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位切削刀片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279725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转位切削刀片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切削刀片及其制造方法,这种刀片具有由超硬研磨材料制成的切削刃。
背景技术
在本发明的背景技术中,对某些结构和方法进行了参考,但是在适用的法定条文下,这种参考不必理解为是将这些结构和方法认可为现有技术。本发明人保留证明任意参考主题并不构成现有技术的权利。
可转位切削刀片通常具有多边形形状,在角部具有超硬材料。上述超硬材料一般为立方氮化硼或者多晶金刚石材料,主要是用于切割金属等硬质工件。这些切削刀片通常在切削刀具上被安装在固定的位置,以便于使上述含有超硬材料的角部或区域之一接触到工件表面。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上述超硬材料区域会磨损。随后,切削刀片从切削刀具上松脱并旋转到一个新的超硬材料角部或区域,从而和工件相接。
制造这种刀片主要有两种方法。根据其中一种技术,形成一种叠加结构,这种结构包括硬质衬底材料的第一层和叠加到上述衬底层上的超硬切削材料层。随后,从该叠加结构中切开,切削端被钎焊到切削刀片体内,通常钎焊到其角部。授予Kuroyama等人的美国专利US5,183,362公开了这种技术,其整体作为参考结合在这里。
但是,这种技术也有一些问题。将上述切削端连接到切削刀片体内的钎焊点会在结构中产生固有的薄弱点。这在这种切削刀片使用过程中易于产生的高温条件下尤为突出,这些高温区域靠近上述钎焊点。这种技术引发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超硬材料作用到工件上以及可用于磨损的程度有限,因而就限制了特定切削刃的使用操作期限。
制造可转位切削刀片的第二种技术为设定具有凹槽的坯料或基板,该凹槽内填充着超硬材料,随后将上述坯料烧结,从而将超硬材料粘接在基板上。随后坯料被加工,使切削刀片形成最终的形状,即通常在角部具有超硬材料的多边形体。美国专利US5,676,496公开了这种技术,其整体作为参考结合在这里。
这种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将超硬材料粘接到坯料或基板上的操作很费劲且成本也很大。对此,相比较将超硬材料和基板原材料粘接在一起的加工循环的费用,它们本身的成本还是较小的。因此,从加工效率的观点来看,可以看出最好是一个可转位刀片具有多个包含超硬材料的角部。这样,当制造具有多个切削角部的刀片时,就可以使高成本的粘接加工循环的数量降为最小。但是,这些切削刀片的用户却好像偏爱切削角部较少的切削刀片,因而利用这种技术显然平均下来就会更加昂贵。市售的大部分切削刀片仅有2-4个切削角部。
第二种技术的另一个缺点就是如果超硬材料的一个凹槽有缺陷,则整个刀片均不能售出,而不得不报废。另外,在每次成本高而又费力的加工循环中仅能制造一个切削刀片,从而导致其它的缺陷或低效率。
因此,在本领域就需要一种技术来改进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置和方法,能够克服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改进的可转位切削刀片及其改进的制造方法。
根据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制造切削刀片的方法,包括(I)形成具有基板和超硬材料的坯料,上述基板具有不止4个凹槽,上述超硬材料设置在凹槽上;(II)沿切割线切开坯料,从而从上述坯料去掉切削端部;(III)将切削刀片体设置成具有多个孔,用于容纳对应数量的切削端部;(IV)将切削端部插入上述孔中的每一个;(V)将切削端部钎焊到上述切削刀片体上。
根据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切削刀片,包括切削刀片体,具有多个形成于此的孔;多个切削端部,多个切削端部的每一个均设置在各自的孔内,上述切削端部的形状在其插入上述切削刀片体的孔内时能够具有机械保持或者锁紧功能。
附图简述

图1是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坯料或预成型料的俯视图。
图2是图1中坯料的俯视图,其凹槽填满超硬材料,和去掉多个切削端部的切割线。
图3是示出本发明中切削端部几何形状细节的俯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形成的不同切削端部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中切削刀片体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中可转位切削刀片的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中另一可转位切削刀片的俯视图。
图8是将本发明中切削刀片和传统切削刀片相比较的图片。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来叙述本发明中的示意性设置和技术。
根据本发明,坯料由硬质材料和超硬切削材料形成。坯料具有多个凹槽,用于容纳超硬切削材料。图1示出了这种坯料的一个示意性实例。如图1所示,坯料10包括具有多个形成在其内的凹槽14的硬质材料基板12。坯料10可以是盘形,但也可以是其他几何形状,例如多边形。在坯料10上可以形成一个通孔,这样有利于把持。类似地,凹槽14也可以具有和所示实施例不同的尺寸、位置、分布和数目。例如,如图所示,凹槽14具有弓形或弧形形状。但是其他形状,例如椭圆形或多边形也可以。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在基板12上设置了8个凹槽14。当然,也可以设置其他数目的凹槽。如前所述,形成尽可能多的凹槽14来容纳超硬切削材料是本发明的一个优点。因此,根据一个实施例,基板不止具有四个凹槽14。根据另一个实施例,基板至少具有六个凹槽。根据另一个实施例,基板至少具有八个凹槽。
尽管所示的实施例具有对称分布的偶数个凹槽,但是设置奇数个凹槽,例如7或9个也在本发明范围之内。可以想到的是上述凹槽可以不对称设置。
基板12由合适的硬质材料形成。这些材料包括有硬质合金,金属陶瓷和硬质金属合金。一种合适的合成物就是WC-Co硬质合金,具有10-20%重量的Co,优选为具有15-17%重量的Co。
如图2所示,超硬材料16被设置在一个或多个、优选为所有的凹槽14内。上述超硬材料可包括任何适于切削特性的合适材料。超硬材料16开始时可为粉末形式。另外,上述超硬材料16还可以为预压实的生坯。
超硬材料可以包括氮化硼,例如立方氮化硼(CBN),或者金刚石材料,例如多晶金刚石(PCD)。CBN或PCD材料可具有其他的添加材料,例如从元素周期表的IVa族到VIa族金属的碳化物、氮化物、碳氮化物、氧化物和/或硼化物。超硬材料16可以为如下形式即CBN或PCD颗粒的合成物形成第一相,至少半导体(例如Si)、金属(例如Cu,Ti,Al)、非金属或合金形成的第二相。
在超硬材料16放到凹槽14内之后,坯料10经过合适处理将超硬材料16和基板材料12结合在一起。上述处理可包括在高温和高压下的烧结式处理。例如美国专利US5,676,496所述,当超硬材料在开始形式为松散粉末时,在上述烧结处理之前或之中,进行压实操作。在美国专利US4,991,467和5,115,697中叙述了一些合适的加工实例,其整体作为参考结合在这里。
上述超硬材料16优选为连续从坯料10的顶面(参考图1-2)延伸到坯料10的相对底面(在图1-2中未示出),并连接到基板12上由凹槽14形成的边缘面上。
在上述将超硬材料16结合到基板12上的步骤之后,上述材料从上述坯料上切掉或去掉。例如,坯料10可沿着线18切开,从而在那里限定出切削端部20的轮廓。
切削端部20可通过合适的切割或材料去除/分离方式得以去掉。其中的一种就是线切割,例如EDM线切割。
上述切削端部可具有任何合适的几何轮廓。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有利方面,切削端部20所具有的几何构形使其当放在可转位切削刀片体内时能够提供机械保持或锁定功能,下面将详细叙述。
根据该示意性实例,从坯料10去除的切削端部20的轮廓或形状可基本描述为楔形榫头形式或轮廓。
图3中示出了本发明这种切削端部的特定实施例。图3中切削端部20的轮廓或形状如下所述。一对向前会聚面22a、22b在前端24处相接,该前端优选进行圆化,且在切削端部使用时作用到上述工件上。如图3所示,表面22a、22b的一部分和前端24包括超硬切削材料16。超硬切削材料16从前端24的顶点且沿表面22a、22b向后延伸的范围对应于尺寸“L”,且可被定义为焊脚长度(leg length)。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尺寸L至少为2mm。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尺寸L至少为3mm。
在远离前端24的方向上移动,紧随会聚面22a、22b之后的是宽度减小区域或腰部25。该腰部由第一对倾斜面26a、26b和第二组表面28a、28b所限定。表面26a和28a以及26b和28b在上述宽度减小区域相接,形成槽形结构。上述切削端部还可包括平面的后表面29。
只要刀片结构被放在切削刀片体内能够自锁、自持,上述结构也可以有多种修改方式。
图4示出了三种其它的切削端部结构20a、20b和20c。这些切削端部所包含的超硬材料量各不相同,因而上述焊脚长度(L)也不相同。包含在切削端部20内的超硬材料量也可以通过选择切割线18(图2)的位置、以及坯料10内的凹槽14的尺寸、结构和/或深度来进行变化。如图4所示,切削端部20c可以构成为使得其整体均由超硬切削材料构成,或切削端部20a可构成为使得超硬材料仅在其较小的部分上。
本发明的上述切削端部均被固定在切削刀片体上。图5示出了一种切削刀片体的合适实例。所述的切削刀片体30包括硬质材料体32,具有合适数量的孔34、35,它们用以容纳切削端部20。上述孔34、35优选为形状或构形能够和嵌入其内的切削端部的形状或构形互补。
上述本体32由任何合适的硬质材料构成。这些合适的材料可以是硬质合金,金属陶瓷和硬质金属合金。一种合适的合成物就是WC-Co硬质合金,具有10-20%重量的Co,优选为具有15-17%重量的Co。
上述示意性实例可以有多种修改方式。举例来说,示意性坯料30通常为多边形或者棱形形状,可以容纳两个相同的切削端部。但是,上述本体的形状也可以是其它的多边形形式,椭圆形或者圆形。可以省略掉用于特定安装的中心通孔36。上述本体30可以构造为容纳不止两个切削端部。例如可在每个角部设定多达4个端部。设置在上述本体30上的端部也没有必要彼此相同。上述切削端部和/或本体30在安装切削端部之前和/或之后进行加工。上述切削刀片体30和/或切削端部20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涂层。而且如美国专利US5,569,000中所述,体30还可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断屑器”结构,其整体作为公开参考结合在这里。
图6示出了一种示意性可转位切削刀片60,包括具有所含切削端部20的切削刀片体32。上述切削端部20可以通过任何合适方式固定到上述本体32上。这些方式包括焊接或钎焊。在美国专利US5,183,362中叙述了其中一种这样的技术,其整体作为参考结合在这里。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切削端部通过钎焊点40被固定到上述本体32上。
图7是本发明中另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的可转位切削刀片70。切削刀片70具有切削端部20c,其和图4所述一样。
图8是将本发明中切削刀片300和传统切削刀片1000相比较的图片。如图8所示,本发明中切削刀片300的超硬材料的焊脚长度明显大于传统切削刀片的超硬材料的焊脚长度,因而就增加了上述切削端部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和上述实施例提供了多个优点,以克服传统切削刀片及其制造方法的缺陷。
形成一个具有较多的超硬材料凹槽的坯料,由每个昂贵而又费事的压实/烧结加工循环,制造较多的切削端部,从而达到经济的目的。从上述坯料上去掉上述端部,将其固定到切削刀片体上,每一切削刀片可具有多个端部,要少于从坯料上去掉的数量。因此,具有较少量例如2-4个切削端部的切削刀片就可以被制造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但是却保持着以低成本加工的优势。根据本发明方法加工这些可转位切削刀片的制造成本比根据发明背景中所述的第二种技术加工的刀片成本要低50-60%。
如和发明背景中所述的第二种技术等相比时,本发明的技术还可以具有提高利用率的优势。当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时,一个有缺陷的超硬材料凹槽可能导致一个切削端部报废。而作为比较,发明背景所述的上述第二种技术中的一个有缺陷的超硬材料凹槽却会使整个切削刀片全都报废。
根据本发明,上述切削端部所具有的形状使其在安装时能够可靠的设置在上述切削刀片体内,从而省去了在钎焊过程中通过复杂固定以将刀片保持就位的需要。另外,切削端部的形状还具有将其保持在切削刀片体内的机械保持功能。所以,即使上述钎焊点失效,无论部分的还是完全的,上述切削刀片也仍然能够由上述机械保持特性所保持。
根据本发明的切削端部还有利于切削端部的成形,其中超硬材料的焊脚长度大于传统技术(例如2-3mm或更大)中的焊脚长度。焊脚长度增加使更多的超硬材料用于加工工件,从而增加了切削端部的使用寿命长度。而且,本发明中切削端部的超硬材料从顶面延伸到底面,由此在切削端部的顶部形成第一切削刃,在底部形成第二切削刃,将上述切削刀片翻转即可达到该第二切削刃。
其它的优点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同样显而易见。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不能代表本发明每一个可能的实施例。在不偏离由随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条件下,通过法律所承认的文字和等效情况,所公开的实施例还可以进行多种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制造切削刀片的方法,包括(I)形成具有基板和超硬材料的坯料,上述基板具有不止4个凹槽,上述超硬材料设置在凹槽内;(II)通过切割坯料而将切削端部从上述坯料去除;(III)提供具有多个孔的切削刀片体,所述的多个孔用于容纳对应数量的切削端部;(IV)将切削端部插入上述多个孔中的每一个内;以及(V)将切削端部钎焊到上述切削刀片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切削刀片可转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坯料基本为盘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坯料具有多边形形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坯料设置有通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凹槽为弓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板至少设置有6个凹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板至少设置有7个凹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板至少设置有8个凹槽。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板至少设置有9个凹槽。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板由硬质合金、金属陶瓷或硬质金属合金形成。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板由包括WC和Co的硬质合金形成,该硬质合金包括10-20重量%的Co。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进一步包括将粉末形式的超硬材料引入到上述凹槽中。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进一步包括将上述坯料压实和烧结,从而将上述基板和超硬材料连成一体。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进一步包括将预压实的生坯形式的超硬材料引入到上述凹槽内。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进一步包括将上述坯料烧结,从而将上述基板和超硬材料连成一体。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超硬材料包括立方氮化硼或多晶金刚石。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超硬材料进一步包括从元素周期表的IVa族到VIa族金属的氮化物、碳氮化物、氧化物或硼化物中选择的至少一种。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超硬材料包括有一种合成物,该合成物具有包括立方氮化硼或多晶金刚石颗粒的第一相和包括金属、非金属或其合金的第二相。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坯料包括顶面和相对的底面,上述超硬材料从上述底面延伸到底面。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I)包括利用线切割从坯料上去掉上述切削端部。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I)包括将切削端部的形状设置为在插入到切削刀片体内时该形状能够提供机械保持或锁紧功能。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切削端部基本设置为楔形榫头的形状。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切削端部设置有圆化的向前端部和一对在上述端部处相接的向前会聚面。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切削端部的圆化的向前端部包括有超硬材料。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超硬材料具有至少2mm的焊脚长度,该焊脚长度被限定为在其中一个向前会聚面上的第一点和两条假想线之间交点所确定的第二点之间的距离,在上述第一点处超硬材料和基板材料相连接,而上述假想线分别沿着每一个向前会聚面引出。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焊脚长度至少为3mm。
28.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切削端部设置有一个宽度缩小的腰部。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腰部包括第一对倾斜表面和在上述宽度减小部相接的第二对表面。
3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切削刀片体由硬质合金、金属陶瓷或硬质金属合金形成。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切削刀片体由包括WC和Co的硬质合金形成,硬质合金包括10-20重量%的Co。
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切削刀片体设置为多边形、椭圆形或圆形。
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切削刀片为多边形。
3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孔所设置的形状和其中所容纳的切削端部的形状互补。
3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将至少一层涂层施加到切削端部和/或切削刀片体的至少一部分上。
3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切削刀片体上形成断屑器结构。
3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包括将切削刀片体形成为多边形,并且其内设置不多于2个孔。
3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包括将切削刀片体形成为多边形,并且其内设置不多于4个孔。
39.一种切削刀片,包括切削刀片体,具有多个形成于其中的孔;多个切削端部,多个切削端部的每一个均设置在各自的孔内,上述切削端部的形状在其插入上述切削刀片体的孔内时能够提供机械保持或者锁紧功能。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切削端部的每一个均至少部分地包括有超硬切削材料。
41.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切削刀片,进一步包括位于所述多个切削端部的每一个和切削刀片体之间的钎焊点。
42.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超硬材料包括立方氮化硼或多晶金刚石。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超硬材料进一步包括从元素周期表的IVa族到VIa族金属的氮化物、碳氮化物、氧化物或硼化物中选择的至少一种。
44.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超硬材料包括有一种合成物,该合成物具有包括立方氮化硼或多晶金刚石颗粒的第一相和包括金属、非金属或其合金的第二相。
45.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切削端部包括顶面和相对的底面,并且上述超硬材料从上述顶面延伸到底面,从而形成两个切削刃。
46.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切削端部具有基本为楔形榫头的形状。
47.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切削端部设置有圆化的向前端部和一对在上述端部相接的向前会聚面。
48.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至少切削端部的圆化的向前端部包括有超硬材料。
49.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超硬材料具有至少2mm的焊脚长度,该焊脚长度被限定为在其中一个向前会聚面上的第一点和两条假想线之间交点所确定的第二点之间的距离,在上述第一点处超硬材料和基板材料相连接,而上述假想线分别沿着每一个向前会聚面引出。
50.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上述焊脚长度至少为3mm。
51.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切削端部设置有一个宽度缩小的腰部。
52.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上述腰部包括第一对倾斜表面和在上述宽度减小部相接的第二对表面。
53.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切削刀片体由硬质合金、金属陶瓷或硬质金属合金形成。
54.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切削刀片体由包括WC和Co的硬质合金形成,硬质合金包括10-20重量%的Co。
55.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切削刀片体设置为多边形、椭圆形或圆形。
56.如权利要求55所述的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切削刀片体为多边形。
57.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上述孔所设置的形状和其中所容纳的切削端部的形状互补。
58.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切削端部和切削刀片体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设置在其至少一部分上的涂层。
59.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切削刀片体包括有断屑器结构。
6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切削刀片包括不多于2个的切削端部。
61.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切削刀片包括不多于4个的切削端部。
全文摘要
一种制造切削刀片的方法,包括(I)形成具有基板和超硬材料的坯料,上述基板具有不止4个凹槽,上述超硬材料设置在凹槽内;(II)沿切割线切开坯料,从而从上述坯料去掉切削端部;(III)提供具有多个孔的切削刀片体,所述孔用于容纳对应数量的切削端部;(IV)将切削端部插入上述孔中的每一个;(V)将切削端部钎焊到上述切削刀片体上。一种相应的切削刀片,包括切削刀片体,具有多个形成于此的孔;多个切削端部,多个切削端部的每一个均设置在各自的孔内,上述切削端部的形状在其插入上述切削刀片体的孔内时能够提供机械保持或者锁紧功能。
文档编号B22F7/06GK1705536SQ200480001317
公开日2005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3日
发明者克拉斯·舍格伦 申请人:山特维克知识产权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