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钕铁硼废料焙烧回转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7196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钕铁硼废料焙烧回转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稀土冶金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钕铁硼废料焙烧回转炉。
背景技术
稀土元素被广泛用于功能材料的制造,是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关键元素,有人认为随着稀土元素的不断开发利用,将会在全球范围引发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早期由于稀土元素分离提纯生产和应用水平低下,稀土元素只被作为工业“味精”使用,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稀土元素已被大量用来制造高技术材料,如“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磁致伸缩材料”、“储氢合金粉”等等。由于稀土元素被使用的数量越来越多,对于不可再生的宝贵稀土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就成为稀土生产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钕铁硼废料回收的第一步是根据其能燃烧的特性,将其焙烧至粉末状,此过程中要用到回转炉,传统的回转炉生产时需要人工进行加料和出料,工人劳动强度大且环境污染大;采取静态自吸氧燃烧方式,燃烧速度慢,转化不彻底。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钕铁硼废料焙烧回转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钕铁硼废料焙烧回转炉,由自动进料装置、炉体和排气装置依次连接构成。所述炉体从外至内包括钢制壳体、隔热砖和耐火砖,所述炉体前部下端连接有一个空气压缩装置,所述炉体外壁上设置有自动出料门。所述自动进料装置包括通过连杆连接在一起的进料小车和双连杆装置。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自动进料装置,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约大量劳动力,利用压缩空气助燃,燃烧速度快,燃烧更彻底,生产效率提高。

图1为一种钕铁硼废料焙烧回转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参见图1,一种钕铁硼废料焙烧回转炉的结构示意图,一种钕铁硼废料焙烧回转炉,由自动进料装置2、炉体5和排气装置6依次连接构成。所述炉体5从外至内包括钢制壳体、隔热砖3和耐火砖4,所述炉体5前部下端连接有一个空气压缩装置I,所述炉体5外壁上设置有自动出料门7。所述自动进料装置2包括通过连杆连接在一起的进料小车和双连杆装置。开窑引火,火旺后逐歩开大引风,当窑温正常后,每15-25分钟加一次钕铁硼废料,每次加100-150Kg。6-8小时后烧成物开始连续出窑,每小时至少出窑400Kg产品。连续生产每日可至少产9600Kg,月产量至少可达290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1.一种钕铁硼废料焙烧回转炉,由自动进料装置、炉体和排气装置依次连接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从外至内包括钢制壳体、隔热砖和耐火砖,所述炉体前部下端连接有一个空气压缩装置,所述炉体外壁上设置有自动出料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钕铁硼废料焙烧回转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进料装置包括通过连杆连接在一起的进料小车和双连杆装置。
专利摘要一种钕铁硼废料焙烧回转炉,由自动进料装置、炉体和排气装置依次连接构成。所述炉体从外至内包括钢制壳体、隔热砖和耐火砖,所述炉体前部下端连接有一个空气压缩装置,所述炉体外壁上设置有自动出料门。本实用新型采用自动进料装置,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约大量劳动力,利用压缩空气助燃,燃烧速度快,燃烧更彻底,生产效率提高。
文档编号C22B1/02GK202945300SQ20122066237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5日
发明者汪和平, 曹创业, 张虎军, 杨心伟 申请人:赣州步莱铽新资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