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在eb炉熔炼冷床上建立凝壳的工艺方法
一种在EB炉熔炼冷床上建立凝壳的工艺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EB炉熔炼工艺,尤其是在EB炉熔炼床上建立凝壳的工艺方法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EB炉的熔炼采用的是在真空环境下的水冷铜冷床系统,海绵钛在粗炼冷床内被熔成液态,通过溢流口进入精炼冷床,在精炼冷床经过提纯后进入坩埚结晶器,从而形成铸锭。
在整个工艺过程中,在粗炼、精炼冷床内经过有效的去除易挥发的杂质、高密度的夹杂以及低密度的夹杂,从而获得成份均匀、无偏析的铸锭。发明内容
从节约成本、增进工作效率、有效保护铜制冷床等方面考虑,在熔炼床内建立保护凝壳成为首选,建立凝壳的工艺过程。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在EB炉熔炼冷床上建立凝壳的工艺方法,本发明特征是,在炉室内的粗炼、 精炼冷床上铺设原料海绵钛或合金压块;原料在冷床内铺设的要求为 粗炼冷床内部原料铺设的高度约130mm 170mm,高于溢流口的位置10 15mm,溢流口位置铺设8mm 12mm的原料即可;精炼冷床内部原料铺设高度约90mm 110mm,溢流口不铺设原料;铺合金料时,先在冷床底部铺一半高度的散料,剩余部份铺设压块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钛凝壳有易更换、可以重复使用保护铜制冷床等优点,在熔炼时,只需要将凝壳融化后,即可加料继续熔炼。节约了时间和能耗,有效的做到了降本增效。
下面结合具体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解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一种在EB炉熔炼冷床上建立凝壳的工艺方法,本发明特征如下I)在炉室内的粗炼、精炼冷床上铺原料海绵钛或合金压块(具体材料根据熔炼材料决定);原料在冷床内铺设的要求粗炼冷床内部原料铺设的高度约130_m,高于溢流口的位置10mm,溢流口位置铺设 8mm的原料即可;精炼冷床内部原料铺设高度约90mm,溢流口不铺设原料;铺合金料时,先在冷床底部铺一半高度的散料,剩余部份铺设压块料。
2)关闭炉室,抽炉室真空至熔炼工艺要求;3)用1#、2#、3#电子束枪低功率运行,将原料融化,熔化后的原料形成凝壳。
实施例二 一种在EB炉熔炼冷床上建立凝壳的工艺方法,本发明特征如下I)在炉室内的粗炼、精炼冷床上铺原料海绵钛或合金压块(具体材料根据熔炼材料决定);原料在冷床内铺设的要求粗炼冷床内部原料铺设的高度约170mm,高于溢流口的位置15mm,溢流口位置铺设 12mm的原料即可;精炼冷床内部原料铺设高度约110mm,溢流口不铺设原料;铺合金料时,先在冷床底部铺一半高度的散料,剩余部份铺设压块料。
2)关闭炉室,抽炉室真空至熔炼工艺要求;3)用1#、2#、3#电子束枪低功率运行,将原料融化,熔化后的原料形成凝壳。
实施例三一种在EB炉熔炼冷床上建立凝壳的工艺方法,本发明特征如下I)在炉室内的粗炼、精炼冷床上铺原料海绵钛或合金压块(具体材料根据熔炼材料决定);原料在冷床内铺设的要求粗炼冷床内部原料铺设的高度约150mm,高于溢流口的位置13mm,溢流口位置铺设 IOmm的原料即可;精炼冷床内部原料铺设高度约100mm,溢流口不铺设原料;铺合金料时,先在冷床底部铺一半高度的散料,剩余部份铺设压块料。
2)关闭炉室,抽炉室真空至熔炼工艺要求;3)用1#、2#、3#电子束枪低功率运行,将原料融化,熔化后的原料形成凝壳。
权利要求
1. 一种在EB炉熔炼冷床上建立凝壳的工艺方法,其特征是,在炉室内的粗炼、精炼冷床上铺设原料海绵钛或合金压块;原料在冷床内铺设的要求为粗炼冷床内部原料铺设的高度约130_ 170_,高于溢流口的位置10 15_,溢流口位置铺设8mm 12mm的原料即可;精炼冷床内部原料铺设高度约90mm 110mm,溢流口不铺设原料;铺合金料时,先在冷床底部铺一半高度的散料,剩余部份铺设压块料。
全文摘要
一种在EB炉熔炼冷床上建立凝壳的工艺方法,本发明特征是,在炉室内的粗炼、精炼冷床上铺设原料海绵钛或合金压块;原料在冷床内铺设的要求为粗炼冷床内部原料铺设的高度约130mm~170mm,高于溢流口的位置10~15mm,溢流口位置铺设8mm~12mm的原料即可;精炼冷床内部原料铺设高度约90mm~110mm,溢流口不铺设原料;铺合金料时,先在冷床底部铺一半高度的散料,剩余部份铺设压块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钛凝壳有易更换、可以重复使用保护铜制冷床等优点,在熔炼时,只需要将凝壳融化后,即可加料继续熔炼。节约了时间和能耗,有效的做到了降本增效。
文档编号C22B34/12GK103014374SQ20121046300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6日
发明者苏鹤洲, 史亚鸣, 袁励伟, 徐勇智, 卞辉 申请人:云南钛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