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结合型金刚石砂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4224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强度结合型金刚石砂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磨削类加工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金刚石砂轮。
背景技术
如图1及图2所示,传统的金刚石砂轮的结构为在圆盘形砂轮基体10的一面上设置环形的金刚石磨削层20,金刚石磨削层20通过磨具加工,并整体压制在基体10表面上,砂轮基体10上围绕其中心开设有一组上下贯通的装配孔30,该组装配孔30位于环形金刚石磨削层20内侧。使用时,精钢石砂轮安装在主机上,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对被加工物件进行磨削。可知,金刚石磨削层20与基体10的结合力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对于高速磨削、超硬或较为不平整的物件的磨削,两者的结合力有着更高的要求。然而,现有金刚石砂轮的磨削层与基体仅通过表面粘合力固定,结合不够牢固,易引起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高强度结合型金刚石砂轮实现该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强度结合型金刚石砂轮,包括基体及金刚石磨削层,基体为圆形盘状,金刚石磨削层为环状,设置在基体的一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与金刚石磨削层的结合处彼此间设置有互相嵌合的凸条及凹槽。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凸条及凹槽整体为圆形,以基体中心为圆心。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凹槽开设在基体上,所述凸条自适应地形成于金刚石磨削层上。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凹槽和凸条的截面均为燕尾状。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基体上围绕其中心开设有至少一组装配孔,同组装配孔位于同一圆周上,并等角度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在金刚石砂轮的基体和磨削层之间设置了可以相互嵌合的凹槽和凸条,大大增强了两者间的结合力,明显减少了磨削层脱落的现象,降低了高速磨削过程中磨削层脱落带来的安全隐患。

图1为传统金刚石砂轮的主视图。图2为传统的金刚石砂轮的截面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强度结合型金刚石砂轮的主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强度结合型金刚石砂轮的截面图。图5为图4中T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及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高强度结合型金刚石砂轮,包括基体100及金刚石磨削层200,基体100为圆形盘状,金刚石磨削层200通过磨具整体压制在基体100 —面上,金刚石磨削层200为环状。基体100上还开设有一组装配孔300,其六个装配孔围绕基体100中心位于同一圆周上,并等角度间隔设置。结合图5所示,基体100与金刚石磨削层200的结合处彼此间设置有互相嵌合的凸条及凹槽,且凸条及凹槽整体为圆形,同样是以基体100的中心为圆心。本实施例中,首先在基体100上开设截面为燕尾状的凹槽,由于金刚石磨削层200是压制在基体100上,所以截面为燕尾状的凸条自适应地形成于金刚石磨削层200上。本实施例的金刚石砂轮,通过在基体100与金刚石磨削层200的结合处彼此间设置互相嵌合的凸条及凹槽,增大了结合面,同时增加了新的连接机构,大大增强了两者间的结合力,降低了高速磨削过程中磨削层脱落带来的安全隐患。以上实施例仅为充分公开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未经创造性劳动即可获知的简单替换,或相同技术特征的增减,应当属于本申请公开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高强度结合型金刚石砂轮,包括基体及金刚石磨削层,基体为圆形盘状,金刚石磨削层为环状,设置在基体的一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与金刚石磨削层的结合处彼此间设置有互相嵌合的凸条及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结合型金刚石砂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及凹槽整体为圆形,以基体中心为圆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强度结合型金刚石砂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开设在基体上,所述凸条自适应地形成于金刚石磨削层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强度结合型金刚石砂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和凸条的截面均为燕尾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结合型金刚石砂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上围绕其中心开设有至少一组装配孔,同组装配孔位于同一圆周上,并等角度间隔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强度结合型金刚石砂轮,包括基体及金刚石磨削层,基体为圆形盘状,金刚石磨削层为环状,设置在基体的一面;所述基体与金刚石磨削层的结合处彼此间设置有互相嵌合的凸条及凹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在金刚石砂轮的基体和磨削层之间设置了可以相互嵌合的凹槽和凸条,大大增强了两者间的结合力,明显减少了磨削层脱落的现象,降低了高速磨削过程中磨削层脱落带来的安全隐患。
文档编号B24D5/04GK202846382SQ201220492819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1日
发明者刘俊生 申请人:珠海市巨海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