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铸焊机中的底模架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4193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铸焊机中的底模架总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焊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铸焊机中的底模架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铅酸蓄电池的制作大致包括有极群组整理、模具组装、熔铅、铸焊、冷却及装盒等步骤,其生产设备也大都采用了半自动或全自动的铸焊机,现有的铸焊机包括有机架、上模架、中模架、底模架、熔铅炉以及电气控制装置,然而现有铸焊机中的底模架在合模和脱模的过程中,熔铅炉中的铅液可能会飞溅到导柱表面,这样会造成直线轴承的卡死,大大影响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克服上述缺陷的底模架总成。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铸焊机中的底模架总成,包括2根冷却进水管、2根冷却排水管和模具主体,所述模具主体包括底模托板、底模托板支撑板、底模导柱左支撑板和底模导柱右支撑板,在所述底模导柱左支撑板和所述底模导柱右支撑板上均设有2根导柱和导柱板,2根所述导柱和所述导柱板相连接,所述导柱板与提升杆相连接,所述提升杆与气缸活塞杆相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底模架总成上下运动。优选地,在所述底模托板上设有清渣挡板。优选地,所述提升杆与所述气缸活塞杆之间通过快卸螺套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 的底模架总成,能通过导柱板和清渣挡板在合模和脱模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防止熔铅炉中的铅液飞溅粘着在导柱表面,提高工作效率。此外,提升杆和气缸活塞杆之间采用快卸螺套连接,这样只需要将此螺套拧紧或放松即可快速将提升杆和活塞杆分离。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侧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具体符号说明如下:1-快卸螺套2-提升杆3-底模导柱左支撑板4-底模导柱右支撑板5-底模托板支撑板 6-底模托板7-导柱8-导柱板9-清渣挡板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用于铸焊机中的底模架总成,包括2根冷却进水管、2根冷却排水管和模具主体,模具主体包括底模托板6、底模托板支撑板5、底模导柱左支撑板3和底模导柱右支撑板4,在底模导柱左支撑板3和底模导柱右支撑板4上均设有2根导柱7和导柱板8,2根导柱7和导柱板8相连接,导柱板8与提升杆2相连接,提升杆2与气缸活塞杆相连接,用于带动底模架总成上下运动。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底模托板6上设有清渣挡板9。本实用新型能通过导柱板8和清渣挡板9在合模和脱模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防止熔铅炉中的铅液飞溅粘着在导柱表面,提高工作效率。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提升杆2与气缸活塞杆之间通过快卸螺套I连接,这样只需要将此螺套拧紧或放松即可快速将提升杆和活塞杆分离,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当然,采用上述优选技术方案只是为了便于理解而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种用于铸焊机中的底模架总成,包括2根冷却进水管、2根冷却排水管和模具主体,所述模具主体包括底模托板、底模托板支撑板、底模导柱左支撑板和底模导柱右支撑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模导柱左支撑板和所述底模导柱右支撑板上均设有2根导柱和导柱板,2根所述导柱和所述导柱板相连接,所述导柱板与提升杆相连接,所述提升杆与气缸活塞杆相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底模架总成上下运动。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铸焊机中的底模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模托板上设有清渣挡板。
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铸焊机中的底模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杆与所述气缸活塞杆之间通过快卸螺套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铸焊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铸焊机中的底模架总成,包括2根冷却进水管、2根冷却排水管和模具主体,所述模具主体包括底模托板、底模托板支撑板、底模导柱左支撑板和底模导柱右支撑板,在所述底模导柱左支撑板和所述底模导柱右支撑板上均设有2根导柱和导柱板,2根所述导柱和所述导柱板相连接,所述导柱板与提升杆相连接,所述提升杆与气缸活塞杆相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底模架总成上下运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底模架总成,能通过导柱板和清渣挡板在合模和脱模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防止熔铅炉中的铅液飞溅粘着在导柱表面,提高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B22D25/04GK202921899SQ201220491348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5日
发明者孙保林, 张龙泉, 杨涛 申请人:无锡骐泽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