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快换水口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1132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铸快换水口小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铸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快速更换连铸机水口的小车。
背景技术
快换水口是先进板坯连铸机必不可少的功能。在更换水口时,由于结晶器与中间包之间空间狭小,人员操作不方便,很难单纯靠人力完成上送新水口、搬出旧水口的操作。为便于快换水口,需要一种能够移动的支撑装置以便支撑水口夹具,并能随快换动作进行移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以有效确保快换水口的安全性,降低劳动强度的连铸快换水口小车。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解决措施;一种连铸快换水口小车,其特征在于,由车轮、支架、升降框架、升降旋钮、螺杆及水口夹具支撑座组成;下端带有车轮的一个前支架和两个后支架通过连接轴固定为一体,两个后支架上分别铰接有一菱形升降框架,两个菱形升降框架的左、右铰轴通过螺纹连接一根螺杆,螺杆一端带有升降旋钮;在两个菱形升降框架上端铰轴上固定有一水口夹具支撑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采用前I后2的三轮式结构,支撑稳定,运转灵活;采用菱形升降框架结构,利用旋动螺杆控制框架升降,并可根据中间包与结晶器之间距离调整高度。本实用新型在更换水口时,能够平稳地支撑水口夹具,并随快换水口液压缸的动作而移动,保证了快换水口的安全性,更换水口的工作也由原来的两人以上减少到由一人操作完成,降低了劳动强度。本实用新型可在各类有水口快换功能的连铸机上使用。

图I为连铸快换水口小车主视图。图2为连铸快换水口小车右视图。图中车轮I、前支架2、升降框架3、水口夹具支撑座4、螺杆5、升降旋钮6、后支架7。
具体实施方式
由附图可见,本实用新型主要是由前、后车轮I、前支架2、升降框架3、水口夹具支撑座4、螺杆5、升降旋钮6及后支架7所组成。前支架2为一个,后支架7为两个,前支架2与两个后支架7的下端均装有车轮1,上端则通过一根连接轴固定在一起。[0013]在两个后支架7的外侧通过铰轴分别铰接一可开合的菱形升降框架3,两个菱形升降框架3的左、右(即横向)两铰轴通过螺纹连接一根螺杆5,螺杆5的一端带有升降旋钮
6;在两个菱形升降框架3的上端铰轴上固定有一水口夹具支撑座4。旋转升降旋钮6带动螺杆5转动,螺杆5则使升降框架3的左、右两铰轴开合,同时带动水口夹具支撑座4上下 升降,实现水口夹具支撑座4的高度调整,以满足中间包与结晶器之间距离的要求。
权利要求1.一种连铸快换水口小车,其特征在于,由车轮、支架、升降框架、升降旋钮、螺杆及水口夹具支撑座组成;下端带有车轮的一个前支架和两个后支架通过连接轴固定为一体,两个后支架上分别铰接有一菱形升降框架,两个菱形升降框架的左、右铰轴通过螺纹连接一根螺杆,螺杆一端带有升降旋钮;在两个菱形升降框架上端铰轴上固定有一水口夹具支撑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铸快换水口小车,带有车轮的前支架和后支架通过连接轴固定为一体,两个后支架上分别铰接有一菱形升降框架,两个菱形升降框架的左、右铰轴通过螺纹连接一根螺杆,螺杆一端带有升降旋钮;在两个菱形升降框架上端铰轴上固定有一水口夹具支撑座。本实用新型支撑稳定,运转灵活,能够平稳地支撑水口夹具,并随快换水口液压缸的动作而移动,保证快换水口的安全性,节省人力,减轻劳动强度。本实用新型可在各类有水口快换功能的连铸机上使用。
文档编号B22D41/56GK202667640SQ20122034253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5日
发明者田勇, 张相春, 于艳忠, 张明奎, 崔明伟, 苏辉, 刘桥 申请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