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磨床的待研磨工件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磨床的待研磨工件定位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磨床,特别是涉及一种磨床的待研磨工件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磨床是精密工具机的其中一种,其原理是利用附装研磨砂轮的高速磨削刀对各种软硬不同的金属材料加工,也就是以砂轮高速旋转来进行研磨,藉以获得高精度的待研磨工件,然而,该磨床在研磨作业的过程中,仍具有下述需改善的缺陷[0003]该待研磨工件在进行研磨作业时,皆需先进行定位的前置作业,当该待研磨工件透过磁性装置来完成时,由于操作者无法从外观判断该待研磨工件是否被该磁性装置所吸附牢固,因此常会有误判的情事发生,最后使研磨作业无法顺利进行的缺陷。实用新型内容[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磨床的待研磨工件定位结构,其主要使操作者能轻易从外观上判断待研磨工件是否被定位,以利于研磨作业顺利的进行。[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磨床的待研磨工件定位结构,适用于供一待研磨工件定位,所述待研磨工件具有一底面、二相对设置的侧面、及二相对设置的端面,所述定位结构包含一轨道,具有一轨槽,所述轨槽具有一供所述待研磨工件底面抵靠的槽底面及一供所述待研磨工件其中一侧面抵靠的槽侧面;一定位单元,能朝所述槽侧面方向往复位移地设于所述轨道一侧,并包含一定位块及一设于所述定位块上端面的定位片,所述定位块具有二相距一距离的夹持部,所述定位片具有一固设于所述定位块上端面的固定部、及一接设所述固定部的压抵部,当所述定位单元朝所述槽侧面方向前进时,所述定位块的二夹持部夹持所述待研磨工件的二端面,所述定位块的压抵部压抵所述待研磨工件,当所述定位单元朝所述槽侧面方向后退时,所述定位块的二夹持部脱离夹持所述待研磨工件的二端面,所述定位片的压抵部脱离压抵所述待研磨工件。[0006]较佳地,所述定位块夹持部的内侧面具有一用以夹持所述待研磨工件端面的凸[0007]较佳地,所述定位片的压抵部是在所述定位块二夹持部之间的延伸范围内。[0008]较佳地,所述定位片的压抵部是由所述定位块的上端面向上倾斜。[0009]有关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他功效,兹举一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后。
[0010]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0011]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0012]图2是图I的局部放大图。[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0014]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视图,显示定位单元夹固待研磨工件的状态。[0015]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视图,显示定位单元脱离待研磨工件的状态。[0016]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上视图。[0017]附图标记说明[0018]待研磨工件10、IOA底面11[0019]顶面12侧面13[0020]端面14[0021]轨道20、20A轨槽21[0022]槽底面211槽侧面212[0023]定位单元30、30A定位块31、31A[0024]上端面31U311A夹持部312、312A[0025]凸点313定位片32、32A[0026]固定部321压抵部322[0027]机台9具体实施方式
[0028]如图I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磨床的待研磨工件定位结构, 适用于供一待研磨工件10定位,本实施例中举对二待研磨工件10定位为例,各该待研磨工件10具有一底面11、一反向于该底面11的顶面12、二相对设置的侧面13、及二相对设置的端面14,该定位结构主要由一轨道20、及一定位单元30所组成,其中[0029]该轨道20,设于该磨床的机台91上,并具有一轨槽21,该轨槽21具有一供该待研磨工件10底面11抵靠的槽底面211及一供该待研磨工件10其中一侧面13抵靠的槽侧面 212 ;本实施例中,该轨槽21的剖面概呈L形状态。[0030]该定位单元30,能朝该槽侧面212方向往复位移地设于该轨道20 —侧,并包含一定位块31及二设于该定位块31上端面311的定位片32,该定位块31具有三相距一距离的夹持部312,该三夹持部312的内侧面各具有一用以夹持该待研磨工件10端面14的凸点 313,各该定位片32具有一固设于该定位块31上端面311的固定部321、及一接设该固定部 321的压抵部322,且该压抵部322是在该定位块31 二夹持部312之间的延伸范围内,并是由该定位块31的上端面311向上倾斜。本实施例中,该定位块31的高度是低于该待研磨工件10的高度,也就是在图面上,该定位块31的上端面311低于该待研磨工件10的顶面 12,而该定位片32压抵部322向上倾斜后的高度系高于该待研磨工件10的高度,使该压抵部322得以压抵该待研磨工件10。[0031]以上所述即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各主要构件之结构及其组态说明。至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装方式及其功效作以下说明。[0032]如图2、图4、图5所示,当该定位单元30朝该轨道20的槽侧面212方向前进时, 该定位块31的二夹持部312藉由其凸点313而夹持该待研磨工件10的二端面14,使该待研磨工件10受到以图面而言为左右方向的限制,同时,该定位片32的压抵部322压抵该待研磨工件10,使该待研磨工件10的底面11稳固地抵靠在该轨道20的槽底面211、该待研磨工件10的侧面13稳固地抵靠在该轨道20的槽侧面212,使该该待研磨工件10受到以图面而言为前后及上下方向的限制,藉以完成该待研磨工件10的定位。[0033]是以,由于本实用新型藉由该定位单元30朝该轨道20方向位移来完成该待研磨工件10的定位,因此,操作者得以轻易从外观上判断待研磨工件是否被定位,以利研磨作业顺利的进行。[0034]另外,当该定位单元30朝该轨道20的槽侧面212方向后退时,该定位块31的二夹持部312脱离夹持该待研磨工件10的二端面14,该定位片32的压抵部322脱离压抵该待研磨工件10。[0035]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磨床的待研磨工件定位结构, 其主要举对一待研磨工件IOA定位为例,该定位结构主要由一轨道20A、及一定位单元30A 所组成,其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0036]该定位单元30A的定位块31A具有二相距一距离且用以夹持该待研磨工件IOA的夹持部312A,并于该定位块3IA的上端面31IA设有一压抵该待研磨工件IOA的定位片32A, 藉以达成另一可实施状态。[0037]以上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这些并非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做出许多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磨床的待研磨工件定位结构,适用于供一待研磨工件定位,所述待研磨工件具有一底面、二相对设置的侧面、及二相对设置的端面,其特征是,所述定位结构包含 一轨道,具有一轨槽,所述轨槽具有一供所述待研磨工件底面抵靠的槽底面及一供所述待研磨工件其中一侧面抵靠的槽侧面; 一定位单元,能朝所述槽侧面方向往复位移地设于所述轨道一侧,并包含一定位块及一设于所述定位块上端面的定位片,所述定位块具有二相距一距离的夹持部,所述定位片具有一固设于所述定位块上端面的固定部、及一接设所述固定部的压抵部,当所述定位单元朝所述槽侧面方向前进时,所述定位块的二夹持部夹持所述待研磨工件的二端面,所述定位块的压抵部压抵所述待研磨工件,当所述定位单元朝所述槽侧面方向后退时,所述定位块的二夹持部脱离夹持所述待研磨工件的二端面,所述定位片的压抵部脱离压抵所述待研磨工件。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磨床的待研磨工件定位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定位块夹持部的内侧面具有一用以夹持所述待研磨工件端面的凸点。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磨床的待研磨工件定位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定位片的压抵部是在所述定位块二夹持部之间的延伸范围内。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磨床的待研磨工件定位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定位片的压抵部是由所述定位块的上端面向上倾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磨床的待研磨工件定位结构,其主要针对现有磨床对待研磨工件是透过磁性装置来完成时,无法从外观判断该待研磨工件是否被定位,进而发生误判使研磨作业无法顺利进行所进行的发明,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一供该待研磨工件设置的轨道、及一定位单元所组成,藉由该定位单元朝该轨道方向位移来完成该待研磨工件的定位,使得操作者能轻易从外观上判断待研磨工件是否被定位,以利于研磨作业顺利的进行。
文档编号B24B37/27GK202804914SQ20122044294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1日
发明者李淵河 申请人:李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