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炉渣脱水器补漏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9916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炉渣脱水器补漏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铁冶炼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炼铁高炉炉渣脱水器补漏时 采用的补漏件。
背景技术
炼铁厂中常常使用一种嘉恒轮法对高炉出来的夹杂着大量水分的炉渣进行回收 利用,此技术中,需要采用炉渣脱水器使炉渣和水分充分分离。现有的炉渣脱水器,其结构主要为包括一个铁质的圆筒形壳体,壳体下部设置有 支撑体对其进行支撑,壳体内部为可转动的渣水分离机构,渣水分离机构两端延伸出壳体, 脱水器工作时含水分的炉渣从渣水分离机构一侧进入,经脱水后炉渣由渣水分离机构另一 侧排出,水分留在壳体底部,当壳体底部水达到一定高度时由出水管排出。这种结构的炉渣脱水器,安装时一般采取如图1所示结构,即在壳体1两侧各设置 一个支撑台2,支撑台2上分别采用两个托辊3将渣水分离机构4的两端托起,从而形成稳 定支撑,在壳体1下端中部设置有支撑体8对壳体1进行固定支撑。在安装时为了使托辊 3支撑更稳定,故两个支撑台2的内侧与壳体1两侧下端不能距离太远。这样,由于壳体两 端下方外侧处与支撑台距离较近,从而因通风不便而难以保持干燥,进而造成该处壳体生 锈并逐渐被锈穿造成漏水。在现有技术中,当出现漏水时常常采取焊接的方法进行补漏,然 而由于锈穿漏水处与支撑台距离较近,无法直接焊接,需要将整个脱水器拆卸并吊开之后 才能进行焊接补漏。由于炉渣脱水器重量过大,故拆卸、起吊和重新安装均须花费较长的时 间和较大的成本,同时这种拆卸、安装的过程中容易对脱水器内部的一些构件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首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炉 渣脱水器补漏件,采用本炉渣脱水器补漏件进行补漏,无需对脱水器进行拆卸和吊装,具有 方便、快捷的特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种炉渣脱水器补漏件,其特点在于,包括一个铁质的直径大于脱水器壳体端面 直径的弓形板,在弓形板上沿弧线端侧面垂直满焊连接有一块弧形板,在该弧形板上另一 侧面满焊连接有一块内环直径与脱水器壳体端面直径匹配的环形板。所述“匹配”是指环 形板内径等于或略大于脱水器壳体端面直径,使得环形板的内环端面可以与壳体下端满焊 相连。其使用时,将所述弓形板置于壳体端面外侧与支撑台之间并覆盖住漏水破损处, 并令弓形板上弧形板所在一侧向里,再将环形板的内环侧面与壳体下端面满焊密封连接, 即可完成补漏。作为优化,所述弧形板宽度小于脱水器壳体端面到相邻支撑台侧壁距离。这样补 漏时,可以直接将焊接了弧形板和环形板的弓形板从侧面直接插入到壳体端面与支撑台之间,具有方便快捷的优点。综上所述,相比于现有技术,采用本实用新型对脱水器进行补漏,无需对脱水器整 体进行拆卸和起吊即可补漏,故具有实施方便快捷的优点,并达到了节约时间、节省成本并 避免对脱水器内部结构造成破坏的目的。

图1为现有炉渣脱水器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采用了本实用新型补漏之后的炉渣脱水器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时,本实用新型结构如图2所示,一种炉渣脱水器补漏件,包括一个铁质 的直径大于脱水器壳体端面直径的弓形板5,弓形板5高度高于壳体内水位高度,在弓形板 5上沿弧线端侧面垂直满焊连接有一块弧形板6,在该弧形板6上另一侧面满焊连接有一块 内环直径与脱水器壳体端面直径匹配的环形板7。其中,所述弧形板6宽度小于脱水器壳体 端面到相邻支撑台侧壁距离。图3和图4为采用了本实用新型补漏后的炉渣脱水器结构示意图,由其所示,补漏 时,将所述弓形板5置于壳体1端面外侧与支撑台2之间并覆盖住漏水破损处,并令弓形板 5上弧形板6所在一侧向里,再将环形板7的内环侧面与壳体1下端面满焊密封连接,即完 成补漏过程。
权利要求一种炉渣脱水器补漏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铁质的直径大于脱水器壳体端面直径的弓形板,在弓形板上沿弧线端侧面垂直满焊连接有一块弧形板,在该弧形板上另一侧面满焊连接有一块内环直径与脱水器壳体端面直径匹配的环形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渣脱水器补漏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宽度小于脱水器 壳体端面到相邻支撑台侧壁距离。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炉渣脱水器补漏件,其特点在于,包括一个铁质的直径大于脱水器壳体端面直径的弓形板,在弓形板上沿弧线端侧面垂直满焊连接有一块弧形板,在该弧形板上另一侧面满焊连接有一块内环直径与脱水器壳体端面直径匹配的环形板。使用时,将所述弓形板置于壳体端面外侧与支撑台之间并覆盖住漏水破损处,并令弓形板上弧形板所在一侧向里,再将环形板的内环侧面与壳体下端面满焊密封连接,即可完成补漏。采用本实用新型对脱水器进行补漏,无需对脱水器整体进行拆卸和起吊即可补漏,故具有实施方便快捷的优点。
文档编号C21B3/06GK201634690SQ20102014413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9日
发明者廖长明, 李永华, 陈小明 申请人: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