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自由度移动式磨孔用夹紧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7085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两自由度移动式磨孔用夹紧平台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两自由度移动式磨孔用夹紧平台,包括L型机架和矩形镂空架,L型机架包括立板和移动板,立板垂直固定在移动板的后侧上方,立板的后侧中上部设有U型刀具槽,L型机架位于矩形镂空架的中部上方,移动板的前后两侧通过横向移动装置与矩形镂空架相连,移动板的左右两侧通过纵向移动装置与矩形镂空架相连,立板的左侧中部安装有定位冷却装置,立板的右侧中部安装有压紧装置。本发明具有结构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和操控方便等优点,用于制动液压缸精确定位夹紧,改善磨孔加工冷却性能,并采用横向移动装置、纵向移动装置可用于双管路制动液压缸的两个活塞缸磨孔加工,调整方便,保证了磨孔加工的精度。
【专利说明】一种两自由度移动式磨孔用夹紧平台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制动液压缸磨孔辅助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两自由度移动式磨孔用夹
M 口 ο

【背景技术】
[0002]制动液压缸缸体的生产一般过程为:铸造毛坯一统削平面一钻孔一扩孔一磨孔一成品。在制动液压缸缸体磨孔加工的过程中,有的制动液压缸缸体有两个活塞缸需要磨孔,而变换制动液压缸缸体位置的操作均是采用工人手动,自动化程度较低,操作较为繁琐,有时也因变换后装夹定位不准确导致两个活塞缸磨孔后位置不对应,需要修磨,严重时可能导致零件报废;传统的制动液压缸缸体多为厚大件,而一般磨床磨削时只在磨削部位的外部通过冷却液进行冷却,致使制动液压缸缸体内部集热,冷却性能较差,一旦过热会使缸体材料烧损,缸体的机械性能改变,也会影响到磨孔加工的精度。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自动化程度高的、操控方便的,能够实现对制动液压缸精确定位夹紧和改善磨孔加工冷却性能的装置,即一种两自由度移动式磨孔用夹紧平台。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两自由度移动式磨孔用夹紧平台,包括L型机架和矩形镂空架,所述L型机架包括立板和移动板,所述立板垂直固定在移动板的后侧上方,所述立板的后侧中上部设有U型刀具槽,所述L型机架位于矩形镂空架的中部上方,所述移动板的前后两侧通过横向移动装置与矩形镂空架相连,所述移动板的左右两侧通过纵向移动装置与矩形镂空架相连,所述立板的左侧中部安装有定位冷却装置,所述立板的右侧中部安装有压紧装置。操作人员将待磨孔的制动液压缸缸体通过定位冷却装置定位后,摆动压紧装置压在制动液压缸缸体上,从而完成定位和夹紧,即可进行磨孔加工;通过机床上的刀具从U型刀具槽内伸入,并开始在制动液压缸缸体上进行磨孔加工,其中刀具只转不移,利用纵向移动装置带动L型机架前后移动已完成对制动液压缸缸体上的一个管路的活塞缸孔的磨孔加工;由于有的制动液压缸为双管路的结构,故有两个平行的活塞缸孔需要进行磨孔,因此可以通过横向移动装置驱动L型机架以实现位置的调整,当位置调整完毕后,即可继续进行另一管路的活塞缸孔的磨孔加工,无需再次装夹制动液压缸,防止因二次装夹带来的安装误差对磨孔的尺寸精度、位置精度造成影响。
[0006]所述横向移动装置包括一号电机、一号主驱齿轮、一号T型滑杆、一号滑动组合轮、横向固定丝杠、前滑套、前插板、前垫板、横向光轴、后滑套和后插板,所述一号电机、一号主驱齿轮、一号T型滑杆、一号滑动组合轮、横向固定丝杠、前滑套、前插板、前垫板位于移动板的前侧,所述横向固定丝杠与移动板的长度方向平行布置,且横向固定丝杠固定在矩形镂空架的前部,所述一号滑动组合轮与横向固定丝杠的中部相配合,所述前垫板位于移动板的前侧中部,且前垫板纵向插入到移动板内部构成滑动配合,所述一号电机沿着移动板的长度方向固定安装在前垫板上,所述一号主驱齿轮固定安装在一号电机上,且一号主驱齿轮与一号滑动组合轮相哨合,所述一号T型滑杆的下端固定在前垫板上,所述一号T型滑杆的上端与一号滑动组合轮滑动配合,所述前插板对称分布在移动板的前侧,且前插板纵向插入到移动板内部构成滑动配合,所述前滑套对称空套在横向固定丝杠的左右两侦U,所述前滑套与前插板固连,所述横向光轴、后滑套和后插板位于移动板的后侧,所述横向光轴与移动板的长度方向平行布置,所述横向光轴固定在矩形镂空架的后部,所述后滑套对称分布在横向光轴左右两侧,所述后插板对称分布在移动板的后侧,且所述后插板纵向插入到移动板的内部构成滑动配合,所述后插板与后滑套间对应连接。横向移动装置的结构设计紧凑、合理,与传统的电机直驱丝杠转动的移动方式相比,本发明将一号电机布置在了横向固定丝杠的中部,且利用一号滑动组合轮、一号主驱齿轮间的配合以及一号滑动组合轮、横向固定丝杠间的配合,从而既保证了动力传递,也减小了横向移动装置所占据的空间体积,结构更加的紧凑。
[0007]所述纵向移动装置包括二号电机、二号主驱齿轮、二号T型滑杆、二号滑动组合轮、纵向固定丝杠、右垫板、右插板、右滑套、纵向光轴、左滑套和左插板,所述二号电机、二号主驱齿轮、二号T型滑杆、二号滑动组合轮、纵向固定丝杠、右垫板、右插板、右滑套位于移动板的右侧,所述纵向固定丝杠与移动板的宽度方向平行布置,且纵向固定丝杠固定在矩形镂空架的右部,所述二号滑动组合轮与纵向固定丝杠中部相配合,所述右垫板位于移动板的右侧中部,且右垫板横向插入到移动板的内部构成滑动配合,所述二号电机沿着移动板的宽度方向固定安装在右垫板上,所述二号主驱齿轮固定在二号电机上,且二号主驱齿轮与二号滑动组合轮相啮合,所述二号T型滑杆的下端固定在右垫板上,所述二号T型滑杆的上端与二号滑动组合轮滑动配合,所述右滑套对称空套在纵向固定丝杠上,所述右插板对称分布在移动板的右侧,所述右插板横向插入到移动板内部构成滑动配合,所述右插板与右滑套对应连接,所述纵向光轴与移动板的宽度方向平行布置,且纵向光轴固定在矩形镂空架的左部,所述左滑套对称空套在纵向光轴上,所述左插板对称分布在移动板的左部,且左插板横向插入到移动板内构成滑动配合,所述左插板与左滑套对应连接。同样的,本发明的纵向移动装置的结构设计紧凑、合理,与传统的电机直驱丝杠转动的移动方式相t匕,也具有占有空间体积小的优势。
[0008]所述定位冷却装置包括左固定轴、轴套、气缸、联动杆、芯轴、胀套、短定位销和锁紧块36,所述左固定轴的后端垂直固定在立板的左侧中部,所述轴套卡套在左固定轴的中部,所述气缸固定在轴套的左侧,所述胀套与左固定轴垂直布置,且胀套的左端固定在轴套的下侧,所述芯轴插入到胀套内,且芯轴的左端通过联动杆与气缸相连,所述短定位销固定在左固定轴的前部,所述锁紧块固定在左固定轴的前端。所述胀套的右端设有向胀套轴线收拢的收拢部,所述收拢部均匀开设有弹性拨片。为了增加制动液压缸在磨孔加工时的冷却性能,特在所述芯轴的中部轴线处设有注射孔,这样就可从外界接入冷却管路,将冷却液从注射孔注入到制动液压缸的进油孔中,即进入到了制动液压缸的内部,极大的提高了冷却的效果,弥补了制动液压缸本身因厚大件的结构特征存在的散热效果差的不足,并且,在气缸驱动力的作用下,使芯轴插入搭配到胀套的右端,从而将弹性拨片全部撑开,牢牢的卡在制动液压缸的进油孔中,以增强定位的牢固性。
[0009]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右固定轴、勺型压杆、调高螺丝和压头,所述右固定轴的后端与立板的右侧中部垂直连接,所述勺型压杆与右固定轴的前端垂直铰接,所述勺型压杆的右侧设有弧形内凹部,所述压头对称分布在弧形内凹部两侧,压头与调高螺丝滑动连接,且压头通过调高螺丝紧固在弧形内凹部上,所述压头的左端相互靠拢。压紧装置需要与定位冷却装置相互配合,待制动液压缸的缸体定位完成后,操作人员摆动勺型压杆,这样弧形内凹部逐渐贴合在制动液压缸的缸体的上方,当压头抵触在制动液压缸的缸体外圆面上时,即完成夹紧。利用压头对称分布在制动液压缸的缸体外圆面的两侧,从而既防止制动液压缸缸体的横向移动,又防止了制动液压缸的缸体沿着竖向方向运动,即限制了两个自由度。
[0010]所述一号滑动组合轮与二号滑动组合轮的结构相同,所述一号滑动组合轮包括左轮体、右轮体和沉孔螺钉,所述左轮体、右轮体之间端面贴合,且所述左轮体、右轮体通过沉孔螺钉固连,所述左轮体、右轮体的中部均设有与横向固定丝杠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左轮体、右轮体的外圆面上均设有与一号主驱齿轮相啮合的环齿,在所述左轮体、右轮体端面贴合处设有与一号T型滑杆滑动配合的环槽。一号滑动组合轮与二号滑动组合轮采用组合式的结构设计,能方便一号滑动组合轮与二号滑动组合轮的生产,且安装使用方便,保证了一号滑动组合轮或者二号滑动组合轮自身转动的同时,能够同步驱使一号T型滑杆或者二号T型滑杆移动。
[00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具有结构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和操控方便等优点,用于制动液压缸精确定位夹紧,改善了磨孔加工冷却性能,并采用横向移动装置、纵向移动装置可用于双管路制动液压缸的两个活塞缸磨孔加工,调整方便,避免了传统的定位装夹方式因二次装夹带来的安装误差对磨孔加工精度造成的影响,从而保证了磨孔加工的精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3]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发明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发明的左固定轴、轴套、气缸、联动杆、芯轴、胀套连接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发明的左固定轴、轴套、气缸、联动杆、芯轴、胀套连接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本发明的一号滑动组合轮与一号T型滑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阐述。
[0020]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两自由度移动式磨孔用夹紧平台,包括L型机架I和矩形镂空架2,所述L型机架I包括立板Ia和移动板lb,所述立板Ia垂直固定在移动板Ib的后侧上方,所述立板Ia的后侧中上部设有U型刀具槽lc,所述L型机架I位于矩形镂空架2的中部上方,所述移动板Ib的前后两侧通过横向移动装置与矩形镂空架2相连,所述移动板Ib的左右两侧通过纵向移动装置与矩形镂空架2相连,所述立板Ia的左侧中部安装有定位冷却装置,所述立板Ia的右侧中部安装有压紧装置。操作人员将待磨孔的制动液压缸缸体通过定位冷却装置定位后,摆动压紧装置压在制动液压缸缸体上,从而完成定位和夹紧,即可进行磨孔加工;通过机床上的刀具从U型刀具槽Ic内伸入,并开始在制动液压缸缸体上进行磨孔加工,其中刀具只转不移,利用纵向移动装置带动L型机架I前后移动已完成对制动液压缸缸体上的一个管路的活塞缸孔的磨孔加工;由于有的制动液压缸为双管路的结构,故有两个平行的活塞缸孔需要进行磨孔,因此可以通过横向移动装置驱动L型机架I以实现位置的调整,当位置调整完毕后,即可继续进行另一管路的活塞缸孔的磨孔加工,无需再次装夹制动液压缸,防止因二次装夹带来的安装误差对磨孔的尺寸精度、位置精度造成影响。
[0021]所述横向移动装置包括一号电机3、一号主驱齿轮28、一号T型滑杆27、一号滑动组合轮4、横向固定丝杠5、前滑套6、前插板7、前垫板33、横向光轴8、后滑套9和后插板10,所述一号电机3、一号主驱齿轮28、一号T型滑杆27、一号滑动组合轮4、横向固定丝杠5、前滑套6、前插板7、前垫板33位于移动板Ib的前侧,所述横向固定丝杠5与移动板Ib的长度方向平行布置,且横向固定丝杠5固定在矩形镂空架2的前部,所述一号滑动组合轮4与横向固定丝杠5的中部相配合,所述前垫板33位于移动板Ib的前侧中部,且前垫板33纵向插入到移动板Ib内部构成滑动配合,所述一号电机3沿着移动板Ib的长度方向固定安装在前垫板33上,所述一号主驱齿轮28固定安装在一号电机3上,且一号主驱齿轮28与一号滑动组合轮4相啮合,所述一号T型滑杆27的下端固定在前垫板33上,所述一号T型滑杆27的上端与一号滑动组合轮4滑动配合,所述前插板7对称分布在移动板Ib的前侧,且前插板7纵向插入到移动板Ib内部构成滑动配合,所述前滑套6对称空套在横向固定丝杠5的左右两侧,所述前滑套6与前插板7固连,所述横向光轴8、后滑套9和后插板10位于移动板Ib的后侧,所述横向光轴8与移动板Ib的长度方向平行布置,所述横向光轴8固定在矩形镂空架2的后部,所述后滑套9对称分布在横向光轴8左右两侧,所述后插板10对称分布在移动板Ib的后侧,且所述后插板10纵向插入到移动板Ib的内部构成滑动配合,所述后插板10与后滑套9间对应连接。横向移动装置的结构设计紧凑、合理,与传统的电机直驱丝杠转动的移动方式相比,本发明将一号电机3布置在了横向固定丝杠5的中部,且利用一号滑动组合轮4、一号主驱齿轮28间的配合以及一号滑动组合轮4、横向固定丝杠5间的配合,从而既保证了动力传递,也减小了横向移动装置所占据的空间体积,结构更加的紧凑。
[0022]所述纵向移动装置包括二号电机13、二号主驱齿轮30、二号T型滑杆29、二号滑动组合轮14、纵向固定丝杠15、右垫板34、右插板16、右滑套17、纵向光轴18、左滑套19和左插板20,所述二号电机13、二号主驱齿轮30、二号T型滑杆29、二号滑动组合轮14、纵向固定丝杠15、右垫板34、右插板16、右滑套17位于移动板Ib的右侧,所述纵向固定丝杠15与移动板Ib的宽度方向平行布置,且纵向固定丝杠15固定在矩形镂空架2的右部,所述二号滑动组合轮14与纵向固定丝杠15中部相配合,所述右垫板34位于移动板Ib的右侧中部,且右垫板34横向插入到移动板Ib的内部构成滑动配合,所述二号电机13沿着移动板Ib的宽度方向固定安装在右垫板34上,所述二号主驱齿轮30固定在二号电机13上,且二号主驱齿轮30与二号滑动组合轮14相啮合,所述二号T型滑杆29的下端固定在右垫板34上,所述二号T型滑杆29的上端与二号滑动组合轮14滑动配合,所述右滑套17对称空套在纵向固定丝杠15上,所述右插板16对称分布在移动板Ib的右侧,所述右插板16横向插入到移动板Ib内部构成滑动配合,所述右插板16与右滑套17对应连接,所述纵向光轴18与移动板Ib的宽度方向平行布置,且纵向光轴18固定在矩形镂空架2的左部,所述左滑套19对称空套在纵向光轴18上,所述左插板20对称分布在移动板Ib的左部,且左插板20横向插入到移动板Ib内构成滑动配合,所述左插板20与左滑套19对应连接。同样的,本发明的纵向移动装置的结构设计紧凑、合理,与传统的电机直驱丝杠转动的移动方式相比,也具有占有空间体积小的优势。
[0023]同时,为了保证纵向移动装置与横向移动装置之间运动的独立性,特采用了插入式的结构设计,即前插板7、后插板10、前垫板33均是沿着纵向插入到移动板Ib内构成滑动配合,右垫板34、右插板16和左插板20均是沿着横向插入到移动板Ib内构成滑动配合,从而在横向移动装置工作而纵向移动装置不工作时,利用右垫板34、右插板16、左插板20与移动板Ib间的滑动配合以防止对移动板Ib的横向运动造成干涉,同理,在纵向移动装置工作而横向移动装置不工作时,利用前插板7、后插板10、前垫板33与移动板Ib的滑动配合以防止对移动板Ib的纵向运动造成干涉。同时,前插板7、后插板10、前垫板33、右垫板34、右插板16和左插板20均起到了承重的作用。
[0024]所述定位冷却装置包括左固定轴12、轴套33、气缸26、联动杆31、芯轴32、胀套21、短定位销35和锁紧块36,所述左固定轴12的后端垂直固定在立板Ia的左侧中部,所述轴套33卡套在左固定轴12的中部,所述气缸26固定在轴套33的左侧,所述胀套21与左固定轴12垂直布置,且胀套21的左端固定在轴套33的下侧,所述芯轴32插入到胀套21内,且芯轴32的左端通过联动杆31与气缸26相连,所述短定位销35固定在左固定轴12的前部,即可构成对制动液压缸的一面两销式的定位,所述锁紧块36固定在左固定轴12的前端。所述胀套21的右端设有向胀套21轴线收拢的收拢部21a,所述收拢部21a均匀开设有弹性拨片21b。为了增加制动液压缸在磨孔加工时的冷却性能,特在所述芯轴32的中部轴线处设有注射孔32a,这样就可从外界接入冷却管路,将冷却液从注射孔32a注入到制动液压缸的进油孔中,即进入到了制动液压缸的内部,极大的提高了冷却的效果,弥补了制动液压缸本身因厚大件的结构特征存在的散热效果差的不足,并且,在气缸26驱动力的作用下,使芯轴32插入搭配到胀套21的右端,从而将弹性拨片21b全部撑开,牢牢的卡在制动液压缸的进油孔中,以增强定位的牢固性。
[0025]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右固定轴22、勺型压杆23、调高螺丝25和压头24,所述右固定轴22的后端与立板Ia的右侧中部垂直连接,所述勺型压杆23与右固定轴22的前端垂直铰接,所述勺型压杆23的右侧设有弧形内凹部23a,所述压头24对称分布在弧形内凹部23a两侧,压头24与调高螺丝25滑动连接,且压头24通过调高螺丝25紧固在弧形内凹部23a上,所述压头24的左端相互靠拢。压紧装置需要与定位冷却装置相互配合,待制动液压缸的缸体定位完成后,操作人员摆动勺型压杆23,这样弧形内凹部23a逐渐贴合在制动液压缸的缸体的上方,当压头24抵触在制动液压缸的缸体外圆面上时,并且勺型压杆23卡进锁紧块36内,即完成夹紧。利用压头24对称分布在制动液压缸的缸体外圆面的两侧,从而既防止制动液压缸缸体的横向移动,又防止了制动液压缸的缸体沿着竖向方向运动,即限制了两个自由度。
[0026]所述一号滑动组合轮4与二号滑动组合轮14的结构相同,所述一号滑动组合轮4包括左轮体4a、右轮体4b和沉孔螺钉4c,所述左轮体4a、右轮体4b之间端面贴合,且所述左轮体4a、右轮体4b通过沉孔螺钉4c固连,所述左轮体4a、右轮体4b的中部均设有与横向固定丝杠9相配合的螺纹孔4d,所述左轮体4a、右轮体4b的外圆面上均设有与一号主驱齿轮10相啮合的环齿4e,在所述左轮体4a、右轮体4b端面贴合处设有与一号T型滑杆27滑动配合的环槽4f。一号滑动组合轮4与二号滑动组合轮14采用组合式的结构设计,能方便一号滑动组合轮4与二号滑动组合轮14的生产,且安装使用方便,保证了一号滑动组合轮4或者二号滑动组合轮14自身转动的同时,能够同步驱使一号T型滑杆27或者二号T型滑杆29移动,原理如下:以一号滑动组合轮4为例,当一号电机3驱动一号主驱齿轮28转动,利用一号主驱齿轮28与一号滑动组合轮4相啮合,从而使一号滑动组合轮4开始转动,由于横向固定丝杠5是固定的,所有一号滑动组合轮4转动的同时还会沿着横向固定丝杠5移动,此时,利用一号T型滑杆27在环槽4f内滑动,从而实现了前垫板33与一号滑动组合轮4的同步移动,又由于前垫板33是纵向插入到移动板Ib内,从而同步带动着移动板Ib横向移动。
[0027]工作时,操作人员将制动液压缸的进油孔插入配合到胀套21上,并将安装孔插入到短定位销35上,调整好后,摆动勺型压杆23,使压头24压在制动液压缸的缸体外圆面上,以限制缸体的两自由运动,此时,即可用于磨孔加工;启动机床,刀具开始高速回转并磨削活塞缸内壁,此时,利用纵向移动装直带动制动液压缸向刀具运动,从而完成对该活塞缸的磨孔加工;若该制动液压缸为双管路式的结构,其对应的两个活塞缸之间为平行结构布置,则在磨削完其中一个活塞缸时,通过横向移动装置带动制动液压缸横向移动,使另一个管路的活塞缸轴线与刀具轴线重合后,即可进行该活塞缸的磨孔处理,调整方便、快捷,运动精度较高,避免了对制动液压缸的二次装夹,节省了人力,也提高了制动液压缸的磨孔加工效率,保证了磨孔加工的精度。
[0028]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利用横向移动装置、纵向移动装置实现了两自由度的调整,且运动精度较高,增加了机床的灵活性,横向移动装置、纵向移动装置之间运动相对独立,不会造成运动干涉;采用了定位冷却装置,一方面实现对制动液压缸的定位,另一方面可从制动液压缸内部进行冷却,弥补了制动液压缸本身冷却性能差的缺陷,避免材料烧损;结构紧凑,占据空间小,以弥补传统的丝杠螺母运动机构存在的占据空间大的缺陷。
[002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两自由度移动式磨孔用夹紧平台,包括L型机架(I)和矩形镂空架(2),所述L型机架(I)包括立板(Ia)和移动板(Ib),所述立板(Ia)垂直固定在移动板(Ib)的后侧上方,所述立板(Ia)的后侧中上部设有U型刀具槽(Ic),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机架(I)位于矩形镂空架(2)的中部上方,所述移动板(Ib)的前后两侧通过横向移动装置与矩形镂空架(2)相连,所述移动板(Ib)的左右两侧通过纵向移动装置与矩形镂空架(2)相连,所述立板(Ia)的左侧中部安装有定位冷却装置,所述立板(Ia)的右侧中部安装有压紧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自由度移动式磨孔用夹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移动装置包括一号电机(3)、一号主驱齿轮(28)、一号T型滑杆(27)、一号滑动组合轮(4)、横向固定丝杠(5)、前滑套(6)、前插板(7)、前垫板(33)、横向光轴(8)、后滑套(9)和后插板(10),所述一号电机(3)、一号主驱齿轮(28)、一号T型滑杆(27)、一号滑动组合轮(4)、横向固定丝杠(5)、前滑套¢)、前插板(7)、前垫板(33)位于移动板(Ib)的前侧,所述横向固定丝杠(5)与移动板(Ib)的长度方向平行布置,且横向固定丝杠(5)固定在矩形镂空架(2)的前部,所述一号滑动组合轮(4)与横向固定丝杠(5)的中部相配合,所述前垫板(33)位于移动板(Ib)的前侧中部,且前垫板(33)纵向插入到移动板(Ib)内部构成滑动配合,所述一号电机(3)沿着移动板(Ib)的长度方向固定安装在前垫板(33)上,所述一号主驱齿轮(28)固定安装在一号电机(3)上,且一号主驱齿轮(28)与一号滑动组合轮(4)相啮合,所述一号T型滑杆(27)的下端固定在前垫板(33)上,所述一号T型滑杆(27)的上端与一号滑动组合轮(4)滑动配合,所述前插板(7)对称分布在移动板(Ib)的前侧,且前插板(7)纵向插入到移动板(Ib)内部构成滑动配合,所述前滑套(6)对称空套在横向固定丝杠(5)的左右两侧,所述前滑套(6)与前插板(7)固连,所述横向光轴(8)、后滑套(9)和后插板(10)位于移动板(Ib)的后侧,所述横向光轴(8)与移动板(Ib)的长度方向平行布置,所述横向光轴(8)固定在矩形镂空架(2)的后部,所述后滑套(9)对称分布在横向光轴(8)左右两侧,所述后插板(10)对称分布在移动板(Ib)的后侧,且所述后插板(10)纵向插入到移动板(Ib)的内部构成滑动配合,所述后插板(10)与后滑套(9)间对应连接; 所述纵向移动装置包括二号电机(13)、二号主驱齿轮(30)、二号T型滑杆(29)、二号滑动组合轮(14)、纵向固定丝杠(15)、右垫板(34)、右插板(16)、右滑套(17)、纵向光轴(18)、左滑套(19)和左插板(20),所述二号电机(13)、二号主驱齿轮(30)、二号T型滑杆(29)、二号滑动组合轮(14)、纵向固定丝杠(15)、右垫板(34)、右插板(16)、右滑套(17)位于移动板(Ib)的右侧,所述纵向固定丝杠(15)与移动板(Ib)的宽度方向平行布置,且纵向固定丝杠(15)固定在矩形镂空架(2)的右部,所述二号滑动组合轮(14)与纵向固定丝杠(15)中部相配合,所述右垫板(34)位于移动板(Ib)的右侧中部,且右垫板(34)横向插入到移动板(Ib)的内部构成滑动配合,所述二号电机(13)沿着移动板(Ib)的宽度方向固定安装在右垫板(34)上,所述二号主驱齿轮(30)固定在二号电机(13)上,且二号主驱齿轮(30)与二号滑动组合轮(14)相啮合,所述二号T型滑杆(29)的下端固定在右垫板(34)上,所述二号T型滑杆(29)的上端与二号滑动组合轮(14)滑动配合,所述右滑套(17)对称空套在纵向固定丝杠(15)上,所述右插板(16)对称分布在移动板(Ib)的右侧,所述右插板(16)横向插入到移动板(Ib)内部构成滑动配合,所述右插板(16)与右滑套(17)对应连接,所述纵向光轴(18)与移动板(Ib)的宽度方向平行布置,且纵向光轴(18)固定在矩形镂空架(2)的左部,所述左滑套(19)对称空套在纵向光轴(18)上,所述左插板(20)对称分布在移动板(Ib)的左部,且左插板(20)横向插入到移动板(Ib)内构成滑动配合,所述左插板(20)与左滑套(19)对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自由度移动式磨孔用夹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冷却装置包括左固定轴(12)、轴套(33)、气缸(26)、联动杆(31)、芯轴(32)、胀套(21)、短定位销(35)和锁紧块(36),所述左固定轴(12)的后端垂直固定在立板(Ia)的左侧中部,所述轴套(33)卡套在左固定轴(12)的中部,所述气缸(26)固定在轴套(33)的左侧,所述胀套(21)与左固定轴(12)垂直布置,且胀套(21)的左端固定在轴套(33)的下侧,所述芯轴(32)插入到胀套(21)内,且芯轴(32)的左端通过联动杆(31)与气缸(26)相连,所述短定位销(35)固定在左固定轴(12)的前部,所述锁紧块(36)固定在左固定轴(12)的前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自由度移动式磨孔用夹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右固定轴(22)、勺型压杆(23)、调高螺丝(25)和压头(24),所述右固定轴(22)的后端与立板(Ia)的右侧中部垂直连接,所述勺型压杆(23)与右固定轴(22)的前端垂直铰接,所述勺型压杆(23)的右侧设有弧形内凹部(23a),所述压头(24)对称分布在弧形内凹部(23a)两侧,压头(24)与调高螺丝(25)滑动连接,且压头(24)通过调高螺丝(25)紧固在弧形内凹部(23a)上,所述压头(24)的左端相互靠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两自由度移动式磨孔用夹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滑动组合轮(4)与二号滑动组合轮(14)的结构相同,所述一号滑动组合轮(4)包括左轮体(4a)、右轮体(4b)和沉孔螺钉(4c),所述左轮体(4a)、右轮体(4b)之间端面贴合,且所述左轮体(4a)、右轮体(4b)通过沉孔螺钉(4c)固连,所述左轮体(4a)、右轮体(4b)的中部均设有与横向固定丝杠(9)相配合的螺纹孔(4d),所述左轮体(4a)、右轮体(4b)的外圆面上均设有与一号主驱齿轮(10)相啮合的环齿(4e),在所述左轮体(4a)、右轮体(4b)端面贴合处设有与一号T型滑杆(27)滑动配合的环槽(4f)。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两自由度移动式磨孔用夹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32)的中部轴线处设有注射孔(32a)。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两自由度移动式磨孔用夹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胀套(21)的右端设有向胀套(21)轴线收拢的收拢部(21a),所述收拢部(21a)均匀开设有弹性拨片(21b)。
【文档编号】B24B41/06GK104175217SQ201410345050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9日
【发明者】夏坤财 申请人:芜湖恒坤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