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摆线减速机齿圈表面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摆线减速机齿圈表面处理方法,用于工程机械液压驱动,属于液压元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工程机械领域,使用摆线针轮少齿差传动,要求有超强的耐冲击能力、非常平稳的转动、能承受重载,因而对减速机的润滑、对齿圈的表面处理有较高的要求。与摆线针轮啮合的齿圈,与针轮之间是面接触,针轮在齿面上作滚动运动。现有的齿圈表面处理大多采用氮化或渗碳淬火的方式,这种处理方式提高了齿圈表面的耐磨性,但热处理过程产生的零件变形大,造成尺寸超差,使传动过程中噪音大、传动不平稳,而且发热量大、润滑性能差,容易造成针轮与齿轮、齿圈间产生烧结、表面磨损,最终造成减速机传动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零件变形小,能减小零件间的摩擦,达到自润滑,且能改善零件运行性能的摆线减速机齿圈表面处理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摆线减速机齿圈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2个步骤组成:步骤1:将齿圈整体进行锰系磷化处理,使齿圈表面形成一层致密、均匀的磷酸盐膜层;
步骤2:在齿圈的圆弧齿面部位进行加温固体润滑处理,在圆弧齿面形成磷化膜和二硫化钥化合物层;其工艺流程为:首先预热到90°C,并保温40分钟;然后喷涂二硫化钥固体润滑剂粉末;最后加热固化到180°C,并保温I小时。优选地,所述磷酸盐膜层山一系列大小不同的结晶所组成,在晶体的连接点上形成细小裂纹的多孔结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摆线减速机齿圈表面处理方法,齿圈经锰系磷化处理后,表面形成的磷酸盐膜层能吸附润滑剂,保持不流失。当从非摩擦区进入摩擦区时,摩擦面承受的正压力逐渐增大,凹坑内的液压亦随之增高,润滑剂从凹坑内被挤出,使摩擦面之间形成连贯的润滑油膜,可明显提高摩擦副的耐磨性。加温固体润滑处理后,圆弧齿面形成的磷化膜和二硫化钥化合物层具有良好的硬度、承载能力和热稳定性,从而减小零件间的摩擦,达到自润滑和改善零件运行性能的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磷化膜和二硫化钥化合物层具有良好的硬度、承载能力和热稳定性,使零件变形小,能减小零件间的摩擦,达到自润滑,且能改善零件运行性能。
图1为摆线减速机齿圈的局部结构示意图2为齿圈圆弧齿面表面处理后的剖切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一齿圈;2—圆弧齿面;3—憐化膜和二硫化钥化合物层。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发明更明显易懂,兹以一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图1所示为摆线减速机齿圈的结构示意图,摆线减速机齿圈表面处理方法,由以下2个步骤组成:步骤1:将齿圈I整体进行锰系磷化处理,使齿圈I表面形成一层致密、均匀的磷酸盐膜层;锰系磷化处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通知的技术,其工艺流程为:除油脱脂一水洗—除镑一水洗一中和一表调一憐化一水洗,但是将该技术用于摆线减速机齿圈表面处理还是独创性的。该磷酸盐膜层由一系列大小不同的结晶所组成,在晶体的连接点上形成细小裂纹的多孔结构,该多孔结构磷酸盐又能吸附润滑剂,保持不流失。当从非摩擦区进入摩擦区时,摩擦面承受的正压力逐渐增大,凹坑内的液压亦随之增高,润滑剂从凹坑内被挤出,使摩擦面之间形成连贯的润滑油膜,可明显提高摩擦副的耐磨性。步骤2:在齿圈I的圆弧齿面2部位进行加温固体润滑处理,在圆弧齿面形成磷化膜和二硫化钥化合物层3 ;其工艺流程为:首先预热到90°C,并保温40分钟;然后喷涂二硫化钥固体润滑剂粉末;最后加热固化到180°C,并保温I小时。
磷化膜和二硫化 钥化合物层3具有良好的硬度、承载能力和热稳定性,从而减小零件问的摩擦,达到自润滑和改善零件运行性能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摆线减速机齿圈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山以下2个步骤组成: 步骤1:将齿圈(I)整体进行锰系磷化处理,使齿圈(I)表面形成一层致密、均匀的磷酸盐膜层; 步骤2:在齿圈(I)的圆弧齿面(2)部位进行加温固体润滑处理,在圆弧齿面形成磷化膜和二硫化钥化合物层(3);其工艺流程 为:首先预热到90°C,并保温40分钟;然后喷涂二硫化钥固体润滑剂粉末;最后加热固化到180°C,并保温I小时。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摆线减速机齿圈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盐膜层由一系列大小不同的结晶所组成,在晶体的连接点上形成细小裂纹的多孔结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摆线减速机齿圈表面处理方法,首先将齿圈整体进行锰系磷化处理,使齿圈表面形成一层致密、均匀的磷酸盐膜层;然后在齿圈的圆弧齿面部位进行加温固体润滑处理,在圆弧齿面形成磷化膜和二硫化钼化合物层。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磷化膜和二硫化钼化合物层具有良好的硬度、承载能力和热稳定性,使零件变形小,能减小零件间的摩擦,达到自润滑,且能改善零件运行性能。
文档编号C23C28/04GK103088342SQ20121049219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7日
发明者余红波, 杨军昌, 王磊, 刘辉 申请人:龙工(上海)桥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