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铝片毛刺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7829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去除铝片毛刺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冲压铝管的加工辅助装置,特别是一种去除 铝片毛刺的装置。
技术背景将铝片冲压成铝管之前需要先将铝片上的毛刺去除。铝片上的毛刺在冲制时会严 重影响铝管的冲制质量,甚至会产生铝管穿孔,管壁拉伤,有划痕现象。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去除铝片毛刺的装置,所述的这种去除铝片毛刺 的装置要解决现有技术中铝片上的毛刺影响冲制铝管质量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去除铝片毛刺的装置由一个滚筒构成,其中,所述的滚筒的径 向截面呈正六边形,滚筒两端的轴心上设置有驱动轴,滚筒内部设置有空腔,滚筒的一个侧 面设置有开口,所述的开口上设置有一个插板。进一步的,所述的滚筒由不锈钢板构成。进一步的,所述的插板上设置有复数个小孔。进一步的,所述的小孔的直径为5 8mm。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侧面的开口将铝片装入滚筒,利用一个低速电机 驱动滚筒,铝片在滚筒内相互碰撞后,毛刺脱落。采用有孔的插板时,产生的铝屑通过小孔 内渗漏出去,保证筒内无铝屑。然后再采用无孔的插板,加入相应的润滑剂,进行低速旋转 滚动,保证铝片达到均勻润滑。本实用新型和已有技术相比较,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实用新型利用滚筒使 铝片相互碰撞,去掉铝片上的毛刺,在滚筒侧面开口采用有孔插板,便于铝屑渗出,采用无 孔的插板时可施加润滑剂。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去除铝片毛刺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去除铝片毛刺的装置中的带孔插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去除铝片毛刺的装置中的无孔插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去除铝片毛刺的装置由一个滚筒1构 成,其中,所述的滚筒1的径向截面呈正六边形,滚筒1两端的轴心上设置有驱动轴2,滚筒 1内部设置有空腔,滚筒1的一个侧面设置有开口,所述的开口上设置有一个插板3。[0016]进一步的,所述的滚筒1由不锈钢板构成。进一步的,所述的插板3有带孔板4构成,带孔板4上设置有复数个小孔5。进一步的,所述的小孔5的直径为5 8mm。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是通过侧面的开口将铝片装入滚筒1,利用一个低速电机 驱动滚筒1,铝片在滚筒1内相互碰撞后,毛刺脱落。采用有孔的插板时,产生的铝屑通过小 孔内渗漏出去,保证筒内无铝屑。然后再采用无孔的插板,加入相应的润滑剂,进行低速旋 转滚动,保证铝片达到均勻润滑。
权利要求一种去除铝片毛刺的装置,由一个滚筒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筒的径向截面呈正六边形,滚筒两端的轴心上设置有驱动轴,滚筒内部设置有空腔,滚筒的一个侧面设置有开口,所述的开口上设置有一个插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铝片毛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筒由不锈钢板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铝片毛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板上设置有复数 个小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去除铝片毛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孔的直径为5 8mm。
专利摘要一种去除铝片毛刺的装置,由一个滚筒构成,滚筒的径向截面呈正六边形,滚筒两端的轴心上设置有驱动轴,滚筒内部设置有空腔,滚筒的一个侧面设置有开口,开口上设置有一个插板。插板上设置有复数个小孔。小孔的直径为5~8mm。通过侧面的开口将铝片装入滚筒,利用一个低速电机驱动滚筒,铝片在滚筒内相互碰撞后,毛刺脱落。采用有孔的插板时,产生的铝屑通过小孔内渗漏出去,保证筒内无铝屑。然后再采用无孔的插板,加入相应的润滑剂,进行低速旋转滚动,保证铝片达到均匀润滑。
文档编号B24B9/04GK201604050SQ20092021495
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31日
发明者许志军 申请人:上海佳田药用包装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