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磨抛机的转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水钻磨抛机,特别涉及的是一种水钻磨抛机的转接机构。
背景技术:
在中国专利数据库中,专利号为200720112789. 5公开一种全自动水晶抛磨机,包括机架、旋转架和四个机头,在机架的相应位置上设有三个磨盘和一个空位,机头包括至少一个磨抛装置,上述磨抛装置包括一与旋转架连接的支架,支架上竖直滑动设置有一托架,托架上固定有螺母,螺母与竖直架设在托架上蜗杆啮合连接,转轴上径向固定有水钻铝排固定架,其中,丝杆与设在支架上的升降电机传动连接。该技术方案的缺陷之处在于由于铝排上的夹持装置必须夹住水晶坯件,即只能对水晶坯件的未夹持部分切面进行磨抛加工,然后通过人工换向或另一台换向机器再次对夹持部分切面进行磨抛加工,客观上增加设备成本;公开号为CN102059614A,名称为带换向装置的水晶磨抛机中,公开了如下内容一种带换向装置的水晶磨抛机,包括机架、设在机架上的旋转台和通过双排导轨与旋转台固定的机头,机头包括固定在双排导轨上的托架和固定于托架两爪之间的机头铝排,所述机架上设有与机头工作工位配合的换向装置;所述的换向装置包括第一换向招排、第二换向铝排、粉盘和加热器,第一换向铝排的下方设有粉盘,粉盘的左侧设有第二换向铝排,第一换向铝排的后备设有加热器,第一换向铝排和第二换向铝排均连接有旋转气缸;所述第一换向铝排、第二换向铝排、粉盘和加热器单独与驱动装置连接,驱动装置包括平移气缸和升降气缸,可单独驱动上述部件进行平移或升降运动。这种结果磨抛机,其换向装置结构较为复杂,而且采用由于多个驱动部件来驱动各个部件的平移和升降才能进行对接,操作过程非常繁琐,而且在对接时,精度不高。专利号为201120191404. 5,名称为全自动钻石磨抛机的钻石转接机构还公开了如下内容一种全自动钻石磨抛机的钻石转接机构,包括机座和机座上的导柱,其特征是在导杆两端的起始工位对称滑动装配左夹具座支架和右夹具座支架,各夹具座支架均与动力源连接,左夹具座支架通过铰接机构连接夹具底座,夹具底座通过滑移机构连接左右夹具座,左夹具座夹持左夹具,右夹具座支架通过铰接机构连接右夹具座,右夹具座夹持右夹具,左夹具和右夹具具有高度差移至导杆中部钻接工位的左夹具和右夹具的相对的针端与机座上的燃烧管相配合。这种结构的磨抛机,由于两端的夹具座支架需要都进行移动而转接,在支架移动的过程中,针管上的玻璃水钻容易掉落,造成转接不完全,而且两个支架通过同一条导杆进行,因此,需要将两台磨抛机通过滑竿进行固定连接,因此,在安装时较为麻烦。
发明内容鉴于公知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于提供一种水钻在转接过程中稳定可靠运转而不易掉落的磨抛机的转接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0005]一种磨抛机的转接装置,包括有第一磨抛机、第二磨抛机和摆动装置,所述第一磨抛机和第二磨抛机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机座和第二机座,所述第一机座上设有第一转接エ位,在所述第一转接エ位处设有夹持支架,所述第一磨抛机与第二磨抛机之间设有转接支架,所述夹持支架和转接支架上分别夹持有带针管的模具,所述转接支架与摆动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磨抛机上设有凸轮,所述凸轮与电机连接,所述夹持支架与连杆连接,所述连杆通过摆臂与凸轮的偏心点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凸轮上的偏心点带动夹持支架进行转接,转接过程中水钻不仅不易掉落,而且稳定可靠,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下面再结合附图进一歩描述其实施例图1为本实用新型未转街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街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其实施例,下面再结合附图描述其实施例的各有关细节,该磨抛机的转接装置,包括有第一磨抛机1、第二磨抛机2和摆动装置,所述第一磨抛机和第二磨抛机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机座3和第二机座4,所述第一机座上设有第一转接エ位5,在所述第一转接エ位处设有夹持支架6,所述第一磨抛机与第二磨抛机之间设有转接支架7,所述夹持支架和转接支架上分别夹持有带针管的模具,所述转接支架与摆动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磨抛机上设有凸轮8,所述凸轮与电机连接,所述夹持支架与连杆9连接,所述连杆通过摆臂10与凸轮的偏心点连接。机器运行时,第一抛磨机I上的水钻上珠后,经过各个エ位后,水钻的一半便成为多面体,到达转接エ位5时,平移气缸エ作,推动导轨24导致夹持支架6移动,同时使得夹持在夹持支架6上的带第一针管的模具移动,此后,电机带动凸轮8转动,连杆带动夹持支架6摆动,使得夹持支架6上的第一针管处于竖直状态。同时摆动气缸工作,摆动气缸的推杆推动齿条26移动,大齿轮27、小齿轮28转动,因而,小齿轮28的齿轮轴带着转接支架7摆动,转接支架7摆动后,使得转接支架7上的带第二针管也处于竖直状态,而且第一针管与第二针管的关ロ对齐,在第一针管摆动到竖直状态时,第一针管刚好插入高频加热器的孔内,并与第二针管对齐,使第一针管和第ニ针管处于同一直线上;高频加热器加热后,便将第一针管、第二针管内的胶粉予以加热,成为液态,此时,一半多面体的水钻,其多面体的一侧由于重力的作用,而掉入到第二针管内,露出第二针管的一半水钻为未加工状态。如果转接完成后,摆动气缸再次工作,带着齿条26、大齿轮27、小齿轮28反向动作,令齿轮轴反向摆动,将转接支架7上的模具翻转到原位,此时第二磨抛机2上的夹具工作,将带第二针管的模具夹住,夹具摆动ー个エ位后,放置在第二磨抛机2上的等待エ位进行等待冷却,将一半未加工的水钻固定在第二针管上,此后再经过粗磨、精磨和精抛,最后进行下珠,就成为多面水钻产品。在第一磨抛机I夹持支架6夹持的模具上,将第一针管内的水钻转接完成后,平移气缸工作,将导轨24、夹持支架6以及模具拉回到原位,在拉回的过程中,第一针管与料刷25接触,料刷25将第一针管内的固体胶粉以及未被转接的水钻刷下;同时,电机带动齿轮8工作,将夹持支架6翻转到原位,第一磨抛机I上的第一机座3转动一个工位,到达上珠工位,再次进行上珠,进行下一个循环工作。本实用新型虽然设计简单,却能达到十分有益的效果,必能给企业带来更好的效益。
权利要求1.一种磨抛机的转接装置,包括有第一磨抛机(I)、第二磨抛机(2)和摆动装置,所述第一磨抛机(I)和第二磨抛机(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机座(3)和第二机座(4),所述第一机座(3 )上设有第一转接工位(5 ),在所述第一转接工位(5 )处设有夹持支架(6 ),所述第一磨抛机(I)与第二磨抛机(2 )之间设有转接支架(7 ),所述夹持支架(6 )和转接支架(7 )上分别夹持有带针管的模具,所述转接支架(7)与摆动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磨抛机(I)上设有凸轮(8 ),所述凸轮(8 )与电机连接,所述夹持支架(6 )与连杆(9 )连接,所述连杆(9 )通过摆臂(10 )与凸轮(8 )的偏心点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磨抛机的转接装置,包括有第一磨抛机(1)、第二磨抛机(2)和摆动装置,所述第一磨抛机和第二磨抛机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机座(3)和第二机座(4),所述第一机座上设有第一转接工位(5),在所述第一转接工位处设有夹持支架(6),所述第一磨抛机与第二磨抛机之间设有转接支架(7),所述夹持支架和转接支架上分别夹持有带针管的模具,所述转接支架与摆动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磨抛机上设有凸轮(8),所述凸轮与电机连接,所述夹持支架与连杆(9)连接,所述连杆通过摆臂(10)与凸轮的偏心点连接,通过这种转接装置转接之后,水钻在转接过程中更加稳定不易掉落,而且两台磨抛机之间可独立安装,方便可靠。
文档编号B24B9/08GK202878056SQ20122057133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日
发明者许道开 申请人:瑞安市晶品机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