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砖热风炉凉炉方法

文档序号:3420517阅读:7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硅砖热风炉凉炉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风炉凉炉方法,尤其是一种硅砖热风炉凉炉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高炉热风炉使用硅砖作为高温区耐火材料的越来越多。由于硅砖在高温区的良好的稳定性能,热风炉寿命可延长到1530年。由于硅砖在其相变区,g口18(TC58(TC左右时的体积稳定性差,造成硅砖热风炉凉炉存有相当大的难度。七十年代,日本硅砖热风炉凉炉采用密闭自然凉炉法,用时120150天,炉体无破损,可以再重新使用。2007年,某钢厂对内燃式硅砖热风炉凉炉,其凉炉方法是停止烧炉,通过并联送风将拱顶温度降至800°C,然后热风炉下部引接助燃空气作为凉炉冷却介质,打开拱顶人孔放散热气体,总用时ll天。该种凉炉方式虽然快捷,但需要在拱顶80(TC高温时开拱顶人孔放散热气体,操作条件恶劣。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硅砖热风炉凉炉方法操作条件恶劣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凉炉快同时更适于操作的硅砖热风炉凉炉方法。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硅砖热风炉凉炉方法,由炉温检测装置实时观察炉温,通过并联送风将拱顶温度降至相变邻近温段,在由相变邻近温段降温到操作温段期间,通过并联送风进行降温,温降速度控制在5.2'C/h2.8'C/h,相变邻近温段温度范围为800。C650。C,操作温段温度范围为300。C280。C。本发明所称炉温,均指硅质砖体内表面温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根据硅质砖体的相变特性选择了适宜的降温控制工艺,采用并联送风将热风炉拱顶温度由工作温度直接降至30(TC28(rC,加快了凉炉速度,只在低温时开热风炉点火人孔和蓄热室底部人孔,更加快捷、安全,检测更能反映监控对象的硅质砖体内表面温度作为凉炉控制温度,有利于凉炉控制,既縮短了降温时间,又改善了操作条件。图1是本发明用鼓风机冷却时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用轴流风机冷却时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l-鼓风机,2-进风调节阀,3-进风管,4-蓄热室底部人孔,5-点火人孔,6-热风炉炉体,7-轴流风机。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硅砖热风炉凉炉方法,由炉温检测装置实时观察炉温,通过并联送风将拱顶温度降至相变邻近温段,在由相变邻近温段降温到操作温段期间,通过并联送风进行降温,温降速度控制在5.2。C/h2.8。C/h,相变邻近温段温度范围为80(TC65(rC,操作温段温度范围为300°C280°C。为了更好地适应硅砖相变期间的体积变化,在降温到操作温段后,控制凉炉温度3.2°C/h2.8。C/h直至炉温200。C180。C。为了更好地适应硅砖相变期间的体积变化,炉温由20(TC18(rC降到常温期间,温降速度控制在2.2'C/h1.8'C/h。本发明所称常温,是指炉温《8(TC,一般在这样的温度条件下,检修人员即可进入热风炉内工作。为了准确控制温降速度,炉温由20(TC18(rC降到常温期间,在蓄热室底部人孔设置轴流风机逆抽风。所述逆抽风是指,并联送风或者鼓风机送风降温期间,热风炉内的风向为由下往上,而轴流风机降温期间,热风炉内的风向为由上往下。为了准确控制温降速度,炉温由操作温段降到200°C180°C期间,在热风炉点火人孔设置排气管,在蓄热室底部人孔设置鼓风机。轴流风机、鼓风机、排气管等均为临时设施,在相应的凉炉控制操作完成后即可撤除。为了更好地适应硅砖相变期间的体积变化,炉温由相变邻近温段降至650°C期间,温降速度控制在5.2°C/h4.8°C/h;炉温由65(TC降至45(TC期间,温降速度控制在4.2°C/h3.8°C/h;炉温由45(TC降至操作温段期间,温降速度控制在3.2。C/h2.8。C/h。为了准确控制温降速度,所述炉温检测装置宜采用测量范围在crcioo(rc的至少一个热电偶,最好是反应灵敏的K型热电偶,且至少一个热电偶接触拱顶的硅质砖体内表面,以准确反应与冷却介质接触的的表面温度。实施例某热风炉从停止烧炉,采用工作时的并联送风系统降温至炉温30(TC;炉温30(TC时,打开点火人孔5接临时的废气排放管,打开蓄热室底部人孔4接临时的鼓风机1进风管3,鼓风机l进口端设置有进风调节阀2,开鼓风机1凉炉至炉温18(TC;炉温18(TC时,撤除点火人孔5和蓄热室底部人孔4所接管道,在蓄热室底部人孔4接轴流风机7反抽风凉炉至8(TC。其间的温降速度控制如下<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权利要求权利要求1硅砖热风炉凉炉方法,其特征是由炉温检测装置实时观察炉温,通过并联送风将拱顶温度由工作温度降至相变邻近温段,由相变邻近温段降温到操作温段期间,继续通过并联送风进行降温并将温降速度控制在5.2℃/h~2.8℃/h,相变邻近温段温度范围为800℃~650℃,操作温段温度范围为300℃~280℃。权利要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砖热风炉凉炉方法,其特征是降温到操作温段后,控制凉炉的温降速度在3.2℃/h~2.8℃/h直至炉温为200℃~180℃。权利要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硅砖热风炉凉炉方法,其特征是炉温由200℃~180℃降到常温期间,温降速度控制在2.2℃/h~1.8℃/h。权利要求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硅砖热风炉凉炉方法,其特征是炉温由200℃~180℃降到常温期间,在蓄热室底部人孔设置轴流风机逆抽风。权利要求5如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硅砖热风炉凉炉方法,其特征是炉温由操作温段降到200℃~180℃期间,在热风炉点火人孔设置排气管,在蓄热室底部人孔设置鼓风机。权利要求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砖热风炉凉炉方法,其特征是炉温由相变邻近温段降至650℃期间,温降速度控制在5.2℃/h~4.8℃/h;炉温由650℃降至450℃期间,温降速度控制在4.2℃/h~3.8℃/h;炉温由450℃降至操作温段期间,温降速度控制在3.2℃/h~2.8℃/h。权利要求7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硅砖热风炉凉炉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炉温检测装置采用测量范围在0℃~1000℃的至少一个热电偶,且至少一个热电偶接触拱顶的硅质砖体内表面。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硅砖热风炉凉炉方法,其特征是降温到操作温段后,控制凉炉的温降速度在3.2°C/h2.8。C/h直至炉温为200。C180。C。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硅砖热风炉凉炉方法,其特征是炉温由200。C18(TC降到常温期间,温降速度控制在2.2°C/hl.8°C/h。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硅砖热风炉凉炉方法,其特征是炉温由200'C18(TC降到常温期间,在蓄热室底部人孔设置轴流风机逆抽风。5.如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硅砖热风炉凉炉方法,其特征是炉温由操作温段降到20(TC18(TC期间,在热风炉点火人孔设置排气管,在蓄热室底部人孔设置鼓风机。6.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硅砖热风炉凉炉方法,其特征是炉温由相变邻近温段降至65(TC期间,温降速度控制在5.2°C/h4.8°C/h;炉温由65(TC降至45(TC期间,温降速度控制在4.2'C/h3.8'C/h;炉温由45(TC降至操作温段期间,温降速度控制在3.2。C/h2.8。C/h。7.如权利要求l、2、3或4所述的硅砖热风炉凉炉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炉温检测装置采用测量范围在crcioo(rc的至少一个热电偶,且至少一个热电偶接触拱顶的硅质砖体内表面。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凉炉快同时更适于操作的硅砖热风炉凉炉方法。由炉温检测装置实时观察炉温,通过并联送风将拱顶温度降至相变邻近温段,在由相变邻近温段降温到操作温段期间,继续通过并联送风进行降温,温降速度控制在5.2℃/h~2.8℃/h,相变邻近温段温度范围为800℃~650℃,操作温段温度范围为300℃~280℃。根据硅砖的相变特性选择适宜的降温控制工艺,采用并联送风将热风炉拱顶温度由工作温度直接降至300℃~280℃,加快了凉炉速度,只在低温时开热风炉点火人孔和蓄热室底部人孔,更加快捷、安全,检测更能反映监控对象的硅质砖体内表面温度作为凉炉控制温度,有利于凉炉控制,缩短了降温时间,改善了操作条件,尤其适合于硅砖热风炉凉炉检修时应用。文档编号C21B9/02GK101418358SQ200810306279公开日2009年4月29日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6日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6日发明者勇官,王恩祥,程云波申请人: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