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光介质、抛光设备以及去除金属件表面毛刺的方法

文档序号:3309816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抛光介质、抛光设备以及去除金属件表面毛刺的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抛光介质、抛光设备以及去除金属件表面毛刺的方法,在抛光设备内放入金属件和抛光介质,转动抛光设备使抛光介质与金属件相互摩擦,所述抛光介质为谷壳。作为抛光介质的谷壳不会损伤金属件表面,但能很好的去除金属件表面毛刺,尤其对表面毛刺要求较高的金属件。<u />
【专利说明】抛光介质、抛光设备以及去除金属件表面毛刺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抛光技术。
【背景技术】
[0002]金属件表面的抛光一般是用于去除其表面的毛刺,现有的抛光方法一般分为手动和自动两种方式。手动抛光工艺主要是依靠人工利用砂带对金属件表面进行打磨,从而去除其表面的毛刺,手动抛光的优点是:金属件表面去毛刺效果是,不伤工件表面;其缺点是:耗费大量人力,加工成本高。自动抛光工艺是利用设备对金属件进行抛光,其抛光原理是利用抛光介质与金属件混合搅拌,使金属件与抛光介质相互摩擦而去除金属件表面毛刺,抛光介质一般是钢珠、沙子等具有一定硬度的颗粒状物质,自动抛光的优点是:生产效率高,加工成本相对较低;其缺点是:抛光介质会损伤金属件表面,并使金属件变脆。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抛光介质、抛光设备以及去除金属件表面毛刺的方法,改变了抛光介质,抛光介质不会损伤金属件表面,而且加工成本低。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一种去除金属件表面毛刺的方法,在抛光设备内放入金属件和抛光介质,转动抛光设备使抛光介质与金属件相互摩擦;所述抛光介质为谷壳。本发明结合自动抛光工艺,将抛光介质改为谷壳。谷壳又名稻子壳,稻谷外面的一层壳,谷壳是稻米加工过程中数量最大的副产品,按重量计约占稻谷的20%。以目前世界稻谷年产量56800万t计,那么年产谷壳约1136万t。我国1996-1997年稻谷年产量为26000万t,年产稻壳约为3200万t,居世界首位。谷壳富含纤维素、木质素、二氧化硅;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极低。谷壳最为显著的特点是高灰分(7%-9%)和高硅石含量(20%左右),具有良好的韧性、多孔性、低密度(112-144 kg/m3)以及质地粗糙等。现有技术中,也有对谷壳进行回收利用的,如谷壳作为燃料,谷壳作为肥料,谷壳作为饲料等,本发明将谷壳回收利用到金属加工业中,将谷壳作为抛光金属件表面毛刺的抛光介质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0005]作为改进,所述抛光设备包括封闭的滚筒和驱动所述滚筒旋转的电机,所述滚筒两端枢接在机架上,所述滚筒表面设有料口,所述料口处设有活动门。
[0006]作为改进,所述滚筒内设有空心的枢接轴,所述枢接轴两端伸出滚筒外并通过轴承固定在机架上,所述枢接轴与所述滚筒为固定连接,所述电机通过驱动枢接轴使滚筒旋转;所述处于滚筒内的枢接轴表面设有若干吸入孔,所述枢接轴一端通过管道与布袋除尘器连接。
[0007]作为改进,在抛光完成后,吸尘机通过管道和枢接轴与滚筒内部连通,布袋除尘器将滚筒内的抛光介质吸走。由于作为抛光介质的谷壳重量较轻,而金属件重量较重,利用布袋除尘器对滚筒内进行抽风,可单独将谷壳吸走,解决了现有硬质固体颗粒抛光介质难排出的问题,加快了金属件抛光的效率。[0008]作为改进,枢接轴与管道连接处设有筛网,抛光介质回收时实现谷壳与料渣分离,虽然谷壳在抛光时会有部分损耗,但是剩下的谷壳可循环利用。
[0009]作为改进,所述金属件与抛光介质的重量比为10:(0.5~2)。
[0010]作为改进,所述滚筒的转速为20-60转/min。
[0011]作为改进,所述金属件与抛光介质混合的抛光时间为2~10分钟。利用谷壳作为抛光介质,其抛光时间比现有硬质固定颗粒的抛光介质要短,进一步加快了金属件抛光的效率。
[0012]作为改进,所述金属件为冲压成型的电子秤用弹性体。
[001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是:一种抛光介质,所述抛光介质为谷壳。本发明结合自动抛光工艺,将抛光介质改为谷壳。谷壳又名稻子壳,稻谷外面的一层壳,谷壳是稻米加工过程中数量最大的副产品,按重量计约占稻谷的20%。以目前世界稻谷年产量56800万t计,那么年产谷壳约1136万t。我国1996-1997年稻谷年产量为26000万t,年产稻壳约为3200万t,居世界首位。谷壳富含纤维素、木质素、二氧化硅;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极低。谷壳最为显著的特点是高灰分(7%-9%)和高硅石含量(20%左右),具有良好的韧性、多孔性、低密度(112-144 kg/m3)以及质地粗糙等。现有技术中,也有对谷壳进行回收利用的,如谷壳作为燃料,谷壳作为肥料,谷壳作为饲料等,本发明将谷壳回收利用到金属加工业中,将谷壳作为 抛光金属件表面毛刺的抛光介质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001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三是:一种抛光设备,包括用于容置金属件和抛光介质的滚筒、驱动所述金属件旋转的电机,所述抛光介质为谷壳。本发明结合自动抛光工艺,将抛光介质改为谷壳。谷壳又名稻子壳,稻谷外面的一层壳,谷壳是稻米加工过程中数量最大的副产品,按重量计约占稻谷的20%。以目前世界稻谷年产量56800万t计,那么年产谷壳约1136万t。我国1996-1997年稻谷年产量为26000万t,年产稻壳约为3200万t,居世界首位。谷壳富含纤维素、木质素、二氧化硅;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极低。谷壳最为显著的特点是高灰分(7%-9%)和高硅石含量(20%左右),具有良好的韧性、多孔性、低密度(112-144 kg/m3)以及质地粗糙等。现有技术中,也有对谷壳进行回收利用的,如谷壳作为燃料,谷壳作为肥料,谷壳作为饲料等,本发明将谷壳回收利用到金属加工业中,将谷壳作为抛光金属件表面毛刺的抛光介质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0015]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谷壳的产量大,资源丰富,将谷壳应用在机械加工,有助于资源的回收利用;
(2)谷壳价格便宜,降低整个抛光工艺的加工成本;
(3)作为抛光介质的谷壳不会损伤金属件表面,但能很好的去除金属件表面毛刺,尤其对表面毛刺要求较高的金属件;
(4)抛光后的谷壳容易排出,加快抛光工艺的作业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抛光设备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枢接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0018]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9]如图1所示,一种去除金属件表面毛刺的方法,本发明与抛光设备结合,自动的完成金属件表面毛刺的去除。所述抛光设备包括封闭的滚筒I和驱动所述滚筒I旋转的电机4 ;所述滚筒I内设有空心的枢接轴2,所述枢接轴2两端伸出滚筒I外并通过轴承5固定在机架3上,所述枢接轴2与所述滚筒I为固定连接,所述电机4通过皮带驱动枢接轴2使滚筒I旋转;滚筒I为横向放置,用于容置待去毛刺的金属件和抛光介质,本发明的抛光介质为谷壳,滚筒I旋转时,可将金属件与抛光介质进行混合搅拌;所述滚筒I表面设有料口,所述料口处设有活动门,抛光前,打开活动门,可以将金属件和抛光介质从料口倒入滚筒I内,抛光后,可将金属件从料口倒出。如图2所示,所述处于滚筒I内的枢接轴2表面设有若干吸入孔8,吸入孔8均匀的分布在枢接轴2表面,吸入孔8的直径稍微大于谷壳长度,使谷壳可以通过吸入孔8进入枢接轴2内。所述枢接轴2 —端通过管道6与布袋除尘器7连接,由于作为抛光介质的谷壳重量较轻,而金属件重量较重,利用布袋除尘器7对滚筒I内进行抽风,可单独将谷壳吸走,解决了现有硬质固体颗粒抛光介质难排出的问题,加快了金属件抛光的效率。枢接轴2与管道连接处设有筛网9,抛光介质回收时实现谷壳与料渣分离,料渣会被筛网9阻隔,谷壳会进入布袋除尘器7内进行收集,虽然谷壳在抛光时会有部分损耗,但是剩下的谷壳可循环利用。
[0020]抛光工艺为:
1、将金属件和谷壳按照重量比为10:(0.5^2)的比例放入滚筒I ;
2、启动电机4,使滚筒I旋转,所述滚筒的转速为20-60转/min;
3、所述金属件与抛光介质混合的抛光时间为2~10分钟;
4、抛光完成后,启动布袋除尘器,布袋除尘器通过管道和枢接轴2将滚筒I内被磨碎的谷壳抽出,使滚筒I内只剩金属件;也可以在开启布袋除尘器的时候同时旋转滚筒,这样有助于滚筒内抛光介质的清除;`
5、打开滚筒I上的活动门,即可将已经去毛刺的金属件倒出来。
[0021]所述金属件为冲压成型的电子秤用弹性体,抛光介质作为谷壳尤其适用于对表面毛刺要求较高的金属件。
[0022]本发明结合自动抛光工艺,将抛光介质改为谷壳。谷壳又名稻子壳,稻谷外面的一层壳,谷壳是稻米加工过程中数量最大的副产品,按重量计约占稻谷的20%。以目前世界稻谷年产量56800万t计,那么年产谷壳约1136万t。我国1996-1997年稻谷年产量为26000万t,年产稻壳约为3200万t,居世界首位。谷壳富含纤维素、木质素、二氧化硅;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极低。谷壳最为显著的特点是高灰分(7%-9%)和高硅石含量(20%左右),具有良好的韧性、多孔性、低密度(112-144 kg/m3)以及质地粗糙等。现有技术中,也有对谷壳进行回收利用的,如谷壳作为燃料,谷壳作为肥料,谷壳作为饲料等,本发明将谷壳回收利用到金属加工业中,将谷壳作为抛光金属件表面毛刺的抛光介质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去除金属件表面毛刺的方法,在抛光设备内放入金属件和抛光介质,转动抛光设备使抛光介质与金属件相互摩擦;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介质为谷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除金属件表面毛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设备包括封闭的滚筒和驱动所述滚筒旋转的电机,所述滚筒两端枢接在机架上,所述滚筒表面设有料口,所述料口处设有活动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去除金属件表面毛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内设有空心的枢接轴,所述枢接轴两端伸出滚筒外并通过轴承固定在机架上,所述枢接轴与所述滚筒为固定连接,所述电机通过驱动枢接轴使滚筒旋转;所述处于滚筒内的枢接轴表面设有若干吸入孔,所述枢接轴一端通过管道与布袋除尘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去除金属件表面毛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抛光完成后,吸尘机通过管道和枢接轴与滚筒内部连通,布袋除尘器将滚筒内的抛光介质吸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去除金属件表面毛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枢接轴与管道连接处设有筛网,抛光介质回收时实现谷壳与料渣分离,谷壳可循环利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除金属件表面毛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件与抛光介质的重量比为10: (0.5?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除金属件表面毛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的转速为20?60转/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除金属件表面毛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件与抛光介质混合的抛光时间为2?10分钟。
9.一种抛光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介质为谷壳。
10.一种抛光设备,包括用于容置金属件和抛光介质的滚筒、驱动所述金属件旋转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介质为谷壳。
【文档编号】B24B31/02GK103769991SQ201410039929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8日
【发明者】林国希, 王正华 申请人:广州市驷雄五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