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机熔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2564阅读:5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铸机熔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铸机,特别涉及一种压铸机熔杯。
背景技术
用压铸机生产压铸产品时,需要预先将熔融后的金属熔体灌注进入熔杯中存储,而现有技术的熔杯仅具有存储功能,当高温熔体进入常温的熔杯后,由于温差较大而导致熔体热量大量传递至熔杯杯体,不仅热量散失严重且易由于熔体温度降低而在熔杯内部产生金属夹层,夹层的存在不仅浪费大量原料且导致熔杯清理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铸机熔杯,以减少金属熔体进入熔杯后热量的散失,确保在熔杯与金属熔体之间产生凝固金属夹层而浪费大量原料,以及导致的熔杯清理困难。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压铸机熔杯,包括熔杯本体及设置在所述熔杯本体上的进料口,所述熔杯本体上设置有测温孔及多个加热孔,所述加热孔位于所述熔杯本体上接触金属熔体的一侧。优选的,所述加热孔的数量为6个,并以所述熔杯本体的轴心为基准均匀分布在所述熔杯本体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铸机熔杯,其通过在熔杯本体上设置测温孔及加热孔,可以利用温控机通过6根加热管把熔杯加热至450°C,使金属熔体与熔杯的温差减小,当金属熔体从进料口倒入熔杯时可以减少热能损耗,从而减少夹层的产生,有利于节约原料及熔杯清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实施例所公开的压铸机熔杯与温控机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11.熔杯本体12.测温孔13.加热孔14.温控机15.温度表21.进料口22.加热管23.金属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参考图1至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铸机熔杯,包括熔杯本体11及设置在熔杯本体11上的进料口 21,熔杯本体11上设置有测温孔12及6个加热孔13 ;6个加热孔13位于熔杯本体11上接触金属熔体23的一侧,并以熔杯本体11的轴心为基准均匀分布在熔杯本体11上。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首先将连接至温控机14上温度表15的加热管22分别插入6个加热孔13,并将连接至温控机14上温度表15的测温器插入测温孔12,利用温控机14通过6根加热管22把熔杯加热至450°C,使金属熔体23与熔杯的温差减小,当金属熔体23从进料口 21倒入熔杯时可以减少热能损耗,从而减少夹层的产生,有利于节约原料及熔杯清理。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压铸机熔杯,包括熔杯本体及设置在所述熔杯本体上的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杯本体上设置有测温孔及多个加热孔,所述加热孔位于所述熔杯本体上接触金属熔体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机熔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孔的数量为6个,并以所述熔杯本体的轴心为基准均匀分布在所述熔杯本体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铸机熔杯,包括熔杯本体及设置在所述熔杯本体上的进料口,所述熔杯本体上设置有测温孔及多个加热孔,所述加热孔位于所述熔杯本体上接触金属熔体的一侧。该实用新通过在熔杯本体上设置测温孔及加热孔,可以利用温控机通过加热管把熔杯加热至450℃,使金属熔体与熔杯的温差减小,当金属熔体从进料口倒入熔杯时可以减少热能损耗,从而减少夹层的产生,有利于节约原料及熔杯清理。
文档编号B22D17/28GK203061847SQ20132004244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5日
发明者刘建勇 申请人:昆山莱捷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