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下料口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6696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炉下料口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器,特别是转炉下料口的冷却器。
背景技术
转炉冶炼过程中,将各种散状物料从高位料仓加入到转炉中,需要在转炉上方的烟道上开孔,插入下料口冷却器,物料通过下料口冷却器加入到炉内。因此,需要下料口冷却器既要耐磨损又要耐高温。国内通常设计下料口冷却器为上下分水器加中间不等长直通管式,内壁焊耐磨条或加铸铁耐磨槽;或者直接加入汽化冷却系统。不等长直通管式设计由于各支管水阻差异造成各支管水流速度不同,在高温冶炼条件下造成支管间焊缝产生应力,快节奏冶炼条件造成应力频繁波动,流速低的支管还有结垢堵塞造成水循环死角的危险,进而发生冷却管爆管漏水故障。冷却器加入汽化系统只限强循环,有局限性。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炉下料口冷却器,它耐磨,受热应力小,使用寿命长。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端盖的中心有散状物料孔,散状物料孔的周边固定一圈与散状物料孔轴线平行的冷却水管,冷却水管的上下端通过度弯头分别首尾密封固定,形成一条龙形水道,龙形水道的进出口分别固定进、出水接头、,所述的冷却水管围成比散状物料孔大的散状物料通道。本实用新型耐磨,受热应力小,使用寿命长。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
图1中的A-A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耐磨条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端盖2的中心有散状物料孔5,散状物料孔5的周边固定一圈与散状物料孔5轴线平行的冷却水管4,冷却水管4的上下端通过180度弯头分别首尾密封固定,形成一条龙形水道,龙形水道的进出口分别固定进、出水接头7、6,所述的冷却水管4围成比散状物料孔5大的散状物料通道。所述冷却水管4不等长,端盖2另一端的各冷却水管4形成的端面与端盖2的夹角为33度。所述冷却水管4的内侧壁母线方向上均匀固定耐磨条3。所述的每一根耐磨条3由多段组成,每段只有上端与冷却水管4焊接固定,以减小受热应力。每段长100毫米,各段之间的间隙为10毫米。所述的耐磨条3固定在两根冷却水管4之间。
权利要求1.一种转炉下料口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端盖⑵的中心有散状物料孔(5),散状物料孔(5)的周边固定一圈与散状物料孔(5)轴线平行的冷却水管(4),冷却水管(4)的上下端通过180度弯头分别首尾密封固定,形成一条龙形水道,龙形水道的进出口分别固定进、出水接头(7、6),所述的冷却水管(4)围成比散状物料孔(5)大的散状物料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下料口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管(4)不等长,端盖(2)另一端的各冷却水管(4)形成的端面与端盖(2)的夹角为33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下料口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管(4)的内侧壁母线方向上均匀固定耐磨条(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炉下料口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一根耐磨条(3)由多段组成,每段只有上端与冷却水管(4)焊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炉下料口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磨条(3)每段长100晕米,各段之间的间隙为10晕米。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炉下料口的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磨条(3)固定在两根冷却水管(4)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器,特别是转炉下料口的冷却器。端盖的中心有散状物料孔,散状物料孔的周边固定一圈与散状物料孔轴线平行的冷却水管,冷却水管的上下端通过度弯头分别首尾密封固定,形成一条龙形水道,龙形水道的进出口分别固定进、出水接头,所述的冷却水管围成比散状物料孔大的散状物料通道。它耐磨,受热应力小,使用寿命长。
文档编号C21C5/46GK202936435SQ20122062995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3日
发明者吴国庆, 李耀文, 刘利新, 张文新, 汪国奉, 张旭朝, 郭森林 申请人: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