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材热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3375115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靶材热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制造领域,尤其涉及靶材热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电镀(Electroplating)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其利用电解原理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从而起到防止腐蚀,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及增进美观等作用。在盛有电镀液的镀槽中,用经过清理和特殊预处理的待镀件作为阴极,镀覆金属作为阳极,两极分别与直流电源的负极和正极联接。电镀液由含有镀覆金属的化合物、导电的盐类、缓冲剂、PH调节剂和添加剂等的水溶液组成。通电后,电镀液中的金属离子,在电位差的作用下移动到阴极上形成镀层。阳极的金属形成金属离子进入电镀液,以保持被镀覆的金属离子的浓度。目前,可以选用高纯铜磷合金靶材作为阳极。金属靶材的制作过程一般包括熔炼、均勻化处理、塑性变形加工、热处理等步骤, 在严格控制靶材纯度的基础上,通过选择不同的塑性变形加工、热处理条件,调整靶材的晶粒取向、晶粒尺寸等,最终满足溅射过程的要求。特别地,热处理是靶材设计和加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艺,该工艺往往与塑性变形加工紧密结合,主要为了实现金属材料的再结晶,使得材料的组织均勻。以铝靶材的热处理为例,不同的热处理温度、保温时间、加热方式,可以获得不同的金属材料组织结构。同样,对于高纯铜磷合金靶材也适用。电镀形成的薄膜需要满足一定的均勻性要求,而高纯铜磷合金靶材内部组织结构会影响薄膜的均勻性。高纯铜磷合金靶材内部晶粒大小、晶粒取向都会影响薄膜的均勻性。 因此,电镀工艺要求高纯铜磷合金靶材内部晶粒大小合适、晶粒取向适宜。若采用传统工艺对铜磷合金靶材进行热处理,如申请号为200910140622. 3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的一种铝靶材的热处理方法,应用上述方法,在被处理的铜磷合金靶材在直径和厚度方向上的组织结构会由于受热不均而导致不一致。应用这种方法生产的靶材产品对于电镀来说,具有很大的负面作用,甚至不能符合电镀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靶材热处理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靶材在热处理工艺中因受热不均而导致组织结构不均勻,导致应用该靶材作为阳极使电镀工艺的效果不佳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靶材热处理方法,包括提供靶材,所述靶材的材质为铜磷合金;预热砂子;将已预热的砂子包覆所述靶材,对所述靶材进行热处理。可选的,所述砂子是填充于热处理装置中,所述靶材是在加热所述砂子之后再没入所述砂子中。可选的,还包括感测所述靶材的加热温度的步骤。
可选的,所述感测所述靶材的加热温度包括通过表面温度感测器进行感测。可选的,所述靶材在热处理之前已进行了塑性变形工艺。可选的,所述预热砂子的加热温度为700°C 750°C。可选的,所述热处理工艺具体参数为加热温度为650°C 750°C,并在此温度下保温 45min 90min。可选的,所述靶材的纯度范围为4N5 6N。可选的,所述热处理装置为恒温炉。可选的,所述砂子材料为碳化硅、氧化铝或石英砂,规格为45号、60号、70号、80号与90号中的任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靶材热处理方法,采用了先预热砂子,然后将待热处理的靶材没入预热后的砂子中并加热的方式,通过加热后的砂子将热量传导至待热处理的靶材,确保靶材能均勻受热,使得热处理后的靶材的组织结构均勻,满足电镀要求。应用上述靶材的热处理方法加快了产品的加热速度,缩短了产品的热处理时间, 并且提高了热处理工艺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因而可以获得符合性能要求和质量稳定的产
P
ΡΠ O并且,应用上述方法可以连续加热多个靶材,实现产品的批量热处理工艺,产品的批量生产速度显著提高,进而缩短了产品的制作周期。


图1为应用本发明靶材热处理方法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的流程示意图;图2和图3为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中应用到的靶材和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热处理后的铜磷合金靶材的示意图;图5为热处理后的铜磷合金靶材晶粒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在现有靶材热处理方法中,在对靶材进行热处理时,在靶材的直径和厚度方向上的组织结构会由于受热不均而导致不一致。因此,本发明的发明人提出一种靶材热处理方法,包括提供靶材,所述靶材为铜磷合金;加热能包覆所述靶材的沙子;对所述靶材进行热处理。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靶材热处理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步骤S10,提供靶材,所述靶材为铜磷合金;S11,预热填充在热处理装置中的砂子;S12,将所述靶材没入已预热的砂子中,对所述靶材进行热处理。下面结合附图对上述图1中所示的热处理方法进行详细说明。首先执行步骤S10,提供靶材10,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靶材10可以是高纯度的铜磷合金。具体地,所述靶材纯度为4N5、5N或者6N,其中,所述4N5表示纯度为 99. 995 %,5N表示纯度为99. 999 %,而6N表示纯度为99. 9999 %。另外,在执行步骤SlO之前,靶材10已进行了塑性变形工艺。所述塑性变形工艺, 是将金属料件置于挤压装置(例如锻压机、空气锤或压延机)的挤压模中进行挤压成型的工艺。挤压模的形状和尺寸决定了产品的横截面。所述挤压可以采用正向热挤压,即挤压装置的挤压方向与金属料件的流动方向一致,同时挤压是在一定温度下进行。通过合理控制挤压温度和设定合适的挤压比,可以精确控制靶材的成型尺寸精度,制作出符合塑性变形工艺要求的靶材,实现降低靶材晶粒尺寸大小、细化晶粒和降低靶材表面粗糙度的目的。 所述挤压比是指挤压前的制品的总横截面积与挤压后的制品的总横截面积之比。在实际应用中,靶材10的形状,根据应用环境、溅射设备的实际要求,可以为圆形、矩形、环形、圆锥形或其他类似形状(包括规则形状和不规则形状)中的任一种,且其厚度可以为Imm至IOOmm不等。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为圆形的靶材。接着执行步骤S11,预热填充在热处理装置中的砂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热处理装置可以是例如图3所示的恒温炉,其具有腔室20,在腔室20中加装了砂子30。其中,加装的砂子30可以是部分填充腔室20,也可以填充满整个腔室20。这样,通过操作恒温炉, 可以对腔室20中加装的砂子30进行预加热。由于砂子30的成份和品种会影响其本身加热速度、均勻度以及对包覆的靶材10 的导热效果。因此,砂子30的材料选择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实际应用中,砂子30的材料可以是选自碳化硅、氧化铝或石英砂,其大小规格可以45号、60号、70号、80号或90号中的任一种。在本实施例中,砂子30具体为碳化硅(SiC)。碳化硅是用石英砂、石油焦(或煤焦)、木屑(生产绿色碳化硅时需要加食盐)等原料在电阻炉内经高温冶炼而成的。碳化硅是热的良导体,具有耐高温、良好的导热性能和热稳定性的特点,利用这些特点,就可以将碳化硅放置于加热源(在本实施例中,例如恒温炉)与被加热物(在本实施例中,例如靶材 10)之间,作为高温的间接加热材料。恒温炉先对砂子30进行预热,预热温度控制在700°C 750°C。预热温度过低,热处理时间过长使得热处理效率低下;预热温度过高,超过预期的热处理温度,靶材中晶粒容易长大,尺寸会超范围。接着执行步骤S12,将所述靶材没入已预热的砂子中,对所述靶材进行热处理。具体包括利用砂子30良好的导热性能,将其作为中间加热物,通过预热后的砂子30进行导热,间接对靶材10加热,进行热处理。在这里,将靶材10置入恒温炉的腔室20中,如图3所示,具体是指将靶材10以一定的深度没入砂子30中,使得靶材10的周边都能被砂子30所包覆。所述的深度可以根据恒温炉的加热特性、腔室的结构或砂子的填充状况而作适应性调整,较佳地,靶材10可以放置在能均勻受热的区域,例如放置在填充的砂子30所形成空间的几何中心区域。实践表明,晶粒尺寸及其取向对靶材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随着晶粒尺寸的增加,薄膜沉积速率区域降低;(2)在合适的晶粒尺寸范围内,靶材使用时的等离子体阻抗较低,薄膜沉积速率高和薄膜均勻性好;(3)在合适的晶粒尺寸范围内,晶粒取向越均勻越好;(4)当靶材晶粒尺寸超过合适的晶粒尺寸范围时,为提高靶材的性能,必须严格控制靶材的晶粒取向。本实施例中,经过上述热处理方法得到的铜磷合金靶材内部晶粒尺寸大小为70 μ m 100 μ m。即经过上述热处理方法得到的铜磷合金靶材的内部晶粒尺寸在这个范围内,热处理后的铜磷合金靶材作为阳极进行电镀,电镀质量稳定。图4为热处理后的铜磷合金靶材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此热处理后的铜磷合金靶材为圆形,将此铜磷合金靶材平均分为三个扇形部分,分别为I^artAlart B,Part C。以铜磷合金靶材的PartA部分为例,靠近PartA长弧边缘的部分为Side Α,靠近Part A短弧边缘即铜磷合金靶材的中心部分为Center Α。同样的,靠近Part B长弧边缘的部分为Side B,靠近Part B短弧边缘即铜磷合金靶材的中心部分为Center B;靠近Part C长弧边缘的部分为Side C,靠近Part C短弧边缘即铜磷合金靶材的中心部分为Center C。图5为热处理后的铜磷合金靶材晶粒示意图。表1为热处理后的铜磷合金靶材晶粒尺寸。表1是检测到热处理后铜磷合金靶材三个扇形部分PartA、Part B, Part C(即 Center A、Side A、Center B、Side B、Center C、Side C 部位)的晶粒尺寸数值。检测尺寸是从图5中铜磷合金晶粒的X轴、Y轴和Z轴三个方向来进行测量的。结合图4、图5和表1得出,经过上述热处理方法得到的铜磷合金靶材内部晶粒尺寸都在70 μ m 100 μ m的范围,晶粒组织结构均勻,即热处理后的上述铜磷合金靶材作为阳极进行电镀,电镀质量稳定。表1为热处理后的铜磷合金靶材晶粒尺寸
PartA ( μ m)PartB ( μ m)PartC ( μ m)CenterASideACenter BSideBCenter CSideCX747992759580Y768092719971Z757292819373靶材的晶粒尺寸和晶粒取向需要通过热处理工艺加以调整和控制,保证靶材在组织结构上的均勻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热处理工艺具体参数为加热温度为650°C 750°C,并在此温度下保温45min 90min。加热温度过低,靶材中晶粒再结晶不充分;加热温度过高,靶材中晶粒容易长大,尺寸会超范围;保温时间过短,靶材中晶粒受热不够,再结晶不充分;保温时间过长,靶材中晶粒容易长大,尺寸会超范围。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进行热处理之前预先设定上述各参数的具体数值,其中,所述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可以按照一定的对应关系进行设定,例如750°C *45min或650°C *90min等。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为确保加热温度的稳定性,本发明还配置有用于感测温度的表面温度感测器(未标示)。所述表面温度感测器既可以埋设在砂子30中,也可以直接设在靶材10的表面。当所述表面温度感测器感测到所述加热温度发生突变或超过规定范围时,能够即时予以显示当前温度数值甚至同时产生报警信息,以供适时对加温温度或保温时间作出调整,确保热处理工艺的稳定性。其中,所述调整可以具体包括例如调整(提高或降低)所述恒温炉的加热温度、调整(延长或缩短)保温时间或调整靶材10在砂子30中的没入位置等。可见,在本发明中,由于靶材10的周边是由预热后的砂子30所包覆,故通过砂子 30将热量传导至靶材10,可以使得靶材10能均勻受热,确保靶材在组织结构上的均勻性。在恒温炉先对砂子30进行预热,再将靶材10没入已预热好的砂子30中,可以使靶材10迅速升温,与将靶材10直接放入没有预热好的砂子30中一起在恒温炉中加热相比,前者加快了靶材10的加热速度,缩短了靶材10的热处理时间。
在恒温炉先对砂子30进行预热,应用上述方法可以连续加热多个靶材,实现靶材产品的批量热处理工艺,在完成前一靶材的热处理后,由于恒温炉的加热温度可以很快升温至砂子的预热温度,也就是说,恒温炉的预热时间缩短了,这样使得后一靶材的热处理时间缩短了。因此,靶材产品的批量生产速度显著提高,进而缩短了靶材产品的制作周期。后续,在热处理之后,还可以包括对热处理的靶材10进行冷却的步骤。冷却靶材 10可以是将所述靶材10放入水中进行冷却的水冷方式,但并不以此为限,冷却工艺也可以是风冷或空冷的方式。由于所述冷却工艺及其后续步骤与现有技术并无差异,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故在此不再赘述。所述靶材10热处理后,需要再经过粗加工、精加工等工艺,制成符合要求的靶材产品,其中粗加工是指轮廓车削、精加工是指产品尺寸车削。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介绍。实例以下以4N5或5N的铜磷合金靶材为例来说明在本发明的靶材热处理方法中进行热处理的工艺步骤及结果(1)提供经塑性变形工艺后的铜磷合金靶材。所述经过塑性变形工艺的铜磷合金靶材具有较佳晶粒大小的组织结构。(2)将砂子在恒温炉中预热至700°C。所述砂子采用的是45号碳化硅05#SiC)。(3)将铜磷合金靶材没入恒温炉事先预热的砂子内部,使得所述铜磷合金靶材的周边都被砂子所包覆。(4)对铜磷合金靶材进行热处理。具体包括加热温度为750°C,并在此温度下保温 60mino(5)对热处理后的铜磷合金靶材进行粗加工。(6)对粗加工后的铜磷合金靶材进行精加工。透过上述各步骤,最终获得符合电镀要求的铜磷合金靶材产品。本发明所提供的靶材热处理方法,由于采用了预热砂浴的方式,将靶材没入预热的砂子中,将砂子作为间接加热材料,将热量传导至待热处理的靶材,确保靶材能均勻受热,使得热处理后的靶材的组织结构实现均勻性,并且应用此靶材产品作为阳极,可以提高后续电镀工艺的效率。直接感测坯料的实际升温效果,例如用表面温度感测器测量靶材的温度,相比于通过控制恒温炉的加热温度来间接控制靶材的温度,靶材的温度和保温时间得到了更好地控制,因此确保了热处理工艺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综上所述,应用上述靶材的热处理方法加快了产品的加热速度,缩短了产品的热处理时间,并且提高了热处理工艺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因而可以获得符合性能要求和质量稳定的产品。并且,应用上述方法可以连续加热多个靶材,实现靶材产品的批量热处理工艺,在完成前一靶材的热处理后,由于恒温炉的加热温度可以很快升温至砂子的预热温度,也就是说,恒温炉的预热时间缩短了,这样使得后一靶材的热处理时间缩短了。因此,靶材产品的批量生产速度显著提高,进而缩短了靶材产品的制作周期。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靶材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靶材,所述靶材的材质为铜磷合金;预热砂子;将已预热的砂子包覆所述靶材,对所述靶材进行热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材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砂子是填充于热处理装置中,所述靶材是在加热所述砂子之后再没入所述砂子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靶材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感测所述靶材的加热温度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靶材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测所述靶材的加热温度包括通过表面温度感测器进行感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材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靶材在热处理之前已进行了塑性变形工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材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砂子的加热温度为 700°C 750"C。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材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工艺具体参数为 加热温度为650°C 750°C,并在此温度下保温45min 90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材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靶材的纯度范围为4N5 6N。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靶材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装置为恒温炉。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材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砂子材料为碳化硅、氧化铝或石英砂,规格为45号、60号、70号、80号与90号中的任一种。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靶材热处理方法,包括提供靶材,所述靶材为铜磷合金;预热砂子;将已预热的砂子包覆所述靶材,对所述靶材进行热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透过预热砂浴的加热方式,确保靶材均匀受热,实现其组织结构的均匀性,满足电镀要求。
文档编号C21D1/68GK102409147SQ20111035925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4日
发明者姚力军, 潘杰, 王学泽, 陈勇军 申请人:余姚康富特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