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棒式燃气淬火炉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5464阅读:1001来源:国知局
一种辊棒式燃气淬火炉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辊棒式燃气淬火炉生产工艺,其适用于对履带板进行调质处理,工件放置于机架上,当工件运行至加热炉后区光电开关处,启动快速出料电机,工件出炉至淬火槽进料辊道行程开关处停止,由拨料装置移动至指定位置,工件按设定时间运行至淬火槽输送辊道,停止后启动气缸向下,将输送架及工件下降至槽中,并由上、下压淬头将工件压紧,随后启动上下喷淋泵进行工件双面喷淋冷却,结束后即启动气缸向上,到位后启动淬火槽输送电机,将工件送出至淬火槽出料辊道上进行拨料,拨料完成后送入回火炉,最后由喷淋泵将其冷却。本发明大大提高了履带板在传统淬火工艺中出现的严重变形,达到变形小、硬度均匀,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专利说明】一种辊棒式燃气淬火炉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履带板的热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辊棒式燃气淬火炉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0002]履带板是履带式工程机械的关键件,亦是易损件,因此要求履带板应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较好的韧性与强度。传统的履带板热处理工艺会出现开裂、硬度不匀、变形大、易折断等诸多弊病,大大影响了使用寿命。淬火是履带板热处理工艺的关键,控制其淬火时间
与变形量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辊棒式燃气淬火炉生产工艺,本发明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辊棒式燃气淬火炉生产工艺,其适用于对履带板进行调质处理,其特征在于:工件由人工搬运至加热炉前机架,放置于限位导向槽的辊道上,启动棍棒式加热炉传动电机,当工件运行至加热炉后区光电开关处,光电开关发出信号启动快速出料电机,同时启动淬火槽进料辊道电机,工件快速出炉至淬火槽进料辊道行程开关处停止,由拨料装置移动至指定位置,即启动淬火槽进料辊道电机,同时启动淬火槽输送辊道电机,工件按设定时间运行至淬火槽输送辊道,停止 后启动气缸向下,将输送架及工件下降至槽中,并由上压淬头个下压淬头将工件压紧,随后启动上下喷淋泵进行工件双面喷淋冷却,喷淋工艺时间结束后即启动气缸向上,将输送架及工件提起,到位后启动淬火槽输送电机,同时启动淬火槽出料电机,将工件送出至淬火槽出料辊道上,由行程开关限位并停止,再由拨料装置移至指定位置成四排状,拨料完成后再由回火炉进料辊道送入辊棒式燃气回火炉,工件经回火后被送至后出料辊道,由喷淋泵将其冷却,进入料车,搬运至检验处待检入库。
[0006]进一步的,所述棍棒式加热炉传动电机的传动速度和加热炉炉温根据工件的工艺要求而设定。
[0007]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时间按产品工艺要求由时间继电器设定。
[000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09]采用天然气清洁能源燃烧加热,节能效果显著,清洁环保。
[0010]采用全辊棒传输技术,传输速度无极可变频调速,运转平稳可靠,连续式作业,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与经济。
[0011]采用工件压淬双面喷淋淬火技术,根据不同工件形状调节喷淋量及控制水基温度,达到冷却均匀,有效改善工件的变形及硬度均匀。
[0012]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子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4]图1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标号说明:1、机架,2、预热室,3、辊棒式燃气加热炉,4、保温室,5、快速出料辊道,6、淬火槽进料辊道,7、淬火槽,8、输送辊道,9、淬火槽出料辊道,10、回火炉进料辊道,
11、棍棒式燃气回火炉,12、冷却喷淋室,13、后出料棍道,15、红外线光电检测开关,17、第一限位检测,19、上喷淋水箱,20、升降装置,22、上压淬头,23、双面喷淋装置,24、下压淬头,25、水基循环冷却装置,27、第二限位检测。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0017]参照图1所示,一种辊棒式燃气淬火炉生产工艺,其适用于对履带板进行调质处理,工件由人工搬运至加热炉前机架,放置于限位导向槽的辊道上,启动棍棒式加热炉传动电机,当工件运行至加热炉后区光电开关处,光电开关发出信号启动快速出料电机,同时启动淬火槽进料辊道电机,工件快速出炉至淬火槽进料辊道行程开关处停止,由拔料装置移动至指定位置,即启动淬火槽进料辊道电机,同时启动淬火槽输送辊道电机,工件按设定时间运行至淬火槽输送辊道,停止后启动气缸向下,将输送架及工件下降至槽中,并由上压淬头个下压淬头将工件压紧,随后启动上下喷淋泵进行工件双面喷淋冷却,喷淋工艺时间结束后即启动气缸向上,将输送架及工件提起,到位后启动淬火槽输送电机,同时启动淬火槽出料电机,将工件送出至淬火槽出料辊道上,由行程开关限位并停止,再由拨料装置移至指定位置成四排状,拨料完成后再由回火炉进料辊道送入辊棒式燃气回火炉,工件经回火后被送至后出料辊道,由喷淋泵将其冷却,进入料车,搬运至检验处待检入库。
[0018]进一步的,所述棍棒式加热炉传动电机的传动速度和加热炉炉温根据工件的工艺要求而设定。
[0019]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时间按产品工艺要求由时间继电器设定。
[0020]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1]参照图1所示,为实施本工艺的热处理设备结构,包括辊棒式燃气加热炉3、快速出料辊道5、淬火槽进料辊道6、淬火槽7、淬火槽出料辊道9、回火炉进料辊道10、辊棒式燃气回火炉11和后出料辊道13呈一字型依次排列,所述加热炉3前端设置有预热室2和机架I,后端设置有保温室4,所述快速出料辊道5设置有红外线光电检测开关15,所述淬火槽进料辊道6设置有第一限位检测17,所述淬火槽出料辊道9设置有第二限位检测27,所述后出料辊道13上设置有冷却喷淋室12,所述淬火槽7设有输送辊道8、升降装置20、双面喷淋装置23、水基循环冷却装置25,根据不同工件在上喷淋水箱19下与槽底部分别设有上压淬头22和下压淬头24。
[002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辊棒式燃气淬火炉生产工艺,其适用于对履带板进行调质处理,其特征在于:工件由人工搬运至加热炉前机架,放置于限位导向槽的辊道上,启动棍棒式加热炉传动电机,当工件运行至加热炉后区光电开关处,光电开关发出信号启动快速出料电机,同时启动淬火槽进料辊道电机,工件快速出炉至淬火槽进料辊道行程开关处停止,由拨料装置移动至指定位置,即启动淬火槽进料辊道电机,同时启动淬火槽输送辊道电机,工件按设定时间运行至淬火槽输送辊道,停止后启动气缸向下,将输送架及工件下降至槽中,并由上压淬头个下压淬头将工件压紧,随后启动上下喷淋泵进行工件双面喷淋冷却,喷淋工艺时间结束后即启动气缸向上,将输送架及工件提起,到位后启动淬火槽输送电机,同时启动淬火槽出料电机,将工件送出至淬火槽出料辊道上,由行程开关限位并停止,再由拨料装置移至指定位置成四排状,拨料完成后再由回火炉进料辊道送入辊棒式燃气回火炉,工件经回火后被送至后出料辊道,由喷淋泵将其冷却,进入料车,搬运至检验处待检入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棒式燃气淬火炉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棍棒式加热炉传动电机的传动速度和加热炉炉温根据工件的工艺要求而设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棒式燃气淬火炉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时间按产品工艺要求由时间继电器设定。
【文档编号】C21D1/25GK103667656SQ201210329664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7日
【发明者】金涛元 申请人:苏州金楷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