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状物料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2284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粒状物料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物料加热技术领域,主要涉及粒状物料加热设备,特别涉及铸造用树脂复膜砂热法再生设备。
背景技术
砂子、食盐(氯化钠)、耐火土等粒状物料,它们或作为工作介质,或作为中间或最终产品之原料,工艺要求常需将其加热到一定温度,特别是需加热到300-1000℃高温。目前多是通过诸如焙烧窑炉、沸腾床、焙烧滚筒等设备加热,它们的缺陷是排出的烟气温度较高,热能浪费大;有一种三回程滚筒加热机,由外筒、中筒、内筒组套构成,体积小、结构紧凑、效率高,可采用顺流或逆流方式加热,其不足之处是,滚筒因高温易变形,将导致不能平稳运行,它一般只适应于物料烘干用,或进行二、三百度较低温度的加热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和缺陷,将现有技术进行科学组合,提供一种既适宜于较高温度加热,能满足工艺要求,又能充分利用能源,节能、生产效率高的粒状物料加热装置。
为达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是该粒状物料加热装置,包括由外筒2、中筒3、内筒4、抽风口6、加料口7、传动装置8以及燃烧器、卸料溜管等构成的三回程滚筒加热机1,还包括与其相连接的焙烧装置。
所述连接的焙烧装置,是于内筒4之大口端连接焙烧罐11,该罐壳体12外裹保温层13,或者,内敷保温层,罐内壁设有导料板14,罐口处安装燃烧器15及卸料溜管16;或者,所述连接的焙烧装置,是于内筒4之大口端连接焙烧滚筒17,该筒壳体18外裹保温层19,或者,内敷保温层,其内壁设有导料板20,滚筒一端设有支撑滚圈21,滚筒端口处安装燃烧器15′及卸料溜管16′;或者,所述连接的焙烧装置为焙烧塔22,塔内设有落料溜板23,溜板彼此反向倾斜,塔底为燃烧炉24;或者,所述连接的焙烧装置为沸腾床27,室内水平沸腾床板35分布有喷咀37,沸腾室36设有高低隔板38,高压风室30前端有火焰喷口33、燃烧器31和鼓风口32。
该装置的优点是,将适于较低温度加热的三回程滚筒加热机与适于较高温度加热的焙烧装置有机结合起来,前置加料,后置热源,使物料与加热气流逆向流动,由设备前段移动而来的不断升温的物料当接触到流程后段热源处将迅速达到工艺温度要求,热气流不断向前运动过程,又不断预加热较低温度物料,如此,前端设备运行于较低加热段,后端设备运行于较高加热段,优势互补,既可避免造成设备的高温变形,又可使热量得到充分利用,节能、热效率高。


附图1本实用新型三回程滚筒加热机与焙烧罐组合连接构造示意图附图2本实用新型三回程滚筒加热机与焙烧滚筒组合连接构造示意图附图3本实用新型三回程滚筒加热机与焙烧塔组合连接构造示意图附图4本实用新型三回程滚筒加热机与沸腾床组合连接构造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三回程滚筒加热机与焙烧罐组合连接构造示意图,由外筒2、中筒3、内筒4组套构成的三回程滚筒加热机,其前端设有抽风口6和加料口7,由传动装置8驱动运转,物料以一定的流量由外筒小口端进入滚筒,随滚筒的转动,沿着锥面,先从外筒的小端流向大端,随导料板的提升,沿缺口进入中筒,再从中筒的小端流向大端,又以同样的方式进入内筒(箭头所示),最后从内筒的大口端卸出,物料经三个筒内的导料板的带动,呈雨淋状落下与热空气进行充分热交换,经三个回程增加了热交换时间。本发明于三回程滚筒加热机之内筒大口端固接一焙烧罐11,即构成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之一,该焙烧罐中段呈圆筒状,两端呈锥台状,与三回程滚筒加热机同心,当所需加热温度在400-500℃时,罐壳体应外裹保温层,当所需加热温度在500-1000℃时,罐壳体应内敷保温层,罐壳体采用耐热钢板制作,罐内壁设有多块导料板14,罐口处安装燃烧器15、卸料溜管16及风罩10。物料由三回程滚筒加热机之内筒大口处直接卸入焙烧罐内,在罐内导料板带动下,一方面被刮起呈雨淋状落下与热空气进行充分热交换,一方面逐渐向后移动,与逆向热气流进行热交换,因罐体外裹或内敷隔热保温材料层,又靠近火焰处,故罐内温度很高,使物料温度迅速升高,将使物料迅速加热达到工艺温度要求,由卸料溜管卸出,罐内热气流继续进入三回程滚筒加热机加热物料,废气最后由抽气口6被抽出,管壳体采用耐热钢板制作。
如附图2所示,是于三回程滚筒加热机之内筒4之大口端连接焙烧滚筒17,即构成本实用新型之第二种实施方式,该焙烧滚筒为圆柱形腔体,单圆筒,与三回程滚筒加热机同心,当所需加热温度在400-500℃时,壳体应外裹保温层,当所需加热温度在500-1000℃时,壳体最好应内敷保温层,滚筒内壁设有多块导料板20,滚筒一端设有支撑滚圈21,滚筒端口处安装燃烧器15′、卸料溜管16′及风罩10,滚筒壳体采用耐热钢板制作。
如附图3所示,是于三回程滚筒加热机之内筒4之大口端,连接焙烧塔22,构成本实用新型之第三种实施方式,三回程滚筒加热机卸料溜管(9)即为焙烧塔之加料管,塔内设有落料溜板23,溜板彼此反向倾斜,下底溜板其一端与塔壁间留有过风通道,另一端接卸料溜管41,塔底为燃烧炉24,可燃烧焦炭或燃油,塔体由耐火砖砌筑构成,外敷保温材料层25,塔顶排风口接热风管道26,热风管道另一端穿过风罩10插入内筒4之大口处。由三回程滚筒加热机之内筒4之大口卸出的物料,加入塔内落到溜板23上,沿彼此反向倾斜的溜板流动下落,最后由卸料溜管卸出,最底下一块溜板的上端与塔壁间有热气流通道,底部燃烧的热气流经此通道上升(虚线箭头所示),与物料逆向热交换,塔内热空气上升经热风管道26加入到三回程滚筒加热机内。
如附图4所示,是于三回程滚筒加热机之内筒4之大口端处,连接焙烧沸腾床27,构成本实用新型之第四种实施方式,沸腾床壳体29由耐火砖砌筑而成,外裹保温层28,室内中部有水平沸腾床板35,分布有多个喷咀37,喷咀有横向喷气孔,床板以上沸腾室36内设有多块高低隔板38,低隔板底部有过料缺口,三回程滚筒加热机卸料溜管9即为沸腾室进料口,沸腾室后部设有卸料溜管40,床板以下高压热风室30前端有火焰喷口33、燃烧器31和鼓风口32,以及火焰喷口孔板34,也可将火焰喷口33′、燃烧器31′设于沸腾床以上,沸腾室之一端,如图中虚线所示,沸腾室排风口接热风管道39,热风管道另一端穿过风罩10插入内筒4之大口内。风室30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由床板喷咀37之喷气孔喷出,使床上物料沸腾,在高低隔板38之间沸腾跳跃、移动,与热气流实现热交换,使物料不断升温到工艺要求温度,由卸料溜管40卸出,室内热气流由排气口经热风管道39加入到三回程滚筒加热机内,继续完成热交换,加热流程前段之物料,最后,废气通过设备前端抽风口被抽出。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中所述外裹或内敷隔热保温材料为硅酸铝或岩棉或矿棉等无机隔热保温材料,方案中设备内均需安装测温元件,根据测温参数控制燃烧和风压等。
上述方案可应用于铸造行业将新砂焙烧或树脂复膜砂再生,其温度约需400-1000℃;还可以应用于其它行业对粒状物料进行加热处理。
权利要求1.一种粒状物料加热装置,包括由外筒(2)、中筒(3)、内筒(4)、抽风口(6)、加料口(7)、传动装置(8)以及燃烧器、卸料溜管构成的三回程滚筒加热机(1),其特征是,还包括与三回程滚筒加热机内筒(4)之大口端相连接的焙烧装置,所述焙烧装置为焙烧罐(11),或者为焙烧滚筒(17),或者为焙烧塔(22),或者为沸腾床(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粒状物料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与其相连接的焙烧装置,是于三回程滚筒加热机内筒(4)之大口端连接焙烧罐(11),其中段呈圆筒状,两端呈锥台状,壳体(12)外裹保温层(13),或者,内敷保温层,罐内壁设有导料板(14),罐口处安装燃烧器(15)、卸料溜管(16)、及风罩(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粒状物料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与其相连接的焙烧装置,是于三回程滚筒加热机内筒(4)之大口端连接焙烧滚筒(17),其为圆柱形腔体,壳体(18)外裹保温层(19),或者,内敷保温层,滚筒内壁设有导料板(20),滚筒一端设有支撑滚圈(21),滚筒端口处安装燃烧器(15′)、卸料溜管(16′)、及风罩(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粒状物料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与其相连接的焙烧装置为焙烧塔(22),三回程滚筒加热机卸料溜管(9)即为焙烧塔之加料管,塔内设有落料溜板(23),溜板彼此反向倾斜,下底溜板其一端与塔壁间留有热气流通道,另一端接卸料溜管(41),塔底为燃烧炉(24),塔顶排风口接热风管道(26),其另一端插入三回程滚筒加热机内筒(4)之大口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粒状物料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与其相连接的焙烧装置为沸腾床(27),为一矩形腔室,室内中部有水平沸腾床板(35),分布多个喷咀(37),床板以上沸腾室(36)内设有高低隔板(38),沸腾室前设进料口,接三回程滚筒加热机之卸料溜管(9),后有卸料溜管(40),床板以下高压风室(30)前端有火焰喷口(33)、燃烧器(31)及鼓风口(32),或者,于沸腾室(36)一端设火焰喷口(33′)及燃烧器(31′),沸腾室排风口接热风管道(39),其另一端插入三回程滚筒加热机内筒(4)之大口处。
专利摘要一种粒状物料加热装置,涉及加热技术领域。它包括由外筒、中筒、内筒、抽风口、加料口、传动装置以及燃烧器、卸料溜管等构成的三回程滚筒加热机,其内筒4大口端接有焙烧罐11,为两端呈锥台状罐体,外裹保温层,内壁设导料板;或者内筒大口端接有卧式焙烧滚筒17,外裹保温层,内壁设导料板;或者内筒大口端与立式焙烧塔22相连接,塔内设落料溜板,溜板彼此反向倾斜,塔底设燃烧炉;或者内筒大口端与沸腾床27相连接,床室内设有水平沸腾床板,分布有多个喷咀,床板下高压风室前端设火焰喷口及燃烧器。该装置将适于低温加热的三回程滚筒加热机与适于高温加热的焙烧装置相结合,使热交换充分热效率高,可有效避免设备因高温变形。
文档编号B22C5/00GK2849624SQ20052010499
公开日2006年1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8日
发明者孙学忠 申请人:孙学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