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扇形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6461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扇形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成型技术领域,涉及连铸机中的一种扇形段。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连铸设备也随之同步发展,并为 钢铁工业的顺利迅猛发展创造了条件。扇形段是连铸机中的一种重要设备, 从结晶器出来的铸坯经过弯曲段到达扇形段后,铸坯在扇形段中坯壳继续增 长,直至铸坯完全凝固。扇形段辊缝调节的方式为,四个液压缸通过辊缝调 节机构,实现辊缝的调节。
目前,板坯连铸机中扇形段的辊缝调节多采用三铰链点机构进行调节, 有利于防止液压缸在不同步时,对扇形段框架和辊缝调节机构产生损坏;但 当液压缸升降不同步时,扇形段上框架会发生较大倾斜,容易对周围设备造 成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扇形段。本实用新型在 扇形段的进口侧辊缝调节装置通过导向立柱与下框架连接,出口侧辊缝调节 装置通过导向立柱与短连杆连接,然后再与下框架连接,这三个铰链点构成 三铰链点机构;上驱动辊升降装置安装在上框架上,辊缝调节液压缸固定在 上框架上,辊缝调节装置与辊缝调节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上框架和下框架 安装辊子,其特征在于侧导向机构位于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
该设备通过辊缝调节装置对扇形段辊缝进行调节,扇形段进口和出口辊 缝调节装置构成三铰链点机构,同时在扇形段上下框架之间设置侧导向机构, 通过垫片组调节侧导向间隙。本实用新型可以防止扇形段上框架在辊缝调节 液压缸升降不同步时产生较大的倾斜,对周围设备造成损坏。本实用新型结 构紧凑,稳定性好,操作维护简便,可以广泛应用在板坯连铸机扇形段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导向机构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辊缝调节装置的剖视图
图中件1是上框架,件2是下框架,件3是三铰链点机构,件4是辊 缝调节装置(件4-l是导向立柱,件4-2是导向立柱,件4-3是短连杆), 件5是辊缝调节液压缸,件6是侧导向机构(件6-l是是导向支架,件6-2 是导向板,件6-3是垫片组),件7是上驱动辊升降装置,件8是辊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作进一步说明 进口侧辊缝调节装置4通过导向立柱4-1与下框架2连接,出口侧辊缝 调节装置4通过导向立柱4-2与短连杆4-3连接,然后再与下框架2连接, 这三个铰链点就构成扇形段辊缝调节三铰链点机构3。上驱动辊升降装置7 安装在上框架1上,辊缝调节液压缸5固定在上框架1上,辊缝调节装置4 与活塞杆连接;上框架1和下框架2安装辊子8;侧导向机构6位于上框架1 和下框架2之间;侧导向机构6的导向支架6-1分别安装在上框架1和下框 架2上,导向支架6-1通过垫片组6-3和导向板6-2连;通过调节垫片组6-3 来设定侧导向机构6的间隙。
当需要辊缝调节时,固定在上框架1上的辊缝调节液压缸5中的活塞运 动,与活塞杆连接的辊缝调节装置4通过活塞杆的伸縮,带动上框架l升降 实现辊缝调节。侧导向机构6在辊缝调节过程中防止上框架1产生较大的倾 斜,损坏周围设备。
权利要求1.一种扇形段,主要由上框架(1)、下框架(2)、辊缝调节装置(4)、辊缝调节液压缸(5)、上驱动辊升降装置(7)和辊子(8)组成,扇形段进口侧辊缝调节装置(4)通过导向立柱(4-1)与下框架(2)连接,出口侧辊缝调节装置(4)通过导向立柱(4-2)与短连杆(4-3)连接,然后再与下框架(2)连接,这三个铰链点构成形段辊缝调节三铰链点机构(3);上驱动辊升降装置(7)安装在上框架(1)上,辊缝调节液压缸(5)固定在上框架(1)上,辊缝调节装置(4)与辊缝调节液压缸(5)的活塞杆连接;上框架(1)和下框架(2)安装辊子(8),其特征在于侧导向机构(6)位于上框架(1)和下框架(2)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扇形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导向机构(6)的导向支架(6-1)分别安装在上框架(O和下框架(2)上,导向支架(6-1)通过垫片组(6-3)和导向板(6-2)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成型技术领域,涉及了连铸机的一种扇形段。在扇形段的进口侧辊缝调节装置通过导向立柱与下框架连接,出口侧辊缝调节装置通过导向立柱与短连杆连接,然后再与下框架连接,这三个铰链点构成扇形段辊缝调节三铰链点机构;上驱动辊升降装置安装在上框架上,辊缝调节液压缸固定在上框架上,辊缝调节装置与辊缝调节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上框架和下框架安装辊子,其特征在于侧导向机构位于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本实用新型可以防止扇形段上框架在辊缝调节液压缸升降不同步时产生较大的倾斜,对周围设备造成损坏。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稳定性好,操作维护简便,可以广泛应用在板坯连铸机扇形段中。
文档编号B22D11/06GK201410546SQ200920127720
公开日2010年2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9日
发明者彭晓华, 毛承志, 王建伟, 秦文斌, 阎建武 申请人: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冶赛迪上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