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添加Er的Al-Fe-Si铝箔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4955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添加Er的Al-Fe-Si铝箔材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合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添加Er的Al-Fe-Si铝箔材料。
背景技术
根据有关部门预测,2015年需要的铝板带生产能力要达到575万吨左右,铝箔将达到144万吨,我国铝板带箔材将供大于求,市场焦点主要集中在技术含量高、技术难度大的高精度产品,稀土元素以其独特性能必将成为推动铝箔发展的重要一环。本发明研究含 Er的8011铝箔材料的意义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结合课题组多年对稀土元素Er的研究基础上,尝试在铝箔生产中使用稀土元素Er来提高铝箔的性能,符合现今中国铝箔产业迫切需要技术含量高,技术难度大的高精铝箔新产品的实际情况,并且稀土元素Er的价格相对其他很多稀土元素较低,如果成功取得突破,必将在未来数年内铝箔产业改革中扮演重要角色。另一方面,虽然稀土元素铒对许多铝合金的性能提升都有不同程度的效果,但是现今主流的纯铝铝箔因其原料价格,退火敏感性等问题,在很多应用领域为8011铝箔因其相对低廉的原料价格和较好的性能所取代,在铝箔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因此,本发明综合多方面因素,首先对含铒8011铝箔材料进行研究(1)为了改善铝箔毛料的轧制性能,降低变形抗力,是要尽可能降低Fe、Si元素固溶量,使其从基体中析出,以第二相的形式存在于铝基体中。(2)为了降低针孔率,则要抑制针状Alfe相和棒状i3b(!^AlSi)相的产生和长大一般认为稀土在铝合金中主要以3种形式存在固溶于基体中;偏聚在相界、晶界和枝晶界;固溶在化合物中或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添加Er的Al-Fe-Si (优选8011)合金铝箔材料, 其硬度、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电导率等综合性能良好,并且材料的各向异性得到明显改善,易于冷热加工的新材料。本发明是以Al-Fe-Si (优选8011)合金为基体,适当添加稀土元素Er,可得到新型 Al-Fe-Si-Er铝箔材料。稀土元素Er的添加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促进了杂质元素狗、 Si的析出,净化基体,细化晶粒,提升电导率,同时也保持了塑形;另一方面具有固溶强化、 弥散强化等强化效果,从而提高合金力学性能。两方面因素共同决定了材料的强度、硬度以及导电率,此外还通过影响合金形变织构类型来改善铝箔的各向异性。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添加Er的Al-Fe-Si (8011)铝箔材料,其特征在于,添加Er的铝合金铝箔材料的各组份及其重量百分比为Si 0.5 0.6%Fe 0.7 0.85%Er 0.01 0.15%Al及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余量。采用熔炼、铸造、冷热加工的常规的技术制备所需规格铝箔。如上述添加Er的
3Al-Fe-Si铝箔材料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采用8011合金以及Al-Er中间合金为原料,进行熔炼使其组份为0. 5 0. 6% Si、0. 7 0. 85% Fe、0. 01 0. 15% Er、余量Al及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熔炼温度760°C,经搅拌、C6Cl6除气精炼,于720°C浇注成合金锭;铸锭均勻化工艺温度565°C,保温4小时;降到490°C,保温2小时。热轧工艺开轧温度490°C,终轧温度300-330°C。然后进行冷轧、制备成铝箔成品;铝箔成品进行退火,退火工艺升温时间18小时,235°C保温15小时,4小时降温到200°C,保温22小时,10小时降至100°C后出炉。本发明中添加稀土元素Er :(1)提高了 Al-Fe-Si(SOll)铝箔的力学性能,在保持延伸率的同时,不同程度提高了合金常温下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等;(2)降低了铝箔的电阻率,并且电阻率随Er含量的升高而缓慢上升;C3)明显改善了轧制成型铝箔的各向异性, 降低轧向横向之间的抗拉强度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于本发明在Al-Fe-Si (尤其8011)合金中添加不同含量的稀土元素Er,提高了铝箔毛料以及成品铝箔的力学性能,合金的常温抗拉强度Ob和屈服强度σ ^ 2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其他成分均保持不变或有所上升。电阻率也有明显下降,并随着Er含量的上升,呈上升趋势,逐渐接近对比实例(如图1)。稀土元素Er最大的贡献在于改善形变组织各向异性,使冷轧态、退火态铝箔的轧向和横向之间的抗拉强度差都有明显减小(如图2、图3)。


图1 实施例1至实施例4电阻率比较图;图2 对比例5、实施例6冷轧态轧向与横向拉伸性能比较图;图3 对比例5、实施例6退火态轧向与横向拉伸性能比较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对比例1 采用8011合金为原料,熔炼Α1-0. 7Fe_0. 5Si合金,熔炼温度760 °C, 经搅拌、C6Cl6除气精炼,于720°C浇注成200*100*30 (mm)合金锭。铸锭均勻化工艺 5650C保温4小时,然后降到490°C保温2小时。热轧工艺开轧温度490°C,终轧温度 300-330°C,热轧成品厚度3. 0 (mm)。冷轧工艺3. 0-1. 2-0. 6-0. 30 (mm)。铝箔轧制工艺 0. 30-0. 1-0. 05-0. 04-0. 03 (mm)。铝箔成品退火工艺升温时间18小时,2!35°C保温15小时,4小时降温到200°C,保温22小时,10小时降至100°C后出炉。实施例2 采用8011合金以及Al-Er中间合金为原料,熔炼 A1-0. 7Fe-0. 5Si_0. 05Er合金,熔炼温度760°C,经搅拌、C6Cl6除气精炼,于720°C浇注成 200*100*30 (mm)合金锭。铸锭均勻化工艺温度565°C,保温4小时,降到490°C,保温2小时。热轧工艺开轧温度490°C,终轧温度300-330°C,热轧成品厚度3. 0(mm)。冷轧工艺 3. 0-1. 2-0. 6-0. 30 (mm)。铝箔轧制工艺0. 30-0. 1-0. 05-0. 04-0. 03 (mm)。铝箔成品退火工艺升温时间18小时,235°C保温15小时,4小时降温到200°C,保温22小时,10小时降至 100°C后出炉。实施例3 采用8011合金以及Al-Er中间合金为原料,熔炼 A1-0. 7Fe-0. 5Si_0. IEr合金,熔炼温度760°C,经搅拌、C6Cl6除气精炼,于720°C浇注成200*100*30 (mm)合金锭。铸锭均勻化工艺温度565°C,保温4小时,降到490°C,保温2小时。热轧工艺开轧温度490°C,终轧温度300-330°C,热轧成品厚度3. 0 (mm)。冷轧工艺 3. 0-1. 2-0. 6-0. 30 (mm)。铝箔轧制工艺0. 30-0. 1-0. 05-0. 04-0. 03 (mm)。铝箔成品退火工艺升温时间18小时,235°C保温15小时,4小时降温到200°C,保温22小时,10小时降至 100°C后出炉。实施例4 采用8011合金以及Al-Er中间合金为原料,熔炼 A1-0. 7Fe-0. 5Si_0. 15Er合金,熔炼温度760°C,经搅拌、C6Cl6除气精炼,于720°C浇注成 200*100*30 (mm)合金锭。铸锭均勻化工艺温度565°C,保温4小时,降到490°C,保温2小时。热轧工艺开轧温度490°C,终轧温度300-330°C,热轧成品厚度3. 0 (mm)。冷轧工艺 3. 0-1. 2-0. 6-0. 30 (mm)。铝箔轧制工艺0. 30-0. 1-0. 05-0. 04-0. 03 (mm)。铝箔成品退火工艺升温时间18小时,235°C保温15小时,4小时降温到200°C,保温22小时,10小时降至 100°C后出炉。取对比例1与实施例2、3、4(0. 03mm)进行室温拉伸试验测试轧向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等,结果如表1所示。再进行电阻率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实施例1至实施例 4电阻率比较见图1。对比例5 采用8011合金以及Al-Er中间合金为原料,熔炼A1-0. 7Fe_0. 5Si合金, 熔炼温度760V,经搅拌、C6C16除气精炼,于720°C浇注成200*100*30 (mm)合金锭。铸锭均勻化工艺金属温度565°C,保温4小时,金属温度降到490°C保温2小时。热轧工艺热终轧温度300-330°C,热轧成品厚度3. 0 (mm)。冷轧工艺3. 0-1. 2-0. 55-0. 30-切边(mm)。铝箔压延工艺0. 30-0. 125-0. 052-0. 024-合卷-2*0. 024-2*0. 012-分卷-成品退火(mm)。 铝箔成品退火工艺升温时间18小时,235°C保温15小时,4小时降温到200°C,保温22小时,10小时降至100°C后出炉。实施例6 采用8011合金以及Al-Er中间合金为原料,熔炼 A1-0. 7Fe-0. 5Si_0. OlEr合金,熔炼温度760°C,经搅拌、C6Cl6除气精炼,于720°C浇注成200*100*30 (mm)合金锭。铸锭均勻化工艺金属温度565 °C,保温4小时,金属温度降到490°C保温2小时。热轧工艺热终轧温度300-330°C,热轧成品厚度3. 0 (mm)。冷轧工艺3. 0-1. 2-0. 55-0. 30-切边(mm)。铝箔压延工艺0. 30-0. 125-0. 052-0. 024-合卷-2*0. 024-2*0. 012-分卷-成品退火(mm)。铝箔成品退火工艺升温时间18小时,2!35°C 保温15小时,4小时降温到200°C,保温22小时,10小时降至100°C后出炉。取对比例5、实施例6(0. 012mm)进行室温拉伸试验分别测试轧向和横向的抗拉强度,延伸率等,结果如表3所示。对比例5、实施例6冷轧态轧向与横向拉伸性能比较图见图 2,对比例5、实施例6退火态的轧向与横向拉伸性能比较见图3。表1 本发明中对比例1与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0. 03mm)拉伸试验结果比较
权利要求
1. 一种添加Er的Al-Fe-Si铝箔材料,其特征在于,添加Er的Al-Fe-Si铝箔材料的各组份及其重量百分比为Si 0. 5 0. 6% ;Fe 0. 7 0. 85% ;Er 0. 01 0. 15% ;余量为 Al及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
全文摘要
一种添加Er的Al-Fe-Si铝箔材料,属于金属合金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铝箔材料,其化学成分为Er 0.01~0.15%,Si 0.5~0.6%,Fe 0.7~0.85%,Al余量以及其他一些不可避免杂质。采用熔炼、铸造、冷热加工制备所需规格铝箔。添加了稀土元素Er(1)提高了Al-Fe-Si(8011)铝箔的力学性能,在保持延伸率的同时,不同程度提高了合金常温下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等;(2)降低了铝箔的电阻率,并且电阻率随Er含量的升高而缓慢上升。(3)明显改善了轧制成型铝箔的各向异性,降低轧向横向之间的抗拉强度差。
文档编号C22C21/00GK102534313SQ20121001125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5日
发明者张乔正, 文胜平, 聂祚仁, 苏学宽, 黄晖 申请人:北京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