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蜡机的吸尘风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0974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打蜡机的吸尘风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蜡机的吸尘风道结构。
技术背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打蜡机大都带有吸尘功能,通过在地刷座的底部设计 吸尘口,并经风管连接真空电机,因此能够在对地面抛光作业的同时吸附地 面扬起的尘灰。但是现有的上述打蜡机,在涉及吸尘功能的风道设计上都显的比较简 单,而且有很多缺点,总结大致分为以下两种1. 一种是设计单一前风管 与主风管连接的形式,前风管直接与吸尘口相通,而主风管直接与真空电机 相通。这种设计中为了制造风道的曲折性以降低噪音,相应的前风管的长度 都比较长,因此容易积灰,同时也导致了风管与其它零件之间的联接处容易 产生匹配误差,不平整,缺乏气密性,反而更容易产生噪音。2.第二种是 设计多风管与主风管连接的形式,相比第一种连接形式,不仅大大縮短了风 道整体的长度,且由于吸入的气流被多风管分流后再汇入主风管,减弱了能 量,也就相对减弱了噪音,因此风道的结构无需过多的曲折,比较平整。然 而这种风道结构形式中,多个风管的一端与主风管是刚性的连接,但是另一 端与吸尘口之间却是通过圆弧面配的方式进行枢接,由于吸尘主风管要相对 地刷座枢转来改变用户使用髙度,在这一旋转过程中,风管入口与吸尘口之 间的贯通面积不是一成不变,因此导致进风面积会不断变化,容易在多个风 管的入口处形成挡风台阶,积聚灰尘,产生噪音;且由于多个风管与主风管 是刚性连接导致主风管相对地刷座的枢转不顺畅且费力。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打蜡机的吸尘风道结构,以克服背景技术 中提到的现有风道结构设计上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打蜡机的吸尘风道结构,包括地刷座、 枢接安装在地刷座上的主风管和若干个与主风管连通的侧风管;地刷座上设 有若干个刷盘,并对应刷盘设置有吸尘口,每个侧风管与相应的吸尘口连通; 所述侧风管的一端与对应的吸尘口固定连接,而另一端与主风管枢接连接。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每个侧风管与主风管的枢接处进一步套有密封圏。并且所述侧风管与主风管的枢接处具有第一凹槽,该第一凹槽环绕设置在侧风 管上,以容纳密封圈。而所述侧风管上还包括位于第一凹槽外侧的第二凹槽, 相应的地刷座上,在与主风管的枢接处对应设置一凸筋,该凸筋与第二凹槽 相互配合,目的是进一步在轴向上加固已经枢接在主风管内的侧风管。本实用新型中侧风管与吸尘口的连通端上具体成型有卡扣结合件,并与 地刷座上相应设有的卡扣结合件配合连接固定。当然卡扣结合件为现有技 术,可以采用各种具体的现有形式,主要是起到既可保证侧风管与地刷座上 的吸尘口相对固定的稳固性,又能保证侧风管随时能方便的从地刷座上拆卸 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每个侧风管与吸尘口的连通端具有进风口,并且所有 进风口的面积之和大于或者等于主风管的截面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地刷座上固定有地刷上盖,固定的方式可以是通过固 定件连接,也可以通过成型的卡扣配合件连接;而侧风管均位于地刷座和地 刷上盖之间。并且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将侧风管设置在地刷座内的后部,同 时保证吸尘口的开口方向朝向刷盘的切向方向,目的是方便在抛光作业时沿 刷盘切向飞出的灰粉能够有效的被吸尘口吸入。本实用新型优点是1. 本实用新型采用若干个侧风管与主风管连通的形式,且连通处同时 也为枢接处,相比现有技术,主风管在相对地刷座旋转的过程中始终能够保 持风道的进风面积不变,保证了风道内的畅通,也不会在吸尘口处积聚灰尘, 有利于降低噪音。2. 由于本实用新型中若干侧风管枢接连接在主风管上,相比现有技术, 解除了侧风管对主风管活动的阻滞,因此主风管相对地刷座的枢转顺畅且不 费力。3. 由于本实用新型中在若干侧风管与主风管的枢接处进一步加设密封 圈保证了侧风管的气密性,同时将所有侧风管的进风口面积之和设置的大于 或者等于主风管的截面积以减缓风速,这些措施都利于降低噪音。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2为图1的A —A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去除地刷上盖);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去除地刷上盖)。 其中1、地刷座;11、凸筋;2、主风管;3、侧风管;31、第一凹槽;32、第二凹槽;4、吸尘口; 5、密封圈;6、卡扣结合件;7、刷盘;8、地刷上盖。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结合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打蜡机 的吸尘风道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
,它由地刷座1、主风管2、侧风管3、密 封圈5、刷盘7和地刷上盖8这些主要部件所构成。地刷座1上通过固定连接件固定地刷上盖7,而主风管2枢接安装在地 刷座1上,同时地刷座1的底部设有两个刷盘7,并对应每个刷盘7设置有 一个吸尘口4,这些均同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侧风管3的数量为两个,且 均位于地刷座1和地刷上盖8之间。每个侧风管3的一端与主风管2连通, 同时该连通端枢接连接在主风管2上,并在枢接处套设密封圈5;而每个侧 风管3的另一端与相应的吸尘口 4连通,且连通端与吸尘口 4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侧风管3与主风管2的枢接处具有第一凹槽31,该第 一凹槽31环绕设置在侧风管3上,以容纳密封圈5,保证了侧风管3与主 风管2连接处的气密性。而所述侧风管3上还包括位于第一凹槽31外侧的 第二凹槽32,相应的地刷座1上,在与主风管2的枢接处对应设置一凸筋 11,该凸筋ll为半环状,并嵌入第二凹槽32内与第二凹槽32相互配合, 目的是进一步在轴向上加固已经枢接在主风管2内的侧风管3。本实施例中所述每个侧风管3与吸尘口 4的连通端上成型有卡扣结合件 6,并与地刷座1上相应设有的卡扣结合件(图上未标出)配合连接固定; 这样既可保证侧风管3与地刷座1上的吸尘口 4相对固定的稳固性,又能保 证侧风管3随时能方便的从地刷座1上拆卸。本实施例采用两个侧风管3与主风管2连通的形式,且连通处同时也为 枢接处,相比现有技术,主风管2在相对地刷座1旋转的过程中始终能够保 持风道的进风面积不变,保证了风道内的畅通,也不会在吸尘口 4处积聚灰尘,有利于降低噪音。并且由于若干侧风管3枢接连接在主风管2上,相比 现有技术,解除了侧风管3对主风管2活动的阻滞,因此主风管2相对地刷 座1的枢转顺畅且不费力。本实施例中将两个侧风管3与吸尘口 4连通端上的进风口面积之和进一 步设置的大于或者等于主风管2的截面积,这样更加利于减缓风速并降低噪 音。同时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将两个侧风管3在地刷座1内的位置设置的靠后, 并且将吸尘口 4的开口方向朝向刷盘7的切向方向,目的是方便在抛光作业 时沿刷盘切向飞出的灰粉能够有效的被吸尘口吸入,保证吸尘效率。
权利要求1.一种打蜡机的吸尘风道结构,包括地刷座(1)、枢接安装在地刷座上的主风管(2)和若干个与主风管(2)连通的侧风管(3);地刷座(1)上设有若干个刷盘(7),并对应刷盘(7)设置有吸尘口(4),每个侧风管(3)与相应的吸尘口(4)连通;其特征在于侧风管(3)的一端与对应的吸尘口(4)固定连接,而另一端与主风管(2)枢接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蜡机的吸尘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 个侧风管(3)与主风管(2)的枢接处套有密封圈(5)。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蜡机的吸尘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 风管(3)与主风管(2)的枢接处具有第一凹槽(31),该第一凹槽(31) 环绕设置在侧风管(3)上,以容纳密封圈(5)。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蜡机的吸尘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 风管(3)上还包括位于第一凹槽(31)外侧的第二凹槽(32),同时地刷座(1)上,在与主风管(2)的枢接处对应设置一凸筋(11),该凸筋(11) 与第二凹槽(32)相互配合以固定侧风管(3)。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蜡机的吸尘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 个侧风管(3)与吸尘口 (4)的连通端上成型有卡扣结合件(6),并与地刷 座(1)上相应设有的卡扣结合件配合连接固定。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打蜡机的吸尘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每个侧风管(3)与吸尘口 (4)的连通端具有进风口,所有进风口的面积 之和大于或者等于主风管(2)的截面积。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打蜡机的吸尘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 刷座(1)上固定有地刷上盖(8),所述侧风管(3)位于地刷座(1)和地 刷上盖(8)之间。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打蜡机的吸尘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 风管(3)位于地刷座(1)内的后部,且吸尘口 (4)的开口方向朝向刷盘(7)的切向方向。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蜡机的吸尘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 风管(3)的数量为两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打蜡机的吸尘风道结构,包括地刷座、枢接安装在地刷座上的主风管和若干个与主风管连通的侧风管;地刷座上设有若干个刷盘,并对应刷盘设置有吸尘口,每个侧风管与相应的吸尘口连通;其特征在于侧风管的一端与对应的吸尘口固定连接,而另一端与主风管枢接连接。由于采用两个侧风管与主风管枢接连接,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风管相对地刷座旋转过程中始终能够保持风道的进风面积不变,既风道内畅通,不会积聚灰尘,也利于降低噪音。
文档编号B24B55/00GK201164969SQ20082003228
公开日2008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22日
发明者倪祖根 申请人:苏州金莱克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