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利用海泡石制炼钢模铸的保护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炼钢铸锭用辅助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海泡石制炼钢模铸的保护渣。
背景技术:
在炼钢铸锭过程中,在下注镇静钢时,通常在钢锭模底部、或在钢锭模底部附近放置或吊挂保护渣,当钢水通过汤道进入钢锭模底部和保护渣接触时,保护渣便浮在钢水面上,由于保护渣的熔点远低于钢水温度,因此在钢液面上形成了液渣层,钢水不断进入钢锭模,钢液面持续上升,保护渣继续熔化,这样在钢锭表面都被一层渣膜包裹。
炼钢铸锭用保护渣(简称模铸保护渣)具有下列作用熔渣层隔绝空气防止钢水二次氧化;熔渣吸附钢水中上浮的夹杂物;模壁与钢锭间的渣膜促使钢锭表面光洁;粉渣对钢水还起到保温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海泡石制炼钢模铸的保护渣,使原材料种类简单化,低容重且使熔化性能、铺展性以及保温性能得到提高,并能有效较少钢锭碳的使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海泡石制炼钢模铸的保护渣,其特征在于,其组分重量份为
保护渣的原料组分重量份为
改性粉煤灰45-65 海泡石25-35 ;
纯碱5-7、
膨胀石墨粉8-12 鳞片石墨粉3-5 白云石 5-10 ;
铝钒土 2-6 K2O 3-4 ;
所述改性粉煤灰制备是将灼烧之后的粉煤灰先后依次置于20-25%硫酸、16-24%氢氧化钠溶液中,搅拌20-22h,然后从酸碱浸液中滤出的粉煤灰,用去离子水冲洗至中性,并用PH试纸测试加以确定,最后过滤,干燥,然后按粉煤灰碳酸钙粉黑锰矿石粉重量比I :O. 3-0. 5 :0. 5-0. 8将三种物料送入流化床中1050-1100°C焙烧1-1. 5小时,冷却后研磨成纳米粉末;
将各原料混料均匀后粉碎造粒得到。还含有Fe2O3,加入量为2 4。所述海泡石、K2O的粒度控制为大于O. 25毫米的少于1%,小于O. 044毫米的不少
于 50%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加入了改性粉煤灰,改性粉煤灰采用纳米粉末,结构发生变化,具有容重轻,流动性好,还有吸附钢水中的杂质,能在高温下爆裂推动保护渣的特点,还配入海泡石,使保护渣容重不到通常保护渣的二分之一,提高了保温性能。本发明保护渣具有原材料种类简单,熔化性能好,铺展性好,低容重,保温性能好的特点。在含碳量小于1%的模铸电工钢,模铸冷墩钢,模铸焊丝钢上都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具体实施例方式利用海泡石制炼钢模铸的保护渣,保护渣的原料组分重量份为
改性粉煤灰45
海泡石25 纯碱5
膨胀石墨粉10 鳞片石墨粉4 白z 石 8 铝钒土 5 K2O 4 ;
所述改性粉煤灰制备是将灼烧之后的粉煤灰先后依次置于20-25%硫酸、16-24%氢氧化钠溶液中,搅拌20-22h,然后从酸碱浸液中滤出的粉煤灰,用去离子水冲洗至中性,并用PH试纸测试加以确定,最后过滤,干燥,然后按粉煤灰碳酸钙粉黑锰矿石粉重量比I :
O.45 :0. 65将三种物料送入流化床中1050-1100°C焙烧1-1. 5小时,冷却后研磨成纳米粉末;
将各原料混料均匀后粉碎造粒得到。保护渣的理化性能参数为半球点熔化温度为1070 1150°C,1250°C下的粘度为O. 18 O. 26Pa · s,析晶温度为850 1130°C,凝固温度为940 1020°C ;
表I本发明前的钢质改判情况,表2为试验实施本发明后的钢质改判情况。表I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海泡石制炼钢模铸的保护渣,其特征在于,其组分重量份为 保护渣的原料组分重量份为 改性粉煤灰45-65 海泡石25-35 ; 纯碱5-7、 膨胀石墨粉8-12 鳞片石墨粉3-5 白云石 5-10 ; 铝钒土 2-6 K2O 3-4 ; 所述改性粉煤灰制备是将灼烧之后的粉煤灰先后依次置于20-25%硫酸、16-24%氢氧化钠溶液中,搅拌20-22h,然后从酸碱浸液中滤出的粉煤灰,用去离子水冲洗至中性,并用PH试纸测试加以确定,最后过滤,干燥,然后按粉煤灰碳酸钙粉黑锰矿石粉重量比I :O.3-0. 5 :0. 5-0. 8将三种物料送入流化床中1050-1100°C焙烧1-1. 5小时,冷却后研磨成纳米粉末;将各原料混料均匀后粉碎造粒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制炼钢模铸的保护渣,其特征在于,还含有Fe2O3,加入量为2 4。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制炼钢模铸的保护渣,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泡石、K2O的粒度控制为大于O. 25毫米的少于1%,小于O. 044毫米的不少于50%。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海泡石制炼钢模铸的保护渣,其组分重量份为以粉煤灰、海泡石为基本渣料,将灼烧之后的粉煤灰先后依次置于20-25%硫酸、16-24%氢氧化钠溶液中,搅拌20-22h,然后从酸碱浸液中滤出的粉煤灰,用去离子水冲洗至中性,并用pH试纸测试加以确定,最后过滤,干燥处理。本发明使原材料种类简单化,低容重且使熔化性能、铺展性以及保温性能得到提高,并能有效较少钢锭碳的使用量,并能有效较少钢锭碳的使用量。
文档编号B22D7/00GK102814474SQ201210267438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1日
发明者鲁方志 申请人:马鞍山科润冶金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