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磨边机的送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1241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玻璃磨边机的送片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设计与制造领域,尤其属于玻璃加工机械设计与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玻璃磨边机的传动送片装置。
技术背景现有玻璃在进行安装使用前常常进行外形加工,如进行玻璃的磨边加工以防止尖锐损坏增加美观。玻璃磨边采用移动中用砂轮等磨具进行加工,玻璃移动目前依靠胶辊夹具或其他夹具对玻璃进行固定并驱动玻璃移动,但现有玻璃常常已进行镀膜等特殊处理,胶辊夹具或其他夹具对玻璃镀膜会产生损伤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公开了一种玻璃磨边机的送片装置。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保护玻璃镀膜面,不需要直接接触镀膜面固定玻璃进行磨边加工的送片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玻璃磨边机的送片装置,包括绕驱动轴运动的皮带,其特征是皮带表面有形成负压吸附以驱动玻璃的吸附区。所述吸附区是均匀设置的凹槽,凹槽底部有贯穿皮带与皮带底面负压槽连通的气孔。所述皮带底面支撑在固定的皮带基座上,皮带基座底面有与真空装置连通的真空腔,真空腔有贯穿皮带基座与皮带底面负压槽连通的抽气孔。本实用新型有益性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输送皮带表面设置吸附凹槽,利用玻璃自身重量和负压吸附力将玻璃吸附在皮带表面并驱动玻璃移动或固定完成磨边加工;吸附凹槽均匀设置在皮带表面,通过气孔与皮带底面的负压装置连通,皮带底面设置皮带基座既支撑皮带形成表面平整的平面,使皮带表面与玻璃吸附稳定,同时将负压装置设置在皮带基座中,结构更紧凑吸附及抽空效率更好。

图I是本实用新型送片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送片装置驱动轴剖视结构示意图,即图IAA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剖视结构平面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送片装置吸附区剖视结构示意图,即图IBB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剖视结构平面示意图.图中,I是皮带,2是气孔,3是驱动轴,4是吸附区,5是气管接口,6是真空腔,7是抽气孔,8是负压槽,9是皮带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结合图I至图5。玻璃磨边机的送片装置,包括绕驱动轴3运动的皮带1,皮带I表面有形成负压吸附以驱动玻璃的吸附区4。吸附区4是均匀设置的凹槽,凹槽底部有贯穿皮带I与皮带I底面负压槽8连通的气孔2。皮带I底面支撑在固定的皮带基座9上,皮带基座9底面有与真空装置连通的真 空腔6,真空腔6有贯穿皮带基座9与皮带I底面负压槽8连通的抽气孔7。如图I所示,两平行的驱动轴3可在电机等动力装置的带动下正反转动,驱动皮带I作前进、后退的运动;皮带I表面均匀间隔设置有吸附区4,本例吸附区4是矩形凹槽,凹槽底部均匀设置气孔2,气孔2贯穿皮带I,本例气孔在皮带I运动方向设置4排,目的是与皮带I底面抽气孔7匹配,吸附区4面积应适当,目的是玻璃放置在皮带I上时至少有一个吸附区4被玻璃完全覆盖。如图2、图3所示,驱动轴3套有齿轮等过渡传动结构,驱动轴3驱动皮带I运动,两驱动轴3之一轴可设置张紧结构以保证皮带I的张紧并能有效运动。如图4、图5所示,在两驱动轴3之间的中间段设置有与皮带I配合的负压装置。皮带I底面有负压槽8,皮带基座9与皮带I底面接触面安全贴合,皮带基座9底面有与真空装置连通的真空腔6,真空腔6有贯穿皮带基座9与皮带I底面负压槽8连通的抽气孔7 ;使用过程中,真空泵通过气管接口 5使真空腔6形成负压,皮带I在皮带基座9上运动,真空腔6通过与气孔2匹配的抽气孔7将吸附区4中的空气抽出形成负压吸附玻璃并驱动玻璃运动,本例抽气孔7在皮带I运动方向形成排并通过槽道连通,气孔2运动时通过有负压的抽气孔7连通槽道实现抽气;本例在需要吸附固定玻璃的一面设置皮带基座9及真空装置,皮带基座9采用硬质材料,在皮带I运动过程中以皮带基座9为支撑较好地解决了皮带I变形问题,增加了吸附稳定性。
权利要求1.一种玻璃磨边机的送片装置,包括绕驱动轴(3)运动的皮带(1),其特征是皮带(I)表面有形成负压吸附以驱动玻璃的吸附区(4)。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玻璃磨边机的送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吸附区(4)是均匀设置的凹槽,凹槽底部有贯穿皮带(I)与皮带(I)底面负压槽(8)连通的气孔(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磨边机的送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皮带(I)底面支撑在固定的皮带基座(9)上,皮带基座(9)底面有与真空装置连通的真空腔(6),真空腔(6)有贯穿皮带基座(9)与皮带(I)底面负压槽(8)连通的抽气孔(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璃磨边机的送片装置。包括绕驱动轴运动的皮带,皮带表面有形成负压吸附以驱动玻璃的吸附区;吸附区是均匀设置的凹槽,凹槽底部有贯穿皮带与皮带底面负压槽连通的气孔;皮带底面支撑在固定的皮带基座上,皮带基座底面有与真空装置连通的真空腔,真空腔有贯穿皮带基座与皮带底面负压槽连通的抽气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输送皮带表面均匀设置吸附凹槽,利用玻璃自身重量和负压吸附力将玻璃吸附在皮带表面并驱动玻璃移动或固定完成磨边加工;凹槽通过气孔与皮带底面的负压装置连通,皮带底面设置皮带基座支撑皮带形成平整表面,使皮带表面与玻璃吸附稳定,同时将负压装置设置在皮带基座中,结构更紧凑吸附及抽空效率更好。
文档编号B24B9/08GK202656030SQ20122034823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8日
发明者廖昌荣 申请人:成都通达工艺玻璃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