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热织物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314079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发热织物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新的发热织物的制造方法,属于纺织加工领域。具体的说是将远红外纳米陶瓷颗粒通过磁控溅射镀膜技术紧密均勻覆盖在普通纤维织物上,使其具有极好的储热保暖功能。
背景技术
远红外纳米陶瓷颗粒的粒径为0. 2微米,常温波长为2-18 μ m,远红外发射率为 92%以上,具有抗紫外线、杀菌、消除异味、防病治病等功能,是功能保健纺织品等新型产品的最佳原材料。可以有效地改善人体微循环,促使正常微循环血流增加2-3倍,提高组织供氧,改善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由此种粉体为添加剂制成的远红外纤维,具有优良的保健理疗功能,热效应功能。人们把陶瓷微粉应用于功能纤维之初就是为了获得蓄热保温效果,以得到储能纤维。根据所采用陶瓷粉体种类的不同,有两种蓄热保温机理。一种是将阳光转换为远红外线的纤维,称之为阳光纤维;别一种是低温(接近体温)下辐射远红外线纤维,称之为远红外纤维。低温辐射远红外线的波长为4-14 μ m,其射线重返人体不仅可以起保温作用,而且可进入皮下深层,具有使佩血管扩张、促进血液流动、改善新陈代谢等功效。一般的制造方法是将经过高温处理的陶瓷粉制成浆料,涂在高密度底布上;或者制成陶瓷纤维,加工成服装,因此具有极好的储热保暖功能。磁控溅射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沉积速度快,基材温升低,对膜层的损伤小;2、溅射所获得的薄膜与基片结合较好;3、对于大部分材料,只要能制成靶材,就可以实现溅射; 4、溅射所获得的薄膜纯度高,致密性好,成膜均勻性好;5、溅射工艺可重复性好,可以在大面积基片上获得厚度均勻的薄膜;6、能够精确控制镀层的厚度,同时可通过改变参数条件控制组成薄膜的颗粒大小;7、不同的金属、合金、氧化物能够进行混合,同时溅射于基材上; 8、易于实现工业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发热织物的制造方法,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将远红外纳米陶瓷颗粒覆盖在普通纤维织物上,得到发热纤维织物,远红外纳米陶瓷颗粒构成的薄膜均勻的覆盖在纤维上,且与纤维较好的结合,增强了发热纤维织物的使用寿命,同时可根据该发热纤维织物的使用领域不同,精确调控远红外纳米陶瓷颗粒薄膜的厚度,易于实现工业化。该发明的特征在于制造流程为将远红外纳米陶瓷颗粒制成靶材,将普通纤维织物制成基片,采用射频磁控溅射设备,将远红外纳米陶瓷颗粒溅射到纤维织物制成的基片上沉积成膜,同时通过改变参数条件控制组成薄膜的颗粒大小,精确的控制镀层的厚度,经后处理之后,就制成了具有储热保暖功能的发热纤维织物。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采用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样品利用射频反应磁控溅射法在JGP560B型超高真空磁控溅射设备上制备。采用远红外纳米陶瓷颗粒制成靶材,直径60mm,厚度4mm。采用30支普通棉纱制成的平纹织物为基片,样品制备过程中真空室气氛为纯度优于99. 99%的氩气,基片与溅射靶的间距为 50mm。本底真空为2. 5 X 10_4Pa,控制建设过程中的工作气压为0. 751^。基片温度控制在室温,射频溅射功率均控制为85W,样品沉积时间lh。操作流程为基底的前处理一将载波片放在基片架上——检查设备,保证溅射室洁净——抽真空泵2. 5X IO-4Pa——通入工作气体——预溅射IOmin——结束溅射,取出样品——织物后处理——得到发热织物。实施例2样品利用射频反应磁控溅射法在JGP560B型超高真空磁控溅射设备上制备。采用远红外纳米陶瓷颗粒制成靶材,直径60mm,厚度3mm。采用80支涤纶斜纹织物为基片,样品制备过程中真空室气氛为纯度优于99. 99%的氩气,基片与溅射靶的间距为50mm。本底真空为3. 5X10_4Pa,控制建设过程中的工作气压为0. 751^。基片温度控制在室温,射频溅射功率均控制为95W,样品沉积时间lh。操作流程为基底的前处理——将载波片放在基片架上——检查设备,保证溅射室洁净——抽真空泵2. 5X IO-4Pa——通入工作气体——预溅射IOmin——结束溅射,取出样品——织物后处理——得到发热织物。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发热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用远红外纳米陶瓷颗粒作为靶材,以普通纤维织物为基片,通过磁控溅射技术将远红外纳米陶瓷颗粒紧密均勻覆盖在普通纤维织物上,使其具有储热保暖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热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改变参数条件控制组成薄膜的颗粒大小,可以精确的控制镀层的厚度。
全文摘要
一种发热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射频反应磁控溅射技术将远红外纳米陶瓷颗粒覆盖在普通纤维织物上,得到发热纤维织物,远红外纳米陶瓷颗粒构成的薄膜均匀的覆盖在纤维上,且与纤维较好的结合,增强了发热纤维织物的使用寿命,同时可根据该发热纤维织物的使用领域不同,精确调控远红外纳米陶瓷颗粒薄膜的厚度,易于实现工业化。
文档编号C23C14/35GK102493171SQ20111039877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6日
发明者徐伯俊, 梅恒, 王超, 苏旭中, 谢春萍 申请人:江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