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30t~120t单电极电渣炉的塔式结构框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30t 120t单电极电渣炉的塔式结构框架,属于特种冶金装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渣炉一般是由支臂、立柱、短网、变压器、托锭台车等构成的。传统的单立柱支臂式、双立柱旋转支臂式双工位电渣炉,支臂夹持器夹紧假电极和金属电极,控制传动装置转动T型丝杆带动滚轮悬臂上下移动完成熔炼。滚轮支臂式电渣炉机械摩擦系数大,控制精度低。装置金属电极后易瞌头,假电极和金属电极由于整体长度增加了,加之电极焊接过程中还可能出现焊偏错位或焊不直的现象,在大填充比的情况下,很难调整金属电极在水平方向的位置,很难使金属电极始终处于结晶器的中心。金属电极与结晶器易打弧,甚至有击穿结晶器的现象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30t 120t单电极电渣炉的塔式结构框架,其目的旨在解决大吨位金属电极悬挂后支臂瞌头问题。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其特征是包括转动基座、四方立体框架、轮组部件和辅助固定臂结构,其中四方立体框架通过回转支承固定在转动基座上,轮组部件固定在四方立体框架的底部,一个辅助固定臂结构固定在固定立柱上,固定立柱固定在地基上。本发明的优点解决了滚轮支臂式电渣炉机械摩擦系数大,控制精度低,塔式炉头结构使大吨位金属电极悬挂后水平度提高,解决大吨位金属电极悬挂后支臂瞌头问题。使冶炼大吨位高质量电极生产稳定可行。
附图I是30t 120t单电极电渣炉的塔式结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轮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一个四方立体框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I是回转固定底座、2是回转支承、3是A立柱、4是B立柱、5是A连接横梁、6是主动轮组、7是被动轮组、8是B连接横梁、9是C连接横梁、10是固定底板、11是辅助回转支承、12是辅助固定臂。
具体实施例方式对照附图1,其结构是包括一个转动基座、四方立体框架部分、轮组部件和辅助固定臂部分,其中四方立体框架通过回转支承2固定在转动基座上,轮组部件固定在四方立体框架的底部,辅助固定臂结构固定在固定立柱上,固定立柱固定在地基上。 所述的转动基座,其结构包括回转固定底座1,固定垫板10和回转支承2,其中回转支承2通过螺钉固定在回转固定底座I上,回转固定底座I通过螺钉固定在固定底板10上,固定底板10最终被焊接固定在地基预埋钢板上。所述的轮组部件,其结构包括主动轮组6、被动轮组7,它们被分别定位焊接在四方立体框架的底部,其下部被置放在弯曲轨道上,如图2所示。所述的四方立体框架包含有A立柱3、B立柱4、A连接横梁5、B连接横梁8,它们互相之间使用螺钉和销连接成一个框架整体,如图3所示。所述的一个辅助固定臂结构包含有辅助回转支承11、辅助固定臂12,固定在四方立体框架上,辅助回转支承11与回转支承2同心。本发明的工作过程通过主动轮组的驱动单元,带动整个电渣炉的塔式结构框架,沿弯曲轨道在准备工位和冶炼工位间,交替来回旋转移动。塔式结构、炉头料杆吊挂假电极 并连接金属电极,塔式结构整体可旋转。
权利要求
1.30t 120t单电极电渣炉的塔式结构框架,其特征是包括转动基座、四方立体框架、轮组部件和辅助固定臂结构,其中四方立体框架通过回转支承固定在转动基座上,轮组部件固定在四方立体框架的底部,一个辅助固定臂结构固定在固定立柱上,固定立柱固定在地基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30t 120t单电极电渣炉的塔式结构框架,其特征是所述的转动基座包括回转固定底座,固定垫板和回转支承,其中回转支承通过螺钉固定在回转固定底座上,回转固定底座通过螺钉固定在固定底板上,固定底板焊接固定在地基预埋钢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30t 120t单电极电渣炉的塔式结构框架,其特征是所述的轮组部件包括主动轮组、被动轮组,主动轮组、被动轮组分别定位焊接在四方立体框架的底部,主动轮组、被动轮组的下部被置放在弯曲轨道上。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30t 120t单电极电渣炉的塔式结构框架,其特征是所述的四方立体框架包含有A立柱、B立柱、A连接横梁、B连接横梁,它们互相之间使用螺钉和销连接成一个框架整体。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30t 120t单电极电渣炉的塔式结构框架,其特征是所述的辅助固定臂结构包含有辅助回转支承、辅助固定臂,固定在ー个四方立体框架部分上,辅助回转支承与回转支承同心。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30t~120t单电极电渣炉的塔式结构框架,其特征是包括转动基座、四方立体框架、轮组部件和辅助固定臂结构,其中四方立体框架通过回转支承固定在转动基座上,轮组部件固定在四方立体框架的底部,一个辅助固定臂结构固定在固定立柱上,固定立柱固定在地基上。优点解决了滚轮支臂式电渣炉机械摩擦系数大,控制精度低,塔式炉头结构使大吨位金属电极悬挂后水平度提高,解决大吨位金属电极悬挂后支臂瞌头问题。使冶炼大吨位高质量电极生产稳定可行。
文档编号C22B9/187GK102703725SQ20121001864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20日
发明者朱兴发, 胡江, 陈志强, 高玉龙, 黄森根 申请人:苏州振吴电炉有限公司, 苏州振湖电炉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