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铝瓶盖上光机的齿轮啮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铝瓶盖上光机的齿轮啮合机构。
背景技术:
原来的瓶盖上光机在使用过程中,更换胶辊上的齿轮时,由于轴与轮之间 是过渡配合,需要用轮"拉马"俗称"扒子"将轮拆下更换,换轮时还得用锤 击法将更换的齿轮装上,安装维修极不方便,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瓶盖上光机的齿轮啮合机构,解决了背景技术中 安装维修不方便、费时费力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铝瓶盖上光机的齿轮啮合机构, 包括长钢辊及胶体辊,长钢辊上设轴承座、弹簧、垂直丝杆,胶体辊的一端设 上齿轮,上齿轮与小齿轮啮合,胶体辊一端设锥体座,上齿轮安装在锥体座上;
锥体座与上齿轮采用7: 24的锥度配合;
锥体座用第二螺钉与胶体辊固定,上齿轮用第一螺钉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胶体辊外圆磨损后变小或损伤时, 要齿轮传动依然能在节圆处正确啮合,根据预先设计好的胶体辊外圆磨后的不 同直径规格,特对应的设计了配套的7种齿轮规格。由于锥体座和上齿轮采用7:
24的锥度配合,后两者用螺钉固定,所以拆卸更换很方便,同时大大地延长了
胶体辊的使用寿命。
图l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2为本实用新型A-A向示意图3为本实用新型B向示意图。
零件说明1、长钢辊,2、胶体辊,3、垂直丝杆,4、锥体度, 5、上齿轮,6、第一螺钉,7、第二螺钉,8、小齿轮,9、轴承座, 10、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铝瓶盖上光机的 齿轮啮合机构,包括长钢辊1和胶体辊2,胶体辊2上设轴承座9、 上有垂直丝杆3,轴承座9下设有弹簧10,胶体辊2的一端设锥体座 4,上齿轮5安装在锥体座4上,锥体座4和上齿轮5采用7: 24的 锥度配合,锥体座4用第二螺钉7与胶体辊2固定,上齿轮5用第二 螺钉6固定。
在胶体辊2外圆磨损后变小或损伤,可根据预先设计好的胶体辊 2外圆磨后的不同直径规格,特对应的设计配套的7种齿轮规格,由 于锥体座4和上齿轮5采用7: 24的锥度配合,后两者用螺钉固定, 所以拆卸更换很方便,同时大大地延长了胶体辊2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1.一种铝瓶盖上光机的齿轮啮合机构,包括长钢辊(1)及胶体辊(2),胶体辊(2)上设轴承座(9)、弹簧(10)、垂直丝杆(3),胶体辊(2)的一端设上齿轮(5),上齿轮(5)与小齿轮(8)啮合,其特征是胶体辊(2)一端设锥体座(4),上齿轮(5)安装在锥体座(4)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瓶盖上光机的齿轮啮合机构,其特征是锥 体座(4)与上齿轮(5)采用7: 24的锥度配合。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铝瓶盖上光机的齿轮啮合机构,其特征是锥 体座(4)用第二螺钉(7)与胶体辊(2)固定,上齿轮(5)用第一螺钉(6) 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瓶盖上光机的齿轮啮合机构,包括长钢辊及胶体辊,胶体辊上设轴承座、弹簧、垂直丝杆,胶体辊的一端设上齿轮,上齿轮与小齿轮啮合,其特征是胶体辊一端设锥体座,上齿轮安装在锥体座上;锥体座与上齿轮采用7∶24的锥度配合;锥体座用第二螺钉与胶体辊固定,上齿轮用第一螺钉固定。本实用新型在胶体辊外圆磨损后变小或损伤时,要齿轮传动依然能在节圆处正确啮合,根据预先设计好的胶体辊外圆磨后的不同直径规格,特对应的设计了配套的7种齿轮规格。由于锥体座和上齿轮采用7∶24的锥度配合,后两者用螺钉固定,所以拆卸更换很方便,同时大大地延长了胶体辊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24B29/02GK201198111SQ20082002022
公开日2009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4日
发明者仉明亮, 王德泰 申请人:山东丽鹏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