热的表面28,进行交联,从而将永久成形结构粘结到背衬第一表面的底涂层上。然后卷起完成的磨具,以备将来卷在辊34上。
临时成形结构可以任意或有序图案沉积。在选择图案时,要避免带来不利的表面特征,或者在使用带或盘产品时留下“痕迹”。
成形结构的形状可以是各种几何构型。成形结构与背衬接触的底可以比复合结构远端的表面积大。成形结构的形状可选自圆锥形、斜截圆锥形、三棱锥、斜截三棱锥、四棱锥、斜截四棱锥、长方体、立方体、正圆柱体、直立开口管、半球、带半球形远端的正圆柱体、直立肋状体、带圆形远端的直立肋状体、多面体和它们的组合。结构的形状也可选自其他一些几何形状,如具有任何横截面的棱柱、平行管或柱。一般地,具有棱锥结构的成形结构有三个、四个、五个或六个面,不包括底。成形结构底的截面形状可以不同于远端的截面形状。在某些情况下,它宜具有成形结构,例如立方体、肋状体、正圆柱体,这些成形结构在磨具的整个厚度方向能够提供均匀的截面,因而在使用时能在产品的整个使用寿期内提供均匀的切削效果。这些形状之间的转化可以平滑、连续,也可以分步进行。成形结构也可以是不同形状的组合。成形结构可排成行、螺旋或格子形式,也可以随意排列。
可固化微粒粘结材料可通过各种技术固化,具体取决于所选的粘结材料。热塑性粘结材料可通过冷却固化。交联固化的粘结材料可通过能量辐射固化,所述能量形式选自热、可见光、紫外光、电子束、红外线、感应能量和它们的组合。
一旦形成后,本发明磨具可转化为各种形状,如盘、矩形片、带,并用于各种工件上。这些工件可选自金属、塑料、木材、复合物、玻璃、陶瓷、光学材料、基底、塑料涂层基底、汽车外壳、混凝土、石头、层合物、模制塑料、烧制粘土产品、石膏灰胶纸夹板、石膏、浇铸地板材料、宝石、塑料片材、橡胶、皮革、织物和它们的组合。金属可包括钢、不锈钢、铁、黄铜、铝、铜、锡、镍、银、锌、金、铂、钴、铬、钛、它们的合金和它们的混合物。
参见图4和5。图4所示为根据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研磨盘的顶视图。图5所示为图4所示磨具沿线5-5部分的放大截面图。
图5所示产品40非按比例画出,它包括弹性背衬41、底涂层42和许多成形研磨体43,每个研磨体包含磨粒44和固化微粒粘结剂45。图4和5所示成形研磨体的图案是规则排列的,研磨体43纵向和横向均排成行。成形结构不一定要排列整齐,在某些情况下,成形结构在涂敷了底涂料的背衬上宜排成任意图案。例如,如果成形研磨体会在抛光工件表面上留下痕迹时,则它们不宜形成规则排列,除非希望留下这样的痕迹。图8所示为穿孔鼓的开口图案,用它可以得到成形结构规则排列的产品,但通常不会留下痕迹。
图6和7也不是按比例画出,它们所示磨具50包括背衬51、底涂层52和许多成形体53。每个成形体包含磨粒54,它们通过固化微粒粘结材料55粘结在一起。图6所示成形体同样是定向排列的,但在纵向和横向上没有形成行列。图6和7所示成形体是斜截圆锥体,具有平整顶部56。
应当理解,图1所示设备和方法不是制备本发明产品的唯一设备和方法。但图1所示方法是优选方法,因为其各个步骤是顺序连续进行的,因而能快速制造本发明产品。批量制造本发明产品的另一种方法将在实施例1中介绍。在制造本发明产品的其他方法中,可采用旋转模,它由包含许多空穴的的实心辊组成,所述空穴的形状和图案与这里所述产品相对应。旋转模的凹陷部位具有合适的尺寸,以便承接可固化微粒粘结剂—磨粒的混合物,它们分别来自前面介绍进料装置时提到的分料设备和旋转模顶部的刮棒,由此形成大小合适的临时结构。在旋转时,临时结构负载在部分固化的底涂层背衬上,其中底涂层背衬在空穴填充步骤完成后立即在辊表面上形成。在背衬上倒转后,临时成形结构传送到适当受热的区域,可固化微粒粘结剂将在此软化或熔化,用于粘结相邻磨粒。或者,含空穴的辊可与其他载体膜甚或可熔纺粘织物结合使用。载体膜可预先形成、原位真空形成、机械形成或热—机械形成,与空穴的图案、尺寸和形状相匹配。衬料的空穴可先填充,接收可固化微粒粘结剂—磨粒混合物并倒转后,衬料空穴可帮助可固化微粒粘结剂—磨粒混合物从含空穴的辊完全转移到部分固化的底涂层背衬上。或者,成形膜或纺粘织物可在形成步骤之外的独立步骤中先填充可固化微粒粘结剂—磨粒混合物,然后对填充后的空穴进行加热,以便在相邻磨粒之间提供粘结作用。或者,穿孔带可放在水平展开的背衬上,同时在为穿孔带所覆盖的背衬下抽真空,以帮助可固化微粒粘结剂—磨粒混合物填充到穿孔带上的孔中。可利用真空压缩可固化微粒粘结剂—磨粒混合物,以便在取走成形带时保持其形状不变。制造所述产品的另一种方法是在模子中模塑许多临时结构,模子形状类似于烤微型纸托蛋糕或松饼用的平底锅。模子的凹陷部位具有合适的图案、大小和形状,用于容纳可固化微粒粘结剂—磨粒混合物,形成大小合适的临时结构。将模子倒扣在含有部分固化的底涂层的合适背衬上,得到成形结构,然后将成形结构传送到适当受热的区域,受热可固化微粒粘结剂将在此区域软化或熔化,使相邻磨粒之间发生连接。显然,此方法比图1所述方法麻烦得多,但它也可用于生产本发明产品。另一种方法涉及如下步骤先用可固化微粒粘结剂—磨粒混合物在背衬上的部分固化的底涂层上涂布均匀涂层,然后将餐用刀具那样的格子压入微粒涂层,以便将各个区域隔开,其中格子含有对应于成形体的所需形状。接着小心取下格子,防止改变背衬上的临时成形结构。载有临时成形结构的背衬按上述方法加热,将临时结构转化为永久结构。制备本发明产品的其他方法也存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阅读本说明书后不难想到。
磨粒本发明磨具通常包含至少一种成形结构,该结构包含许多分散在固化微粒粘结材料中的磨粒。磨粒可均匀分散在粘结剂中,或者磨粒非均匀分散在其中。优选磨粒均匀分散在粘结剂中,这样得到的磨具具有更一致的切削能力。
磨粒的平均粒径约为1-1800μm(39-71000微英寸),通常为2-750μm(79-30000微英寸),最好为5-550μm(200-22000微英寸)。磨粒的尺寸一般定义为磨粒的最长尺寸。在大多数情况下,粒径有一个分布范围。某些情况下,宜严格控制微粒的粒径分布,这样所得磨具在正在研磨的工件上能形成连续的表面抛光效果。
优选的磨粒选自熔凝氧化铝、陶瓷氧化铝、溶胶氧化铝基陶瓷、碳化硅、玻璃、氧化铈、玻璃陶瓷、熔凝氧化铝—氧化锆、天然破碎氧化铝、热处理氧化铝、氧化锆、石榴石、金刚砂、立方氮化硼、金刚石、微粒聚合物材料、金属和它们的组合和团聚物。
传统硬磨粒的例子有熔凝氧化铝、热处理氧化铝、白熔凝氧化铝、黑碳化硅、绿碳化硅、二硼化钛、碳化硼、碳化钨、碳化钛、金刚石(天然和合成均可)、氧化硅、氧化铁、氧化铬、氧化铈、氧化锆、氧化钛、硅酸盐、氧化锡、立方碳化硅、石榴石、熔凝氧化铝氧化锆、溶胶磨粒等。溶胶磨粒的例子见美国专利4314827(Leitheiser等);4623364(Cottringer等);4744802(Schwabel);4770671(Monroe等)和4881951(Wood等)。
这里所用术语“磨粒”还包括用聚合物粘结在一起芯层磨料团聚物的单个磨粒。研磨团聚物进一步见述于美国专利4311489(Kressner);4652275(Bloecher等);4799939(Bloecher等),和5500273(Holmes等)。或者,磨粒可通过微粒间的吸引力结合在一起。
磨粒也可具有与之相联系的形状。这种形状的例子包括棒、三角、棱锥、圆锥、实心球、空心球等。或者,磨粒可具有任意形状。
磨粒可上可涂布材料,形成具有所需特征的微粒。例如,研究表明,涂布在磨粒表面上的材料可提高磨粒与聚合物之间的粘着力。或者,涂布在磨粒表面的材料可提高在软化可固化微粒粘结材料中的磨粒的粘着力。或者,表面涂层可改变和提高所得磨具的切削特性。这样的表面涂层见述于如美国专利5011508(Wald等);3041156(Rowse等);5009675(Kunz等);4997461(Markhoff-Matheny等);5213591(Celikkaya等);5085671(Martin等)和5042991(Kunz等)。
填料本发明磨具包括进一步包含涂料的磨料结构。填料是具有任何形状的颗粒,包括规则、不规则,长形、扁形、棒形等,平均粒径为0.1-50μm(3.9-1900微英寸),宜为1-30μm(39-1200微英寸)。填料可以作为稀释剂、润滑剂、研磨助剂或帮助粉末流动的添加剂。适用于本发明的填料的例子包括碳酸金属盐(如碳酸钙、碳酸镁钙、碳酸钠、碳酸镁)、氧化硅(如石英、玻璃珠、玻璃泡和玻璃纤维)、硅酸盐(如滑石、粘土、蒙脱石、长石、云母、硅酸钙、偏硅酸钙、硅铝酸钠、硅酸钠)、金属硫酸盐(如硫酸钙、硫酸钡、硫酸钠、硫酸钠铝、硫酸铝)、石膏、蛭石、糖、木粉、三水合铝、碳黑、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钙、氧化铝、氧化锡、二氧化钛)、金属亚硫酸盐(如亚硫酸钙)、热塑性微粒(如聚碳酸酯、聚醚酰亚胺、聚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砜、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聚丙烯、乙缩醛聚合物、聚氨酯、尼龙微粒)和热固性微粒(如酚醛泡、酚醛珠、聚氨酯发泡微粒等)。填料也可以是诸如卤化物的盐。卤盐的例子包括氯化钠、冰晶石钾、冰晶石钠、冰晶石铵、四氟硼酸钾、四氟硼酸钠、氟化硅、氯化钾、氯化镁。金属填料的例子包括锡、铅、铋、钴、锑、镉、铁和钛。其他填料包括硫、有机硫化物、石墨、硬脂酸锂和金属硫化物。
磨料结构粘结剂本发明磨具的成形结构由在与磨粒的混合物中的室温为固体,可软化可固化粘结材料的颗粒磨粒形成。可固化微粒粘结剂宜包含可固化有机聚合物微粒。可固化聚合物微粒较好受热后能够软化,形成能够充分流动的可固化液体,从而湿润磨粒表面或相邻可固化粘结剂微粒表面。
所用可固化微粒粘结材料可以是符合要求的任何合适类型的粘结材料,它通过在一定温度下活化或获得粘性后能够将磨粒充分粘结,并粘结到涂有底涂层的背衬表面上,避免对其粘结的底涂层背衬造成造成热破坏或热变形。满足此标准的可固化微粒粘结材料可选自特定热固性微粒材料、热塑性微粒材料和热固性与热塑性微粒材料的混合物,如上所述。
热固性微粒体系包括由在一定温度下活化的热固性树脂制成的微粒。这种微粒为固体颗粒或粉末形式使用。温度上升到高于玻璃转变温度的第一个或短期效应是材料软化成可流动的流体状态。这种物理状态的变化使树脂微粒彼此润湿,或者接触涂有底涂层的背衬表面、磨粒和磨料结构。在足够高的温度下延长受热,将引发化学反应,形成交联的三维分子网。这样固化的树脂微粒将磨粒和结构局部粘结到涂有底涂层的背衬上。有用的升温活化热固性体系包括含甲醛的树脂,如酚醛树脂、清漆酚醛树脂,特别是加有交联剂(例如六亚甲基四胺)的酚醛树脂,酚醛塑料和氨基塑料;不饱和聚酯树脂;乙烯基酯树脂;醇酸树脂;烯丙基树脂;呋喃树脂;环氧化物;聚氨酯;聚酰亚胺。有用的热固性树脂包括热固性粉末,如美国专利5872192(Kaplan等)和5786430(Kaplan等)所述。
在使用热活化的热固性可熔粉末时,要将可固化微粒粘结材料至少加热到其固化温度,以优化背衬与磨粒的粘结。为防止背衬受热发生损坏或变形,可熔热固性微粒的固化温度宜低于背衬组分的熔点,更宜低于其玻璃转变温度。
有用的热塑性可固化微粒粘结材料包括聚烯烃树脂,如聚乙烯和聚丙烯;聚酯和共聚酯树脂;乙烯基树脂如聚氯乙稀和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具乙烯基丁缩醛;纤维素乙酸酯;丙烯酸树脂,包括聚丙烯基和丙烯基共聚物,如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聚酰胺(例如六亚甲基己二酰胺、聚己内酰胺)和共聚酰胺。
至于半结晶态热塑性粘结剂微粒(例如聚烯烃、六亚甲基己二酰胺、聚己内酰胺),宜将粘结剂微粒至少加热到其熔点,使粉末熔化形成可流动的流体。所用结晶态热塑性可固化微粒粘结材料的熔点宜低于背衬的熔点,特别是低于其玻璃转变温度,或者可以通过加入增塑剂使其熔点在此范围。如果用非结晶态热塑性树脂作为粘结剂的可熔微粒(例如乙烯基树脂、丙烯酸树脂),宜将粉末加热到高于玻璃转变温度和橡胶态区域,直到进入流体流动区。
上述热固性和热塑性微粒材料的混合物也可用于本发明。
用作磨粒材料用的粘结剂的可熔有机微粒的大小不受特别限制。一般,可熔有机微粒的粒径约小于1000μm(约0.039in),宜约小于500μm(约0.020in)。一般地,可熔有机微粒的直接越小,使它们变成流动态越容易,因为有机微粒的表面积随着材料的细分而增加。
为粘结磨粒而涂布在涂有底涂层的背衬上的可熔有机微粒的量需要进行调整,使磨粒牢固粘结到磨料结构中,使磨料结构牢固粘结在涂有底涂层的背衬上。
可固化微粒粘结材料用于可固化微粒粘结剂—磨粒混合物中的量一般约为5-99wt%可固化微粒粘结材料,其余约95-1%为磨粒和任选填料。混合物中各组分的优选比例为约10-90wt%磨粒和约90-10wt%可固化微粒粘结材料,更宜为约50-85wt%磨粒和约50-15wt%可固化微粒粘结材料。
可固化微粒粘结材料包括一种或多种任选添加剂,选自研磨助剂、填料、湿润剂、表面活性剂、颜料、偶合剂、染料、引发剂、能量接收剂和它们的混合物。任选添加剂还可选自氟硼酸钾、硬脂酸锂、玻璃泡、玻璃珠、冰晶石、聚氨酯微粒、聚硅氧烷胶、聚合物微粒、固体蜡、液体蜡和它们的混合物。
背衬许多背衬材料都适用于本发明的磨具,其包括弹性背衬和更显刚性的背衬。典型的弹性磨料背衬的例子包括聚合物膜、涂有底涂层的聚合物膜、金属箔、织造织物、编织织物、针织织物、纸、硬化纤维、非织造织物和它们经处理后的产物以及它们的混合物。背衬厚度一般约为0.03-50mm(0.001-2in),宜为0.05-10mm(0.002-0.39in)。
或者,背衬也可以用多孔材料如泡沫材料,包括开孔和闭孔泡沫材料制备。
合适的背衬的另一个例子见述于美国专利5417726(Stout等)。背衬也可由两个或多个背衬层压在一起构成,也可以将增强纤维卷在聚合物材料中构成,如美国专利5573619(Benedict等)所述。
背衬可以是片状结构,本行业中原本将其看作由两部件的连接体系中的一个部件。例如,背衬可以是毛圈织物,在相对的第二主表面和较光滑的第一主表面上有相互接触的毛圈。成形结构粘着在第一主表面上。毛圈织物的例子包括针织毛圈、经编毛圈等。其他有关合适的毛圈织物的信息可参见美国专利4609581(Ott)和5254194(Ott)。或者,背衬可以是含有相互接触的钩子的片状结构,所述钩子从相对的第二主表面和较光滑的第一主表面突出来。成形结构粘着到第一主表面上。这种有接触钩的片状结构的例子可参见美国专利5505742(Chesley)、5567540(Chesley)、5672186(Chesley)和6197076(Braunschweig)。在使用中,接触毛圈或钩要与支撑结构,如支撑垫上合适的钩或毛圈相连。
还有其他连接途径,例如抓住紧固件的孔、压敏粘结剂涂层,或外加粘结剂,如“胶棒”。也可以采用从周边夹住的方法。
成形结构成形结构可具有各种形状。
成形结构的高约为0.1-20mm(0.0039-约0.79in),通常约为0.2-10mm(0.0079-约0.39in),宜约为0.25-5mm(0.0098-约0.2in)。
成形结构可用任何合适的底涂料粘结到涂有底涂层的背衬上。
本发明磨具的临时和永久的成形结构通常包含许多与可固化微粒粘结材料混合在一起的磨粒,但也可以包含其他添加剂,如偶合剂、填料、膨胀剂、纤维、抗静电剂、引发剂、悬浮剂、光敏剂、润滑剂、湿润剂、表面活性剂、颜料、染料、UV稳定剂、粉末流动添加剂和悬浮剂。这些添加剂的用量以能够获得所需性质为准。
磨粒还可包含表面改性剂,包括湿润剂(有时也称表面活性剂)和偶合剂。偶合剂可在聚合物粘结材料和磨粒之间提供缔合桥接。此外,偶合剂可在粘结剂和填料微粒之间提供缔合桥接。偶合剂的例子包括硅烷、钛酸盐和锆铝酸盐。
成形结构的构型本发明磨具包含独立的成形结构,这些结构包含磨粒。术语“成形”与术语“结构”结合指“具有精确形状”和“具有不规则形状”的磨料结构。本发明磨具可包含许多这样的成形结构,它们按预定方式排列在背衬上。或者,成形结构可在背衬上随意排布,或者不规则排布。
成形结构的形状可以是各种几何构型。成形结构与背衬接触的底面的面积可大于复合结构远端的表面积。成形结构的形状可以是圆锥形、斜截圆锥形、三棱锥、斜截三棱锥、四棱锥、斜截四棱锥、长方体、立方体、正圆柱体、直立开口管、半球、带半球形远端的正圆柱体、直立肋状体、带圆形远端的直立肋状体、多面体和它们的组合物。结构的形状也可选自其他一些几何形状,如具棱柱、平行管、锥体或有任何截面的柱。一般地,成形结构有两个(如圆柱或斜截圆锥)、三个、四个、五个或六个面,不包括底。成形结构底的截面形状可以不同于远端的截面形状。这些形状之间的转化可以平滑连续的,也可以分步进行。成形结构也可以是不同形状的组合。成形结构可排成行、螺旋或格子形式,也可以随意排列。
构成成形结构的面可垂直于背衬、与背衬斜交,也可以向着远端其宽度愈来愈小。远端的截面比连接端的截面大的成形结构也可以采用,但其制造更加困难。
每个成形体的高度宜相同,但在单个磨具中,成形结构的高度也可以不同。成形结构的高度可以小于约20mm(0.79in),更宜为约0.25-5mm(0.0098-0.2in)。成形结构的直径或截面宽度约为0.25-25mm(0.01-0.98in),通常约为1-10mm(0.039-0.39in)。
成形结构的底面可彼此相邻,或者,相邻成形结构的底面可彼此相隔一定距离。
研磨复合结构的堆积可以是约0.15-100个成形结构/cm2(1-645个成形结构/in2),宜至少约为0.25-60个成形结构/cm2(1.6-390个成形结构/in2)。线性间距可以变化,从而使一处的结构密度高于另一个地方。结构的线性间距约为0.4-10个结构/cm(约1-25个结构/in),宜约为0.5-8个结构/cm(约1.3-20个磨料结构/in)。
面积覆盖率约为5-95%,通常约为10-80%,宜约为25-75%,更宜约为30-70%。面积覆盖率为远端面积之和乘以100,再除以成形结构展开时的背衬总面积。
成形结构宜以一定图案排布在背衬上。一般地,结构排布的预定图案对应于用来在背衬上沉积临时结构所用的穿孔鼓的空穴的分布图案。因此,这种图案从一个制品到另一个制品是可以复制的。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磨具可包含排成行列的结构。对于单个产品,规则行列是指成行、成列排布整齐的结构。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结构可“随意”排成行列或图案。这是指所述结构没有按特定行列排整齐。例如,所述结构可按美国专利5681217(Hoopman等)所述方式排列。但应当理解,这种“随意”的排列仍是按预定图案排列的,结构的位置是预先定好的,并对应于用来制造磨具的生产工件中空穴的位置。术语“排列”既指“随意”排列,也指“规则”排列。
实施例下面将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其中所有的份和百分数都是就重量而言的,除非另有说明。
表1材料
实施例1可固化微粒粘结剂—磨粒混合物通过混合15g(0.033lb)粉末A和85g(0.19lb)矿物B形成。可固化微粒粘结剂—磨粒混合物在封闭容器中通过振摇充分混合一段时间,混合情况用肉眼观察判断。底涂料混合物由60份树脂粉末C和40份树脂粉末A混合而成。底涂料混合物在封闭容器中通过振摇充分混合约30秒钟。将已经染色并在其制造过程中拉伸过的一片200mm×300mm(8in×12in)背衬A放在大小大致相同的金属板上。用底涂料混合物在背衬A上涂一薄层,方法是用金属刮刀均匀铺展少量底涂料混合物。用此方法涂布的底涂料混合物,在固化步骤之后形成约0.05-0.15mm(0.002-0.006in)厚的层。将穿孔金属网(以商品名“3/16 Staggered”购自Harrington & King Perforrating Company,Chicago,IL)放置在涂有该底涂料混合物的背衬A上,所述金属网厚1.27mm(0.050in),孔径4.76mm(0.1875in),中心间距离6.35mm(0.25in),孔密度为2.87个孔/cm2(18.5个孔/in2),或开口面积占51%。
用金属刮刀将可固化微粒粘结剂—磨粒混合物,筛印到穿孔金属网的孔中,覆盖样品区,除去多余的混合物。小心取下穿孔网,留下可固化微粒粘结剂—磨粒混合物的临时成形结构,为穿孔网孔的形状。然后,载有底涂层和微粒粘结剂—磨粒混合物组成的临时成形结构的背衬A从金属板上滑下,进到204℃(400°F)的加热盘上,固化4分钟,使临时成形结构变成永久成形结构,粘着到固化底涂层背衬A上。
所得含有永久成形结构的背衬A冷却到室温后,切成约38mm×216mm(1.5in×8.5in)的条和直径127mm(5in)的圆盘。用有保护衬垫的压敏粘结带(商品名“SCOTCH9690”,购自3M公司,St.Paul,MN)覆盖背衬A上未涂覆层的一面,用于将样品安放到样品夹上,以便后面测试样品。
实施例2-9这些实施例的制备方法类似于实施例1的方法,其组成和固化时间的变化列于表2。
实施例10此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所述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制备可固化微粒粘结剂—磨粒混合物时,在加入矿物A之前,先在15g(0.033lb)粉末B中加3滴湿润剂(以商品名“SANTICIZER 8”购自Ferro公司,Cleveland,OH)并充分混合。
表2
实施例11磨具制备如下。在7.5升(2加仑)塑料容器中混合600g(1.3lb)粉末A和900g(2.0lb)粉末C,制备底涂料混合物。盖紧容器,充分搅拌混合物5分钟。混合600g(1.3lb)粉末A和3400g(7.5lb)矿物B,制备可固化微粒粘结剂—磨粒混合物。在工业搅拌器(以商品名“TWIN SHELL DRY BLENDER”购自PattersonKelley Co.Inc.,East Stroudsburg,PA)中充分搅拌混合物15分钟。将可固化微粒粘结剂—磨粒混合物倒入定量双螺杆粉末加料器的加料斗中。调整定量加料斗,使可固化微粒粘结剂—磨粒混合物以142g/min(0.31lb/min)的速度进入到15.2cm(6in)宽×45.7cm(18in)长的槽的背部,槽是振动加料器(以商品名“SYNTRON MAGNETIC FEEDER”购自FMC公司,Homer City,PA,型号为FT01-A)的组成部分。调整振动加料器,使来自定量加料器的可固化微粒粘结剂—磨粒混合物形成满槽宽的物料流。再调整振动加料器,使可固化微粒粘结剂—磨粒混合物流过分料设备上穿孔鼓的顶部,使混合物向下落到分配设备的穿孔鼓的内表面上,收集到分配设备的刮棒的上游部分。
背衬A从张力控制解绕机上解绕,通过图1所示本发明设备,卷绕在速度和张力控制产品卷绕机上。在底涂料分配设备刮涂刀片后面将部分底涂料混合物沉积成一堆。调整刮涂刀片,使其在背衬A上形成0.254mm(0.010in)的间隙,以便底涂料粉末在其行进过程中沉积在背衬表面上。调整分配设备中的刮棒,使它刮擦分配设备的穿孔鼓组件的内部,防止在操作大量可固化微粒粘结剂—磨粒混合物一次通过刮棒。
调整183cm(72in)的底涂料加热盘,在其5个等长的加热区形成这样的温度分布,区1温度为110℃(230°F),区2-5温度为121℃(250°F)。调整457cm(180in)的微粒固化盘,在其12个等长的加热区形成这样的温度分布,使区1-2的温度为149℃(300°F),区3温度为177℃(350°F),区4-12温度为204℃(400°F)。此外,一排红外加热器(3个区,每个区长1米)位于加热盘上面5cm(2in)处,离加热盘前端约1米,其温度设定为232℃(450°F)。
分配设备的穿孔鼓由两个支撑凸缘和一个直径为30.5cm(12in)的管子组成,管子长33cm(13in),管壁厚1.575mm(0.062in),分布成交错的圆孔图案,如图2所示,其中图2非按比例画出。这些孔的孔径为4.76mm(0.1875in),中心间距离6.35mm(0.25in),形成约2.87个孔/cm2(18.5个孔/in2)的图形,或开口面积占51%。管子架在两个凸缘之间,凸缘连接到轴上,使得穿孔鼓绕轴转动,而刮棒保持静止。在接触背衬A之前,可用带有橡胶部件的外刮棒将过量的矿物从鼓上扫去,其中橡胶部件与穿孔鼓的外表面接触。
开始上述过程时,开动产品卷绕机,使弹性背衬A具有张力,然后使覆盖了橡胶的驱动辊与正对穿孔鼓的背衬A接触,以足够的压力,确保背衬A受到正驱动,而穿孔鼓不会发生变形。来自解绕机的张力另外确保了背衬A与分配设备上穿孔鼓的良好接触。开动橡胶驱动辊,使穿孔鼓开始转动,从而使弹性背衬A以约113cm/min(3.7ft/min)的速度通过设备。用刮涂刀片将底涂料混合物涂布到背衬A上,以选定温度充分加热,使混合物部分熔合,但没有完全固化,底涂料混合物用肉眼看仍保持粉末性质,但不会从背衬A上转移到用来控制网径的传送辊。当覆盖背衬A的底涂料混合物与旋转丝网印刷机的穿孔鼓接触时,可固化微粒粘结剂—磨粒混合物就开始流动。使刮棒位于与穿孔鼓大致水平正切的位置,帮助将可固化微粒粘结剂—磨粒混合物刮到鼓孔中,然后落到背衬A上。刮棒后面保留了少量可固化微粒粘结剂—磨粒混合物。通过测定涂布操作的线速度可以判断,可固化微粒粘结剂—磨粒混合物进出穿孔鼓的量的平衡。然后沿基本水平的路径将沉积了临时成形结构的背衬A转移到微粒固化盘的金属表面上。微粒固化盘第一区的热引起临时成形结构软化,明显变得更加有粘性,但对振动或运动的敏感性下降很多。随着含有印刷的临时成形结构的背衬A进一步通过微粒固化盘,由于接触时间增加,接触温度升高,临时成形结构变成永久成形结构。离开微粒固化盘后,含有永久成形结构的背衬A用空气冷却,随后用卷绕机卷到辊上。单个永久成形结构以交错图案沉积,宽约12.7cm(5in),直径约4.34cm(0.171in),这可用数字微计量仪(以商品名“DIGIT-CAL MK IV”购自Brown & Sharpe,North Kingstown,RI)由至少6个结构的平均直径计算得到。根据至少5个结构的平均高度,可算出成形结构的高度约为1.3mm(0.051in),具体方法是用自动厚度测定仪(以商品名“MODEL49-70”购自Testing Machines Inc.,Amityville,NY)测定背衬A顶部结构的总厚度,然后减去底涂料混合物和背衬A的厚度之和。单个结构的重量约为0.0308g(0.001oz),计算方法是先取结构、底涂料混合物和背衬A的总重,减去底涂料混合物和背衬A的重量,然后除以样品区的结构数目。此单个结构的重量可用来计算成形结构的密度和孔隙率,结果分别约为1.6g/cm3(0.058lb/in3)和47%。根据用硬度测量计(以商品名“SHORE TYPE D”购自Shore Instrument& Mfg.Co.,Inc.,Jamaica,NY)测定至少10个结构得到的平均测量结果计算,成形结构的肖氏硬度D约为71。底涂层厚度约为0.101mm(0.004in),测定方法是先测定背衬A上固化底涂料混合物的总厚度,然后减去背衬A自身的厚度。将所得含有永久成形结构的背衬A切成约38mm×216mm(1.5in×8.5in)的条和直径127mm(5in)的圆盘。用有保护衬垫的压敏粘结带(商品名“SCOTCH9690”,购自3M公司,St.Paul,MN)覆盖背衬A上未涂覆层的一面,用于将样品安放到样品夹上,以便后面测试样品。
实施例12实施例12按照非实施例11所述相同的方法制备,不同之处在于,在一排红外加热器的温度设定为232℃(450°F)之前,如图1所示,在设备中引入接触辊。这时,粘性更强但仍能变形的成形结构从冷却接触辊下面通过,接触辊与背衬A的间隙小于临时成形结构的厚度。此接触辊使仍能变形的成形结构发生压缩,使结构发生致密化,而结构远端发生流平。含有流平和致密化结构的背衬A以113cm/min(3.7ft/min)的速度传送到微粒固化盘上,接触时间的延长,温度的提高,使得临时成形结构转变为永久成形结构。单个永久成形结构以交错图案沉积,宽约15.2cm(6in),直径约5.0mm(0.197in),高约0.79mm(0.031in)。单个结构重量约为0.0311g(0.0011oz),因而密度约为2.01g/cm3(0.073lb/in3),孔隙率约为34%。底涂层厚度约为0.102mm(0.004in)。成形结构的肖氏硬度D约为79。
实施例13实施例13按照和实施例11所示相同的方法制备,不同之处在于,可固化微粒粘结剂—磨粒混合物通过混合700g(1.5lb)粉末A和3300g(7.3lb)矿物F制备。含有成形结构的背衬A在以137cm/min(4.5ft/min)的速度传送过程中固化,排红外加热器的温度设定为232℃(450°F)。单个永久成形结构以交错图案沉积,宽约12cm(4.75in),直径约4.76mm(0.188in),高约1.4mm(0.055in)。单个结构重量约为0.0239g(0.00084oz),因而密度约为1.20g/cm3(0.043lb/in3),孔隙率约为61%。底涂层厚度约为0.152mm(0.006in)。成形结构的肖氏硬度D约为63。
实施例14实施例14按照和实施例11所示相同的方法制备,不同之处在于,底涂料混合物通过混合750g(1.65lb)粉末A和750g(1.65lb)粉末D制备,可固化微粒粘结剂—磨粒混合物通过混合700g(1.5lb)粉末G和3300g(7.3lb)矿物B制备。含有成形结构的背衬A在以76cm/min(2.5ft/min)的速度传送的过程中固化,排红外加热器的温度设定为315℃(600°F)。单个永久成形结构以交错图案沉积,宽约12cm(4.75in),直径约4.19mm(0.165in),高约1.27mm(0.050in)。单个结构重量约为0.0408g(0.0014oz),因而密度约为2.33g/cm3(0.084lb/in3),孔隙率约为20%。底涂层厚度约为0.102mm(0.004in)。成形结构的肖氏硬度D约为80。
实施例15实施例15按照和实施例11所示相同的方法制备,不同之处在于,可固化微粒粘结剂—磨粒混合物通过混合600g(1.3lb)粉末D和3400g(7.5lb)矿物B制备。含有成形结构的背衬A在以116cm/min(3.8ft/min)的速度传送的过程中固化,排红外加热器的温度设定为274℃(525°F)。单个永久成形结构以交错图案沉积,宽约12cm(4.75in),直径约4.44mm(0.175in),高约1.3mm(0.051in)。单个结构重量约为0.0415g(0.0015oz),因而密度约为2.07g/cm3(0.075lb/in3),孔隙率约为32%。底涂层厚度约为0.152mm(0.006in)。成形结构的肖氏硬度D约为66。
实施例16实施例16按照和实施例11所示相同的方法制备,不同之处在于,用作分配设备的旋转丝网印刷机的丝网由直径为30.5cm(12in)、长33cm(13in)、壁厚1.27mm(0.050in)的管子组成,交错孔分布图案如图8所示。这些孔宽2.54mm(0.100in),长7.62mm(0.300in),一排中的间距为2.54mm(0.100in),各排中心间距5.08mm(0.200in),所得图案中孔密度约为1.94个孔/cm2(12.5个孔/in2),或者说开放区域占38%。含有成形结构的背衬A在以146cm/min(4.8ft/min)的速度传送的过程中固化,排红外加热器的温度设定为232℃(450°F)。单个永久成形结构以交错图案沉积,宽约12cm(4.75in),长约6.83mm(0.269in),高约1.14mm(0.045in)。单个结构重量约为0.0333g(0.0012oz),因而密度约为1.82g/cm3(0.066lb/in3),孔隙率约为40%。底涂层厚度约为0.152mm(0.006in)。成形结构的肖氏硬度D约为72。
测定方法测定程序I用1010碳钢圆盘作为工件,预先称重,安装在机械驱动的变速车床的心轴上,调整心轴每分钟的转速,使转盘外缘的测试速度为1353表面米/分钟(5035表面英尺/分钟)。三个圆盘直径均约为203mm(8in),中心孔直径为31.75mm(1.25in),厚4.75mm(0.187in),它们在心轴处并在一起,形成厚度为14.25mm(0.561in)的实体。含有预先称重的样品夹,且表面上安装了大小约为216mm×38mm(8.5in×1.5in)的测试样品的车架与转盘水平靠近,使盘以22.2N(5lbf)的力接触测试样品。车架上下正切振动,振动幅度为127mm(5in),振动速度为66mm(2.6in)/s。转动工件与测试样品保持接触14秒,随后停止接触26秒。在一个测定序列中,这个过程重复10次,然后测定测试样品和工件的重量损失。三个测试样品的平均值作为每次测定的结果。测定结果列于表3。
测定程序II此测定程序与测定程序I的不同之处在于,工件与测试样品的接触时间为22秒,每轮接触后测定工件和测试样品的重量。此过程重复15次,或者直到测试样品磨穿到背衬。记录每轮测试中工件和测试样品的重量损失,以此研究研磨情况随时间的关系。记录每个测试样品每次测试的结果,列于表4。
测定程序III此测定方法测定了测试样品用来在干燥条件下抛光工件时的表面粗糙度。用轨道式磨沙机(气动,型号为88S45W109,购自Ingersoll-Rand Corp.,WoodcliffLake,NJ)研磨金属工件(1018碳钢),研磨盘速为4500rpm,负重约5kg(11lb),与金属表面的倾角约为5度,其中轨道式磨沙机采用直径为127mm(5in)的研磨盘,研磨盘支在合适的支撑垫、圆盘垫(部件号88740,以商品名“SKIKIT”购自3M公司,St.Paul,MN)或圆盘垫(部件号70417,以商品名“HOOKIT”购自3M公司,St.Paul,MN)上。工件在机械力作用下从磨沙机下面横穿而过,单程152.4mm(6in),在约7秒内完成。
所得工件表面的粗糙度用以商品名“MAHR M4PI PERTHOMETER”购自Feinpruef Corp.,Charlotte,NC的表面抛光测定装置测定。测定沿刮擦图案的横向进行。记录每次测定的抛光指数Ra和Rz(也称Rtm),Ra是测定值偏离中值的结果的算术平均值,Rz是最大峰至谷值的平均值。
为使起始抛光情况一致,先用涂层研磨盘(型号3M265L,粒度为180号,购自3M公司,St.Paul,MN)研磨工件一次。预调理得到的平均起始抛光情况为,Ra是0.42μm(16.9微英寸),Rz是3.84μm(151微英寸)。所得结果列于表5。
测定结果表3所示为实施例1-7和10-16用测定程序I测定的比较结果。表3还包括比较例A、B和C的测定结果。表4所示为实施例1和5与比较例A、B和C按测定程序II测定的比较结果。
如表3和表5分别所示,批量操作制备的样品(实施例1和5)和连续操作制备的样品(实施例11和14)在工件切削量、测试样品的磨损量和带来的表面粗糙度有类似的结果。分别列于表3和表5的实施例1-10的切削量和表面粗糙度值分布较宽,表明磨具适用于不同用途。如所预料的那样,从肉眼上看,样品在测试期间只有少量磨损,而实际重量由于测试样品从工件上粘附了一些金属而增加了。
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磨具的适用于许多应用可以这样证明,即可改变磨料尺寸和类型,改变可固化微粒粘结材料,改变磨料矿物与可固化微粒粘结材料的比例,或加入填料。例如,具有较高切削效能的磨具可用粒度较大的矿物(实施例6),或用相同粒度的矿物但用不同微粒粘结材料(实施例5-实施例1)获得。此外,产生较低表面粗糙度的磨具可通过降低磨料粒度(实施例13-实施例11),或保持磨料粒度不变但改变微粒粘结材料(实施例1-实施例3)来实现。
此外,实施例11和12表明,在将临时成形结构转化为永久成形结构之前引入接触辊增加其密度,能改变产品性能。压缩磨料结构可降低磨损值,也就是说磨具的使用寿命更长。
前述实施例表明,本发明制备的磨具的研磨或抛光性能可以调节,从而根据需要除去表面上的物质,得到所需表面粗糙度。表4表明,本发明不仅提供了调节磨具性能的方法,而且提供了意想不到的使磨具的切削和抛光性能长时间保持不变的方法。比较例A和B具有高水平的初始切削性能,但在使用过程中,产品的切削性能迅速下降。实施例1和5在整个测定过程中保持一致的切削性能。实施例1和5还表明涂层磨具(比较例A和B)与表面调理产品(比较例C)之间切削性能下滑的程度。表5表明,与涂层研磨剂(比较例A和B)和表面调理研磨剂(比较例C)相比,实施例1和5的表面粗糙度下降。本发明产品明显结合了在涂层磨具和表面调理产品之间的切削和抛光性能,而且在其使用寿命内能保持一致的性能。
实施例1和5的切削量的一致性与比较例A、B和C相比较的结果列于表6和7。切削性能的一致可这样得到证实,即比较每个样品在第11-15轮切削中切削量的平均值和第二轮切削中的切削量。表6和7显示,实施例1的平均值为80.9%,实施例5为66.3%,比较例A为47.1%,比较例B为37.6%。本发明实施例第11-15轮切削中的平均切削率一般至少为60%。第11-15轮切削量平均值这样计算,将第11-15轮切削量相加,然后除以5。
表3比较结果——测定程序I
表4比较结果——测定程序II
表5
表6
表7
以上已经结合若干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难理解,只要不背离本发明范围,可以对所述实施方式进行许多改变。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受上述结构的限制,而只受权利要求所述结构及其等价结构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制造磨具的方法,它包括a.提供基本上水平展开的弹性背衬,该背衬包含载有至少部分固化的底涂层的第一表面和与之相背的第二表面;b.提供干燥的可流动微粒混合物,该混合物包含磨粒和可固化微粒粘结材料;c.沉积许多临时成形结构,该结构由背衬第一表面的至少部分固化的底涂层上的所述微粒混合物组成;d.软化所述可固化微粒粘结材料,使相邻磨粒之间粘结起来;e.固化已经软化的可固化微粒粘结材料,将所述临时成形结构转化为永久成形的结构,固化背衬第一表面上至少部分固化的底涂层。
2.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弹性背衬选自纸、织造织物、非织造织物、轧光的非织造织物、聚合物膜、针织织物、开孔泡沫材料、闭孔泡沫材料和它们的组合物。
3.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固化微粒粘结材料选自热固性粘结剂和热塑性粘结剂。
4.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涂料以粉末形式涂布。
5.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涂料包含至少两种不同粘结材料的混合物。
6.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涂料以粉末形式涂布,它包含热固性粘结剂。
7.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可固化微粒粘结材料选自酚醛树脂、环氧树脂、聚酯树脂、共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酰胺树脂和它们的混合物。
8.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的可流动微粒混合物包括一种或多种任选添加剂,选自研磨助剂、填料、湿润剂、表面活性剂、颜料、偶合剂、染料、引发剂、能量接收剂和它们混合物。
9.权利要求8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任选添加剂选自氟硼酸钾、硬脂酸锂、玻璃泡、玻璃珠、冰晶石、聚氨酯微粒、聚硅氧烷胶、聚合物微粒、固体蜡、液体蜡和它们的混合物。
10.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粒选自热解氧化铝、陶瓷氧化铝、溶胶氧化铝基陶瓷、碳化硅、玻璃、氧化铈、玻璃陶瓷、热解氧化铝-氧化锆、天然破碎氧化铝、热处理氧化铝、氧化锆、石榴石、金刚砂、立方氮化硼、金刚石、硬质微粒聚合物材料、金属、它们的组合和团聚物。
11.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成形结构以无序图案沉积。
12.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成形结构以有序图案沉积。
13.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成形结构的形状选自圆锥形、斜截圆锥形、三棱锥、斜截三棱锥、四棱锥、斜截四棱锥、长方体、立方体、正圆柱体、直立开口管、半球、带半球形远端的正圆柱体、直立肋状体、带圆形远端的直立肋状体、多面体和它们的组合。
14.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磨粒和可固化微粒粘结材料的混合物包含约5-99wt%的可固化微粒粘结材料和约95-1wt%的磨粒。
15.权利要求1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磨粒和可固化微粒粘结材料的混合物包含约10-90wt%的可固化微粒粘结材料和约90-10wt%的磨粒。
16.权利要求1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磨粒和可固化微粒粘结材料的混合物包含约50-15wt%的可固化微粒粘结材料和约50-85wt%的磨粒。
17.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磨粒的平均粒径约为2-750μm。
18.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固化微粒粘结材料的平均粒径小于500μm。
19.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固化微粒粘结材料受热后可发生交联。
20.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固化微粒粘结材料在暴露于能源下发生交联,所述能源选自可见光、紫外光、电子束、红外线、感应能量和它们的组合。
21.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固化微粒粘结材料是聚酯树脂。
22.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固化微粒粘结材料是环氧树脂。
23.权利要求5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涂层粉末混合物包含第一热固性树脂微粒和第二热塑性树脂微粒的混合物。
24.一种弹性磨具,它包含a.弹性背衬,具有载有底涂层的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和相对的末端;b.许多成形结构,每个结构含有一个与所述背衬隔开的远端和与背衬上底涂层相连的连接端,所述成形结构由磨粒和固化微粒粘结剂组成。
25.权利要求24所述磨具,其特征在于,弹性背衬选自织造织物、非织造织物、轧光的无纺织物、聚合物膜、针织织物、开孔泡沫材料、闭孔泡沫材料和它们的组合物。
26.权利要求24所述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固化微粒粘结材料选自热固性粘结剂和热塑性粘结剂。
27.权利要求24所述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涂料包含至少两种不同粘结材料的混合物。
28.权利要求24所述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的微粒粘结材料选自酚醛树脂、环氧树脂、聚酯树脂、共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酰胺树脂和它们的混合物。
29.权利要求24所述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包括一种或多种任选添加剂,选自研磨助剂、填料、湿润剂、表面活性剂、颜料、偶合剂、染料、引发剂、能量接收剂和它们混合物。
30.权利要求29所述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任选添加剂选自氟硼酸钾、硬脂酸锂、玻璃泡、玻璃珠、冰晶石、聚氨酯微粒、聚硅氧烷胶、聚合物微粒、固体蜡、液体蜡和它们的混合物。
31.权利要求24所述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粒选自热解氧化铝、陶瓷氧化铝、溶胶氧化铝基陶瓷、碳化硅、玻璃、氧化铈、玻璃陶瓷、热解氧化铝-氧化锆、天然破碎氧化铝、热处理氧化铝、氧化锆、石榴石、金刚砂、立方氮化硼、金刚石、硬质微粒聚合物材料、金属、它们的组合和团聚物。
32.权利要求24所述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成形结构以无序图案沉积。
33.权利要求24所述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成形结构以有序图案沉积。
34.权利要求24所述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成形结构的形状选自圆锥形、斜截圆锥形、三棱锥、斜截三棱锥、四棱锥、斜截四棱锥、长方体、立方体、正圆柱体、直立开口管、半球、带半球形远端的正圆柱体、直立肋状体、带圆形远端的直立肋状体、多面体和它们的组合。
35.权利要求24所述磨具,其特征在于,磨粒和固化的微粒粘结材料包含约5-99wt%的可固化微粒粘结材料和约95-1wt%的磨粒。
36.权利要求24所述磨具,其特征在于,磨粒和固化的微粒粘结材料包含约10-90wt%的可固化微粒粘结材料和约90-10wt%的磨粒。
37.权利要求24所述磨具,其特征在于,磨粒和固化的微粒粘结材料的混合物包含约50-15wt%的可固化微粒粘结材料和约50-85wt%的磨粒。
38.权利要求24所述磨具,其特征在于,磨粒的平均粒径约为2-750μm。
39.权利要求24所述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粒粘结材料的平均粒径小于500μm。
40.权利要求24所述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的微粒粘结材料发生交联。
41.权利要求24所述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的微粒粘结材料提供暴露于能源下发生交联,所述能源选自可见光、紫外光、电子束、红外线、感应能量和它们的组合。
42.权利要求24所述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的微粒粘结材料是聚酯树脂。
43.权利要求24所述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的微粒粘结材料是环氧树脂。
44.权利要求24所述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涂层包含第一热固性树脂微粒和第二热塑性树脂微粒的固化的混合物。
45.权利要求24所述磨具,其特征在于,其形式是环形研磨带,通过接合背衬相对两端形成环。
46.权利要求24所述磨具,其特征在于,其形式是圆盘。
47.权利要求24所述磨具,其特征在于,它安装在旋转鼓上。
48.权利要求24所述磨具,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由两部件组成的机械连接系统中的一个部件,该系统展开并连接到背衬的相对的第二表面上。
49.权利要求24所述磨具,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一层压敏粘结剂,涂敷在背衬的相对的第二表面上。
50.一种制造弹性磨具的设备,它包括a.支撑和分配弹性背衬的框架,所述弹性背衬具有第一表面和与之相对的第二表面,其中第一表面基本上水平展开;b.底涂层分配系统,用于在背衬第一表面上沉积可固化底涂层;c.底涂层固化系统,用于至少部分固化可固化底涂层材料,在背衬第一表面上提供底涂层;d.分配装置,用于接收可固化微粒粘结材料和磨粒的混合物,沉积许多临时成形结构,所述结构包含在背衬第一表面的至少部分固化底涂层上的可固化微粒粘结材料和磨粒的混合物;e.微粒粘结剂软化系统,用于软化可固化微粒粘结剂,从而将相邻的磨粒粘结在一起;f.微粒的粘结剂固化系统,用于固化可固化微粒粘结材料,固化至少已部分固化的底涂层,将所述临时成形结构转化为粘着在背衬第一表面上的固化底涂层上的永久成形结构。
51.权利要求50所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是用来支撑背衬材料辊的,并从辊上分配背衬材料。
52.权利要求50所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涂料分配系统能够分配微粒底涂料。
53.权利要求50所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涂料固化系统能够加热背衬,使可固化底涂料固化。
54.权利要求50所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装置包括旋转鼓,它有一个穿孔圆柱壁,里面安装了刮棒,用来迫使部分所述混合物从孔中出来,到背衬底涂层上。
55.权利要求50所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粒粘结剂固化系统能够加热临时成形结构,使微粒粘结材料固化。
56.一种研磨工件表面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a.提供磨具,所述磨具包含i.弹性背衬,包含载有固化底涂层的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和相对的末端;ii.许多成形结构,每个结构含有一个与所述背衬隔开的远端和与背衬上底涂层相连的连接端,所述成形结构由磨粒和固化的微粒粘结剂组成。b.使工件表面与成形结构的远端接触;c.相对移动所述工件或所述磨具中的至少一个,同时在工件表面和磨具成形结构远端之间提供足够的力,以研磨和/或修饰表面。
57.权利要求56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包含选自金属、塑料、木材、复合物、玻璃、陶瓷、光学材料、上漆基材、塑料涂层基材、汽车外壳、混凝土、石头、层合物、模制塑料、烧制粘土磨具、石膏灰胶纸夹板、石膏、浇铸地板材料、宝石、塑料片材、橡胶、皮革、织物和它们的组合的材料。
58.权利要求57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包含的金属选自钢、不锈钢、铁、黄铜、铝、铜、锡、镍、银、锌、金、铂、钴、铬、钛、它们的合金和它们的混合物。
59.一种弹性磨具,它包含a.弹性背衬,包含载有底涂层的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和相对末端;b.许多成形结构,每个结构含有一个与所述背衬隔开的远端和与背衬上底涂层相连的连接端,所述成形结构由磨粒和有机粘结剂组成,所述磨具与传统涂层磨具相比,切削第一圈后,总体上仍具有基本上一致的高切削量。
60.权利要求59所述磨具,其特征在于,初始切削之后,与初始切削后的第一轮切削相比,第11-15轮切削的平均切削量至少是第二轮切削量的6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制造磨具的方法和设备,该方法包括提供基本上水平展开的弹性背衬(10),该背衬包含载有至少部分固化的底涂层的第一表面(12)和与之相对的第二表面(13);提供干的可流动微粒混合物(24),该混合物包含磨粒和可固化微粒粘结材料;沉积许多临时成形结构(27),该结构由背衬第一表面(12)的至少部分固化的底涂层上的所述微粒混合物(24)组成;软化所述可固化微粒粘结材料,使相邻磨粒之间粘结起来;固化已经软化的可固化微粒粘结材料,将所述临时成型结构(27)转化为永久成型的结构,固化背衬第一表面(10)上至少部分固化的底涂层。本发明还提供了用该方法制备的磨具。
文档编号B24D11/06GK1671510SQ03817902
公开日2005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2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26日
发明者D·G·威尔来更, J·A·谢斯雷, L·S·莫仑 申请人:3M创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