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砂磨机真空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1799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动砂磨机真空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连接到真空源的手动砂磨工具,而更具体地,涉及这样的具 有边缘砂磨能力和多位置定位能力的装置。
背景技术
已经进行过多种尝试来提供通过真空软管连接到真空源的手动砂磨工具、模块和 其他装置。许多这类已知砂磨工具不具有调节能力,使得这些砂磨工具不能用于在接近中 心及边缘处进行砂磨的目的。进一步,对于许多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真空类型的砂磨工具, 由真空产生的气流直接通过砂磨垫或直接通过砂纸,或直接通过此二者,从而要求使用开 放的流通类型的砂磨筛。这就极大限制了使用者对可用砂磨介质的选择。而且,这些类型的 筛可能由于残渣或其他不确定物质的积聚而导致阻塞。这种潜在的阻塞会导致性能下降。

发明内容
因此,在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中,提供一种手动砂磨装置,其具有下砂磨支持
板,该支持板具有前端和后端紧固件装置,用于将设置的弹簧金属夹紧构件保持就位而靠
紧支持板的背侧。这些夹具固定和保持下方砂纸片的相应尾端的固定位置(taughtness)。
还设置有大致中空的上主体部分,其与支持板匹配,并具有带前、后下裙延伸部的环绕裙
部。主体部分被螺纹紧固件保持就位而靠紧砂磨支持板。在上手柄主体部分上的内部平台
区域中形成的槽开口,与将上主体部分固定到下砂磨支持板的螺纹紧固件一起,允许面对
上手柄主体部分的砂磨板进行居中定位或相对的侧对侧的调节定位。这就进而允许砂磨支
持板和相关的砂纸片居中对准,或根据希望,被定位为完全覆盖上主体部分的边缘表面之
一以实现边缘砂磨。进一步,包含有砂磨去除屑、干粉料灰或类似粉状残渣的所有真空气
流,围绕在砂纸片和砂磨支持板的附近。所述真空气流还沿形成在上主体部分的下侧上的
气流通道而引导通过相关的肋和受控释放部,例如,引导至及沿着支持板的前、后边缘,所
述气流然后穿过在手动砂磨机真空单元的后部形成的真空管装配件而最终流出。 在本公开内容的另一个方面中,提供一种手动砂磨机装置,包括砂磨支持板组
件,其包括支持板和夹紧构件,该夹紧构件用于将在所述支持板上处于展开状态的砂纸片
可拆除地夹紧;上壳体构件,其具有主体、手柄和下裙部分,所述上壳体构件适于在所述砂
磨支持板组件附近被可松脱地且可调节地保持就位,所述上壳体构件具有适于连接到一真
空管构件的装配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磨砂机装置进一步包括,调节构件,其安装到
所述砂磨支持板组件和所述上壳体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并适于允许所述砂磨支持板组件和
相关砂纸片相对于所述上壳体构件进行相对的侧对侧调节,从而使所述砂纸片和所述支持
板的边缘可横向延伸而至少足以到达所述上壳体构件的下裙部分的相应边缘之一,进而允许边缘砂磨。 优选地,所述砂磨支持板组件进一步包括在所述支持板与相关砂纸片之间延伸 的砂磨垫。 优选地,所述调节构件包括形成在所述上壳体构件上的槽开口 ,和由所述砂磨支 持板组件支撑并延伸通过所述槽开口的紧固构件。 优选地,所述下裙部分包括前裙部分和后裙部分,以及细长的侧裙部分,所述前 裙部分和后裙部分延伸得比所述侧裙部分低。 优选地,所述上壳体构件具有与所述上壳体构件的真空区域的主要部分相对应的
长度尺寸和高度尺寸,所述高度尺寸仅仅在所述长度尺寸的15%至30%的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上壳体构件具有由一中央槽部分以及前平台部和后平台部形成的大
致水平的平台部分,所述前平台部和后平台部中的每一个具有直立的柱构件,所述手柄在
所述柱构件之间延伸。 优选地,所述手柄包括阻止任何真空气流通过其中的实心构件,以帮助使邻近于 所述砂磨支持板组件周边的真空气流最大化。 优选地,所述调节构件进一步包括由所述砂磨支持板组件承载的大致竖直取向 的止动件,和由所述上壳体构件承载的气流控制肋。 优选地,所述调节构件进一步包括由所述砂磨支持板组件承载的再定位肋,和由 所述上壳体构件承载的气流控制肋。 优选地,所述装配构件从所述后平台部的所述柱构件和所述后平台部向后延伸。 优选地,所述气流控制肋形成在由所述上壳体构件形成的内腔中,所述气流控制
肋大致纵向对准所述上壳体构件,从而帮助真空气流运动至所述内腔的最前区域。 优选地,在所述气流控制肋的下边缘上形成有受控气体释放区域,用于帮助增强
真空气流在所述内腔中沿所述砂磨支持板组件的侧部的运动。 优选地,所述支持板和所述上壳体构件均由通过喷射模塑的塑性材料形成。
优选地,相应的柱构件的横截面尺寸最小化,以减小由于存在所述柱构件而对所 述上壳体构件的内部中真空气流样式的干扰。 优选地,相应的气流控制肋的相应外端相互远离而形成角度,以相应地在所述砂 磨支持板组件的前端和后端附近形成扩展的真空气体区域。 优选地,所述砂磨支持板组件的前端的扩展的真空区域大于所述砂磨支持板组件 的后端的扩展的真空气体区域,以帮助使真空气体朝向所述上壳体构件的前区域的移动最 大化。 优选地,所述夹紧构件包括弹簧偏置夹板,其适于将砂纸片的相应端可拆除地夹 紧到所述支持板。 优选地,所述支持板承载有可枢转移动的夹杆,该夹杆适于克服所述夹板的弹簧 偏置而将所述夹板临时抬起。 在本公开内容的再一个方面中,提供一种真空砂磨机装置,用于在所述装置中实 现均衡的气流,所述装置包括壳体构件,其具有主体部分、手柄、下裙部分和可操作连接到 一真空气源的装配部分;砂磨支持板组件,其包括支持板和夹紧构件,该夹紧构件用于将砂 纸片可拆除地夹紧到所述支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砂磨支持板组件适于可拆卸且可调节
5定位地安装到所述壳体构件,以允许所述砂纸片的相应侧边缘相对于所述壳体构件而进行 多位置定位;和气流控制肋构件,其由所述壳体构件承载,并从所述壳体构件的大致的后部 延伸至大致的前部,以形成中央真空气体通道,从而帮助使传输至所述壳体构件的大致的 前部和后部的真空气体最大化。 优选地,所述真空砂磨机装置包括受控气体释放区域,其形成在所述气流控制肋 构件中,以帮助稳定沿所述壳体构件的中央真空气体通道和沿所述壳体构件的侧边缘的真 空气流,从而使所述壳体构件周边附近的砂磨灰渣的收集最大化。 优选地,相应的气流控制肋构件的相应外端相互远离而向外成角,从而在所述壳 体构件的中央真空气体通道的每个相应端处形成封闭的真空气体区域。 优选地,所述气流控制肋的相应端的向外成角,在所述壳体构件的前部处大于在 所述壳体构件的后部处。 在本公开内容的又一个方面中,提供一种砂磨装置,用于连接到真空装备,所述装 置包括壳体,其包括具有一周界的顶壁,和从所述顶壁的周界向下延伸的毗邻裙部,以限 定具有开放底部的内腔;砂磨机组件,其被可调节地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开放底部内,并具有 一周界和一对侧边缘,所述砂磨机组件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变换,在所述第一位 置,所述一对侧边缘中的第一个侧边缘横向延伸而大致接近于所述壳体的毗邻裙部的第一 侧边缘,而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一对侧边缘中的第二个侧边缘横向延伸而大致接近于所 述壳体的毗邻裙部的第二侧边缘,所述砂磨机组件具有支持板和用于可拆卸地夹紧砂纸片 以覆盖砂磨垫的至少一个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砂磨装置进一步包括真空装配件,其处 于与所述壳体的内部连通的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所述真空装配件与所述壳体的内部流体 连通。 优选地,所述砂磨机组件包括邻近于所述支持板定位的砂磨垫,和用于将砂纸片 可拆除地夹紧以覆盖所述砂磨垫的至少一个夹具。 优选地,所述砂磨装置进一步包括气流路径,其限定在所述砂磨机组件的周界与
所述壳体的毗邻裙部之间,所述真空装配件与所述气流路径流体连通。 优选地,所述壳体进一步包括手柄,该手柄适于防止气流通过该手柄。 优选地,所述壳体进一步包括槽开口 ,该槽开口形成在所述壳体上,并适于支撑被
连接到所述砂磨机组件且延伸通过所述槽开口的紧固件。 优选地,所述毗邻裙部进一步包括前裙部分和后裙部分,以及一对细长的侧裙部 分,所述前裙部分和后裙部分延伸得比所述一对细长的侧裙部分低。 优选地,所述壳体具有长度尺寸,所述毗邻裙部从所述壳体向下延伸经过一高度
尺寸,所述毗邻裙部的高度尺寸在所述壳体的长度尺寸的15%至30%的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壳体进一步包括大致水平的平台,该平台由通过一中央槽相连的前
平台部和后平台部形成。 优选地,所述大致水平的平台进一步包括从所述前平台部向上延伸的第一直立 柱,和从所述后平台部向上延伸的第二直立柱。 优选地,所述壳体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一直立柱与所述第二直立柱之间延伸的 手柄,所述手柄适于阻止气流通过其中。 优选地,所述大致水平的平台进一 包括一对气流控制肋,其从所述大致水平的
6平台向下延伸,并与所述壳体的周界间隔开。 优选地,所述气流控制肋沿所述壳体而大致纵向对准,并大致延伸于所述前平台 部与所述后平台部之间,而且适于帮助气体在所述前平台部与所述后平台部之间朝向所述 真空装配件移动。 优选地,每个气流控制肋进一步包括气体释放部,其形成在每个气流控制肋的下
边缘内,并适于允许气体通过所述气体释放部并沿所述砂磨机组件的周界移动。 优选地,相应的气流控制肋的相应外端相互远离而成角,从而在所述砂磨机组件
的前端和后端的邻近处相应形成扩展的真空气体区域。 优选地,所述支持板承载相应的多个再定位肋,其中,所述气流控制肋的下边缘与 所述再定位肋的接合,允许相应地选择居中砂磨、右边缘砂磨和左边缘砂磨。


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内容和其他方面图示于如下附图中,其中图1是本公开内容的真空砂磨工具的前视透视图;图2是图1中的真空砂磨工具的俯视图;图3是图1中的真空砂磨工具的侧视图;图4是图1中的真空砂磨工具的正视图;图5是图1中的真空砂磨工具的仰视图;图6是沿图3中的线6-6截取的仰视截面图;图7a是下砂磨支持板部分、夹具和所附砂纸的透视图;图7b是类似于图7a的透视图,为更好地观察而去除夹具和砂纸;图8是类似于图5的另一仰视图,但下砂磨支持板部分和砂纸不是居中而是被调
节至远处边缘;
图9是图3中的真空砂磨工具沿线9-9截取的截面图;图10是图3中的真空砂磨工具沿线10-10截取的截面图,但下砂磨支持板部分如
图8那样被移动至远处边缘;
图11是图2中的真空手动砂磨的上主体部分沿线11-11截取的截面图;图12是图9中的下中央部分的放大图,其对应于图9中由"12"指示的以虚线标
识的区域;禾口
图13是图9中的下右侧部分的放大图,其对应于图9中由"13"指示的以虚线标
识的区域。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照各附图,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在图1中显示了本公开内容 的手动砂磨机真空附件组件,其概括性地由附图标记20指示。组件20优选主要由喷射模 塑的塑料部件形成,包括上主体壳体部分22和下砂磨支持板部分24,当此二者组装在一起 时形成整体真空砂磨机组件20。上主体壳体部分22包括形成和支撑在两个直立且大致中 空的支撑柱28a、28b之间的手柄部26,支撑柱28a、28b分别与前、后平台部30a、30b整体形 成,进而前、后平台部30a、30b由中央槽部分32隔开。进一步,手柄26优选地形成为实心部件,使得没有真空气流通过其中,从而有助于使绝大部分的真空气流保持在前、后平台部 30a、30b下方并进而使真空气流保持在下砂磨支持板部分24周边附近。最佳地如图1和3 所示,环绕裙构件34从前、后平台部30a、30b并从中央槽32向下延伸。这样,裙构件34围 绕上主体壳体部分22的整个周界而延伸,并大致处于下砂磨支持板部分24附近。应注意 的是,相应的前、后裙部36a、36b特意比侧裙部38a、38b向下延伸得更远,使得下砂磨支持 板部分24的整个边缘沿其邻近于侧裙部38a、38b的长度在两侧显露。
优选地,上主体壳体部分22由聚丙烯共聚物形成,而下砂磨支持板部分24由ABS 塑料形成。应理解的是,虽然可采用其他材料形成这些部件,不过应该优选使下砂磨支持板 部分24保持尽可能平坦。 下砂磨支持板部分24被螺纹紧固件40保持在适当位置而靠紧上主体壳体22部 分的下侧,螺纹紧固件40在图1和3中显示为蝶型螺母,螺纹紧固件40通过相关的垫圈44 紧固到另一螺纹紧固件,所述另一螺纹紧固件在图3和6中显示为锚栓42的形式。
向后延伸的管状装配件46与上主体壳体部分22整体形成;优选地,装配件46从 后柱28b和后平台部30b延伸。管状装配件46可连接到合适真空源的真空入口软管(二 者均未示出),使得真空气体沿双箭头(例如参见图l-4)的方向流动。应理解的是,虽然装 配件46可安装在例如沿着前柱28a或后柱28b的任意位置处,不过优选整体形成在大致较 低位置,即,沿后支撑柱28b和后平台部30b的后壁48的下部分。在此位置,装配件46能 够形成在上主体壳体部分22的内空间(通常由附图标记50指示)与用于真空气体源的软 管(未示出)之间的所需真空气体的最佳的直接流动。 最佳地如图5、6和8-11所示,其中显示了上主体壳体部分22的大致中空的内腔 50的各部分。也就是说,上主体壳体部分22包括成角度的支撑构件52(其为气流控制肋 84的一部分)和相应的前、后隔板54a、54b(它们形成中央槽32的一部分)。
转至图7a和7b,其中显示了下砂磨支持板部分24,其具有横向的前、后夹紧支撑 壁60a、60b和纵向对准的支持板止动件62。在下砂磨支持板部分24的顶表面中居中形成 直立的支撑凸部64,其保持帽式螺纹紧固件42,例如,螺栓(参见图6)。在支撑凸部64邻 近处形成竖直支撑肋66,以支撑中央槽部分32的下表面。每个相应的支撑肋66均终止于 交叉支撑壁67,以协助下砂磨支持板部分24进行再定位,这将在下文中进行说明。
如图3、7a、7b所示,下砂磨支持板部分24在其每个相应端包括直立的止动槛68, 止动槛68帮助形成L形拐角。相应金属夹板72的夹紧尾端70就位于由相应止动槛68形 成的L形拐角内。快速松脱夹紧装置包括夹板72,夹板72通过相应的盘簧和诸如锁定六 角螺母的锁定螺纹紧固件74被牢固保持就位,锁定螺纹紧固件74紧固于螺纹构件76,螺 纹构件76由在下砂磨支持板部分24的上侧上形成的支撑凸部78(参见图7b)承载。夹 板72被夹紧支撑壁60a、60b和紧固件74、76以适当的对准方式所相应支撑和保持,这样, 砂纸片80的相应端被夹紧尾端70夹紧和保持就位于止动槛68的L形拐角内。更具体地, 锁定紧固件74用以容纳并预加载盘簧,接着盘簧将向下的力施加到夹板72上以紧固所述 砂纸。夹杆可操作地定位于夹板72的正下方,并围绕从下砂磨支持板部分24直立的两个 支撑柱头77(参见图7b)枢转。通过在夹杆的自由外槛上向下推动,该杆围绕支撑柱头77 枢转,并用于将夹板72从其正常弹簧偏置操作位置抬起,而同时压縮盘簧。夹杆和夹板72 的夹紧作用的力以及由此形成的整体效果,可通过紧固和放松锁定紧固件74而改变。优选
8地,夹板72和夹杆由冲压不锈钢材料形成。不过,应理解的是,如果不采用快速松脱夹紧装 置,则可取消盘簧和夹杆,而作为替代,可使用基本的蝶型螺母(未示出)来手动紧固和下 压(通过螺纹构件76)夹板72而使其靠紧砂纸片80。 软砂纸垫82,例如优选地由适合的泡沫材料或橡胶材料形成,其被连接到下砂磨 支持板部分24的下侧;垫82用于容许在下砂磨支持板部分24与被砂磨的相应表面(未示 出)之间平坦度不一致。由于夹板72的背边缘71靠在支持板62上这一事实,夹紧尾端70 协作并限制砂纸片80的端部及夹板72向前滑动靠向止动槛68的趋势,因而可以帮助防止 砂纸80由于在下垫82上伸展而使紧固状态出现任何松动。 进一步如图7a、7b和13所示,存在相应的成对的再定位肋63。也就是说,肋63帮 助使下砂磨支持板部分24相对于上主体壳体部分22进行所希望的再定位,从而允许根据 希望进行居中砂磨或侧边砂磨。更具体地,多对再定位肋63由于在下砂磨支持板部分24 顶侧的前后方处向外形成,从而与气流控制肋84(在下文中进行描述)的下边缘部分协作, 并一起用于使下砂磨支持板部分24相对于上主体壳体部分22弯斜的可能性最小化。
图6显示了上主体壳体部分22的仰视截面图。如图所示,一对气流控制肋84存 在于相应的侧裙构件38a、38b之间,并包括成角度的支撑构件52。这些气流控制肋84形 成沿组件20内腔50的中央真空气体通道,并帮助在真空砂磨操作期间将最大量的真空气 体直接引导向组件20的前端。进一步,在图11中,可以观察到特定的所谓受控气体释放剖 切区域86,其形成在肋84与下砂磨支持板部分24上表面之间。这些受控气体释放区域86 与气流控制肋84 —起,帮助在组件20的内腔50的细长中央部分内以及下砂磨支持板部分 24的周界附近使真空气流样式均衡且均匀而有效。更具体地,在肋84中的受控气体释放 区域86的存在及相对高度,允许适当需要量即均衡量的输入气流沿装置20的侧部通过释 放区域86而并入从内腔50在气体中央肋84之间的中央区域向下流动的主气流中。也就 是说,如果受控气体释放区域过大或过宽地张开,则侧部气体的流入将过强,从而使装置20 前端无所作为。同样,如果受控气体释放区域86过小或不存在,则来自前端的气体流入将 过强,而侧部气体流入将无足轻重。因此,则肋84和释放区域86共同帮助均衡气流并有助 最大限度地收集被砂磨去除的灰渣。 在图6中,还显示出相应的交叉支撑壁67 (形成于下砂磨支持板部分24上竖直支 撑肋66的每一端处)如何操作以靠在由上主体壳体部分22承载的相应的引导肋69上。在 操作中,(下砂磨支持板部分24的)交叉支撑壁与(上主体壳体部分22的)引导肋69协 作,以在下砂磨支持板部分24从其面对上主体壳体部分22的所希望的可用位置临时脱离 接合时,帮助限制弯斜的可能性,即,限制下砂磨支持板部分24相对于上主体壳体部分22 弯斜的可能性。 进一步,由于两个竖直支撑柱28a、28b宽度和深度相对较窄,即,横截面尺寸最 小,因此,它们不会过于影响在上主体壳体部分22的内腔50中的真空气流。也就是说,它 们允许存在有形式为前、后平台部30a、30b的充分低的放置平台表面区域。这就进而帮助 以简单且自由的方式使真空气体的样式(主要工作于上主体壳体部分22内腔50中的气流 控制肋84之间)最佳地到达组件20的前端。应注意的是,肋84通过成角度的支撑构件52 相应地向外张开,以允许砂磨残渣进入下方的相应前、后裙延伸部36a、36b。应进一步注意 的是,在支持板前方扩展的真空气体区域(通过成角度的支撑构件52形成)优选大于在支持板后方扩展的真空气体区域(通过构件52形成),从而有助于使流向壳体构件前部的真 空气体的运动最大化。 重要的是,在操作过程中,所示手动砂磨机真空装置组件20能够对下砂磨支持板 部分24进行多种不同的横向定位,以利于不同类型的砂磨。例如,如图5和9所示,下砂磨 支持板部分24和相关的砂纸片80可采用居中结构,即,其中的砂纸片80的两个纵向边缘 位于侧裙构件38a、38b内侧。另一方面,如图8和10所示,下砂磨支持板部分24以及由此 的砂纸片80可被可调节地移动(至这些图中相应的最左上的位置),使得下砂磨支持板部 分24的最左边缘(图10)、砂纸垫82以及由此的砂纸片80均定位为从侧裙构件38b的左 外边缘略微向外。在该可调节位置,可以使用砂纸80以利于待砂磨物件(未示出)的边缘 砂磨。类似地,虽然在图中未示出,但应认识到的是,下砂磨支持板部分24、砂纸垫82和砂 纸片80可一致地向较远的相应右下侧(例如,相对于图5和9)移动,使得砂纸片80的右 边缘(图9)可完全伸展而略超出侧裙构件38a的右边缘,也就是说,其处于与图8和10中 所示的位置对应但相反的可调节位置。如图7a、7b和13所示,为最佳实现这样的居中或边 缘砂磨定位,气流控制肋84的下边缘部分装配至形成于下砂磨支持板部分24上的相应的 成对再定位肋63中的任一侧,从而帮助确保支持板相对于上主体壳体部分22的正确定位, 并有助于防止支持板相对于上主体壳体部分22弯斜。 上述结构允许下砂磨支持板部分24和砂纸片80相对于上主体壳体部分22和侧 裙构件38a、38b的位置而进行这样的优选的侧对侧定位,该结构包括紧固件42的轴(保持 在下砂磨支持板部分24的支撑凸部64中)与槽开口 83(形成在上主体壳体部分22的中 央槽表面32中)的相对定位,参见图6。也就是说,通过松开在紧固件42上的螺纹紧固件 40,并通过在槽83内可调节地移动的紧固件42及调节下砂磨支持板部分24相对于上主体 壳体部分22的砂磨位置和气流控制肋84的下边缘相对于相应的再定位肋63的砂磨位置, 下砂磨支持板部分24可相对于上主体壳体部分22进行侧对侧调节。更具体地,下砂磨支持 板部分24的侧对侧调节定位,有时会导致相应的支持板止动件62 (形成在下砂磨支持板部 分24上)面对气流控制肋84(由上主体壳体部分22承载)而出现邻接接合。也就是说, 如图6和9所示,例如,相应的支持板止动件62通常在左、右气流控制肋84之间居中而且 不与所述控制肋84接合。另一方面,当砂纸片80和下砂磨支持板部分24的位置已被调节 至所述边缘之一时(参见图8和10),最左的支持板止动件62(如图IO所示)则已经移动 而紧靠气流控制肋84邻接。下砂磨支持板部分24和砂纸片80的这种易调节的侧对侧移 动的重要性在于,可以通过手动砂磨机真空组件20,并沿着手动砂磨机真空装置20的右手 侧边缘或左手侧边缘,实现边缘砂磨。可替代地,根据希望,组件20允许使用处于居中位置 的砂纸片80进行正常的居中砂磨,如图5和9所示。 如图1和3所示,例如,相应的前、后裙延伸部部分36a、36b优选比侧裙构件38a、 38b向下朝向砂纸片80延伸得更远。这种前、后裙延伸部36a、36b的存在极其有利于使还 未被组件20收集的干粉料(drywall)或其他由砂磨产生的灰渣的量最小化。进一步,优选 地,组件20的主要部分的高度(参见图3中的尺寸"H")仅在上主体壳体部分22的总长度 (参见图3中在相应的前、后裙延伸部36a、36b之间的尺寸"L")的大约15%至30%的范 围内。优选地,所述百分比为大约21.5%。例如,对于根据本公开内容所制成的装置20而 言,尺寸H大致为1. 75英寸,而尺寸L大致为8. 12英寸。也就是说,上主体壳体部分22的主要部分的高度("H")足够小,使得最大化的真空气流在被位于组件20的后部的装配件 46和开口 47所传输时,到达组件20的最前部,S卩,到达内腔50的最远离真空源的那部分。 所述真空气流基于以下事实(参见图6)被进一步最大化,S卩,前成角支撑构件52的(相对 于肋84的)角度优选地比后构件52的角度更平缓,因而允许在组件20的前端(最远离真 空源)周围形成的真空区域大于存在于组件20的后端或称真空源端处的真空区域。如图 所示,所有的真空气流从砂纸片80的外周界附近,即,从在下砂磨支持板部分24与裙构件 34之间处附近,进入上主体壳体部分22的内腔50中,而没有真空气流通过砂纸片80或砂 纸垫82。这允许装置20使用备用的不同尺寸和类型的砂纸80,例如不同磨料的砂纸80,这 是因为,在本公开内容中,由于没有残渣或气流直接通过砂纸80或下砂磨支持板部分24, 因而不需要使用过筛类型的砂磨介质。 上述给出的详细描述仅用于清楚理解本发明,而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相应的修改是显而易见的。
权利要求
1. 一种砂磨装置,用于连接到真空装备,所述装置包括壳体,其包括具有一周界的顶壁,和从所述顶壁的周界向下延伸的毗邻裙部,以限定具 有开放底部的内腔;砂磨机组件,其被可调节地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开放底部内,并具有一周界和一对侧边 缘,所述砂磨机组件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变换,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一对侧边缘 中的第一个侧边缘横向延伸而大致接近于所述壳体的毗邻裙部的第一侧边缘,而在所述第 二位置,所述一对侧边缘中的第二个侧边缘横向延伸而大致接近于所述壳体的毗邻裙部的 第二侧边缘,所述砂磨机组件具有支持板和用于可拆卸地夹紧砂纸片以覆盖砂磨垫的至少 一个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砂磨装置进一步包括真空装配件,其处于与所述壳体的内部连通的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所述真空装配件 与所述壳体的内部流体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砂磨机组件包括邻近于所述支持板定位的砂 磨垫,和用于将砂纸片可拆除地夹紧以覆盖所述砂磨垫的至少一个夹具。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气流路径,其限定在所述砂磨机组件的周 界与所述壳体的毗邻裙部之间,所述真空装配件与所述气流路径流体连通。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壳体进一步包括手柄,该手柄适于防止气流 通过该手柄。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壳体进一步包括槽开口,该槽开口形成在所 述壳体上,并适于支撑被连接到所述砂磨机组件且延伸通过所述槽开口的紧固件。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毗邻裙部进一步包括前裙部分和后裙部分, 以及一对细长的侧裙部分,所述前裙部分和后裙部分延伸得比所述一对细长的侧裙部分 低。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具有长度尺寸,所述毗邻裙部从所述壳 体向下延伸经过一高度尺寸,所述毗邻裙部的高度尺寸在所述壳体的长度尺寸的15%至 30%的范围内。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壳体进一步包括大致水平的平台,该平台由 通过一中央槽相连的前平台部和后平台部形成。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大致水平的平台进一步包括从所述前平台 部向上延伸的第一直立柱,和从所述后平台部向上延伸的第二直立柱。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壳体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一直立柱与所述 第二直立柱之间延伸的手柄,所述手柄适于阻止气流通过其中。
11.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大致水平的平台进一步包括一对气流控制 肋,其从所述大致水平的平台向下延伸,并与所述壳体的周界间隔开。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气流控制肋沿所述壳体而大致纵向对准, 并大致延伸于所述前平台部与所述后平台部之间,而且适于帮助气体在所述前平台部与所 述后平台部之间朝向所述真空装配件移动。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每个气流控制肋进一步包括气体释放部,其形成在每个气流控制肋的下边缘内,并适于允许气体通过所述气体释放部并沿所述砂磨机组 件的周界移动。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相应的气流控制肋的相应外端相互远离而成角,从而在所述砂磨机组件的前端和后端的邻近处相应形成扩展的真空气体区域。
15.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支持板承载相应的多个再定位肋,其中,所述气流控制肋的下边缘与所述再定位肋的接合,允许相应地选择居中砂磨、右边缘砂磨和左边缘砂磨。
全文摘要
文档编号B24B23/00GK101695821SQ20091016873
公开日2010年4月2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13日
发明者克雷格·A·西肖尔茨, 兰迪·L·布斯, 马修·S·凯普纳 申请人:肖普瓦克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