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制带隙宽度的Fe-Cr-Si系三元非晶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279392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调制带隙宽度的Fe-Cr-Si系三元非晶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制带隙宽度的Fe-Cr-Si三元非晶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属半导体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半导体金属硅化物是太阳能电池用材料之一,它们与单晶硅技术有极好的相容性,具有金属的导电性、高的热稳定性、抗氧化性以及优越的力学稳定性,同时半导体硅化物也以其优越的环境友好特性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尤其是过渡族金属硅化物。其中典型的有β-FeSi2和(:6丨2。β-FeSi2具有0.83、.87eV直接带隙,对红外波长有着较大的光吸收系数(α ΜΟ πΓ1,1.0eV),理论光电转换效率可达到16 23%,可以用来制备高效的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光探测器等。同时它在热电领域同样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可以用来制备温差发电机、热传感器等。CrSi2也是一种P型半导体,其具有更窄的带隙(0.3(T0.35eV),与其他过渡金属半导体硅化物材料相比,CrSi2晶体与硅衬底之间具有最小的晶格失配率。当前制备β-FeSi2存在的问题如下:(I) β -FeSi2是一种线性化合物,在制备体材料或薄膜材料时都极易生成Fe和Si的其它中间化合物(如ε-FeSi和C1-FeSi2),出现多相混杂的状况。其晶体中还极易出现层错、孪晶等缺陷,因此很难得到高质量纯的β -FeSi2材料。(2) P-FeSi2在用于光电领域时,多数以单晶Si为基制备薄膜,但存在较大的膜基失配问题,导致其很多性能未能达到理论预期。

(3)目前使用不同方法制备的二元P-FeSi2材料,其带隙宽度在0.87eV左右变化,虽略有不同,但不能进行调制。加入第三组元后的晶态三元FeSi2型材料则很容易出现相分离的现象,带隙宽度虽然能较大范围调制,但是增加了结构的不稳定性,使得多相混杂的状况进一步恶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不足,在二元β-FeSi2研究的基础上,用Cr元素替代β-FeSi2结构中四分之一的Fe元素,通过调整Fe-Cr-Si三元系统中Si的含量来较大范围的调制带隙宽度。同时采用制备非晶态薄膜的方式,有效回避晶态薄膜中晶格失配及多相混杂等问题,而且非晶态能够保证成分均匀,进而保证性能稳定。本发明旨在制备一种可调制带隙宽度的Fe-Cr-Si三元非晶薄膜,从而提高材料的使用性能,扩展材料的适用范围。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制带隙宽度的Fe-Cr-Si系三元非晶薄膜具有如下通式=Fe3Cr1Six, χ为8 18 ;随着χ从8增加到18,该非晶薄膜材料的带隙宽度从O增加到0.65eV,薄膜结构始终为非晶态。所述的可调制带隙宽度的Fe-S1-Cr系三元非晶薄膜的制备方法采用下列步骤:
(一)制备合金溅射靶材,其步骤如下:①备料:按照Fe与Cr原子百分比3:1称取各组元量值,待用Fe、Cr金属原料的纯度为99.9%以上;②Fe3Cr1合金锭的熔炼:将金属的混合料放在熔炼炉的水冷铜坩埚内,采用真空电弧熔炼的方法在氩气的保护下进行熔炼,首先抽真空至10_2Pa,然后充入氩气至气压为
0.03±0.0lMPa,熔炼电流密度的控制范围为150± lOA/cm2,熔化后,再持续熔炼10秒钟,断电,让合金随铜坩埚冷却至室温,然后将其翻转,重新置于水冷铜坩埚内,进行第二次熔炼;前述过程反复熔炼至少3次,得到成分均匀的Fe3Cr1合金锭;③Fe3Cr1合金棒的制备:将Fe3Cr1合金锭置于连有负压吸铸装备的水冷铜坩埚内,在氩气保护下用上述真空电弧熔炼法熔炼合金,首先抽真空至10_2Pa,然后充入氩气至气压为0.03±0.0lMPa,熔炼所用电流密度为150± lOA/cm2,熔化后,再持续熔炼10秒钟,断电,同时开启负压吸铸装置,让合金熔体充入圆柱形铜模型腔中,冷却至室温,得到要求规格的Fe3Cr1合金棒;④合金贴片的制备:用低速锯将合金棒切成所需厚度的合金小片;⑤合金溅射靶材的制备:用导电银胶将Fe3Cr1合金片粘贴在溅射所用纯度为99.999%的基础Si靶上,或者将Fe3Cr1合金片直接镶嵌到有孔的纯度为99.999%基础Si靶上制成组合合金溅射靶材;(二)制备Fe-S1-Cr系三元非晶薄膜,其步骤如下:①磁控溅射薄膜制备的Si(IOO)和Al2O3(OOOl)基片清洗:两种基片都需经过丙酮、酒精和去离子水超声波清洗各10分钟;另外Si基片还需放入5%的HF中浸泡2 3分钟,取出再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最后用N2将`两种样品吹干后放入真空室;②磁控溅射设备抽真空:样品和靶材都放入真空室后,设备机械泵粗抽真空至5Pa以下,然后采用分子泵进行精抽真空,真空度抽至8.0X ICT4Pa ;③真空度达到所需的高真空后,充入纯度为99.999%的氩气至气压2Pa,让靶材起辉,然后调节氩气流量到10.0Sccm,工作气压调制0.5Pa,溅射功率85 120W,靶基距为8 12cm,溅射时间为6(T90min,溅射完毕后,设备冷却30min,取出三元Fe-S1-Cr薄膜样品。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备的Fe3Cr1Six是非晶态薄膜材料,薄膜的生长速率约为5nm/min,所制备的Fe3Cr1Six薄膜的带隙宽度可以通过Si含量的不同进行调制,故而扩大其使用范围。在Si (100)和 Al2O3(OOOl)基片上制备 Fe3Cr1Six(X=ClS)薄膜,用 Cr 元素替代β -FeSi2结构中四分之一的Fe元素,溅射过程中采用的靶材合金贴片的成分比例只有一种=Fe3Cr1,通过改变合金片的个数,就能改变Fe3Cr1Six薄膜中Si的比例,进而得到具有不同带隙宽度的非晶态薄膜。该方法具有工艺条件易于控制,薄膜的均匀性好,便于产业化等优点。所制备的薄膜带隙可调,附着性能好,应用前景广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这种可调制带隙宽度的Fe-Cr-Si系三元非晶薄膜具有如下通式=Fe3Cr1SipxSflS ;随着χ从8增加到18,带隙宽度从O增加到0.65eV,薄膜结构始终为非晶态。把Fe3Cr1Six(x=8 18)薄膜与普通的二元过渡金属硅化物薄膜相比有如下优点:①Fe3Cr1Six薄膜是一种新型的三元半导体非晶薄膜,可以做到从O到0.65eV较大范围内调制带隙宽度,Cr的作用不单可以影响带隙宽度,而且增加一个组元薄膜的非晶形成能力也会增加;②只要改变组合溅射靶中Fe3Cr1合金片的个数,就可以方便地调整Fe3Cr1Six薄膜中Si的比例,进而获得实际所需的不同带隙宽度逾所制备的Fe3Cr1Six(X=ClS)薄膜均为非晶态,能够保证成分和性能均匀,有效回避晶态薄膜制备中的晶格失配以及多相混杂等问题。适宜制造近红外探测器等窄带隙半导体器件。


图1是三元非晶薄膜Fe3Cr1Si8的TEM形貌像和膜层区域的选区电子衍射花样。图2是三元非晶薄膜Fe3Cr1Siu6的TEM形貌像和膜层区域的选区电子衍射花样。图3是三元非晶薄膜Fe3Cr1Si1U的TEM形貌像和膜层区域的选区电子衍射花样。图4是三元非晶薄膜Fe3Cr1Si13^的(a T)2 - E关系曲线。图5是三元非晶薄膜Fe3Cr1Si17J的(qT)2 - E关系曲线。图1、2、3中,由TEM结果可知,本发明制备的薄膜膜基界面清晰,膜层比较平整、连续,且厚度均匀,而膜层区域的选区电子衍射花样除了看到明显的漫散环外,没有其他信息,表明制备的薄膜均为非晶态。图4、5中,横坐标是能·量Ε,单位为eV,纵坐标是(α T)2,任意单位a.U。由图可知本发明制备的三元非晶薄膜Fe3Cr1Siu6和Fe3Cr1Si17^的带隙宽度分别为0.54eV、0.60eV。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技术方案详细叙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磁控溅射方法制备Fe3Cr1Si8薄膜(一)制备合金溅射靶材,其步骤如下:①备料:按照Fe与Cr原子百分比3:1称取各组元量值,待用Fe、Cr金属原料的纯度为99.9%以上;②Fe3Cr1合金锭的熔炼:将金属的混合料放在熔炼炉的水冷铜坩埚内,采用真空电弧熔炼的方法在氩气的保护下进行熔炼,首先抽真空至10_2Pa,然后充入氩气至气压为
0.03±0.0lMPa,熔炼电流密度的控制范围为150± lOA/cm2,熔化后,再持续熔炼10秒钟,断电,让合金随铜坩埚冷却至室温,然后将其翻转,重新置于水冷铜坩埚内,进行第二次熔炼;前述过程反复熔炼至少3次,得到成分均匀的Fe3Cr1合金锭;③Fe3Cr1合金棒的制备:将Fe3Cr1合金锭置于连有负压吸铸装备的水冷铜坩埚内,在氩气保护下用上述真空电弧熔炼法熔炼合金,首先抽真空至10_2Pa,然后充入氩气至气压为0.03±0.0lMPa,熔炼所用电流密度为150± lOA/cm2,熔化后,再持续熔炼10秒钟,断电,同时开启负压吸铸装置,让合金熔体充入圆柱形铜模型腔中,冷却至室温,得到直径为IOmm的Fe3Cr1合金棒;④合金贴片的制备:用低速锯将合金棒切成厚度约为1.5mm的合金小片;⑤合金溅射靶材的制备:用导电银胶将7片Fe3Cr1合金片粘贴在溅射所用纯度为99.999%的基础Si靶上(直径为75mm)制成组合合金溅射靶材。(二)制备Fe3Cr1Si8三元非晶薄膜,其步骤如下:①磁控溅射薄膜制备的Si (100)和Al2O3(OOOl)基片清洗;两种基片都需经过丙酮、酒精和去离子水超声波清洗各10分钟;另外Si基片还需放入5%的HF中浸泡2 3分钟,取出再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最后用N2将两种样品吹干后放入真空室;②磁控溅射设备抽取真空;样品和靶材都放入真空室后,设备机械泵粗抽真空至5Pa以下,然后采用分子泵进行精抽真空,真空度抽至8.0X ICT4Pa ;③真空度达到所需的高真空后,充入氩气(纯度为99.999%)至气压2Pa左右,让靶材起辉,然后调节氩气流量到10.0Sccm,工作气压调制0.5Pa,溅射功率100W,靶基距约为10cm。溅射时基片没有加热也没有人为冷却。溅射时间为60min,溅射完毕后,设备冷却30min后,取出薄膜样品。为防止样品氧化,样品溅射完成后,不要尽快取出,随设备冷却半小时后再取出样品。(三)分析采用日本岛津公司的EPMA-1600电子探针分析仪监测薄膜成分,采用德国布鲁克D8 discover薄膜X射线衍射仪(XRD)、Philips Technai G2型透射电子显微镜对薄膜进行微结构分析。带隙宽度由UV3600型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进行分析。EPMA分析薄膜中Fe、Cr、Si三种元素的含量依次为24.9at.%,8.5at.%,66.6at.%。FeXr的原子比为3:1,所以将成分式写成Fe3Cr1Si815 XRD和TEM检测结果表明在Fe3Cr1Si8样品中未发现晶体信息,说明制备的是非晶薄膜。TEM图像测量薄膜的厚度为310nm,带隙宽度测量时没有观察到明显吸收,所以此时带隙宽度为OeV。实施例2:磁控溅射方法制备Fe3Cr1Siu6薄膜制备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仅调整制备组合合金溅射靶材的合金片个数:由5片Fe3Cr1合金片粘贴在溅射所用基础Si靶上制成。EPMA分析薄膜中Fe、Cr、Si三种元素的含量依次为16.9at.%, 5.7at.%, 77.4at.% Fe、Cr的原子比为3:1,所以将成分式写成Fe3Cr1Si1160 XRD和TEM检测结果表明在Fe3Cr1Si116样品中未发现晶体信息,说明制备的是非晶薄膜。TEM图像测量薄膜的厚度为315nm,带隙宽度测量为0.54eV。实施例3:磁控溅射方法制备Fe3Cr1Si17.3薄膜制备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仅调整制备组合合金溅射靶材的合金片个数:由4片Fe3Cr1合金片粘贴在溅射所用基础Si靶上制成。EPMA分析薄膜中Fe、Cr、Si三种元素的含量依次为14.1 at.%,4.7at.%,81.2at.%。Fe、Cr的原子比为3:1,所以将成分式写成Fe3Cr1Si17.30 XRD和TEM检测结果表明在Fe3Cr1Si17J样品中未发现晶体信息,说明制备的是非晶薄膜。TEM图像测量薄 膜的厚度为323nm,带隙宽度测量为0.60eV。
权利要求
1.一种可调制带隙宽度的Fe-Cr-Si系三元非晶薄膜,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通式:Fe3Cr1SipxSflS ;随着x从8增加到18,该非晶薄膜材料的带隙宽度从O增加到0.65eV,薄膜结构始终为非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制带隙宽度的Fe-S1-Cr系三元非晶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下列步骤: (一)制备合金溅射靶材,其步骤如下: ①备料:按照Fe与Cr原子百分比3:1称取各组元量值,待用Fe、Cr金属原料的纯度为·99.9%以上; ②Fe3Cr1合金锭的熔炼:将金属的混合料放在熔炼炉的水冷铜坩埚内,采用真空电弧熔炼的方法在氩气的保护下进行熔炼,首先抽真空至10_2Pa,然后充入氩气至气压为·0.03±0.0lMPa,熔炼电流密度的控制范围为150± lOA/cm2,熔化后,再持续熔炼10秒钟,断电,让合金随铜坩埚冷却至室温,然后将其翻转,重新置于水冷铜坩埚内,进行第二次熔炼;前述过程反复熔炼至少3次,得到成分均匀的Fe3Cr1合金锭; ③Fe3Cr1合金棒的制备:将Fe3Cr1合金锭置于连有负压吸铸装备的水冷铜坩埚内,在氩气保护下用上述真空电弧熔炼法熔炼合金,首先抽真空至10_2Pa,然后充入氩气至气压为0.03±0.0lMPa,熔炼所用电流密度为150± lOA/cm2,熔化后,再持续熔炼10秒钟,断电,同时开启负压吸铸装置,让合金熔体充入圆柱形铜模型腔中,冷却至室温,得到要求规格的Fe3Cr1合金棒; ④合金贴片的制备:用低速锯将合金棒切成所需厚度的合金小片; ⑤合金溅射靶材的制备:用导电银胶将Fe3Cr1合金片粘贴在溅射所用纯度为99.999%的基础Si靶上,或者将F e 3Cr1合金片直接镶嵌到有孔的纯度为99.999%基础Si靶上制成组合合金溅射靶材; (二)制备Fe-S1-Cr系三元非晶薄膜,其步骤如下: ①磁控溅射薄膜制备的Si(100)和Al2O3 (0001)基片清洗:两种基片都需经过丙酮、酒精和去离子水超声波清洗各10分钟;另外Si基片还需放入5%的HF中浸泡2 3分钟,取出再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最后用N2将两种样品吹干后放入真空室; ②磁控溅射设备抽真空:样品和靶材都放入真空室后,设备机械泵粗抽真空至5Pa以下,然后采用分子泵进行精抽真空,真空度抽至8.0X ICT4Pa ; ③真空度达到所需的高真空后,充入纯度为99.999%的氩气至气压2Pa,让靶材起辉,然后调节氩气流量到10.0Sccm,工作气压调制0.5Pa,溅射功率85 120W,靶基距为·8 12cm,溅射时间为6(T90min,溅射完毕后,设备冷却30min,取出三元Fe-Cr-Si薄膜样品。
全文摘要
一种可调制带隙宽度的Fe-Cr-Si三元非晶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属半导体材料技术领域。该薄膜材料具有如下通式Fe3Cr1Six,x为8~18;随着x从8增加到18,带隙宽度从0增加到0.65eV,薄膜结构均为非晶态。该薄膜与普通的二元过渡金属硅化物薄膜相比有如下优点①Fe3Cr1Six薄膜是一种新型的三元半导体非晶薄膜,可以做到从0到0.65eV较大范围内调制带隙宽度,Cr的作用不单可以影响带隙宽度,而且增加一个组元薄膜的非晶形成能力也会增加;②只要改变组合溅射靶中Fe3Cr1合金片的个数,即可方便地调整Fe3Cr1Six薄膜中Si的比例,进而获得不同带隙宽度;③Fe3Cr1Six薄膜均为非晶态,能够保证成分和性能均匀,有效回避晶态薄膜制备中的晶格失配以及多相混杂等问题。适宜制造近红外探测器等窄带隙半导体器件。
文档编号C23C14/14GK103074553SQ20131001660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7日
发明者李晓娜, 郑月红, 董闯 申请人:大连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