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缸盖的铸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铸造缸盖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发动机缸盖铸造工艺,浇铸过程中,金属液流速快,湍流严重,带入的气体多,生成较多的氧化渣,从而造成铸件存在夹渣、夹砂、气孔、缩孔、疏松、裂纹等缺陷,废品率高达30-40%,因而使产品成本较高;而且,传统的顶注式浇注工艺,本身带有经验特色,造成成型过程中随机性强,不利于质量控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发动机缸盖铸造技术领域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缸盖的铸造方法,生产的铸件表面品质好,气孔、夹渣等缺陷少,生产效率高,综合经济性好。本发明提供的缸盖的铸造方法,将浇铸系统设计为左右两支,分别布置在进、排气道两侧,采用底柱式浇铸工艺,金属液流动的顺序依次为浇口杯、直浇道、阻流段、阻流段向横浇道过渡段、横浇道、内浇道、铸件型腔。金属液经过浇口杯以倾斜式进入直浇道,并经过阻流段、阻流段向横浇道过渡段之后转入横浇道,金属液经过内浇道进入铸件型腔铸型。本发明提供的缸盖的铸造方法其有益效果在于,方法灵活性高,生产效率高,综合经济性好;生产出的 件表面品质好,气孔、渣孔等缺陷少,缸盖品质显著提高;铸件自下而上顺序凝固,保证了金属液平稳充型、排气。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一个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缸盖的铸造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缸盖的铸造方法,将浇铸系统设计为左右两支,分别布置在进、排气道两侧,采用底柱式浇铸工艺,金属液流动的顺序依次为浇口杯、直浇道、阻流段、阻流段向横浇道过渡段、横浇道、内浇道、铸件型腔。金属液经过浇口杯以倾斜式进入直浇道,并经过阻流段、阻流段向横浇道过渡段之后转入横浇道,金属液经过内浇道进入铸件型腔铸型。缸盖的铸造方法,金属液进入浇口杯后,首先在浇口杯内聚焦,待上升到一定高度后金属液流入直浇道,直浇道处于充满状态,避免了夹杂物的卷入。经过阻流截断作用,金属液进入横浇道,金属液流动速度相对减慢,由于横浇道厚度较薄,金属液始终保持充满状态,由内浇道依次从下到上充满型腔。较原顶注式生产,铸件品质显著提高。
权利要求
1.一种缸盖的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将浇铸系统设计为左右两支,分别布置在进、排气道两侧,采用底柱式浇铸工艺,金属液流动的顺序依次为浇口杯、直浇道、阻流段、阻流段向横浇道过渡段、横浇道、内浇道、铸件型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缸盖的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液经过浇口杯以倾斜式进入直浇道,并经过阻流段、阻流段向横浇道过渡段之后转入横浇道,金属液经过内浇道进入铸件型腔铸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缸盖的铸造方法,将浇铸系统设计为左右两支,分别布置在进、排气道两侧,采用底柱式浇铸工艺,金属液流动的顺序依次为浇口杯、直浇道、阻流段、阻流段向横浇道过渡段、横浇道、内浇道、铸件型腔。缸盖的铸造方法灵活性高,生产效率高,综合经济性好;生产出的铸件表面品质好,气孔、渣孔等缺陷少,缸盖品质显著提高;铸件自下而上顺序凝固,保证了金属液平稳充型、排气。
文档编号B22C9/08GK103056305SQ20121053284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2日
发明者李宁波 申请人:青岛三合山精密铸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