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h快速脱碳方法

文档序号:3316932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rh快速脱碳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RH快速脱碳方法,该方法包括:转炉终点控制,将转炉出钢终点温度控制在1675℃~1705℃;以质量百分比计算,转炉出钢终点C含量控制在0.02%~0.045%,以质量百万分比,氧含量控制在900ppm以内;转炉出钢后进入RH精炼,钢水进站温度控制在1610-1640℃;RH根据进站条件以及碳氧关系判断是否需要吹氧脱碳;若需要吹氧,吹氧应在抽真空开始的4min内进行,且吹氧量控制在≤150m3;精炼过程中提升气体流量控制;该方法适合超低碳钢的深脱碳过程,能在12min内使钢液C脱至10×10-6以下的目标,实现高效快速脱碳,缩短RH精炼周期及降低精炼过程温降。
【专利说明】一种RH快速脱碳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炼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RH快速脱碳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近几十年来,随着洁净钢市场需求的增长,RH真空精炼设备发展迅速,一方面精炼 工艺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现代RH精炼工艺与设备;另一方面,RH在世界范围内大量普及, 成为生广商品质冷乳板的必不可少的精炼设备。
[0003] RH精炼主要特点为:精炼功能强、处理能力大、周期短、处理后钢液洁净度高。关 于超低碳钢的深脱碳过程,及使得钢液中的C在12min内脱至10X ΚΓ6以下的RH精炼快熟 脱碳方法的研究还没有出现。


【发明内容】

[0004]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合超低碳钢的深脱碳过程,能在12min内 使钢液C脱至10X ΚΓ6以下的目标,实现高效快速脱碳,缩短RH精炼周期及降低精炼过程 温降的RH快速脱碳方法。
[0005]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RH快速脱碳方法包括:
[0006] 转炉终点控制,将转炉出钢终点温度控制在1675°C?1705°C;以质量百分比计算, 转炉出钢终点C含量控制在0. 02%?0. 045%,以质量百万分比,氧含量控制在900ppm以 内;
[0007] 转炉出钢后进入RH精炼,钢水进站温度控制在1610_1640°C ;
[0008] 所述RH根据进站条件以及碳氧关系判断是否需要吹氧脱碳;若需要吹氧,吹氧应 在抽真空开始的4min内进行,且吹氧量控制在彡150m 3 ;
[0009] 精炼过程中的提升气体流量控制为:
[0010] 抽真空开始后〇?3min,提升气体流量应保持在170?190m3/h ;
[0011] 抽真空开始后3?9min,提升气体流量保持在140?160m3/h ;
[0012] 抽真空开始后9?16min,提升气体流量保持在200?220m3/h ;
[0013] 抽真空开始后16min-破空,提升气体流量保持在140?170m3/h ;
[0014] 抽真空开始后12?14min进行定氧,然后进行脱氧合金化。
[0015] 作为优选,所述转炉出钢采用挡渣出钢,精炼到站目标渣厚彡130mm ;
[0016] 以质量百万分比计算,所述转炉出钢终点C含量控制在225?375ppm,所述活度氧 控制在500?900ppm。
[0017] 作为优选,所述精炼过程中,脱碳在12min内结束,即抽真空开始后12min进行定 氧,根据定氧结果,进行脱氧合金化;。
[0018] 作为优选,所述RH根据进站条件以及碳氧关系判断是否需要吹氧脱碳:
[0019] 当碳氧关系为(a0彡[C] X 1. 5+100) ppm时,需要进行吹氧操作;
[0020] 当碳氧关系为(a0 > [C] XL 5+100)ppm时,不需要吹氧操作。
[0021] 作为优选,当进行所述吹氧操作时,吹氧的同时不加 A1粒,在脱碳结束后进行终 脱氧。
[0022] 作为优选,所述脱氧合金化过程中,纯循环时间应> 6min ;所述合金化的过程为: 将调温废钢和合金一块加入。
[0023] 作为优选,所述调温废钢加入量大于3t时,脱碳时间延长3min。
[0024] 作为优选,所述RH吨位为300t,真空室压力保持极限真空67Pa,浸渍管浸入深度 控制在450?500mm。
[0025] 本发明提供的RH快速脱碳方法,适合超低碳钢的深脱碳过程,能实现在12min内 使钢液C脱至10 X ΚΓ6以下的目标,保证高效快速脱碳,缩短RH精炼周期及降低精炼过程 温降。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RH快速脱碳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为了深入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0028] 参见附图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RH快速脱碳方法包括:转炉终点控制,将转炉 出钢终点温度控制在1675°C?1705°C ;以质量百分比计算,转炉出钢终点C含量控制在 0. 02 %?0. 045 %,氧控制在900ppm以内;转炉出钢后进入RH精炼,钢水进站温度控制在 1610-164(TC ;RH根据进站条件以及碳氧关系判断是否需要吹氧脱碳;若需要吹氧,吹氧应 在抽真空开始的4min内进行,且吹氧量控制在< 150m3,应该尽量避免吹氧操作;若出现特 殊状况导致吹氧量大于200m3/炉次,则将脱碳时间延长3min。精炼过程中的提升气体流量 控制为:抽真空开始后〇?3min,提升气体流量应保持在170?190m 3/h ;抽真空开始后3? 9min,提升气体流量保持在140?160m3/h ;抽真空开始后9?16min,提升气体流量保持在 200?220m3/h ;抽真空开始后16min-破空,提升气体流量保持在140?170m3/h ;抽真空开 始后12?14min进行定氧,然后进行脱氧合金化。
[0029] 作为优选,转炉出钢采用挡渣出钢,精炼到站目标渣厚彡130mm ;以质量百万分比 计算,转炉出钢终点C含量控制在225?375ppm,活度氧控制在500?900ppm。
[0030] 作为优选,精炼过程中,脱碳在12min内结束,即抽真空开始后12min进行定氧,根 据定氧结果,进行脱氧合金化。
[0031] 作为优选,RH根据进站条件以及碳氧关系判断是否需要吹氧脱碳:当碳氧关系为 (a0彡[C] X 1. 5+100) ppm时,需要进行吹氧操作;当碳氧关系为(a0 > [C] X 1. 5+100) ppm 时,不需要吹氧操作。
[0032] 作为优选,当进行吹氧操作时,吹氧的同时不加 A1粒,在脱碳结束后进行终脱氧。
[0033] 作为优选,脱氧合金化过程中,纯循环时间应> 6min ;合金化的过程为:将调温废 钢和合金一块加入。
[0034] 作为优选,调温废钢加入量大于3t时,脱碳时间延长3min。
[0035] 作为优选,RH吨位为300t,真空室压力保持极限真空67Pa,浸渍管浸入深度控制 在 450 ?500mm。
[0036]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37] 实施例1
[0038] 本发明提供的RH快速脱碳方法的流程为:
[0039] 转炉终点控制,将转炉出钢终点温度控制在1680°C ;以质量百分比计算,转炉出 钢终点C含量控制在0. 030%,以质量百万分比,氧含量控制在558ppm ;转炉出钢后进入 RH精炼,钢水进站温度控制在1623°C ;保证RH精炼过程不需要吹氧操作;精炼过程中的提 升气体流量控制为:抽真空开始后〇?3min,提升气体流量应保持在180m 3/h ;抽真空开始 后3?9min,提升气体流量保持在150m3/h ;抽真空开始后9?16min,提升气体流量保持 在210m3/h ;抽真空开始后16min-破空,提升气体流量保持在150m3/h ;抽真空开始后12? 14min进行定氧,然后进行脱氧合金化。精炼过程中的脱碳过程在12min内结束;整个RH精 炼过程的降温控制在28°C,RH真空处理时间控制为29min。
[0040] 通过上述RH快速脱碳方法的处理过程后,以质量百万分比计算,得到精炼后钢的 C含量为lOppm。
[0041] 实施例2
[0042] 本发明提供的RH快速脱碳方法的流程为:
[0043] 转炉终点控制,将转炉出钢终点温度控制在1680°C ;以质量百分比计算,转炉出 钢终点C含量控制在0. 030%,以质量百万分比,氧含量控制在606ppm ;转炉出钢后进入 RH精炼,钢水进站温度控制在1620°C ;保证RH精炼过程不需要吹氧操作;精炼过程中的提 升气体流量控制为:抽真空开始后〇?3min,提升气体流量应保持在180m 3/h ;抽真空开始 后3?9min,提升气体流量保持在150m3/h ;抽真空开始后9?16min,提升气体流量保持 在210m3/h ;抽真空开始后16min-破空,提升气体流量保持在150m3/h ;抽真空开始后12? 14min进行定氧,然后进行脱氧合金化。精炼过程中的脱碳过程在12min内结束;整个RH精 炼过程的降温控制在31°C,RH真空处理时间控制为27min。
[0044] 通过上述RH快速脱碳方法的处理过程后,以质量百万分比计算,得到精炼后钢的 C含量为lOppm。
[0045] 实施例3
[0046] 本发明提供的RH快速脱碳方法的流程为:
[0047] 转炉终点控制,将转炉出钢终点温度控制在1700°C ;以质量百分比计算,转炉出 钢终点C含量控制在0. 035%,以质量百万分比,氧含量控制在558ppm ;转炉出钢后进入 RH精炼,钢水进站温度控制在1623°C ;保证RH精炼过程不需要吹氧操作;精炼过程中的提 升气体流量控制为:抽真空开始后〇?3min,提升气体流量应保持在175m 3/h ;抽真空开始 后3?9min,提升气体流量保持在145m3/h ;抽真空开始后9?16min,提升气体流量保持 在215m3/h ;抽真空开始后16min-破空,提升气体流量保持在145m3/h ;抽真空开始后12? 14min进行定氧,然后进行脱氧合金化。精炼过程中的脱碳过程在12min内结束;整个RH精 炼过程的降温控制在28°C,RH真空处理时间控制为29min。
[0048] 通过上述RH快速脱碳方法的处理过程后,以质量百万分比计算,得到精炼后钢的 C含量为lOppm。
[0049] 实施例4
[0050] 本发明提供的RH快速脱碳方法的流程为:
[0051] 转炉终点控制,将转炉出钢终点温度控制在1700°c ;以质量百分比计算,转炉出 钢终点C含量控制在0. 035%,以质量百万分比,氧含量控制在606ppm ;转炉出钢后进入 RH精炼,钢水进站温度控制在1620°C ;保证RH精炼过程不需要吹氧操作;精炼过程中的提 升气体流量控制为:抽真空开始后〇?3min,提升气体流量应保持在175m 3/h ;抽真空开始 后3?9min,提升气体流量保持在145m3/h ;抽真空开始后9?16min,提升气体流量保持 在215m3/h ;抽真空开始后16min-破空,提升气体流量保持在145m3/h ;抽真空开始后12? 14min进行定氧,然后进行脱氧合金化。精炼过程中的脱碳过程在12min内结束;整个RH精 炼过程的降温控制在31°C,RH真空处理时间控制为27min。
[0052] 通过上述RH快速脱碳方法的处理过程后,以质量百万分比计算,得到精炼后钢的 C含量为lOppm。
[0053] 实施例5
[0054] 本发明提供的RH快速脱碳方法的流程为:
[0055] 转炉终点控制,将转炉出钢终点温度控制在1690°C ;以质量百分比计算,转炉出 钢终点C含量控制在0. 040%,以质量百万分比,氧含量控制在558ppm ;转炉出钢后进入 RH精炼,钢水进站温度控制在1623°C ;保证RH精炼过程不需要吹氧操作;精炼过程中的提 升气体流量控制为:抽真空开始后〇?3min,提升气体流量应保持在185m 3/h ;抽真空开始 后3?9min,提升气体流量保持在155m3/h ;抽真空开始后9?16min,提升气体流量保持 在205m3/h ;抽真空开始后16min-破空,提升气体流量保持在165m3/h ;抽真空开始后12? 14min进行定氧,然后进行脱氧合金化。精炼过程中的脱碳过程在12min内结束;整个RH精 炼过程的降温控制在28°C,RH真空处理时间控制为29min。
[0056] 通过上述RH快速脱碳方法的处理过程后,以质量百万分比计算,得到精炼后钢的 C含量为lOppm。
[0057] 实施例6
[0058] 本发明提供的RH快速脱碳方法的流程为:
[0059] 转炉终点控制,将转炉出钢终点温度控制在1690°C ;以质量百分比计算,转炉出 钢终点C含量控制在0. 040%,以质量百万分比,氧含量控制在606ppm ;转炉出钢后进入 RH精炼,钢水进站温度控制在1620°C ;保证RH精炼过程不需要吹氧操作;精炼过程中的提 升气体流量控制为:抽真空开始后〇?3min,提升气体流量应保持在185m 3/h ;抽真空开始 后3?9min,提升气体流量保持在155m3/h ;抽真空开始后9?16min,提升气体流量保持 在205m3/h ;抽真空开始后16min-破空,提升气体流量保持在165m3/h ;抽真空开始后12? 14min进行定氧,然后进行脱氧合金化。精炼过程中的脱碳过程在12min内结束;整个RH精 炼过程的降温控制在31°C,RH真空处理时间控制为27min。
[0060] 通过上述RH快速脱碳方法的处理过程后,以质量百万分比计算,得到精炼后钢的 C含量为lOppm。
[0061] 从实施例1-6可以得出,使用该RH快速脱碳方法,能使钢液中的C在12min内脱 至10ΧΚΓ 6以下。
[0062] 本发明提供的RH快速脱碳方法,适合超低碳钢的深脱碳过程,能实现在12min内 使钢液C脱至10 X ΚΓ6以下的目标,保证高效快速脱碳,缩短RH精炼周期及降低精炼过程 温降。
[0063]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 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 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RH快速脱碳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炉终点控制,将转炉出钢终点温度控制在1675°C?1705°C;以质量百分比计算,转炉 出钢终点C含量控制在0. 02%?0. 045%,以质量百万分比,氧含量控制在900ppm以内; 转炉出钢后进入RH精炼,钢水进站温度控制在1610-1640°C ; 所述RH根据进站条件以及碳氧关系判断是否需要吹氧脱碳;若需要吹氧,吹氧应在抽 真空开始的4min内进行,且吹氧量控制在彡150m3 ; 精炼过程中的提升气体流量控制为: 抽真空开始后0?3min,提升气体流量应保持在170?190m3/h ; 抽真空开始后3?9min,提升气体流量保持在140?160m3/h ; 抽真空开始后9?16min,提升气体流量保持在200?220m3/h ; 抽真空开始后16min-破空,提升气体流量保持在140?170m3/h ; 抽真空开始后12?14min进行定氧,然后进行脱氧合金化。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脱碳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炉出钢采用挡渣出钢,精炼到站目标渣厚< 130mm ; 以质量百万分比计算,所述转炉出钢终点C含量控制在225?375ppm,所述活度氧控制 在 500 ?900pp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脱碳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精炼过程中,脱碳在12min内结束,即抽真空开始后12min进行定氧,根据定氧结 果,进行脱氧合金化。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脱碳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RH根据进站条件以及碳氧关系判断是否需要吹氧脱碳: 当碳氧关系为(aO < [C] X 1. 5+100) ppm时,需要进行吹氧操作; 当碳氧关系为(a0> [C]X 1.5+100) ppm时,不需要吹氧操作。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脱碳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进行所述吹氧操作时,吹氧的同时不加 A1粒,在脱碳结束后进行终脱氧。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脱碳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脱氧合金化过程中,纯循环时间应> 6min ;所述合金化的过程为:将调温废钢和 合金一块加入。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速脱碳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温废钢加入量大于3t时,脱碳时间延长3min。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脱碳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RH吨位为300t,真空室压力保持极限真空67Pa,浸渍管浸入深度控制在450? 500mm〇
【文档编号】C21C7/10GK104099445SQ201410337369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5日
【发明者】唐德池, 季晨曦, 崔阳, 朱国森, 田志红, 李永林, 李一丁, 赵长亮, 黄财德 申请人:首钢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