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3316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光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抛光机,包括机座和砂带轮,所述的砂带轮通常为一组件,其结构如


图1所示,由一对平行设置的辊轮101、 102通过一个砂带103连接组成,其中 一个辊轮101为主动轮,另一个辊轮102为从动轮,砂带轮103在两个辊轮之间 被涨紧。主动轮101在驱动电机带动下转动,带动砂带103走带。使用时,将被 加工工件帖在砂带103表面并施加一定的压力,使砂带103与工件表面产生摩擦, 从而达到抛光的目的。这种结构的砂带轮组,砂带103工件与砂带之间的压力很 难控制,而且体积较大,占用使用空间。并且,通常工件需要经过粗加工和精加 工两道工序才能完成,因而,整机结构松散,工序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改进型的抛光机。
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抛光机,机座上设有一个双面抛光装 置和一个第三面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面抛光装置包括设置在同一侧的 第一面粗加工砂带轮和第一面精加工砂带轮、设置在另一侧的第二面粗加工砂带 轮和第二面精加工砂带轮、设置在中间的送料链轮机构,所述送料链轮机构的链 条上设置有多个"L"形送料拖板,上部链条置于工作平台上,链条上方设有压 条,所述压条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上开设有第一工 位缺口和第三工位缺口 ,所述第二挡板上开设有第二工位缺口和第四工位缺口 ; 所述的第三面抛光装置包括第三面粗加工砂带轮和第三面精加工砂带轮,在该两 砂带轮与其下方的送料链轮机构之间设有带第五工位缺口和第六工位缺口的第 三挡板;所述的各砂带轮的轮体圆周面上设有圆环形砂带。本实用新型的抛光机,由送料链轮机构的拖板将被加工件逐个送入双面抛光 装置,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传送,依次进入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 位和第四工位,由相应工位的砂带轮对工件的两个相对侧面进行抛光,每个侧面 依次进行粗加工抛光和精加工抛光。然后,再送入第三面抛光装置,在第五工位 和第六工位对工件的上表面进行粗加工抛光和精加工抛光。经过上述加工后的工 件,有三个表面被加工。将被加工工件翻转180度并转动90度后,再进行相同 的操作,可完成剩下的三个表面的抛光。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抛光机可自动完成 操作,简化了操作工序,且结构紧凑,设计巧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各砂带轮的进给量可调。由于砂带轮 工作时处在动动状态,因此与驱动电机及传动部件的相对位置应保持恒定, 一个 优选的方式是将砂带轮及其驱动电机一起设置在一个底板上,通过螺杆-蜗轮机 构,由设置在螺杆上的手轮调节底板高度或者深度以调节砂带轮的进给量。螺杆 -蜗轮机构也可以由丝杆螺母机构,或者将丝杆直接与开设在底板上的螺孔配合 的方式替代,或者采用其它类似的机构,只要将手轮的转动转化为底板的直线运 动的机构均可以实现砂带轮的进给控制。
手轮与砂带轮可一一对应设置,也可以一个手轮同时调节同侧的一对砂带 轮,如第一手轮同时调节第一面粗加工砂带轮和第一面精加工砂带轮,第二手轮 同时调节第二面粗加工砂带轮和第二面精加工砂带轮,第三手轮同时调节第三面 粗加工砂带轮和第三面精加工砂带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面抛光装置的压条设置在被加工工件的上方,用 于限制工件在抛光过程中出现的上下跳动,进而保证加工的平整度和光滑度。作 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压条底部设有弹性垫圈,使工件与压条 柔性接触,可大大提高减震效果。同理,所述双面抛光装置的压条底部还可以设 置一组滚轮,或者设置一个皮带轮机构,同样可以达到减震效果,并有助于工件 的传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歩的改进,进料口处设有"T"形或"L"形拾件 器,所述的拾件器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壁和第二壁,在所述第二壁的底部设有一 个供工件通过的开口。将工件叠放在拾件器内,最底层的一个工件自由落入送料 机构的拖板上,并随拖板从拾件器底部的开口处送出,其余的工件下落,次底层的工件又落入下一个拖板上。这样叠放在拾件器上的工件被依次送出。这种结构 的拾件器,结构相对简单,并且拖板是连续设置的,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面抛光装置和第三面抛光装置可以共用一个送料 链轮机构,这种结构使整机更为紧凑,也可以提高自动化程度,进而可提高生产 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面抛光装置和第三面抛光装置也可以分别设有一 个独立的送料链轮机构,这种结构的好处在于两个装置可单独加工、安装、操作 及维修,增加了产品的灵活性。两装置之间工件的传送可以通过一个带斜度的落 料带或者一条中间传送带,或者直接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每个装置的进料口处 可分别设置一个拾件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双面抛光装置和/或第三面抛光
装置上设有除尘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面抛光装置和第三面抛光装置的设置顺序可以互换。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抛光机的双面抛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
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底部设垫片实施方式的压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底部设一组滚轮实施方式的压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底部设一个皮带轮机构实施方式的压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拾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拾件器的正示图。
图9是拾件器的使用状态图。
图10是砂带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砂带轮轮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第三面抛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抛光机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l、 2,本实用新型的抛光机,机座25上设有一个双面抛光装置和 一个第三面抛光装置,所述的双面抛光装置包括设置在同一侧的第一面粗加工砂 带轮27和第一面精加工砂带轮32、设置在另一侧的第二面粗加工砂带轮33和 第二面精加工砂带轮37、设置在中间的送料链轮机构23,所述送料链轮机构23 的链条上设置有多个"L"形送料拖板24,上部链条置于工作平台26上,链条 上方设有压条35,所述压条35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挡板30和第二挡板43,所述 第一挡板30上开设有第一工位缺口 29和第三工位缺口 34,所述第二挡板43上 开设有第二工位缺口 31和第四工位缺口 36。砂带轮27、 32、 33、 37的主轴纵 向设置。
在所述机座25上还设有调节手轮40、 42,所述调节手轮40、 42通过螺杆 和蜗轮分别连接到砂带轮33、 37。转动手轮40、 42上的手柄39和41,可调节 砂带轮33、 37的进给量。在机座25的另一侧也设有一对手轮(图中未示出), 分别控制砂带轮27、 32的进给量。
参照图3,所述双面抛光装置的压条35用于限制工件在抛光过程中出现的 上下跳动,为了进一步减小震动,底部设有一个弹性垫片48。
参照图4,压条35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底部设有一组滚轮49。 参照图5,压条35的又一种实施方式,底部设有皮带轮69机构。 参照图6,拖板24呈"L"形,水平部分50用以承载工件,垂直部分51用
以托动工件向前输送。
参照图7-8,进料口处设有一个"L"形拾件器52,所述的拾件器52具有相 互垂直的第一壁53和第二壁54,在所述第二壁54的底部设有一个供工件通过 的开口 55。
使用时,将工件28叠放在拾件器52内,最底层的一个工件自由落入送料机 构的拖板24上,并随拖板从拾件器底部的开口 55处送出,其余的工件下落,次 底层的工件又落入下一个拖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送料链轮机构23由电机21驱动,通过皮带轮22带动运行。出料口设置一个带一定斜度的落料带38。
参照
图10-11,本实用新型的砂带轮,包括轮体、上盖5、主轴轴套7和多 个顶针4。所述的轮体为带底座1的圆筒8结构,底座1和圆筒8通过焊接固定, 圆筒8上开设有多个通孔9。主轴轴套7通过螺钉12与上盖5和底座1固定。
所述的顶针4包括针头401和底部的限位台402,每个顶针的针头401设置 在对应的通孔9内,所述的限位台402位于圆筒8内侧。在顶针4的内侧设有一 个防止顶针从通孔中脱落的挡圈6,挡圈6底端分入底座1上开设的环形槽10 内,上端定位在上盖5与圆筒8之间的配合形成的环形槽11内。
所述圆筒8外依次设有哇橡胶弹性垫圈3和砂带2。所述针头401的端部呈 平面状。
参照
图12,所述的第三面抛光装置包括第三面粗加工砂带轮63、第三面精 加工砂带轮65和一个送料链轮机构57,在该两砂带轮与其下方的送料链轮机构 57之间设有带第五工位缺口 64和第六工位缺口 66的第三挡板67。砂带轮63、 65的主轴水平设置。送料链轮机构57由电机驱动,通过皮带轮带动运行。出料 口设置一个带一定斜度的落料带68。
参照
图13,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与前面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所 述的双面抛光装置71和第三面抛光装置72共用一个送料链轮机构23,并且, 在双面抛光装置和第三面抛光装置上方设有除尘装置70。在双面抛光装置进料 口处设置一个拾件器52,在第三面抛光装置的出料口设置一个带一定斜度的落 料带68。其余结构与前面实施方式相同。
应该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 型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范围内的发明创造,均落入本实用新 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抛光机,机座(25)上设有一个双面抛光装置和一个第三面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面抛光装置包括设置在同一侧的第一面粗加工砂带轮(27)和第一面精加工砂带轮(32)、设置在另一侧的第二面粗加工砂带轮(33)和第二面精加工砂带轮(37)、设置在中间的送料链轮机构(23),所述送料链轮机构(23)的链条上设置有多个“L”形送料拖板(24),上部链条置于工作平台(26)上,链条上方设有压条(35),所述压条(35)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挡板(30)和第二挡板(43),所述第一挡板(30)上开设有第一工位缺口(29)和第三工位缺口(34),所述第二挡板(43)上开设有第二工位缺口(31)和第四工位缺口(36);所述的第三面抛光装置包括第三面粗加工砂带轮(63)和第三面精加工砂带轮(65),在该两砂带轮与其下方的送料链轮机构(23)之间设有带第五工位缺口(64)和第六工位缺口(66)的第三挡板(67);所述的各砂带轮(27、32、33、37、63、65)的轮体圆周面上设有圆环形砂带(2)。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各砂带轮(27、 32、 33、 37、 63、 65)的进给量可调。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抛光装置的压条(35)底 部设有弹性垫片(48)。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抛光装置的压条(35)底 部设有一组滚轮(49)。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抛光装置的压条(35)底 部设有皮带轮(69)机构。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在进料口处设有"T"形或"L"形 拾件器(52),所述的拾件器(52)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壁(53)和第二壁(54), 在所述第二壁(54)的底部设有一个供工件通过的开口 (55)。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面抛光装置和第三面抛光 装置共用一个送料链轮机构(23)。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面抛光装置和第三面抛光装置分别设有一个送料链轮机构(23、 57)。
9、如权利要求l-8任何一项所述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面抛光装置和/或第三面抛光装置上设有除尘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抛光机,机座上设有一个双面抛光装置和一个第三面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面抛光装置包括设置在同一侧的第一面粗加工砂带轮和第一面精加工砂带轮、设置在另一侧的第二面粗加工砂带轮和第二面精加工砂带轮。设置在中间的送料链轮机构,所述送料链轮机构的链条上设置有多个“L”形送料拖板,上部链条置于工作平台上,链条上方设有压条,所述压条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档板和第二档板,所述第一档板上开设有第一工位缺口和第三工位缺口,所述第二档板上开设有第二工位缺口和第四工位缺口。本实用新型的抛光机可自动完成操作,简化了操作工序,且结构紧凑,设计巧妙。由于所述的双面抛光装置和第三面抛光装置可以共用一个送料链轮机构,这种机构使整机更为紧揍,也可以提高自动化程度,进而可提高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24B21/12GK201320715SQ200820168138
公开日2009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7日
发明者沈炳红 申请人:沈炳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