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造增压器用涡轮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7746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制造增压器用涡轮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制造增压器用涡轮的模具。
背景技术
涡轮叶片是增压器中工作条件最苛刻的转动件,所受应力,温度和环境条件非常复杂,因此,其尺寸和内部质量的要求十分严格。由于涡轮叶片的多元化,并且其型面为精度较高的复杂曲面,现有的模具在压制涡轮蜡膜时加工工序复杂,无法保证完整的涡轮叶片形状、尺寸精度、质量等要求,影响后续加工,增加了生产周期,提高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当涡轮蜡膜在模具中压制完成后,由于涡轮蜡膜的芯部未完全凝固,通过工作人员用手拿取蜡膜的方式容易对涡轮蜡膜的表面产生压力,造成涡轮蜡膜的变形,影响涡轮蜡膜的尺寸及精度要求,从而影响生产进度,降低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申请人针对上述问题,提供另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制造涡轮的模具,涡轮腊膜一次成型,取模安全方便。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制造增压器用涡轮的模具,包括上模块,以及与上模块相配合的下模块;上模块包括一上盖板,上盖板与上模板固接;下模块包括一底板,底板连接下模板,下模板连接固定盘;下模板内装置第一固定镶块,第二固定镶块装置于下模板内并连接第一固定镶块,第二固定镶块内开有注蜡通道;第三固定镶块装置于固定盘内并与第二固定镶块的一端连接;于下模板内还开有气道,气道的一端与气管接头连接;位于气道上方,于下模板内还装置转盘,转盘上开有槽,槽内通过紧固件连接滑动机构,滑动机构通过紧固件与活块体固接。其进一步特征如下所述滑动机构包括一 “T”形定位键,所述定位键位于固定盘上开有的键槽内;所述键槽的截面为“T”形,在键槽内还开有长条环形通孔;所述转盘上开有的槽为螺旋槽,螺旋槽沿圆周均布设置,其数量与所述固定盘上开有的键槽数量相等;所述转盘上还装置手柄;所述活块体包括内活块与外活块,外活块与内活块固接,内活块连接定位键;所述第二固定镶块间隙装配在下模板的中心处,第三固定镶块与第二固定镶块的连接处留有间隙;所述第二固定镶块的外周设有平面与凹槽,所述平面位置互成90°设置,在端面上还开有位置互成90°的排气槽;所述活块体的数量与所述固定盘上开有的键槽数量相等;所述下模板的侧壁还开有可供手柄滑移的滑移凹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0017]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采用本实用新型浇注的涡轮蜡膜其叶片整体形状、尺寸精度、质量均得到保证,并且整个涡轮蜡膜的浇注过程简单,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在本实用新型中加入气道,在涡轮蜡膜压制完成后,接入一定压力的气压,气压通过气道将压制完成的涡轮蜡膜顶起,操作人员可通过拿取由注蜡通道形成的辅助蜡杆,将涡轮蜡膜取出,避免了直接接触涡轮蜡膜而造成的变形,以及影响涡轮蜡膜尺寸及精度的问题。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有活块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沿A-A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图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转盘与手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带有气道设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在B处的放大图。图8为第二固定镶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涡轮蜡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上模块,以及与上模块相配合的下模块;如图I至图8所示,上模块包括一上盖板1,上盖板I与上模板2通过销钉固接;下模块包括一底板5,底板5连接下模板4,下模板4连接固定盘3 ;在下模板4内部中心处装置第一固定镶块14,第二固定镶块13装置于下模板4内部中心处并通过紧固件与第一固定镶块14连接,第二固定镶块13内开有注蜡通道1304 ;第三固定镶块12装置于固定盘3内并与第二固定镶块13的一端连接,第三固定镶块12与第二固定镶块13的连接处留有间隙;于下模板4内还开有气道10,气道10的一端与气管接头11连接;位于气道10上方,于下模板4的内部还装置转盘9,转盘9还连接手柄16 ;如图5所示,转盘9上开有螺旋槽901,螺旋槽901沿圆周均布设置,在螺旋槽901内通过紧固件连接滑动机构,滑动机构包括一 “T”形定位键8,定位键8位于固定盘3上开有的键槽301内,如图2、图4所示,键槽301的截面也为“T”形,在键槽301内还开有长条环形通孔302。滑动机构通过紧固件与活块体固接,活块体的数量与固定盘3上所开键槽301数量相等(图中活块体只显示出一个)。如图3、图4所示,活块体包括内活块7与外活块6,外活块6与内活块7固接,内活块7与定位键8相连接。如图8所示,在第二固定镶块13的外周设有平面1302与环形凹槽1303,平面1302位置互成90°设置,在端面上还开有位置互成90°的排气槽1301。在下模板4的侧壁还开有可供手柄16滑移的滑移凹槽(图中未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0036]底板5内的球形凹槽501与已有技术的压蜡机的球形注蜡嘴相配合,捏住手柄16在下模板4侧壁上的滑移凹槽内移动,带动转盘9转动,如图3所示,由于在转盘9上的螺旋槽901内与圆柱销171的一端连接,圆柱销171的另一端安装于定位键8内,并与安装于外活块6及内活块7中的螺钉173连接,并且定位键8通过圆柱销172与内活块7连接;从而使转盘9的转动可以转化为内活块7与外活块6在固定盘3的键槽301内作直线往复运动;手柄16向前(逆时针方向)推为合模,手柄16向后(顺时针方向)拉为开模,手柄16的一推一拉完成所有活块体的开合。如图2、图3所示,调整活块体至合模状态,并且外活块6的 上壁面与第三固定镶块12的外壁贴合,上摸板2下压,直至上摸板2与外活块6的上紧紧贴合后,蜡液由注蜡嘴喷出进入注蜡通道1304,由于内活块7与外活块6的组合形成了涡轮叶片,蜡液在第三固定镶块12的内腔中形成涡轮蜡膜15背部的“梅花头”151 (如图9所示),待蜡液冷却7min左右(此冷却时间以实际压制过程为主)就可进行取模。取模过程如下上模板2抬起,通过在气管接头11内接入一定压力的气体后,气体穿过气道10后,由于第二固定镶块13间隙配合于下模板4内,并且在第二固定镶块13的外周设有平面1302和环形凹槽1303,端面上设有排气槽1301,如图6至图8所示,气体顺序流经第二固定镶块13的环形凹槽1303、平面1302、端面上的排气槽1301以及第二固定镶块13与第三固定镶块3的间隙处,最后流通到涡轮蜡膜15背部平面后,将涡轮蜡膜15向上顶出。由于压蜡机与上盖板连接(图中未示出,属于已有公知技术),使上盖板及上模板向上升起,工作人员可以用手拿取由注蜡通道1304形成的辅助拉杆,解决了用手直接接触涡轮蜡膜15的表面,而导致涡轮蜡膜15受压变形,尺寸精度产生误差的问题。图6、图7中箭头表示压缩气体的流动方向。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权利要求1.一种制造增压器用涡轮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块,以及与上模块相配合的下模块; 所述上模块包括一上盖板(1),上盖板(I)与上模板(2)固接; 所述下模块包括一底板(5 ),底板(5 )连接下模板(4 ),下模板(4 )连接固定盘(3 );所述下模板(4)内装置第一固定镶块(14),第二固定镶块(13)装置于下模板(4)内并连接第一固定镶块(14),第二固定镶块(13)内开有注蜡通道(1304);第三固定镶块(12)装置于固定盘(3)内并与第二固定镶块(13)的一端连接;于下模板(4)内还开有气道(10),气道(10)的一端与气管接头(11)连接;位于气道(10)上方,于下模板(4)内还装置转盘(9),转盘(9)上开有槽,于所述槽内通过紧固件连接滑动机构,滑动机构通过紧固件与活块体固接。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制造增压器用涡轮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包括一 “T”形定位键(8),所述定位键(8)位于固定盘(3)上开有的键槽(301)内;所述键槽(301)的截面为“T”形,在键槽(301)内还开有长条环形通孔(302)。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制造增压器用涡轮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9)上开有的槽为螺旋槽(901),螺旋槽(901)沿圆周均布设置,其数量与所述固定盘(3)上开有的键槽(301)数量相等;所述转盘(9 )上还装置手柄(16 )。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制造增压器用涡轮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块体包括内活块(7)与外活块(6),外活块(6)与内活块(7)固接,内活块(7)连接定位键(8)。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制造增压器用涡轮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镶块(13)间隙装配在下模板(4)的中心处,第三固定镶块(12)与第二固定镶块(13)的连接处留有间隙。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制造增压器用涡轮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镶块(13)的外周设有平面(1302)与凹槽(1303),所述平面(1302)位置互成90°设置,在端面上还开有位置互成90°的排气槽(1301)。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制造增压器用涡轮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块体的数量与所述固定盘(3)上开有的键槽(301)数量相等。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制造增压器用涡轮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4)的侧壁还开有可供手柄(16)滑移的滑移凹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造增压器用涡轮的模具,包括上模块,以及与上模块相配合的下模块;上模块包括一上盖板,上盖板与上模板固接;下模块包括一底板,底板连接下模板,下模板连接固定盘;下模板内装置第一固定镶块,第二固定镶块装置于下模板内并连接第一固定镶块,第二固定镶块内开有注蜡通道;第三固定镶块装置于固定盘内并与第二固定镶块的一端连接;于下模板内还开有气道,气道的一端与气管接头连接;位于气道上方,于下模板内还装置转盘,转盘上开有槽,槽内通过紧固件连接滑动机构,滑动机构通过紧固件与活块体固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涡轮蜡膜一次成型,取模安全方便。
文档编号B22C7/02GK202591540SQ20122017014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0日
发明者刘举, 孙云安 申请人:无锡范尼韦尔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